创新是《莫愁》不变的主题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TINGFNE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愁》是一本有故事的杂志。
  35年来,《莫愁》给我们讲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记录了国人奋发图强的业绩,传播了生生不息的中国精神,提供了凝心聚力的正能量。读者从故事中受到教育鼓舞,得到人生启迪。
  《莫愁》的办刊实践,也是一个具有浓厚励志色彩的创新故事。
  在我与《莫愁》的接触、交往中,有些事在我记忆的屏幕上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抹去的。
  2007年,我们接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下达的课题“做大做强江苏省期刊业研究”。为了开展这项研究,我们发出了一份关于江苏省期刊业现状的问卷调查。在一项“你所喜欢和关注的省内杂志名称”调查栏目中,受访者填写率前十位的江苏期刊,排在第一的是《莫愁》杂志,其知晓率和喜爱程度遥遥领先于其他期刊。
  《莫愁》位列第一,这是读者的选择。
  为了繁荣发展江苏期刊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省期刊管理部门对全省期刊多次进行评估和评优。从2002年开始,每届评选都组成评委会,我都是评委会成员,参与并经历了评比的全过程。评估和评优都有严格的条件,评委们都要对照条件,一条一条地把关,一项一项地比较,一刊一刊地打分,然后评委们无记名投票,期刊按得票排名。在社科期刊中,《莫愁》杂志每次都不失一票,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期刊和江苏省十佳社科期刊,是当之无愧的。
  《莫愁》全票通过,这是专家的共识。
  为了加快江苏期刊的发展,扩大江苏期刊的影响力,打造江苏期刊的品牌形象,江苏期刊界举办过形式多样的展示活动。在《莫愁》杂志的展示摊位前,每次都挤满了人,工作人员把杂志拿出来,瞬间就被一扫而空。《莫愁》是展示活动中最受欢迎的杂志之一。有一个镜头至今令我难以忘怀。在徐州市铜山区举行的农家书屋捐建仪式结束的时候,一群妇女拿着《莫愁》杂志,以无比渴望的神态聚拢到《莫愁》杂志社时任社长宋江英身边,饶有兴趣地问这问那,宋江英就妇女心理、女性维权、家庭教育等问题,一五一十地向她們讲解。这群妇女看了杂志,听了讲解,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莫愁》迎来张张笑脸,这是社会的肯定。
  无论是读者的选择,专家的共识,还是社会的肯定,都说明了《莫愁》杂志是实至名归的品牌期刊。
  《莫愁》杂志的品牌效应有目共睹,也引起了我对《莫愁》的兴趣。在《莫愁》创刊25周年的时候,我对她进行了一次比较深入的研究。他们把提高内容质量放在首位,坚持原创取胜,体现时代特色,提升杂志的文化软实力;他们开展“芬芬江苏”会展类、“智慧女性”俱乐部类、“莫愁爱心”公益类三类精品活动,大力拓展和延伸品牌优势;他们从实际出发确立竞争策略,走集约化发展之路,把纸质媒体发展成全媒体。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把一本普通的女性期刊打造成了有鲜明特色、有较大影响的品牌期刊。
  我在对《莫愁》杂志的发展作一番调查和思考以后,不难发现,办刊理念的创新是期刊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因。他们从创刊初期的“向社会宣传妇女,向妇女宣传社会”,到新世纪之初的“用智慧解决人生难题”,再到“分享智慧,传递幸福”,突出用故事传递智慧,用智慧引领幸福人生,聚焦时代奋斗故事,践行媒体社会责任。《莫愁》的办刊理念与时代同步,与读者同心。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情不自禁为《莫愁》撰写了一篇审读报告《从<莫愁>杂志的发展历程看办刊理念创新》,对杂志的创新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文章刊登在江苏省新闻出版局主办的《江苏报刊审读与管理》上,这对全省期刊的发展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莫愁》的过去和现在,一直奔跑在创新的道路上。今后,我们有理由相信,她们在创新的道路上将会继续迈大步、上水平。
  我们期待着,《莫愁》一定会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更多、更好、更加精彩的创新故事。
  (作者系江苏省期刊协会原常务副秘书长、《铁军》杂志社原副总经理)
  编辑 家英宏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网格员管理好社区里的事,微家服务好妇女儿童的事,议事会解决好邻里间的事……“一个人、一个家、一个会”呈现出苏州市相城区妇联通过“网格治理、微家服务、议事动员”参与基层治理,形成的运作机制和有效成果。  目前,在苏州市相城区妇联的推动下,相城区已建有50个妇女微家,累计开展各类活动315次,收集意见建议95条,帮助解决纠纷、困难64件,参与群众5000余人次。同时,相城区的100余个村(社区)已建立
期刊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基层的社会治理怎么治、怎么理?百姓如何参与?苏州市吴中区妇联聚焦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探索党建带妇建的网格化社会治理新模式,通过党群阵地“笃学堂”,将妇联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让妇联执委“动”起来,履职“活”起来,工作“实”起来,为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担当先锋,貢献创新潜能。  吴中高新区妇联:围绕大局促三建共建,拓展服务
期刊
近年来,苏州高新区创新创业政策不断升级。苏州高新区妇联针对创新创业女性在政策服务、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等方面的需求,创新工作举措,打造系列服务品牌,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构建“在你身边”全流程支持服务体系,优化营商环境,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汇聚巾帼力量。  搭建互动平臺,推进“益·企”前行  在新生代绣娘的指导下,10余位境外女士穿针引线绣樱花,她们边做边问,生怕错过任何一处细节。活动结束后,她们
期刊
“下一期分享环节可以再延长15分钟,引导孩子们敞开心扉、多多交流……”日前,在连云港市赣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由赣榆区妇联牵头组织的“榆你寻梦”成长守护活动正在进行第7期简要小结,讨论下一期活动如何更好开展。  为了让每期“榆你寻梦”成长守护活动都能收到预期效果,让参与活动的困境儿童真正得到守护,每期活动结束后,赣榆区妇联都要进行“回头看”,查漏补缺,总结提高。  精心组织,织密“寻梦守护网” 
期刊
编辑手记:  时间是最好的答案。面对采访,江苏连云港赣榆区黑林镇党委书记马秀云说,要带领百姓脱贫致富,就要扎扎实实去做。数年前,马秀云告诉《莫愁》记者,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流转土地发展种植业,为农民增收的同时也解放了劳动力。而现在,她有了更大的目标:发展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完善产业链,为当地百姓带来更多就业机会。要生态也要经济  马秀云1993年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她怀着为家乡做点实事的朴素理
期刊
将奋斗定格成纸上印迹,将陪伴镌刻成字里温度。这是属于你的《莫愁》。  从1985年7月到此时,我们相伴相守35年、1.27余万个日夜。从创刊时的月刊到双月刊、旬刊、周刊,再到现在的融媒体发展,我们在你的陪伴下,在时代关照下,不断成熟、日益自信。  这是一颗春天的种子、一枚盛夏的果实,伴随着改革开放坚实的步伐,呼应着时代的精神文化需求,回应着女性的成长发展热望。我们陪伴着你,关注着你,讲述着你,见证
期刊
“刚开始经常有人问我同样的问题:现在的年轻人多以在城市扎根为追求,你为什么要回到农村?为什么要选择从事农业?我的回答是:为什么不!”近日,在溧阳举办的“她说:后疫情时代新农人发展论坛”上,溧阳市益丰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娜谈及她创业之初的心路历程,回答铿锵有力。  陈娜是一名80后新农民,2016年,在县城担任幼教老师的她辞职返乡,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在溧阳市上兴镇建起养殖基地,专注从
期刊
“我儿子3岁了,本来一年前他就会上洗手间了,现在却开始尿裤子……”在苏州工业园区妇工委举办的一场“0-6岁儿童性健康教育”主题讲座上,一位家长无奈地向主讲老师姚峰诉说道。“这是孩子进入肛欲期的表现,父母不用担心。一般来讲,这种表现最多半年就会消失,但如果父母在这段时间对孩子进行严格的排便训练,批评指责孩子尿裤子的行为,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就可能延长孩子憋尿的时间。”姚峰耐心地向家长解释。“
期刊
康同薇幼时,父亲康有为刚刚接触西方文化,读书和游历令他眼界大开,维新思想开始萌芽。他提倡“男女平等,天赋人权”,开明的思想使得康同薇免受缠足之苦。  “妇女事业汝经营”,父亲的教导,令康同薇对追求独立自强、妇女解放产生坚定信念。她从小熟读国学典籍,自学日文、英文,15岁时就作为助手为父亲翻译日文书籍,并依据二十四史编著了《各国风俗制度考》,成为父亲从事维新变法的参考。  不仅“天资颇颖,勤学强记”
期刊
编辑手记:  《莫愁》曾于2001年、2007年两度采访陆琴。从特级修脚大师、江苏省劳动模范,到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人大代表,及至如今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近20年时间,我们见证了“陆琴脚艺”逐渐成为行业里的“金字招牌”。再次对话陆琴,我们丝毫未见所谓成功者的光环,她依旧保有恬淡的笑容与真诚的表达。骨子里的刚与柔  儿时的陆琴不会说扬州话,却对乡音有种天生的眷恋,每每大人们用方言聊起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