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江南的梅雨季节,闷热潮湿,令人觉得“雾数”。但是不管怎样,夏日悠长,如果真的静下心来,在燠热之中,也不是不能够感受到一点清净寂寞的意思。就如《诗经》里面就有很奇怪的比喻:我心之忧,如匪浣衣。——一堆要洗的衣服,却能够牵扯出内心的寂寞来,这真的是最古老的文艺女青年了。所以,古人写梅雨季节要比我们的体感文艺了不知多少。比如贺铸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就是绝唱,他也因为这个而得了“贺梅子”的别称。
早晨起来,坐着读书,偶然读到了欧阳永叔的《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所谓梅雨天读梅雨诗,倒是应景得很,而且内心里也觉得真好。
这首词上片写怀人,下片述寂寞,妙就妙在含蓄蕴藉四个字上。前代文人对这首词有不少解释都很不堪,殊为可恨,这里不多说了,反正今天要写的是翻案文章。开首“柳外轻雷”四字写足了期待与寂寞。听觉总是比视觉走得更远,或者说视觉还能被理性所束缚,而听觉只听从最本真的那个自己,听远处隐隐的雷声,是心绪在远方的意思。古人写人,有一个妙处,就是借着所写之人的感受去塑造那个人,这是曲笔的妙处,委婉而有深致。能感受到那个“轻”和“碎”的女子,一定是温柔多情的吧,不知道读者诸君感受到了没有?“小楼西角断虹明”一句,足见词人感受的细腻。断虹,就是残虹,是日暮黄昏时分的彩虹,一个“明”字却把天色渐暗的时间特点点明。既然是暮色中的残虹,为何又会显得格外的明亮呢?是因为四周天色渐暗的缘故啊,所以写“明”其实不过是在写“暗”,但这是一种渐变的“暗”,是在不知不觉中变化着的“暗”。既写足了天色渐暗的过程,这就自然有了下面“待得月华生”一句了,这就是语义的连绵,仿佛小提琴奏出的旋律,是缠绵不絕的样子。开篇的“柳外”和收煞的“待”两相照应,既将怀人之意表述无遗,但又那样熨帖含蓄。而且,这是微妙的少妇心绪,寂寞处又不能与人道,只有在最细密的感触里细细咀嚼自己的寂寞而已。
下片则更是神来之笔。上片如果说是“寂寞地怀人”,那么下片就是“怀人的寂寞”,侧重点是不同的。如何写寂寞,这是古人各擅胜场的地方,如何能够别开生面,是摆在所有诗人面前的难题。欧阳修能够成为一代文章领袖,并不是浪得虚名,自然有自己的高明。如果上片都是以少妇的视角在抒写,那么下片则转而从一只燕子的视角来写少妇的寂寞。那个“窥”字将小院的静寂落寞展露无遗。“玉钩垂下帘旌”,一个“垂”字里,既有湿热天气带来的疲惫感,也写出了心情的沮丧落寞,“玉钩”二字,对材质的关注,又将上片已经着力塑造的温婉的女性形象继续申足,这是“意脉”。这种意脉的存在保持了上下片格调上的一致性。接下来写凉席、写水晶枕头更有意味。写席子波平不动,突出一个“平”字——无人睡也;写水晶枕头则突出一个“双”字,无人共睡也。为什么?因为主人正在倚栏杆望月华,而心心念念的那个共枕席的人又在不知道的远方。这是暗中呼应。不写少妇的寂寞,而借助于燕子的视角,将镜头对准了空空的床笫——这是一千年后电影里面常常运用的“空镜头”的妙处,电影里的空镜头,常常既要叙事也兼抒情和象征,这首词就是借助于“空镜头”把少妇的寂寞特别具象地表达出来了。“空镜头”就是不直接对准所要描写的人物,这就是含蓄蕴藉,不言而明,甚至是不言更明,这是委婉的好处。但这还不够,欧阳修要把“空镜头”技法运用到极致。全词最后的收煞依然使用“空镜头”,不过这是一个特写镜头:傍有堕钗横。将镜头直接推到了那一枚小小的玉钗上。一个“横”字将主人的不施粉黛、懒于梳妆表达了出来——既然无人欣赏,俨加梳妆又有什么意思呢?这是侧面写少妇的寂寞。而更有意味的是,这枚玉钗,本身就是一个象征物,是那种美好温润,但是却又被冷落被忽视的象征。寂寞这种无形的心理感受,于此有了具象的表现,仿佛空空的床笫,仿佛横斜的玉钗。
如果说,上片还只是在言语推进的细密上体现功力的话,下片则是在构思上展现非凡。“空镜头”的运用,既将情感直观地丰富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同时又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美学传统的最好体现。——我想,如果欧阳修做导演的话,是不是真的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导演啊?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江南的梅雨季节,闷热潮湿,令人觉得“雾数”。但是不管怎样,夏日悠长,如果真的静下心来,在燠热之中,也不是不能够感受到一点清净寂寞的意思。就如《诗经》里面就有很奇怪的比喻:我心之忧,如匪浣衣。——一堆要洗的衣服,却能够牵扯出内心的寂寞来,这真的是最古老的文艺女青年了。所以,古人写梅雨季节要比我们的体感文艺了不知多少。比如贺铸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就是绝唱,他也因为这个而得了“贺梅子”的别称。
早晨起来,坐着读书,偶然读到了欧阳永叔的《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所谓梅雨天读梅雨诗,倒是应景得很,而且内心里也觉得真好。
这首词上片写怀人,下片述寂寞,妙就妙在含蓄蕴藉四个字上。前代文人对这首词有不少解释都很不堪,殊为可恨,这里不多说了,反正今天要写的是翻案文章。开首“柳外轻雷”四字写足了期待与寂寞。听觉总是比视觉走得更远,或者说视觉还能被理性所束缚,而听觉只听从最本真的那个自己,听远处隐隐的雷声,是心绪在远方的意思。古人写人,有一个妙处,就是借着所写之人的感受去塑造那个人,这是曲笔的妙处,委婉而有深致。能感受到那个“轻”和“碎”的女子,一定是温柔多情的吧,不知道读者诸君感受到了没有?“小楼西角断虹明”一句,足见词人感受的细腻。断虹,就是残虹,是日暮黄昏时分的彩虹,一个“明”字却把天色渐暗的时间特点点明。既然是暮色中的残虹,为何又会显得格外的明亮呢?是因为四周天色渐暗的缘故啊,所以写“明”其实不过是在写“暗”,但这是一种渐变的“暗”,是在不知不觉中变化着的“暗”。既写足了天色渐暗的过程,这就自然有了下面“待得月华生”一句了,这就是语义的连绵,仿佛小提琴奏出的旋律,是缠绵不絕的样子。开篇的“柳外”和收煞的“待”两相照应,既将怀人之意表述无遗,但又那样熨帖含蓄。而且,这是微妙的少妇心绪,寂寞处又不能与人道,只有在最细密的感触里细细咀嚼自己的寂寞而已。
下片则更是神来之笔。上片如果说是“寂寞地怀人”,那么下片就是“怀人的寂寞”,侧重点是不同的。如何写寂寞,这是古人各擅胜场的地方,如何能够别开生面,是摆在所有诗人面前的难题。欧阳修能够成为一代文章领袖,并不是浪得虚名,自然有自己的高明。如果上片都是以少妇的视角在抒写,那么下片则转而从一只燕子的视角来写少妇的寂寞。那个“窥”字将小院的静寂落寞展露无遗。“玉钩垂下帘旌”,一个“垂”字里,既有湿热天气带来的疲惫感,也写出了心情的沮丧落寞,“玉钩”二字,对材质的关注,又将上片已经着力塑造的温婉的女性形象继续申足,这是“意脉”。这种意脉的存在保持了上下片格调上的一致性。接下来写凉席、写水晶枕头更有意味。写席子波平不动,突出一个“平”字——无人睡也;写水晶枕头则突出一个“双”字,无人共睡也。为什么?因为主人正在倚栏杆望月华,而心心念念的那个共枕席的人又在不知道的远方。这是暗中呼应。不写少妇的寂寞,而借助于燕子的视角,将镜头对准了空空的床笫——这是一千年后电影里面常常运用的“空镜头”的妙处,电影里的空镜头,常常既要叙事也兼抒情和象征,这首词就是借助于“空镜头”把少妇的寂寞特别具象地表达出来了。“空镜头”就是不直接对准所要描写的人物,这就是含蓄蕴藉,不言而明,甚至是不言更明,这是委婉的好处。但这还不够,欧阳修要把“空镜头”技法运用到极致。全词最后的收煞依然使用“空镜头”,不过这是一个特写镜头:傍有堕钗横。将镜头直接推到了那一枚小小的玉钗上。一个“横”字将主人的不施粉黛、懒于梳妆表达了出来——既然无人欣赏,俨加梳妆又有什么意思呢?这是侧面写少妇的寂寞。而更有意味的是,这枚玉钗,本身就是一个象征物,是那种美好温润,但是却又被冷落被忽视的象征。寂寞这种无形的心理感受,于此有了具象的表现,仿佛空空的床笫,仿佛横斜的玉钗。
如果说,上片还只是在言语推进的细密上体现功力的话,下片则是在构思上展现非凡。“空镜头”的运用,既将情感直观地丰富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同时又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美学传统的最好体现。——我想,如果欧阳修做导演的话,是不是真的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导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