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远去,播下幸福种子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ven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年会匆匆远去。作为父母,不知你有没有想过,给孩子一个怎样的童年?当他把小手伸到你的大手里,你会把他领向哪里?

  在我经历了青年、中年,即将进入老年的时候,还是会时常回想童年的时光。那时候,父母都给予过我一些什么?它们对我现在的生活有些什么影响?
  我也会回想儿子已经过去的童年。我曾经给予过他什么?他的记忆里是否留下了一些幸福和快乐的种子?
  童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是人生的开始,回忆的源头,它甚至潜伏下来,影响到青年、中年和老年的很多事情。

尽情投入,与孩子同回童年


  在一处儿童活动中心,我见过这样一幕场景,一个六七岁的女孩又哭又闹地反抗母亲,她学绘画刚刚结束,又要赶往另一个地方去学古筝。每个星期都是如此。母亲想要女儿多才多艺,女孩却渴望一点点玩耍的时间。
  给孩子一点玩耍的时间,不要把他们的童年填满学业,这是父母能够做到的。玩耍能让孩子感觉自由和快乐,如果在童年没有享受到这一点,他们的人生里就很难再有自由和快乐的感觉。
  儿子小时候最喜欢捉迷藏。他对于藏起来让我们找不到有种种设想,他为这些设想痴迷。他藏到床底下、纸箱子里、衣橱里、窗帘后面……如果可能,他甚至可以藏到冰箱里。每一次,在他躲藏起来以后,他是如此专注、兴奋,缩着手脚,屏着呼吸;而在他被找到的那一瞬间,又是如此沮丧。
  我总是拖延着找出他来的时间。我会在走进房间以前,先嘟哝着:“藏到哪里了,還真找不到了呢?”我这样一说,他就把自己藏得更严实了,心里也就更为得意了。
  一直到上了初中,儿子还是喜欢无休止地捉迷藏。不过这时他在家里已经藏不住了,我们都是到后面的树林里去游戏。他会玩金蝉脱壳,把衣服脱下来挂到一棵树上,让我找到的只是他的衣服。
  跟孩子玩游戏,父母也可以尽情地投入,重回自己的童年。

美食与礼物皆不可错过


  孩子终生都会记住小时候吃过的最好的食物。
  一个农村的孩子记得每次赶集,父亲为他带回的油条又酥又香。他以后上了大学,来到了大城市,还是记得父亲赶集回来掏出油条时的情景。
  我一直记得小时候吃过的西红柿。那时候我们家住在一所学校里,校园里种了很多西红柿。母亲总是买回一些,洗好了,放到凉水桶里浸着。我放学回家以后,又热又渴,捞上一个咬一口,那又红又甜的汁水会顺着嘴巴流下来。
  除了食物,孩子还会有其他渴望得到的事物。男孩子可能想要一辆仿真的、多功能的装甲车,女孩子可能想要一条镶着蕾丝花边的裙子。如果有条件,就去买回来,满足他们。
  在节日或者生日,能够收到父母亲的礼物,是孩子的幸福。在他们的一生中,还有谁的礼物能够这样盛满爱意,只为了他们喜悦呢!
  我有一次问儿子都记得我送给过他什么。他说有一次我送给他一盒巧克力,是各种汽车样子的,他那时候特别喜欢汽车,这巧克力汽车又好看又能吃,他就一直记在了心里。

  儿子上大学以后,生日就不能回家了。但我都买一盒巧克力,或者几袋他喜欢吃的杏仁、开心果,再写一封信托快递公司送到他的宿舍里。今年他的生日,我寄给了他一本精装的《哈勃的星空》,他选了宇宙学方面的课程,正用到这本书。
  只要用心设计一下,父母亲都会给孩子一个难忘的生日。

让孩子有一次影响人生的感动


  很多孩子的成长都与榜样有关。人生的感动能够影响一个人的心灵,进而影响他的人生观以及未来的职业。一部电影、一本好书能够感动孩子;一位父亲的宽容和承担、一位母亲含辛茹苦的背影也能够打动孩子;甚至自然的景观、突发的灾难,都能够给小小的心灵带来震撼。
  我孩子七岁时,读了伦琴与居里夫人的故事。一天下午放学后,他跑进家门认真地对我说:“妈妈,我也要像伦琴和居里夫人那样,让人们无偿地使用我的发明,不要专利!”我感动地拥着他,知道他小小的心里开始有了大爱。那以后这个理想就一直推动着他,让他自觉、主动地去学习,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成绩优异,高考前就被北京大学预录取了。
  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中,从来没有为什么所动;没有过一次泪如泉涌;没有热心地帮助过别人;没有发誓一定要做成什么事情,那么他的生命里一定是缺乏了什么,他此后对于人生酸、甜、苦、辣的种种感受一定也会麻木和迟钝。
  童年的幸福的种子,是父母亲手播下的,它们将会日渐长成大树,并且在多年以后结下种子,为孩子繁衍出人生更多的幸福。而那些领受了幸福的孩子,一定也会把他们幸福的种子一代代地传播下去。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从事母亲教育研究及儿童读物编写工作。)
  编辑 王淑娟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1  做父母的不怕孩子不懂事,就怕孩子讲道理,因为你根本讲不过他。  那天晚饭时间,小儿子洋洋说:“我不吃鱼。”我以为他在开玩笑,继续给他夹鱼。  “我就是不吃鱼!”他把自己碗里的鱼扔在我的碗里。  我对这个举动很生气,甩出大道理:“吃鱼你才会长大、长高。”洋洋说:“这鱼又不大,还没我高。”我竟无言以对。  这时大儿子阿谷慢条斯理地一边剔着鱼骨头,一边对弟弟说:“大鱼吃小鱼,你在海洋馆见过大鱼有多
期刊
我的孫子贝贝,今年刚满3岁。  老伴儿因事回老家,孩子没有人带,只能由我带着上班。  贝贝人小鬼大,想着法子跟我套近乎。在跟我去上班的路上,他说:“我跟爷爷是老朋友啦!”我呵呵一笑问:“你才多大,怎么可能是爷爷的老朋友呀?”贝贝说:“我从小就跟着爷爷玩,现在我长大了,我们当然是老朋友啦。”乖乖,不想当这个老朋友还不行。我告诫自己:既然是老朋友,就得讲仁讲义,就得像个老朋友的样子。所以在跟贝贝相处的
期刊
儿子读大一时,报名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虽然我对孩子仓促报名参加考试有些担心,可考试结果还是令我比较欣慰,657分,比及格线高出200多分。回想孩子的英语学习经历,我发现在家庭教育方面,只要处处留心,不仅能种豆得豆,还能得瓜,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1  在孩子小时候,因为我对古典音乐的喜爱,也为了培养孩子的音乐审美,我经常在家里播放一些古典音乐或者演奏视频。每年元旦,央视都会转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我们深感总书记反复强调全党和全社会要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風建设问题的深刻含义和良苦用心。作为以引领、服务和联系妇女群众为职责的《莫愁》杂志,在省妇联党组的领导下,自觉践行初心使命,服务发展、服务妇女儿童、服务家庭,积极运用融媒体传播科学的家教理念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的初心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幸福成长,为了每
期刊
程基老师是我读高中的老师,他教我物理、化学和英语,占了高中课程的很大比例。我是程老师的化学课代表,也做过他的英语课代表,所以我与程老师接触很多,对程老师的印象很深。  45年前的程老师身体健壮,活力四射,意气风发。这位北师大的高材生,知识面很宽,在我们学生眼里,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一双睿智的眼睛,似乎总能看清物体运动的规律,看透分子、原子的变化实质……  程老师渊博的知识,认真教学的态度以及对待
期刊
最近读到教育学者钱如俊老师的一本家教专著《与孩子同行》,收获良多,在我看来,这本书可谓家庭教育的好指南。  全书分为“身心健康”“智慧启迪”“情感丰盈”“品德修炼”“亲子艺术”“镜子里的自己”六个部分,从一个个问题入手,通过一则则真实的家教小故事,给父母以点醒。  家庭教育如今越来越成为一门“显学”,无论是家教观念,还是相处艺术,抑或教育策略,答案都是如此鲜明。比如书中那些以“问”为题的篇目——《
期刊
期末考试之前,我组织学生们进行了一次写作训练,题目是《生活告诉我》。我没有过多干预指导,想通过这次训练,让学生原生态地呈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  张永琪写了一只蚕蛹的挣扎和蜕变的过程,以及给自己的启示。他的观察很用心,描述得比较细致,作文的结构乍看之下也没有问题,但通读之后总感觉缺少点什么。缺少什么呢?仔细琢磨,缺少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  缺少“我”的介入,视角太客观,显得事不关
期刊
陈芳,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和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从教24年来,她始终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深深扎根在基层教育事业的第一线。  她用爱心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用细心呵护每个学生的生命成长,用慧心培育优秀的班集体。  她立足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和生态教育团队一起,倡导并践行“生态、生活、生成、生动、生长”的“五生”课堂
期刊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思想行为,直接决定了整个家庭的核心价值观;父母的言行,更是引导了整个家庭的风气,这风气就是家风。  本文作者回忆了自己幼时被打的故事。从这次被打中,他明白了人应当诚实,牢记了母亲那句“踏实做人,勤恳做事”。家风的塑造就是如此,落在生活小事里,也在無形之中形成了我们立身做人的基石。  我小的时候,父亲是镇供销社的门市部经理。  9岁那年暑假,父亲
期刊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  童年是五颜六色的,是活泼可爱的;童年是一个五彩斑斓的梦,使人留恋,使人向往。  童年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我们装扮了孩子的童年,也重回自己的童年。正如一首小詩所唱:“孩子/我路过你的童年/也看到了我自己的童年……”  本刊特别策划“把童年还给童年”系列文章,旨在唤醒父母重拾对童年的恬静回忆,将最美的童年还给最纯真的孩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