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水产养殖业也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水产养殖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但是,水产养殖业会对环境带来污染问题,因此,本文笔者就多年工作经验对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我国水产养殖环境改善有所帮助。
[关键词]水产养殖;环境污染;控制;
中图分类号:S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8-0281-01
一、水产养殖业环境的污染问题
1.水生态环境受到污染
水产养殖生态系统的稳态是通过水域中的生物(水域中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形成的一种生态系统。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通过与生物体的物质与能量进行交换,进而影响水中生物体的生存和发展。由此而言,良好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是水生经济动植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维持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养殖水域的水体来源主要是自然来源,如江、河、湖泊及海洋等。随着近些年工业化和人民生活的发展,许多自然资源水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如工业废水污染、人民生活污水排放污染和农业农药化肥等的大量使用造成的污染等,都给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水产养殖业自身污染问题
中国的水产养殖业已经在向高密度、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基于此种模式,形成了高生物负载量和高投入量的生产方式。在实際水产养殖中经常可见,养殖密度远大于水体标准容量,水体的自净能力赶不上养殖生物体产生的污染物的速度,如多余的饵料、肥料和代谢产物等。由于水产养殖活动的自身因素导致养殖水体环境及周边邻近水体中污染物的含量超过正常水平,导致水体的生态功能受到影响。但根据目前的水产养殖环境来看,环境污染现象较为严重化,其中由于底部淤泥而产生的环境污染机率较大,而底部淤泥的主要构成物质分别是水产养殖中的碎屑和生物遗体等,在溶解过程中产生一定物质的过程。并且底部淤泥还可以通过溶解和释放等作用不断增加,进而产生二次污染。除此之外,在水产养殖期间,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水体资源及时更新,否则将会导致淤泥不断积累增加,进而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
二、水产养殖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分析
1.养殖模式
当前,大多数的养殖户以及养殖单位在进行水产养殖的过程中没有对养殖对象运用相对而言较健康的养殖方法、模式,这都是因为养殖户以及养殖单位为了能够使得水产品的产量得到提高,只一昧的顾着将水产养殖规模扩大,一旦全面扩大就是使得水产养殖需要投入更多的饲量,并且还要常换水,然而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饵料、排泄物等在进行换水时被排放到外部环境,加大污染了水体。此外,存在部分养殖场在进行选择水产养殖时,没有注意严格挑选,导致一些比较残弱的水产品种投入养殖,后期还要对这些残弱水产不断加大抗生素等化学用品,这就使得成本也因此而提高了,更导致水体环境加大受到化学用品的污染。
2.不能做到因地制宜、养殖规划不合理
若想保证水产养殖实现最佳成效,就要学会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采取不同的水产养殖方法。但在近几年的水产养殖中,各地纷纷兴起了建立工厂化养鱼池的现象,最大限度开采地下水资源,进而导致地下水资源消耗大,并且没有制定相应的修复政策,致使自然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合理规划水产养殖是非常重要的,水产养殖规划缺乏合理性将会非常容易引起养殖环境因此而受到严重的影响,倘若无法进行规划合理的养殖将会导致水产养殖的场地受到严重的污染影响,一旦水质受到影响水产品将会面临受损的现象,养殖户或者养殖单位将无法获取更高的收益。此外,养殖户以及养殖单位在水产发生病害时没有及时察觉并处理,因此导致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使水产养殖的发展受损。
3.管理方面存在漏洞
目前我国政府针对水产养殖这一方面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致使养殖个体逐渐分散不能形成系统的产业化规模,而大多数养殖个体也是一些改行或是新养殖户的人,自身的养殖经验和养殖技能掌握较少、不能做到灵活运用及不具备掌握水产养殖多发病的流行特点和预防措施的能力,进而对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水产养殖的环境污染控制对策
1.积极构建健全的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管理制度
若想最大限度清除水产养殖中的环境污染现象,就一定要构建相应的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管理制度,使各个部门之间进行有效协调合作,进而能够充分认识到我国政府存在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来对生态环境进行友好的保护,进而为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若想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和质量,就需要具备良好的水质条件,由此可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做好水质的净化清理工作,进而将水产养殖环境管理制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推动水产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
2.科学合理化的投入绿色饲料和药品
若想实现水产养殖产量和质量的最大化,就要对饲料进行科学合理化的投放,并选择绿色环保的药品,并且还应根据水产养殖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选择恰当的微量元素,进而充分满足其实际需要。同时在进行水产养殖饲料的投放时还应选择合理的投放技术,将水产养殖过程中存在的残留物质及时有效清理。除此之外,水产养殖的药品研发人员要全面投入到绿色药品的研究中,进而来有效提高绿色药品的综合能力,对水产养殖环境合理改善,对水产养殖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3.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科技水平
近年来,许多企业和科研机构纷纷参与到节能减排的高效养殖模式的研发和实践中。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养殖方式必定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做的就是尽量开发新设备设施,在水、电、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利用上,尽量高效利用甚至循环利用,以精细化的节能高效养殖代替粗犷的掠夺自然资源式的养殖。通过高科技、高效能的养殖设备和环保设备的使用,最大化地分解和净化水产动物自身的排泄物,尽量减小水体的污染。以最小的资源损耗和污染产出最大的经济效益,达到废弃物再生利用的可行性。
4.针对水产养殖结构进行优化分析
在水产养殖期间会受到多种因素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地理因素和生态环境方面的因素等,进而致使水产养殖环境遭到严重的污染影响,进而阻碍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因此为了有效改变这一现象,相关工作人员就要不断加强对水产养殖工作的重视,针对水产养殖结构进行不断的优化更新,进而提高水产养殖的整体产量。同时在对水产养殖结构展开调整改善时,要最大限度引进多种类型的品种,进而形成一个整体的生态环境,将水产养殖的环境污染机率降到最低,进而促使水产养殖工作能够顺利展开。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在水产养殖行业已然是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水产养殖的发展更是对我国的经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后尽管如此,然而我国当前的水产养殖环境仍然存在一定的影响,且这影响不容忽视。水产养殖必然会对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污染,但是我们需要对这样的影响招聘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使得水产养殖环境的影响尽量受到最小的影响,使得水产养殖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这就需要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问题得到消除、减轻,从而使得水产养殖得到更好地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共赢。
参考文献
[1] 俞瑞高.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探讨[J].江西农业,2016(14):107.
[2] 闫润丽.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6,36(16):142-142.
[3] 高晟贤,李树彪.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J].商品与质量,2016(44):86-87.
[关键词]水产养殖;环境污染;控制;
中图分类号:S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8-0281-01
一、水产养殖业环境的污染问题
1.水生态环境受到污染
水产养殖生态系统的稳态是通过水域中的生物(水域中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形成的一种生态系统。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通过与生物体的物质与能量进行交换,进而影响水中生物体的生存和发展。由此而言,良好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是水生经济动植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维持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养殖水域的水体来源主要是自然来源,如江、河、湖泊及海洋等。随着近些年工业化和人民生活的发展,许多自然资源水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如工业废水污染、人民生活污水排放污染和农业农药化肥等的大量使用造成的污染等,都给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水产养殖业自身污染问题
中国的水产养殖业已经在向高密度、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基于此种模式,形成了高生物负载量和高投入量的生产方式。在实際水产养殖中经常可见,养殖密度远大于水体标准容量,水体的自净能力赶不上养殖生物体产生的污染物的速度,如多余的饵料、肥料和代谢产物等。由于水产养殖活动的自身因素导致养殖水体环境及周边邻近水体中污染物的含量超过正常水平,导致水体的生态功能受到影响。但根据目前的水产养殖环境来看,环境污染现象较为严重化,其中由于底部淤泥而产生的环境污染机率较大,而底部淤泥的主要构成物质分别是水产养殖中的碎屑和生物遗体等,在溶解过程中产生一定物质的过程。并且底部淤泥还可以通过溶解和释放等作用不断增加,进而产生二次污染。除此之外,在水产养殖期间,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水体资源及时更新,否则将会导致淤泥不断积累增加,进而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
二、水产养殖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分析
1.养殖模式
当前,大多数的养殖户以及养殖单位在进行水产养殖的过程中没有对养殖对象运用相对而言较健康的养殖方法、模式,这都是因为养殖户以及养殖单位为了能够使得水产品的产量得到提高,只一昧的顾着将水产养殖规模扩大,一旦全面扩大就是使得水产养殖需要投入更多的饲量,并且还要常换水,然而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饵料、排泄物等在进行换水时被排放到外部环境,加大污染了水体。此外,存在部分养殖场在进行选择水产养殖时,没有注意严格挑选,导致一些比较残弱的水产品种投入养殖,后期还要对这些残弱水产不断加大抗生素等化学用品,这就使得成本也因此而提高了,更导致水体环境加大受到化学用品的污染。
2.不能做到因地制宜、养殖规划不合理
若想保证水产养殖实现最佳成效,就要学会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采取不同的水产养殖方法。但在近几年的水产养殖中,各地纷纷兴起了建立工厂化养鱼池的现象,最大限度开采地下水资源,进而导致地下水资源消耗大,并且没有制定相应的修复政策,致使自然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合理规划水产养殖是非常重要的,水产养殖规划缺乏合理性将会非常容易引起养殖环境因此而受到严重的影响,倘若无法进行规划合理的养殖将会导致水产养殖的场地受到严重的污染影响,一旦水质受到影响水产品将会面临受损的现象,养殖户或者养殖单位将无法获取更高的收益。此外,养殖户以及养殖单位在水产发生病害时没有及时察觉并处理,因此导致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使水产养殖的发展受损。
3.管理方面存在漏洞
目前我国政府针对水产养殖这一方面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致使养殖个体逐渐分散不能形成系统的产业化规模,而大多数养殖个体也是一些改行或是新养殖户的人,自身的养殖经验和养殖技能掌握较少、不能做到灵活运用及不具备掌握水产养殖多发病的流行特点和预防措施的能力,进而对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水产养殖的环境污染控制对策
1.积极构建健全的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管理制度
若想最大限度清除水产养殖中的环境污染现象,就一定要构建相应的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管理制度,使各个部门之间进行有效协调合作,进而能够充分认识到我国政府存在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来对生态环境进行友好的保护,进而为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若想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和质量,就需要具备良好的水质条件,由此可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做好水质的净化清理工作,进而将水产养殖环境管理制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推动水产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
2.科学合理化的投入绿色饲料和药品
若想实现水产养殖产量和质量的最大化,就要对饲料进行科学合理化的投放,并选择绿色环保的药品,并且还应根据水产养殖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选择恰当的微量元素,进而充分满足其实际需要。同时在进行水产养殖饲料的投放时还应选择合理的投放技术,将水产养殖过程中存在的残留物质及时有效清理。除此之外,水产养殖的药品研发人员要全面投入到绿色药品的研究中,进而来有效提高绿色药品的综合能力,对水产养殖环境合理改善,对水产养殖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3.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科技水平
近年来,许多企业和科研机构纷纷参与到节能减排的高效养殖模式的研发和实践中。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养殖方式必定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做的就是尽量开发新设备设施,在水、电、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利用上,尽量高效利用甚至循环利用,以精细化的节能高效养殖代替粗犷的掠夺自然资源式的养殖。通过高科技、高效能的养殖设备和环保设备的使用,最大化地分解和净化水产动物自身的排泄物,尽量减小水体的污染。以最小的资源损耗和污染产出最大的经济效益,达到废弃物再生利用的可行性。
4.针对水产养殖结构进行优化分析
在水产养殖期间会受到多种因素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地理因素和生态环境方面的因素等,进而致使水产养殖环境遭到严重的污染影响,进而阻碍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因此为了有效改变这一现象,相关工作人员就要不断加强对水产养殖工作的重视,针对水产养殖结构进行不断的优化更新,进而提高水产养殖的整体产量。同时在对水产养殖结构展开调整改善时,要最大限度引进多种类型的品种,进而形成一个整体的生态环境,将水产养殖的环境污染机率降到最低,进而促使水产养殖工作能够顺利展开。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在水产养殖行业已然是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水产养殖的发展更是对我国的经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后尽管如此,然而我国当前的水产养殖环境仍然存在一定的影响,且这影响不容忽视。水产养殖必然会对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污染,但是我们需要对这样的影响招聘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使得水产养殖环境的影响尽量受到最小的影响,使得水产养殖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这就需要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问题得到消除、减轻,从而使得水产养殖得到更好地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共赢。
参考文献
[1] 俞瑞高.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探讨[J].江西农业,2016(14):107.
[2] 闫润丽.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6,36(16):142-142.
[3] 高晟贤,李树彪.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J].商品与质量,2016(44):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