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采用随机抽样进行问卷调查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攻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青少年的攻击性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因子与攻击性有显著的负相关。
关键词:青少年;攻击性;教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7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6-0066-02
一、问题提出
攻击性,即有意伤害他人(包括身体伤害和心理伤害)的行为或倾向,是长期以来心理学、教育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攻击是青少年常见的社会行为,攻击性的发展状况既会影响青少年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同时也是其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討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攻击的影响,以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家庭教育提供新视角。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随机抽取13—15岁青少年为施测对象。研究工具为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问卷(EMBU)和青少年攻击性问卷,并在本研究中进行了修订。
三、研究结果
1.问卷的信效度分析。因青少年攻击性问卷在前人的研究中应用不很广泛,故本研究中重新进行了信效度分析。在本研究中保留3个因素共34个题项,能够解释总变异的42.524%,攻击性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07。
另外,本研究中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的父亲、母亲问卷信度分别为0.866、0.802,说明研究结果可信度较高。
2.青少年攻击性总体特点。如下表3.1所示,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得分高于攻击认知和攻击情绪。这与前人研究结果有所差异。
3.攻击性的性别差异分析。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的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性别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总体攻击性、攻击性行为得分上,男生均显著高于女生,但在攻击认知和攻击情绪得分上男女生差异不显著。
4.相关分析。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总体攻击性与父亲教养方式的相关非常显著(见表3.2),但与母亲教养方式相关不显著,而与父母亲之间的教养方式相关显著。另外,总体攻击性、攻击性行为与父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三个因子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攻击认知、攻击情绪因子与父母教养方式情感温暖因子有显著负相关,但攻击行为与情感温暖因子的负相关均不显著。而父亲的过度保护与攻击性各因子尤其是情绪因子有显著的正相关。
四、讨论与分析
(一)青少年攻击性的发展特点
1.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比攻击性认知、攻击性情绪表现更为突出。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有差异,其原因可能是:首先,青春发育期的孩子精力和体力都十分旺盛,而与此同时,解决问题和心理调节能力却未能同步发展,导致他们容易采取简单强硬的方法处理问题;其次,是青少年解决问题方式受网络等传播媒介影响较大,尤其是网络游戏,大多充满了暴力色彩,在潜移默化中他们接受了暴力和武力,并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用类似的方法解决问题。因此,青少年在面对可能引起攻击性的事件或冲突时,无法冷静地认真思考或管理自己的情绪,出现攻击性行为。
2.男生的总体攻击性和攻击性行为水平都显著高于女生。主要原因可能是性别角色期待和舆论氛围的影响,基于性别角色期待,在日常生活和教育中更倾向于培养男孩子“阳刚”、“征服”等男子气特征,使男生在处理问题时更多地想要表现出“男子气”,诱发攻击性行为。另外,男女生在攻击性情绪和攻击性认知上基本相似,其原因可能是,当今的青少年男女性格相对直率,情绪和认知表达方式也更直接,都较少能够先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和平复情绪。
(二)青少年攻击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1.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认知与父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有显著的正相关。其原因可能是家庭系统的行为模式学习,家庭系统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孩子处理问题的行为模式与其父母处理问题的模式、教育子女的方式具有极高的相似性。本研究中的青少年的父母绝大多数来自偏远山区,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在面对家庭矛盾尤其是亲子冲突时,极易采取惩罚、粗暴干涉、否认等简单粗暴的方式和方法,并影响着孩子的表达方式。
2.父亲的过度保护与攻击行为、攻击认知有显著的正相关。原因可能是家庭的溺爱导致孩子比较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在处理矛盾冲突时,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
3.攻击认知仅与母亲情感温暖因子有显著负相关。这可能与我国传统的家庭模式下严父慈母的家庭角色定位有关,母亲粗暴的教育方式相对较少,另外,在我国文化背景下,大多数孩子从小和母亲相处时间较长,青少年更多地体会到来自母亲的温情,情感的满足会使孩子学会以温和的方式应对冲突。
(三)对家庭教育的建议
家庭教育中,父母尤其是父亲,首先应该学会正确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和关心,在相互关爱的氛围中建立亲子间的平等交流;其次是父母要先学会用建设性的方法处理和解决矛盾冲突,给学生一个好的示范,从而使孩子学会解决冲突和矛盾的正确方法,减少他们的攻击性行为,发展良好的个性和行为特征。
参考文献:
[1]潘绮敏.青少年攻击性的维度、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5.
[2]梁静.中学生攻击性特点及与亲子关系和负情绪调节方式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9.
[3]方晓义,张锦涛,孙莉,等.亲子冲突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J].应用心理学,2003,9(04):14-21.
[4]陈欣,杜建政.母亲教养方式与内隐攻击性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04):798-801.
[5]赵建华.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04):965-968.
[6]智银利,刘丽.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07):43-45.
[7]王勍,程利国.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07,(14):32-33.
[8]答会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孩子的自信、自尊、自我效能及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2,18(8):483-486.
[9]陈苏娥,俞爱月.中学生父母养育方式对比研究[J].心理科学,2006,14(01):87-89.
[10]李宏利,宋耀武.青少年攻击行为干预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4,27(04):1005-1009.
[11]潘绮敏,张卫.青少年攻击性问卷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01):41-46.
[12]潘绮敏.攻击性理论及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07,(13):302-303.
[13]郑宏明,孙延军.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及相关变量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2):266-272.
[14]陈美芬,陈舜蓬.攻击性网络游戏对个体内隐攻击性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5,28(02):458-460.
[15]王益文,张文新,纪林芹等.母亲行为与儿童行为问题的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04):277-279.
[16]李宏利,宋耀武.青少年攻击行为干预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4,27(04):1005-1009.
关键词:青少年;攻击性;教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7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6-0066-02
一、问题提出
攻击性,即有意伤害他人(包括身体伤害和心理伤害)的行为或倾向,是长期以来心理学、教育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攻击是青少年常见的社会行为,攻击性的发展状况既会影响青少年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同时也是其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討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攻击的影响,以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家庭教育提供新视角。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随机抽取13—15岁青少年为施测对象。研究工具为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问卷(EMBU)和青少年攻击性问卷,并在本研究中进行了修订。
三、研究结果
1.问卷的信效度分析。因青少年攻击性问卷在前人的研究中应用不很广泛,故本研究中重新进行了信效度分析。在本研究中保留3个因素共34个题项,能够解释总变异的42.524%,攻击性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07。
另外,本研究中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的父亲、母亲问卷信度分别为0.866、0.802,说明研究结果可信度较高。
2.青少年攻击性总体特点。如下表3.1所示,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得分高于攻击认知和攻击情绪。这与前人研究结果有所差异。
3.攻击性的性别差异分析。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的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性别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总体攻击性、攻击性行为得分上,男生均显著高于女生,但在攻击认知和攻击情绪得分上男女生差异不显著。
4.相关分析。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总体攻击性与父亲教养方式的相关非常显著(见表3.2),但与母亲教养方式相关不显著,而与父母亲之间的教养方式相关显著。另外,总体攻击性、攻击性行为与父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三个因子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攻击认知、攻击情绪因子与父母教养方式情感温暖因子有显著负相关,但攻击行为与情感温暖因子的负相关均不显著。而父亲的过度保护与攻击性各因子尤其是情绪因子有显著的正相关。
四、讨论与分析
(一)青少年攻击性的发展特点
1.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比攻击性认知、攻击性情绪表现更为突出。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有差异,其原因可能是:首先,青春发育期的孩子精力和体力都十分旺盛,而与此同时,解决问题和心理调节能力却未能同步发展,导致他们容易采取简单强硬的方法处理问题;其次,是青少年解决问题方式受网络等传播媒介影响较大,尤其是网络游戏,大多充满了暴力色彩,在潜移默化中他们接受了暴力和武力,并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用类似的方法解决问题。因此,青少年在面对可能引起攻击性的事件或冲突时,无法冷静地认真思考或管理自己的情绪,出现攻击性行为。
2.男生的总体攻击性和攻击性行为水平都显著高于女生。主要原因可能是性别角色期待和舆论氛围的影响,基于性别角色期待,在日常生活和教育中更倾向于培养男孩子“阳刚”、“征服”等男子气特征,使男生在处理问题时更多地想要表现出“男子气”,诱发攻击性行为。另外,男女生在攻击性情绪和攻击性认知上基本相似,其原因可能是,当今的青少年男女性格相对直率,情绪和认知表达方式也更直接,都较少能够先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和平复情绪。
(二)青少年攻击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1.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认知与父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有显著的正相关。其原因可能是家庭系统的行为模式学习,家庭系统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孩子处理问题的行为模式与其父母处理问题的模式、教育子女的方式具有极高的相似性。本研究中的青少年的父母绝大多数来自偏远山区,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在面对家庭矛盾尤其是亲子冲突时,极易采取惩罚、粗暴干涉、否认等简单粗暴的方式和方法,并影响着孩子的表达方式。
2.父亲的过度保护与攻击行为、攻击认知有显著的正相关。原因可能是家庭的溺爱导致孩子比较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在处理矛盾冲突时,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
3.攻击认知仅与母亲情感温暖因子有显著负相关。这可能与我国传统的家庭模式下严父慈母的家庭角色定位有关,母亲粗暴的教育方式相对较少,另外,在我国文化背景下,大多数孩子从小和母亲相处时间较长,青少年更多地体会到来自母亲的温情,情感的满足会使孩子学会以温和的方式应对冲突。
(三)对家庭教育的建议
家庭教育中,父母尤其是父亲,首先应该学会正确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和关心,在相互关爱的氛围中建立亲子间的平等交流;其次是父母要先学会用建设性的方法处理和解决矛盾冲突,给学生一个好的示范,从而使孩子学会解决冲突和矛盾的正确方法,减少他们的攻击性行为,发展良好的个性和行为特征。
参考文献:
[1]潘绮敏.青少年攻击性的维度、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5.
[2]梁静.中学生攻击性特点及与亲子关系和负情绪调节方式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9.
[3]方晓义,张锦涛,孙莉,等.亲子冲突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J].应用心理学,2003,9(04):14-21.
[4]陈欣,杜建政.母亲教养方式与内隐攻击性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04):798-801.
[5]赵建华.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04):965-968.
[6]智银利,刘丽.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07):43-45.
[7]王勍,程利国.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07,(14):32-33.
[8]答会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孩子的自信、自尊、自我效能及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2,18(8):483-486.
[9]陈苏娥,俞爱月.中学生父母养育方式对比研究[J].心理科学,2006,14(01):87-89.
[10]李宏利,宋耀武.青少年攻击行为干预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4,27(04):1005-1009.
[11]潘绮敏,张卫.青少年攻击性问卷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01):41-46.
[12]潘绮敏.攻击性理论及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07,(13):302-303.
[13]郑宏明,孙延军.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及相关变量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2):266-272.
[14]陈美芬,陈舜蓬.攻击性网络游戏对个体内隐攻击性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5,28(02):458-460.
[15]王益文,张文新,纪林芹等.母亲行为与儿童行为问题的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04):277-279.
[16]李宏利,宋耀武.青少年攻击行为干预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4,27(04):1005-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