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中政治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b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高中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了更为明确具体的要求: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政治作为高中的一门主要学科,广大思想政治教师既面临着转变教育理念的机遇,同时又面临着改革课堂教学的挑战。我们要抓住这一机会,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真正为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现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高中政治课教学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贯彻新课改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内容繁、难、偏、旧,与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学生对内容感到陌生,认为政治课就是说大话、说空话,毫无新意可言,提不起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新课程标准提出: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现实生活、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构建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社会的课程模式,这样在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架起了桥梁,真正实现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寓鲜活的生活题材于基本知识、原理的教学中。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中去学习、去探索、去重构经验,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书本知识与当地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及社会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要做到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现实社会中的各种问题,让他们自主去思考,以便学生真正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进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精心组织教学语言,形成独特的教学特色
  
  爱因斯坦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学生学习知识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广大政治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语言,做到个性化发展,形成独特的教学特色,以改变政治教学的枯燥乏味,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思想政治课上“活”,让学生帶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达到一种欲罢不能的状态,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个性化发展是指教师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专长等形成不同于别人的特征。如孔繁刚老师“志于道路,游于艺,识于情”的教学路径以及钱梦龙老师精巧见长的教学设计等。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充分展示了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特长,他们的语言生动形象而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为老师独特的教学风格所吸引,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课前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语言,找准吸引学生的切入点,以促进独特风格的形成。总体说来,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精炼准确,逻辑性强。这是由政治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 精炼就是要简明扼要地表达基本原理、主要观点以及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有详有略,详略得体。准确就是语言要符合科学性、富有教育性;逻辑性就是语言要前后连贯,合乎思维的逻辑结构。
  二是生动形象,有幽默感。生动形象指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教学与具体形象的事例相结合,化枯燥为生动,从而使教学内容通俗易懂。幽默是教师的智慧、机敏、学识、灵感在语言运用中的结晶。
  三是要有节奏,富有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若要顺利地将“理”传达给学生,必须要做到“情通”,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意义上的“通情达理”。教师只有用饱含真情的语言来讲授知识,学生受到情感的感染,引起心理上的共鸣,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三、提倡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型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中接受式学习中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现状,打破了封闭、单项、机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更易激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具体实施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积极思考的氛围,为学生提供进行独立思考的机会,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动脑、敢于挑战的精神。
  1.引导学生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有疑才有思,有了思考才能释疑,才能有所长进。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疑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起着很大的作用。
  2.引导学生以辩促思。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那么我们每个人至少有两种思想。可见进行相应的讨论或辩论,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进行交流合作,利于进一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对社会重点、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发言,通过交流争辩,以辩促思,以辩明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课内课外相结合,有效延伸课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发展创造能力的先决条件。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重视实践的作用,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做好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社会中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四、进行教学反思,优化课堂教学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有目的的审视、再认识,通过思考,剖析自己日常教学实践并总结经验教训,来不断超越自己,不断提升自己,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也可以在理论学习中进行,还可以在相互借鉴中进行。通过自我反思要争取做到:1.思所得,总结经验,发挥优势。2.思所失,吸取教训,弥补不足。3.思所疑,主动探究,便于借鉴。4.思所难,化难为易,水到渠成。5.思创新,扬长避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及各方面的素质已成为全社会所普遍关注的话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势必引起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改革,广大政治教师要抓住这一机遇,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切实加强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自身素质的提高,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政治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的现象,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势必会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大幅度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审美和艺术素质是人整体素质中的重要方面。在我国,美育思想和美育实践有着悠久的历史,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说明诗和乐是君子修身成仁的重要途径。美育与智育、德育是同一个层次上的三种教育形态,是完善人格的三个必要方面。上个世纪初,蔡元培先生提出了在培养健全的人格过程中,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四者一样重要,不可偏废的观点。真、善、美是人类价值系统的三大目标,三者相辅相成,是相得益彰的统一整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在中学进行了相当长的时间,但它在绝大部分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学并没有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所以各学科学生的平均分成了一个“紧箍咒”, 把教师和学生死死地卡在教室里。 因此,如何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要效率,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从题海中走出来,真正做到轻负高效,本文进行了深入的探析。  关健词:效率兴趣源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在中学实
期刊
锅中无米,巧妇难为炊;胸中无墨,秀才难为文;学习写作,难关之一就是没有“活水”。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农夫和书童,要帮助学生铺就开源引流的渠道,建立一个较为丰富、完善和系统的信息资料网站,随时可以搜索和访问。渠道的原理很简单,那就是观察和积累,但观察和积累却是个大话题,名目五花八门,方法包罗万象,往往会“眉毛胡子一把抓”,笼统一气,不得要领,最后变成走过场而已。鉴于观察和积累的对象不外乎人、事、景,我主
期刊
中国加入WTO后对国民素质的要求提高了,英语所占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这也给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学习英语?笔者认为:英语学习成功的因素中,智力因素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那些非智力因素,即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英语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归纳总结了以下几
期刊
摘要:“师生共写日记”有助于架起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实施策略是:倡导形式的多样化;关注内容的真实化;重视过程的双向化;追求评价的多元化。  关键词:共写日记 师生关系 策略    常常听到老师喟叹:现在的学生怎么了?我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也曾听学生抱怨:现在的老师怎么了?怎么高高在上难以接近?师生之间仿佛隔着一层墙,如何拉近师生距离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沟通感情,师生共写日记不失
期刊
记得刚登上三尺讲台的时候,学着从前老师上课的样子,课堂上严格遵守教学三步曲:组织教学——讲课——作业。课余时间就改学生们画的画。可我发现,学生们脸上那种“义务式”的表情一如我当年,而作业也只是草草了事,没有半点“创作”的痕迹。于是后来的时间我一直在思考与探索,期间参加过几次新课程改革培训,也看了不少新课程方面的书。在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与形式,并取了不错的效果。下面就将我的几点尝试与同行们交
期刊
摘要:学生作文不能当成语文作业来看,要看作是学生创作的作品。学生创作出作品来,也是千辛万苦的,就要让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愉悦补偿。最好的补偿莫过于替他们找到读者,得到反馈。作文上墙评改不失为一种改良方法。  关键词:作文 评改 上墙 激励 创新 小技巧    一、作文写作与批改现状概述    1.作文写作是件苦差事。52%的学生写作文时颇感紧张害怕,62%的学生提笔时要冥思苦想,46%的学生不喜欢写作
期刊
英语是人们交流的工具,当今世界,英语已被作为世界通用语言。我国很重视英语的普及教育,可是许多学生却感到学英语很困难,其主要原因是学了而没有适用的环境。生活在一个说汉浯的氛围中,尽管英语教师有父母教婴儿说话一样的耐心,学生却不具备像婴儿一样的练习环境,所以不久又忘了。因而教师教的知识如同将种子播在了“荒芜”的土地上,很难有收获。  中学教学中大量的事实也告诉我们,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
期刊
摘要:如何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如何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如何凸现文本中的语文价值点,如何让语文课回归本色,做到扎实有效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当前语文教师提得最多,也最想解决的问题。的确,无论语文教学如何改革,简约、扎实、有效永远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本文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从找准切入点、挖掘训练点、埋好插入点三方面来阐述一些具体的做法。  关键词:切入点训练点插入点简约扎实有效   
期刊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它融合了社会、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法学以及哲学和伦理道德等多学科知识,使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依据新课程标准,采用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教学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