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与烦恼并行

来源 :蓝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10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妹子当上中国首位农民工人大代表
  
  1974年,胡小燕出生于四川武胜县中心镇大中坝村。她是家中的长女,下面还有两个妹妹。胡小燕的父亲是位退役军人,性格刚直。受父亲影响,胡小燕生就一副倔强、不服输的性格。
  因为家境贫寒,胡小燕初中毕业后就辍学了,她到村办幼儿园当了几年幼儿教师。1995年。经人牵线。她和刘加明认识,经过一年的恋爱,两人结了婚。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当时家乡人纷纷到广东打工。并寄回比在家种田高出很多的收入。胡小燕和丈夫也动了心,可此时她已身怀六甲。无法南下打工,只好让丈夫打前站,先她一步到了南方。丈夫走后不久,胡小燕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儿。
  1998年10月,两个女儿长到了两岁多,胡小燕把孩子托付给公公、婆婆照看,然后坐上了南下的火车。
  从重庆出发。胡小燕坐了38个小时的火车,来到了南国名城佛山。在这座以生产陶瓷闻名的城市里,开始了她艰辛的求职之旅。
  同其他外来工一样,初到异地他乡的胡小燕面临着“三大难”:语言、单车、技能。她不懂粤语,和当地人无法交流;不会骑自行车,看到一份招聘广告,等她步行到工厂时,人家早已招满员了;由于只有初中文化,每次面试,当考官问她有何特长时,她只是尴尬地扯扯衣角。羞红着脸告诉对方,自己除了能吃苦耐劳外。一无所长。
  经过两个月的奔波,胡小燕才在一家电子厂的开水房找到一份当烧水工的工作。她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在锅炉房里蒸得满头大汗,每个月工资只有五、六百元。
  胡小燕是个上进心很强的人,她看到比她早来几年。在工厂做技术工的同乡,不仅拿着很高的工资。工作也相对轻松,这让她认识到了有技术的重要性。于是,她产生了跳槽学技术的念头。
  在老乡的介绍下,胡小燕到了一家陶瓷厂当窑土工。在努力工作的同时,胡小燕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起了陶瓷印花、淋釉技术。由于她心灵手巧。又善于钻研。很快,胡小燕如愿当上了技术工。
  4年间,胡小燕换了5家工厂。2003年,她应聘到了三水区白坭镇新明珠建陶工业有限公司。进厂不久,通过竞争上岗,胡小燕担任了车间成品跟班质检一职。工作中。胡小燕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在她的手下极少有不合格的产品流出厂。而她踏实细致的工作态度。以及较高的技术鉴别能力。也引起了公司管理层的注意。
  2004年4月的一天。胡小燕发现一块墙砖被定为不合格,经过仔细观察后,她认为这块砖有挽救的余地。她对工友说:“这块砖稍微磨一磨,完全可以评上优等产品。”胡小燕这句话被到车间巡视的公司领导人无意间听到了。于是,他吩咐员工把这块墙砖按胡小燕说的方法重新进行处理,果真达到了A级标准。这件事,让上司对胡小燕加深了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后,2004年7月,公司将胡小燕提拔为车间副主任。
  胡小燕文化底子薄。但她在打工中善于学习。2005年下半月,公司要进行自动化办公,胡小燕当时对电脑一窍不通。在丈夫的支持下。她从不多的积蓄中拿出几千块钱,买了一部笔记本电脑,她很快学会了电脑应用方面的知识。
  2005年11月17日,这一天令胡小燕终身难忘。就在那天,她参与创建的车间即将投产,可这时,数千公里外的家乡也传来让她焦灼的消息:女儿生病住院。胡小燕只能一边坚守岗位?一边默默地祈祷女儿身体能尽快康复。厂里得知此事后。把她作为先进典型大加宣传。
  进厂不到两年,胡小燕便在公司1万多名外来工中脱颖而出,与之相伴的还有接踵而来的荣誉。2006年。她当选为白坭镇“十佳外来工”、三水区“十佳外来工”
  2007年4月28日,胡小燕又获得了“佛山市最佳外来工”称号。那天。在颁奖大会上,举办方从100名获奖者中选出了10位发言人。胡小燕也名列其中,虽然她仅初中毕业,发起言来却条理清晰,果断自信,这引起了佛山市工会负责人的注意。
  2007年11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在分配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时,将省直机关的名额分了一个给省总工会,要求按照1:2的比例。推荐两个农民工代表候选人。通过重重遴选、考察,胡小燕成为最终的候选人。
  2008年1月21日,广东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经过不记名投票,胡小燕以740张赞成票高票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她也因此成为中国首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
  
  胡小燕的手机成为农民工热线
  
  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上,胡小燕和温家宝总理握手的照片出现在全国各地报纸的重要位置。此后,她的生活再也无法平静了。
  2008年3月19日。胡小燕从北京回到广东。并在当晚参加了公司为她举办的“情系新陶业·軎迎燕归来”座谈会。当天,到场采访的媒体很多,他们在会上问了不少关于履职的问题。胡小燕一一作答。那天。回到宿舍后。胡小燕累得话都不愿意说,上床便倒头睡下,连袜子都是老公替她脱掉的。
  自从21日凌晨3时许,胡小燕的手机开始响个不停,她接到了无数个电话和短信。早上7时许。车间同事才告诉胡小燕。她的联系方式被媒体公布了。
  从此。胡小燕的手机天天被打爆,每天都有上千个未接来电和上千条短信。每天两块电池换着用还是经常被打到没电:3月份胡小燕的手机话费高达1400多元。占了月工资的一大半。最多的一天。她的邮箱里塞进2088封邮件。
  一开始。胡小燕还坚持每个电话都接。但到后来。每天凌晨三四点时手机仍响个不停。弄得她根本无法睡觉。第二天上班也是头昏脑涨。而且很多来电还是骚扰电话,其中有一个人先后换了8部电话打给她闲聊,有的农民工打电话竟然让她帮着介绍对象。
  由于胡小燕的手机总是占线。公司负责人和同事根本联系不上她,工作受到很大影响。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只好花700元钱又买了部手机,以方便工作时联系,而那部热线手机便经常在无人接听状态了。
  承载农民工厚望的“救星”竟无人接听。这让很多农民工大为光火,陆续有很多农民工发短信质问胡小燕:你假惺惺地公布号码又不接电话,不是在戏耍我们农民工吗?很多媒体也对胡小燕手机无法接通口诛笔伐,说她是个“大忽悠”。
  “不是我不接农民工电话,如果每个电话我都接。十个胡小燕也忙不过来。”对此,胡小燕百口莫辩,而当选人大代表不到一年间,她已经用坏三部手机了。
  每天早上7时45分,胡小燕拎上装着工作记录和两部手机的蓝色文件袋到车间打卡,车间共有285名员工,她的主要工作是对每一块墙地砖进行质检、评级和分装。工作时。胡小燕的主要正作就是在8条生产线旁来回巡视。抽查各条流水线上的瓷砖是否破损、有没有瑕疵、颜色与标准有无差别。由于胡小燕监督严格,这个车间被普通员工私下评为全厂最累的车间之一。但生产的残次品少。公司的奖励就多,这样一来。大家的收入实际上提高了不少。   每天晚上12时,胡小燕回到宿舍。上夜班的丈夫已经为她准备好了饭。休息片刻,胡小燕开始翻看手机短信——“胡代表。你好!请问政府是怎样要求民企参加社保的?”“人大代表您好!现在国家已经免除了借读费,为什么学校还要收每个学生几百元借读费,请您民意调查一下。”……对于这样的问题,胡小燕一般会回短信。把有关部门的热线电话告诉他们。她觉得这些问题还是应由相关部门来解答更合适。
  除了手机外,胡小燕的QQ网上聊天也基本瘫痪。平时,她上线时多是隐身,因为一打开网络上的QQ号,呼叫声就一直响个不停。问题多得让她没法回答。
  现在困扰胡小燕最大的问题是,很多农民工无论大事小事都来找她,俨然把她看成“救命稻草”。这些庞杂的问题让她无所适从。又很苦恼,毕竟农民工朋友是信任你才奔着你来的。因为既无法办。又没法向人家交待。
  “我不是农民工的救世主,我只是个普通的打工妹”,面对纷至沓来的求助。胡小燕很无奈。其中的酸楚和歉疚,只有她自己能体会到。
  
  我也面临着孩子教育等难题
  
  自从胡小燕2008年参加“两会”归来后,白坭镇坊间就流传着很多说法。有人说。胡小燕从北京回来后。她所在的公司给了她不少物质奖励,如车子、房子。还有人说。公司至少给了她几十万元钱。听说她的户口也要转过去……
  对于这些说法,胡小燕一笑置之。事实上,她现在租住的还是公司提供的宿舍。租金每月160元。这是车间副主任才享有的待遇。公司确实给她配有一部车。不过。那是部电单车,弄丢了是要赔偿的。
  从胡小燕收到的短信和农民工在她博客的留言里,大家问得最多的问题也是有关她的身份及待遇问题:你现在每个月有3000多元钱工资。你还是一个农民工吗?还能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说话吗?
  对此。胡小燕苦笑着说,我的收入稍高。是和我的职位相对应的。自己户口在老家,一对双胞胎女儿也在乡下读书,自己与其他农民工一样也面临着失业的风险,不是农民工又是什么呢?
  在刚过去的2009年“两会”上。胡小燕共提交了5条建议,内容涉及农民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教育、社保转移、职业培训、二代农民工落户等方面。这其中,就有她作为农民工母亲铭心刻骨的体会。
  胡小燕从2001年到2006年期间没有回过老家一次。只有在每年暑假期间。孩子们才会过来玩一段时间。但由于时间短暂。工作繁忙,胡小燕很难和孩子从从容容地呆上一天。这对于一个母亲来说。不能不说是很大的缺憾。更多的时候。她只能通过电话来了解孩子成长的点滴信息。她说,农民工出来打工。最担心的就是留守子女的身心健康。她的一对双胞胎女儿每天上学要走三四十分钟的路,而且冬天雾大。路上很不安全。弄得数千里之外的胡小燕常常为此牵肠挂肚。
  可对于孩子心理方面。胡小燕就鞭长莫及了。她最担心的是孩子到了青春期,叛逆心理很严重。如果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很容易出问题。所以。这也是她在两会提案中着重呼吁的问题。
  在今年的“两会”上,被胡锦涛总书记亲自接见的胡小燕又成了媒体的追访对象。与去年的青涩和腼腆相比,现在的胡小燕变得更加成熟与自信了。
  2009年4月初,我再次坐到胡小燕简陋的家里,与一年前相比。她的家没有多大变化:一间大约十几平方米的房子被一隔为二,外间做卧室,里间做饭厅。而现在。床被搬到了里间,外面除了餐桌,还挤了一张书桌。上面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算是胡小燕办公的地方。
  采访中,胡小燕接到一个电话。和对方讲了20多分钟。接完电话。她歉意地笑笑。说打来电话的是浙江的一个农民工朋友,她想请他帮助了解浙江那边农民工的情况。胡小燕说,由于自己要上班。不可能到其他地方了解农民工情况,只好委托当地的一些农民工朋友,包括北京的、深圳的,通过他们,把农民工的心声带到两会上。
  采访中,胡小燕不断地被电话和短信打断,而大多数都是请她帮忙找工作的。我问胡小燕该怎样应对。她摇了摇头。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去面对。经济危机是全球性的……我只能建议他去找当地劳动部门。”
  我借机问:“假如你自己面临失业。又该怎么办?”胡小燕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作为一名外来工,每一天都要面临下岗的危机。”她进一步解释说:“趁自己还年轻要多学些东西,做磨具这一块儿我还是有点优势的。我现在读着大专函授,学的是行政管理专业。我觉得打工者也应与时俱进。不然就会被淘汰!”
  在面临失业这一问题上,和胡小燕同在一个厂打工的丈夫刘加明回答得较为直接:“我们也很担忧。就厂里情况来说。我们只是运气比较好。目前还没停到我上班的这条窑。小燕运气也不错,没停到她那个分厂。如果停到我的这条窑和她的分厂,我们同样也没有班上。”
  胡小燕的丈夫表示。如果失业了,他们还是尽量在这里寻找工作,别的工厂也可以,别的工种也可以。回老家暂时还没有考虑。毕竟自己做生意或干别的,还是很艰难……
  对于丈夫的话,胡小燕很是认可。不过。这一年来的不平凡经历使她增添了很多自信。胡小燕和丈夫只是千千万万个外来农民工的缩影,我们期待着更多的“燕子”们能靠双手打拼出自己的精彩来。
其他文献
贪官的赃款赃物并不是明明白白放在家里的储物柜里,而是有不少暗藏机关,或是巧妙转移,深藏不露。  藏在不起眼的破旧物品堆中 江苏省交通厅办公室原主任周音海喜欢把赃款赃物藏在破旧物品堆里。他有一个旧木柜,放着旧鞋子等杂物。经办案人员仔细搜查,这些杂物里竟然藏着70多万元的存单。还从他家杂物间的破沙发里搜出几十万元。在他的办公室文件柜中。办案人员又从铺垫的旧报纸夹层里搜出几十万元的存单。三项相加,共藏有
期刊
一年前的今天,他还是一个社会底层的三轮车夫,每天早出晚归,为生计奔忙;一年后,没有进过一天大学的他,却一飞冲天,奇迹般成为复旦大学博士生。传奇人生经历令人震惊。他被认为是中国建立学位制以来,凭借高中学历直接考取博士的“第一人”。    他在和命运抗争    今年38岁的蔡伟,虽然生长在工人家庭。却对古文字有着异乎寻常的感悟力。那一个个带着远古气息的文字,像一颗颗熠熠生辉的星斗,在历史天幕上闪烁,透
期刊
桃花村农民王新、林小霞夫妇家境贫困。想发财但财路不通达。养鸡偏遇瘟病,种果又遭虫害,财神爷老是与他家过不去。然而,他们做梦也没想到突然问天上掉下了大馅饼。他们“时来运转”了。  同村农民李林、张红夫妇,一向和睦幸福。李林前两年到广州打工,挣了些钱。小日子过得红火殷实。可美中不足的是他们结婚8年,膝下仍无子女。两人到医院一查,原来是丈夫李林没有生育能力。李林不敢相信自己体魄强健,却连起码的传宗接代的
期刊
一位美发厅的单身女老板,将安眠药放入了外籍男友的酒杯中,待其不醒人事后。她将屋内的东西搜刮一空,然后悄悄离开……    酒吧邂逅,美发女结识男老外    今年28岁的杨文琼。是辽宁省抚顺新宾人。在来沈阳打工之前。她在老家曾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  那是5年前,杨文琼经人介绍。与比自己大4岁的李海强喜结连理。可结了婚之后。丈夫游手好闲、不思进取等种种恶习就很快暴露了出来。小夫妻之间摩擦不断。随着“战火
期刊
值此金秋十月、双节同庆的美好时刻,蓝盾杂志社全体同仁,衷心向《蓝盾》全国广大读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并衷心祝愿大家生活和美!身体健康!事事如愿!  多年来,在广大读者的关心、厚爱与支持下,《蓝盾》杂志办刊质量逐步提高出新,发行量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声名远播,成为许多读者手头不可或缺的一本集法制教育、了解社会、增长知识、休闲消遣的高品位读物。目前,《蓝盾》已跻身全国大型主流杂志行列,有纸版和电子版两
期刊
一见倾心    今年26岁的李芳芳,是河南省郑州市某汽车销售部的一名副经理。家住在登封市一个偏僻山村。天生的苗条身材加上不凡的工作能力,一度在业界内小有名气。  且说2009年2月底的一天。李芳芳正在公司销售部忙前忙后上班时,一名穿着灰色警服、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走进了展厅。饶有兴趣地端详着一辆东南牌商务车。  见有顾客光临,李芳芳连忙微笑着迎上前去介绍说:“这是一部比较新颖、驾驶舒适的商务车,相信
期刊
2009年的仲春暖日,寂静的湖南益阳九鹤山公墓内芳草萋萋。微风习习。在松柏簇拥着的墓碑丛中,一块新立的黑色大理石墓碑前鲜果陈列、花束环绕。雕花饰边的碑面正中上方嵌一尊端庄美丽的女子彩照,下书“爱妻文菊之墓”,左隅署名有“夫君林仲武率女胡菁菁泣立”字样。  这座小小坟茔让人在感伤逝者之余,也颇羡慕这位名叫文菊,有着夫宠女孝的女子。可是令旁人无从知晓的是:共同署名立碑的林仲武和胡菁菁这对继父女此刻正对
期刊
“快要冻僵的时候,她擦亮了手里的火柴。亮光中,她看到了温暖的火炉、丰盛的圣诞大餐……”在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中。主人公的凄楚遭遇令人心酸。今天。在上海最繁华的徐家汇,也有一位女孩卖起了火柴。不同的是,她把火柴卖成了艺术品。不仅满足了都市人追求复古时尚的需求。还从一团团怀旧的火焰中掘金100多万元。    不做白领卖火柴    林琳是太原的“80后”女孩。2005年大学毕业后。学艺术设计专业
期刊
热恋中的男女往往不分你我。大庆市的柳毅浩和黄小鸥在情浓意切之时共同出资购买了一套房子,准备做婚房。然而世事难料,两人同居一段时间后发现对方并不适合自己。不得不黯然分手。分手时。对于共同购置的房产,两人并没有明确分割。谁也没想到,就是这套曾经记录了两人甜美恩爱的房屋,竟引发了一场令人震惊的血案——    恋人共同出资买婚房    2006年12月中旬的一天傍晚,空中纷纷扬扬飘舞着雪花。37岁的大庆市
期刊
在北京市朝阳区现代城西门旁边,有一家名叫JENNY LU’S SHOP的蔬菜超市。虽说这里销售的都是蔬菜,可进进出出的顾客绝大部分都是高鼻梁、蓝眼睛的老外,让人十分好奇。  走进超市仔细一看。发现这里的蔬菜品种齐全。摆放讲究,而且每种蔬菜都标有外文说明:英文、韩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一个中国字儿也没有。就连超市里回荡着的曼妙音乐,也全是外文歌曲。显然这是一家专门为老外开的超市,但让人啧啧称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