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门课程注重学生主体性发展,注重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我在平时教学中,通过实践探索建立起生活化的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方式,强化思想品德教育的生活指导功能,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中构建起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也就是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以现代德育理论和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丰富学生生活知识,提高其适应与创造生活能力,确立其积极生活态度,形成其健康人格为宗旨,通过教师的组织,参与,指导帮助,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真正使学生在道德学习中确立起健康向上,合理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生活理念,优化其生活过程,提高其生活质量,构建起良好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素质得以全面提高,让小学思品课教学成为回归生活的教学,让小学思品教育成为回归生活的教育。在平时教学中,从我校学生生源和教学现状来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前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仍有些“假、大、空”,特别是我们的農村孩子的这种状况更为突出。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家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如何才能使当前我们农村学生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所谓的“豆芽学科”,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甚至不上的课程。通过参加国培培训后我更加了解思想品德,更加认识思想品德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农村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运用教材,引导孩子打开生活之门
《品德与社会》教材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我们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拉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用于使用好教材,推开那扇门,走进孩子的生活。
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角色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内容丰富、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百货商场》一课,有关小明与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情节,就可以让学生以模拟的百货商店为背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小明的角色,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大家评,评了再演。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显现出来。再如教学《父母的爱》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来扮演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是怎样关爱自己的。以剧本的形式,进行亲身体验,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充分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深切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从而使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想法油然而生。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孩子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二、留心细节,培养孩子对生活观察的习惯
《品德与生活》、《道德与社会》的教学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中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
观察,才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才能扩大学生的生活体验。然而,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又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儿童思想品德教育要“儿童化”,一切工作都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以及思想上的特点出发,以儿童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对他们进行具体、形象、直观的引导,达到“天时地利人和”之境界,使之耳濡目染,心悦诚服,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天时地利人和”并非可以信手拈来,只要有一点时机的不成熟,都会导致失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不放过生活细节的观察生活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还要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观察生活。如教学二年级《秋天在哪里》的找秋天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从周围的变化感受秋天,孩子从学校里的树叶变黄了、天气凉了……进而观察身边的生活现象:稻子成熟了、苹果红了、葡萄紫了、农民忙碌了、蛐蛐唱歌了、树叶黄了、秋风伴奏了……这样的交流展开后,丰富了学生的观察角度,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细节展开观察,学生对季节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的感受之随之加深了。更加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得到了良好的养成。
抓住问题,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正确认识人生观,促进他们内心世界好和主体人格的发展。
例如在《春天的种植》一课时,事先让学生赌教材了解书本知识后再在家里动手实践,种植种子,询问家长,了解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再组织孩子展开对“种子发芽”条件的讨论。这样学生就掌握了所学知识。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对学生进行农村科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自觉性,培养他们从小爱农村、爱家乡、爱自然,树立建设家乡的思想意识。再如我在教学《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一课时,设计了一个“假如我是班干部”模拟活动,活动程序是:首先在大家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每个同学结合班里的实际,写一篇“假如我是班干部”的“竞选宣言”在组内交流,然后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班上演讲,全班同学针对他的“竞选宣言”提出意见和质疑,最后评出优秀“竞选者”。
由于教师在执教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从而产生真实的感受和体验,知道班干部的产生程序和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懂得当班干部只有为大家服务的责任,没有获取利益的特权。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教学即生活”、“生活即教学”的观念,运用教材,引导孩子打开生活之门,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让生活走进学生,让学生感受生活,留心细节,培养孩子生活观察的习惯。抓住问题,让学生到生活中学习中体验实践。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使品德教育自然融入生活,从而实现农村《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还应勇于探索,积极落实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为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散发出它应有的魅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门课程注重学生主体性发展,注重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我在平时教学中,通过实践探索建立起生活化的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方式,强化思想品德教育的生活指导功能,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中构建起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也就是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以现代德育理论和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丰富学生生活知识,提高其适应与创造生活能力,确立其积极生活态度,形成其健康人格为宗旨,通过教师的组织,参与,指导帮助,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真正使学生在道德学习中确立起健康向上,合理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生活理念,优化其生活过程,提高其生活质量,构建起良好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素质得以全面提高,让小学思品课教学成为回归生活的教学,让小学思品教育成为回归生活的教育。在平时教学中,从我校学生生源和教学现状来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前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仍有些“假、大、空”,特别是我们的農村孩子的这种状况更为突出。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家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如何才能使当前我们农村学生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所谓的“豆芽学科”,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甚至不上的课程。通过参加国培培训后我更加了解思想品德,更加认识思想品德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农村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运用教材,引导孩子打开生活之门
《品德与社会》教材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我们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拉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用于使用好教材,推开那扇门,走进孩子的生活。
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角色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内容丰富、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百货商场》一课,有关小明与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情节,就可以让学生以模拟的百货商店为背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小明的角色,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大家评,评了再演。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显现出来。再如教学《父母的爱》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来扮演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是怎样关爱自己的。以剧本的形式,进行亲身体验,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充分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深切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从而使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想法油然而生。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孩子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二、留心细节,培养孩子对生活观察的习惯
《品德与生活》、《道德与社会》的教学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中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
观察,才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才能扩大学生的生活体验。然而,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又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儿童思想品德教育要“儿童化”,一切工作都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以及思想上的特点出发,以儿童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对他们进行具体、形象、直观的引导,达到“天时地利人和”之境界,使之耳濡目染,心悦诚服,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天时地利人和”并非可以信手拈来,只要有一点时机的不成熟,都会导致失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不放过生活细节的观察生活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还要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观察生活。如教学二年级《秋天在哪里》的找秋天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从周围的变化感受秋天,孩子从学校里的树叶变黄了、天气凉了……进而观察身边的生活现象:稻子成熟了、苹果红了、葡萄紫了、农民忙碌了、蛐蛐唱歌了、树叶黄了、秋风伴奏了……这样的交流展开后,丰富了学生的观察角度,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细节展开观察,学生对季节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的感受之随之加深了。更加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得到了良好的养成。
抓住问题,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正确认识人生观,促进他们内心世界好和主体人格的发展。
例如在《春天的种植》一课时,事先让学生赌教材了解书本知识后再在家里动手实践,种植种子,询问家长,了解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再组织孩子展开对“种子发芽”条件的讨论。这样学生就掌握了所学知识。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对学生进行农村科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自觉性,培养他们从小爱农村、爱家乡、爱自然,树立建设家乡的思想意识。再如我在教学《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一课时,设计了一个“假如我是班干部”模拟活动,活动程序是:首先在大家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每个同学结合班里的实际,写一篇“假如我是班干部”的“竞选宣言”在组内交流,然后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班上演讲,全班同学针对他的“竞选宣言”提出意见和质疑,最后评出优秀“竞选者”。
由于教师在执教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从而产生真实的感受和体验,知道班干部的产生程序和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懂得当班干部只有为大家服务的责任,没有获取利益的特权。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教学即生活”、“生活即教学”的观念,运用教材,引导孩子打开生活之门,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让生活走进学生,让学生感受生活,留心细节,培养孩子生活观察的习惯。抓住问题,让学生到生活中学习中体验实践。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使品德教育自然融入生活,从而实现农村《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还应勇于探索,积极落实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为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散发出它应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