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措施对双低油菜苏油8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ian8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油菜新品种苏油8号更好地应用于大面积生产,选取氮肥施用量、移栽密度及氮肥运筹3个因子进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肥施用量337.5 kg/hm2、移栽密度 120 000株/hm2、氮肥运筹比(基肥 ∶ 苗肥 ∶ 薹肥)5 ∶ 2 ∶ 3为苏油8号取得高产的适宜栽培措施,其产量为 3 784.50 kg/hm2。(2)影响产量的主要栽培措施为氮肥施用量,其次是移栽密度和氮肥运筹。(3)随着施氮量和移栽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每角粒数则有先增后减的趋势,千粒质量则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苏油8号要取得高产,其主攻目标为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4)栽培措施对苏油8号芥酸、硫苷含量影响不大,氮肥施用量和移栽密度增加则含油率逐渐减少;单位面积产油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移栽密度增加则有先增后减的趋势。
   关键词:双低油菜;栽培措施;产量;单位面积产油量;品质
   中图分类号: S634.304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特殊公园类型,城市湿地公园在改善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选取郑州市北龙湖湿地公园为研究案例,通过对使用者进行为期12 d的问卷调查与随机访谈,得出游客基本使用属性。基于SPSS Statistics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采用克朗巴哈α信度分析、卡方检验、因子分析等方法,从12项因子中提炼出影响使用者感知及满意度评价的4类主成分,分别为景观及生态水平、配套
摘要:以10年生苹果树品种烟台红富士为试验试材,探讨苹果的生长情况、土壤理化性质同沼液化肥搭配施用比例的关系,期望为沼液作肥料进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各组所施肥料含氮量相等,设置7种处理:处理1,CK(空白);处理2,CF(基肥为牛粪有机肥,追肥为化肥);处理3,40% ZF 60% HF(40%沼液 60%化肥);处理4,60% ZF 40% HF(60%沼液 40%化肥);处理5,80% ZF
摘要: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理应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点,重新认识其内涵及其现代构成,有助于厘清供给侧改革的重心。生产要素因其不可缺性、多维性、结构性、客观性等内在规定性,决定了其在历史变迁与产业变迁中谨慎的变迁策略与独特体系。沿袭于这一变迁脉络,形成了现代农业体系下的3种来源和6类要素,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力之源。  关键词:生产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维变迁;内涵;变迁;构成  中图分类
摘要:以2个马铃薯品种为材料,对AFLP反应过程中的关键因素(DNA浓度、酶切体系、扩增体系等)进行了优化,旨在建立适合马铃薯的EcoRⅠ/MseⅠ内切酶组合的AFLP反应体系和筛选扩增条带丰富的引物。结果发现,优化的马铃薯AFLP反应体系为37 ℃酶切4 h,37 ℃连接4 h,连接产物稀释10倍用于预扩增,预扩增产物稀释30倍用于选择性扩增。利用建立的优化反应体系,以10个甘肃省主栽马铃薯品种
摘要:为了解大莲湖湿地修复区浮游植物及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在2018年1—5月对大莲湖湿地修复区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包括浮游植物的种类构成、密度、生物量优势度及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调查期间共鉴定出28种浮游植物,隶属5门25属;其中优势种2个门类,共3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以绿藻为主,其密度占总数的64.95%。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氮营养盐含量是绿藻群落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溶氧含量、pH值以及氮营养
我高考那年压力特别大,因为身在重点班,加上前一年表姐高考考进了一所重点高校,导致父母和亲戚对我的期待都特别高,但是进入高三下学期后的几次模拟考试,我都考得很差。班主任和我爸妈轮番找我谈话,说让我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他们不知道,其实我的心思一直都在学习上,只是因为压力太大导致一直没办法专心,夜夜失眠。  去心理咨询室的那天我很紧张,因为害怕心理老师会像老班一样对我问东问西、灌输心灵鸡汤,也害怕心理老师
虽然这样说有点儿自恋,但是我以前真的一度觉得女主光环就在我身上。我从小在爸妈身边长大,老师、朋友都很照顾我,上了高中成绩虽然不算数一数二,但是大概老师和同学看我长得也比较小,性格也耿直得可爱,所以都很宠着我,对我的态度都很好,遇到的朋友也很多,那时什么都不需要顾虑,每天活得乐淘淘,最大的烦恼也只是考试没考好,一顿烤肉火锅就能过去的事。  这种光环笼罩了我十几年,终于在我上大学之后被打破了。  我理
摘要:提出了一种早熟鲜食马铃薯的早代筛选方法,即秋季马铃薯实生苗基质高密度短生育期栽培,以薯皮薯肉色为主要依据淘汰率约50%筛选;春季无性一代分期采收,以休眠期、产量和早熟性为主要依据淘汰率约85%筛选。2014—2016年对马铃薯实生苗、无性一代、无性二代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早熟性、生长势等进行跟踪试验。结果表明,在实生苗世代收获的2 g以上、平均约5 g的有效种薯,其块茎大小和结薯数与无性一
摘要:利用NaOH改性玉米秸秆,研究其对含铜废水中Cu2 的吸附脱除效果。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改性玉米秸秆的添加量、温度、溶液pH值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改性玉米秸秆吸附水溶液中Cu2 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秸秆的添加量、温度和溶液pH值均对吸附效果有一定影响,其中溶液pH值对玉米秸秆吸附Cu2 的效果影响明显,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反应其动力学行为。  关键词:铜离子;吸附;改性玉米秸秆;动力学;
摘要: 设计不同规格网袋和不同基质配方组合试验,研究套网袋基质栽培对靖江香沙芋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网袋全基质和大网袋培肥土 盖基质子孙芋产量较高,其次为中网袋处理,小网袋处理对子孙芋膨大有较大限制作用,产量较低;同规格网袋全基质处理子孙芋产量要高于培肥土 盖基质处理。芋头产量与子孙芋结芋数和单芋质量密切相关。综合考虑用工、基质、网袋成本及商品芋的产量,以中网袋培肥土 盖基质处理效益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