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发展与消费主义致力于解决睡眠问题的同时,也制造着睡眠问题
睡眠是一件孤独、不可分享的事吗?也许它曾经是,但在如今这个被科技和消费主义包围的时代,只要你有智能设备相伴,你就不是一个人在睡觉——算法无时无刻不在观察你,企业家借助观察所得的大数据,亲切地戳中你的痛点,精确指引出消费的方向。
有人戏称,现代人对睡眠的焦虑和重视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庞大的产业体系,几乎可用“睡眠邪教”来形容。睡眠焦虑的种种现代解决方案背后,支撑起睡眠产业的究竟是哪些迷思?或许,真正值得人类忧虑的,不只是“睡不着”的问题。
高嵩清楚记得,他第一次以创业者身份报名CES(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是2016年初,他和搭档竹东翔创立的“蜗牛睡眠”刚成立一年。那时候,展会上最火的是无人机、3D打印、VR技术,而他们被分在大健康类,与健康健美有关的产品挤在一片。今年年初再去,曾经风光一时的那些名词热度降低,但他们从大健康里单列出来,在“睡眠科技(Sleep Tech)”专区有了一席之地;预定明年展会时,他发现睡眠科技区展位又扩大了三倍,随之而来的是数量激增的竞争者。
每个迹象都预示着睡眠产业向上走的趋势,这让高嵩感到满意。他们原想做智能枕头,歪打正着,与之配套开发的睡眠App比枕头更早赢得了市场——据公司数据,作为中国手机软件市场睡眠类应用下载量第一的App,从2015年8月19日上线至2017年7月底,蜗牛睡眠的總下载量已近1000万,日活数达到56万。
和运动手环、记步等时下流行的健康数据监测产品一样,睡眠App将用户的生活习惯解析为各项指标与数字,只不过这次瞄准了睡眠质量评估。以蜗牛睡眠为例,从躺床按下“开始睡眠”,到第二天起床,只要手机放在枕边床垫上,醒来睁开眼,用户就会看到一个按时间横轴展示的深浅睡眠图表和一串数字——包括入睡时间、从入睡到睡着花了多久、睡眠总时长、环境噪音分贝数、深睡及浅睡时间、夜醒或做梦时长、翻身次数。基于所有这些数据,用户的睡眠经过软件内置算法的运算得到一个综合评分。
也就是说,截至2017年7月,中国至少1000万人尝试用数据解析自己的睡眠,每天约56万人将睡眠交给算法,并像参加考试一样关注自己昨晚的睡眠得分。可以推断,实际数字要比这个多得多:且不提市场上众多其他同类软件,哪怕你没有刻意下载睡眠类App,手机内置的健康数据监测软件也已经“贴心”地记录你很久了——连你自己都忘了是什么时候点过“允许”。
早在10年前,《连线》杂志首任主编凯文·凯利、技术专栏作家加里·沃尔夫就提出了“量化自我”(Qualified Self)的概念。在一次主题为“数据化的自我”的TED演讲里,加里·沃尔夫用一连串数字介绍了他的前一天:6点10分起床,0点45分睡觉,夜间醒来1次,心率每分钟61下,血压127/74,锻炼了0分钟,摄入600毫克咖啡因,0毫克酒精……饮食和健身要计算卡路里,身材胖瘦靠BMI指数衡量,睡眠质量由算法评分。其实这种量化逻辑早已有之,只是随着感应器、芯片技术和算法的优化,科技已超越人类感官的局限,在人类无法知觉之时继续行使监测功能。
监测睡眠不是多复杂的技术。据蜗牛睡眠CTO竹东翔介绍,市面上睡眠类App常见的监测方法无外乎以下几种:利用手机内置的加速传感器监测身体运动,利用麦克风捕捉呼吸频率,超声波无线探测身体微运动,或用红外传感器测量脉搏。蜗牛睡眠采用的是前两种,利用体动判定用户处于深睡、浅睡或清醒的不同状态,麦克风录下波段异常的鼾声或梦话。
近期实验结果显示,蜗牛睡眠的监测数据准确度平均在76%左右。在竹东翔看来,这对一个手机App来说已经很不错了。面向大众市场的个体家用式睡眠监测软件,精确度自然不比医疗级专业监测设备。而且空有数据说明不了什么,如何解读和评价数据,才是用户真正关心的问题。
解读和评价需要客观标准:什么是“正确的睡眠”?
是否存在所谓正确、普适的人类睡眠作息习惯,这个问题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
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历史学家A.罗杰·艾克奇在《白昼将尽:旧时代的夜晚》中对前工业时代的夜晚与睡眠作了一番社会历史图景的研究,以从中世纪后期到工业革命发生前西方社会的旅行札记、书信、文学作品、法庭记录、歌谣、习语等大量历史资料为基础,重构出当时的夜生活——他认为有充分证据显示,在爱迪生发明电灯前,人们习惯的作息方式是两段式睡眠。
所谓两段式睡眠,即在日落之后的夜晚时间里,睡眠是被分为前半夜和后半夜两段的,两段睡眠间有约一到三小时的清醒时间,大概在午夜1点到3点,人们可能会祈祷、与家人聊天、看书、冥想、思考、写作以及做爱。当时的英文文献中,也出现了许多“第一段睡眠”“第二段睡眠”的描述,而法语“premier sommeil”、意大利语“primo sonno”、拉丁文“primo somno”这些指称“第一段睡眠”的短语,都佐证了分段睡眠在当时的欧洲普遍存在。在凯伦·埃姆斯利《一分为二的睡眠》对此书的介绍中,午夜的短暂清醒,是一段安静的、最接近与神交流的时光,但随着电灯的发明,黑夜逐渐被侵占,第一段睡眠就此终结。
这意味着,现代人认为自然的、最正确的作息时间,有可能只是一种社会文化建构,如社会学家西蒙·威廉斯所说,睡眠是“透视社会世界的一个窗口”。2002年,卡罗尔·M·沃斯曼与梅丽莎·K·梅尔比曾发表文章,从跨文化及人类生存演化视角对人类睡眠历史进行梳理,发现尚未被现代时间概念“洗脑”的人类远祖作息时间相对灵活,也经常会夜醒,但他们并不将其视作“睡眠问题”;恰恰相反,睡得太沉才可能是最大的困扰——那样会大大提高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被入侵掠食的危险。按进化论观点,反而是睡眠轻的那类人更容易把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 2015年,学者甘地·叶提思等人在坦桑尼亚、纳米比亚、玻利维亚的原始部落进行了睡眠研究,探究人在进入现代社会之前是如何睡觉的。结果表明,原始部落人们的睡觉时长约5.7至7.1小时,与现代人没有本质不同。
最大的不同是,从前没有一个人抱怨失眠问题。
婴幼儿睡眠咨询师王石云月遇到过这样一个新手妈妈,对方极焦虑地告诉她,自己孩子七个月大,睡眠问题非常严重,每天夜醒七八次。按惯例,王石云月让她用涂睡眠时间表的方式,记录孩子每天的睡觉和苏醒时段。拿到家长的反馈,王石云月被其记录的详细和精确惊到了:比如,6点38分起床,凌晨1点21分夜醒,吃左边奶三分钟,吃右边奶五分钟……焦虑全透过数字写在纸上。
“甚至在某些夜醒的点,她是会在‘期待’这些,就知道这些不好的事一定会发生。然后真的会发生,有点墨菲定律那种感觉。”王石云月形容这位新手妈妈的心态。再深聊下去,王石云月发现,这位妈妈所理解的“夜醒”,有时根本只是“孩子翻了一个身”。翻身本是正常现象,但由于孩子翻身带来了“可能是夜醒”的不安,该新手妈妈常对孩子的睡眠进行干预,反而把孩子吵醒,于是夜醒成了事实。
睡眠是一件孤独、不可分享的事吗?也许它曾经是,但在如今这个被科技和消费主义包围的时代,只要你有智能设备相伴,你就不是一个人在睡觉——算法无时无刻不在观察你,企业家借助观察所得的大数据,亲切地戳中你的痛点,精确指引出消费的方向。
有人戏称,现代人对睡眠的焦虑和重视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庞大的产业体系,几乎可用“睡眠邪教”来形容。睡眠焦虑的种种现代解决方案背后,支撑起睡眠产业的究竟是哪些迷思?或许,真正值得人类忧虑的,不只是“睡不着”的问题。
被数据定义的睡眠
高嵩清楚记得,他第一次以创业者身份报名CES(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是2016年初,他和搭档竹东翔创立的“蜗牛睡眠”刚成立一年。那时候,展会上最火的是无人机、3D打印、VR技术,而他们被分在大健康类,与健康健美有关的产品挤在一片。今年年初再去,曾经风光一时的那些名词热度降低,但他们从大健康里单列出来,在“睡眠科技(Sleep Tech)”专区有了一席之地;预定明年展会时,他发现睡眠科技区展位又扩大了三倍,随之而来的是数量激增的竞争者。
每个迹象都预示着睡眠产业向上走的趋势,这让高嵩感到满意。他们原想做智能枕头,歪打正着,与之配套开发的睡眠App比枕头更早赢得了市场——据公司数据,作为中国手机软件市场睡眠类应用下载量第一的App,从2015年8月19日上线至2017年7月底,蜗牛睡眠的總下载量已近1000万,日活数达到56万。
和运动手环、记步等时下流行的健康数据监测产品一样,睡眠App将用户的生活习惯解析为各项指标与数字,只不过这次瞄准了睡眠质量评估。以蜗牛睡眠为例,从躺床按下“开始睡眠”,到第二天起床,只要手机放在枕边床垫上,醒来睁开眼,用户就会看到一个按时间横轴展示的深浅睡眠图表和一串数字——包括入睡时间、从入睡到睡着花了多久、睡眠总时长、环境噪音分贝数、深睡及浅睡时间、夜醒或做梦时长、翻身次数。基于所有这些数据,用户的睡眠经过软件内置算法的运算得到一个综合评分。
也就是说,截至2017年7月,中国至少1000万人尝试用数据解析自己的睡眠,每天约56万人将睡眠交给算法,并像参加考试一样关注自己昨晚的睡眠得分。可以推断,实际数字要比这个多得多:且不提市场上众多其他同类软件,哪怕你没有刻意下载睡眠类App,手机内置的健康数据监测软件也已经“贴心”地记录你很久了——连你自己都忘了是什么时候点过“允许”。
早在10年前,《连线》杂志首任主编凯文·凯利、技术专栏作家加里·沃尔夫就提出了“量化自我”(Qualified Self)的概念。在一次主题为“数据化的自我”的TED演讲里,加里·沃尔夫用一连串数字介绍了他的前一天:6点10分起床,0点45分睡觉,夜间醒来1次,心率每分钟61下,血压127/74,锻炼了0分钟,摄入600毫克咖啡因,0毫克酒精……饮食和健身要计算卡路里,身材胖瘦靠BMI指数衡量,睡眠质量由算法评分。其实这种量化逻辑早已有之,只是随着感应器、芯片技术和算法的优化,科技已超越人类感官的局限,在人类无法知觉之时继续行使监测功能。
监测睡眠不是多复杂的技术。据蜗牛睡眠CTO竹东翔介绍,市面上睡眠类App常见的监测方法无外乎以下几种:利用手机内置的加速传感器监测身体运动,利用麦克风捕捉呼吸频率,超声波无线探测身体微运动,或用红外传感器测量脉搏。蜗牛睡眠采用的是前两种,利用体动判定用户处于深睡、浅睡或清醒的不同状态,麦克风录下波段异常的鼾声或梦话。
近期实验结果显示,蜗牛睡眠的监测数据准确度平均在76%左右。在竹东翔看来,这对一个手机App来说已经很不错了。面向大众市场的个体家用式睡眠监测软件,精确度自然不比医疗级专业监测设备。而且空有数据说明不了什么,如何解读和评价数据,才是用户真正关心的问题。
解读和评价需要客观标准:什么是“正确的睡眠”?
睡眠是问题,还是“被认为”是问题?
是否存在所谓正确、普适的人类睡眠作息习惯,这个问题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
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历史学家A.罗杰·艾克奇在《白昼将尽:旧时代的夜晚》中对前工业时代的夜晚与睡眠作了一番社会历史图景的研究,以从中世纪后期到工业革命发生前西方社会的旅行札记、书信、文学作品、法庭记录、歌谣、习语等大量历史资料为基础,重构出当时的夜生活——他认为有充分证据显示,在爱迪生发明电灯前,人们习惯的作息方式是两段式睡眠。
所谓两段式睡眠,即在日落之后的夜晚时间里,睡眠是被分为前半夜和后半夜两段的,两段睡眠间有约一到三小时的清醒时间,大概在午夜1点到3点,人们可能会祈祷、与家人聊天、看书、冥想、思考、写作以及做爱。当时的英文文献中,也出现了许多“第一段睡眠”“第二段睡眠”的描述,而法语“premier sommeil”、意大利语“primo sonno”、拉丁文“primo somno”这些指称“第一段睡眠”的短语,都佐证了分段睡眠在当时的欧洲普遍存在。在凯伦·埃姆斯利《一分为二的睡眠》对此书的介绍中,午夜的短暂清醒,是一段安静的、最接近与神交流的时光,但随着电灯的发明,黑夜逐渐被侵占,第一段睡眠就此终结。
这意味着,现代人认为自然的、最正确的作息时间,有可能只是一种社会文化建构,如社会学家西蒙·威廉斯所说,睡眠是“透视社会世界的一个窗口”。2002年,卡罗尔·M·沃斯曼与梅丽莎·K·梅尔比曾发表文章,从跨文化及人类生存演化视角对人类睡眠历史进行梳理,发现尚未被现代时间概念“洗脑”的人类远祖作息时间相对灵活,也经常会夜醒,但他们并不将其视作“睡眠问题”;恰恰相反,睡得太沉才可能是最大的困扰——那样会大大提高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被入侵掠食的危险。按进化论观点,反而是睡眠轻的那类人更容易把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 2015年,学者甘地·叶提思等人在坦桑尼亚、纳米比亚、玻利维亚的原始部落进行了睡眠研究,探究人在进入现代社会之前是如何睡觉的。结果表明,原始部落人们的睡觉时长约5.7至7.1小时,与现代人没有本质不同。
最大的不同是,从前没有一个人抱怨失眠问题。
睡不好的“墨菲定律”
婴幼儿睡眠咨询师王石云月遇到过这样一个新手妈妈,对方极焦虑地告诉她,自己孩子七个月大,睡眠问题非常严重,每天夜醒七八次。按惯例,王石云月让她用涂睡眠时间表的方式,记录孩子每天的睡觉和苏醒时段。拿到家长的反馈,王石云月被其记录的详细和精确惊到了:比如,6点38分起床,凌晨1点21分夜醒,吃左边奶三分钟,吃右边奶五分钟……焦虑全透过数字写在纸上。
“甚至在某些夜醒的点,她是会在‘期待’这些,就知道这些不好的事一定会发生。然后真的会发生,有点墨菲定律那种感觉。”王石云月形容这位新手妈妈的心态。再深聊下去,王石云月发现,这位妈妈所理解的“夜醒”,有时根本只是“孩子翻了一个身”。翻身本是正常现象,但由于孩子翻身带来了“可能是夜醒”的不安,该新手妈妈常对孩子的睡眠进行干预,反而把孩子吵醒,于是夜醒成了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