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仁”——“道德冷漠”问题救治的道德哲学之思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jc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家“仁”德为当下“道德冷漠”问题的救治提供了有益的资源,具言之,“仁者爱人”确证了“己”对他者的责任,并基于一种“道德主体间关系”指明了此种责任与自我价值实现的一体关联性,由此而激发“旁观者”的责任自觉;“为仁由己”喻示了“以德性指引规则”的律令,引导人们重新返回到人本身去思考行为之目的,由此而克服“以规则取代良知”的道德冷漠现象;“三达德”之德性构成昭示了人己两利的实现之途,引导人们在承担对他者责任的同时充分尊重“己”之合理的外部利益需求,由此而消解抑制主体施救于人之意愿的致因。上述资源唯有在“仁”德的现代转化中才能以恰当的方式得以应用。
其他文献
当环境史发展成熟为一个学科,环境史学家们严肃地对待自然便显得愈发重要。人类与非人类的自然世界在不断地相互让步中塑造着彼此的历史。研究这一相互关系的三个角度可以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坚实基础:进化环境史、环境健康与社会的历史、气候变迁及其历史的研究。非决定性和改变一直以来都是这个仍在形成中的世界的核心特征。我们的知识并不是建立在与生俱来的既定事实之上,也从没有绝对的道德将人类置于静止世界的中心。我们生存在一个由关系、连接和无序组成的世界中。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在各个方面都根植于环境。人类历史的出现并不是孤立于其他
贫富差距是当今中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然而,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在贫富差距是否正义这一问题上却出现了集体“失语”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有些人对马克思有关正义的主张存在错误理解,如认为马克思本人拒斥、批判正义,而看不到马克思对无产阶级正确的正义要求的高度评价;或认为马克思主张以是否适应生产方式作为判断正义与否的依据,而未能看到马克思正义观念所蕴涵的价值判断。二是受剥削不正义观念的束缚,难以回应贫富差距是否正义的问题。而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中关于按劳分配的论述蕴涵着一种不同于剥削不正义的正
以2009-2012年百度搜索词数据库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数据的价值挖掘与分析技术,探讨将碎片化的舆情信息如何整合处理并进行舆情模型构建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当下中国社会舆情的结构性特征,对“社会暖度”、“社会幸福感”及“社会压力”等中国社会舆情指数进行具体测定和分析,对于社会管理和社会协调有重要启示。
[主持人语]在人类享有的所有基本权利中,没有哪项权利比生命权更为重要、更为宝贵。生命权是人类享有的最基本、最根本的权利,是一项“比地球还珍贵”的基本权利,构成法治社会的理性与道德基础。保障生命、自由和尊严,是现代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而死刑制度的存在对生命权价值构成极大的挑战。在我国保留死刑的现阶段,尽可能避免死刑冤错案是尊重法治的基本要求,哪怕发生一起死刑冤错案,都是对宪法制度和司法权威的极大损害,同时也会伤害民众对法治的期待与信心。
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历程之漫长,福利思想之多元,实践内容之丰富,制度模式之独特,实h世所罕有。突出国家负责与家国一体,秉承等级差序与中庸之道,依靠传统文化柔性传承,与社会安定和政权兴亡密切关联,维护家庭保障的特殊地位,构成了数千年来中国社会保障发展的本土特征。研究中国社会保障史,不仅可以把握社会保障的历史规律,为当代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注入理性,而且能够弥补世界社会保障学说的缺失。
众所周知,国家的出现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进步之一。在绝大部分有关中世纪晚期英格兰国家形成的讨论中,“战争国家”和“法律国家”都是其结构基础,但这两者并非彼此对立竞争的关系。值得注意的还有几点:第一,在英国模式的制度组成中,议会的地位无可替代。第二,这段时期英国的政治文化或许比结构特征更为重要。第三,中世纪晚期语言和宗教领域发生的重要变革,使英国人意识到自身的民族性和他们所处的政治体系。第四,国家的概念逐渐成为英格兰政治心态中一个永久性的构成元素。
[主持人语]社会福利是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并列的社会保障体系三大构成部分之一。社会福利主要包括老年人福利、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与妇女福利等类别及若干具体项目,是满足相关群体需要并使其分享国家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不仅有助于化解国民物质生活方面的后顾之忧,而且特别注重精神慰藉与情感保障,具有不可替代性。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对计划经济时代“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否定,福利似乎成了一个贬义词,社会福利被认为是滋生懒惰的温床,福利国家在一些场合几乎就是“福利病”的代名词。正是对福利与福利国家的污名化,导致了中国社
期刊
阴阳五行是中国人的思想律,它贯穿儒家的经学与理学,呈现出由宇宙论到本体论、由天道观到心性说的发展过程。儒家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国古代诗学的影响,不仅反映在诗歌声律论和文学创作论方面,更是一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诗性智慧,使诗人由体验天地生生之德的道德境界,进到全身心融入自然山水的“天人合一”境界。
社会治理创新服务于建设新型社会体制的目标,一是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提出了社会体制改革的要求;二是由于后工业化的压力使原先的社会体制不适应新的时代,提出了探索新的社会体制的要求。在新型社会体制建立的过程中,社会治理创新是重心和突破口,需要适应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的现实要求,从政府垄断社会管理转变为与其他社会治理力量合作治理。最为重要的是打破政府本位主义,确立起“他在性”的原则,根除行政傲慢。社会治理创新是与服务型政府建设联系在一起的,既要通过服务型政府建设创新社会治理,也要在社会治理创新中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