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实质与核心,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问题和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创新,也体现了对中外传统以人为本思想的继承、批判和创新。既为以人为本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可能,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和思想保障。于此,我们有必要从哲学发展的视角梳理并弄清以人为本的深刻哲学内涵。
一、人类历史上丰富的人本思想
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尊重人的需要、权利、价值和人的解放
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人文主义是“作为神本主义思想的对立面出现的”。为了批判在欧洲中世纪的神对人的统治,人的地位被神所淹没的现象,近代人文主义者提出:“我不想成为上帝,我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人们开始关注此岸世界的幸福,不再相信宗教和来世的许诺。人文主义赞美人的理性、肯定人的价值,反对禁欲主义,要求享受现世的欢乐,满足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需要;反对宗教思想和封建等级观念,认为人天生自由、天然平等,提倡个性解放。人文主义者将人的本来面目还给了人自身,是一次伟大的“人的发现”,它将人的现实性、主体性价值和作用、个性等挖掘出来,从而使人类的主体地位在社会生活的层面上得到了确立。
2、法国启蒙运动的人道主义——反对封建专制,提倡自由、平等、博爱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天赋人权”为旗帜、以自然主义的人性论为基础,把人的学说与唯物主义自然观结合起来,进一步弘扬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其代表人物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进一步论述了人性和人道主义,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直接从政治观点上抨击封建制度的不合理性,弘扬人的社会主体性,逐步确立人类理性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权威,由此开拓出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人本主义哲学。
3、德国古典哲学——资产阶级的抽象人道主义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常常被当作是西方人本主義在近代发展成就的主要标志,他认为真正哲学的唯一的、普遍的、最高对象应当是“人”以及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界,人的本性是追求幸福、自爱和利己主义;对人的爱是真正的宗教,性爱、友谊、同情、舍己精神等是人具有的绝对的价值;他提出道德的基本准则:合理的自我节制、对人的爱,而这两条归根到底还是要满足个人的幸福。不过,费尔巴哈所讲的人只是生物学上所讲的自然人、抽象的人,其人本主义思想不可避免地陷入空想和唯心主义,属于资产阶级的人性论。
4、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反理性主义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认为来自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主义不但没能给人带来幸福,相反却走向了它的反面——专制、压迫、异化。人类生活在严重异化的状态,科学技术作为一种工具理性,它无法对人类生存的终极状态予以关怀,对工具理性的无限吹捧导致价值理性的失落,以至出现“人的危机”。自康德在认识论上给人的理性划界之后,人的意志、情感、欲望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非理性主义全面反对启蒙的理性精神,认为构成人的本质是人的意志、欲望等非理性因素,认识和真理都是非理性的产物,强调内在体验是价值判断的唯一尺度,从而走上了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道路。
应该承认,人本主义思想主要发端于西方。“以人为本”作为一种哲学精神却以片段化形式存在于中国哲学之中,其理论表述为“民本”思想。孔子的“仁”学是最早的民本思想,提出了“施德政”、“法天道”、“顺人心”的主张。孟子进一步提出了“民贵君轻”的理论。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民本思想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政治行为准则。
但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本思想有其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性,其“重民”思想以君主为主体,是要通过重民来巩固君主的地位。以民为本并不意味着“以君为末”,“民”不过是在君的所有对象和支配对象中处于基础地位。这种重民观念是政治思想家们在认识到民众巨大力量后产生的一种畏民、惧民心理。因此,民本思想中有对民众的重视,却没有对民众的尊敬,认为民众的幸福只能来自于君主的给予。而且,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民本思想总体上仍属于早期人本主义思想的萌芽阶段,同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近现代人本主义在坚持“以人为本”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第一,中国民本思想未能彻底划清天人之间、人神之间的界限,以民为本的同时,以神的代言人(君)为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的知性主体的完善,产生以善伤真、以仁代法的偏向;而西方人本主义在文艺复兴以后就明确批判神本主义,高扬人的地位和尊严,肯定人的价值,从而确立人的理性在认识和改造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中国民本思想在理想人格的设计上,重义而轻利,重道而轻器,重理而排欲,造成了人生目标的空疏性,影响了社会发展的务实性;而西方人本主义在其近代发展中强调人的理性和物质利益,客观上促进了科学和生产的发展,又在其现代发展中强调人的非理性欲望,给人以切实的生活指引。
第三,中国民本思想本质上是为维护封建统治和宗法等级制度而设制和提出的,目的是要使君民关系处于一种暂时合宜状态,以便利于君主的治理,而不是让民众成为主人。而西方人本主义在近代以来主要坚持的是对人和人性的解放,与封建专制思想相抗衡,为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精神呼吁呐喊,从而有利于民众的思想解放。
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观点。唯物史观认为,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历史发展的目的。社会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人们从事的各种实践活动,无论是占有和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还是建立和改变经济政治制度,都不过是手段和中介,唯有人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解放才是最根本的目的。科学发展观把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作为根本目的,对发展的目的有了更清醒的把握,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结合上全面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什么样的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西方传统思维方式、文明模式和生活理念的积极扬弃。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相对于西方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而言,它是以人为本的价值思维方式。否定以神为本、以官为本、以物为本的思维方式,就是尊重人权,珍视生命,肯定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这种思维方式相对于人作为手段而言,它把人看作目的,把人的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
科学发展观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模式,相对于西方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目的的文明模式而言,它是以人为本的文明模式。科学发展观倡导文明的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走出了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又把经济增长局限于GDP增长,致使资源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发展误区。
科学发展观倡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相对于曾盛行西方也蔓延到我国的消费主义生活观念而言,它是一种绿色健康、节约资源、注重精神世界的生活理念。消费主义生活观念把消费数量和种类日益增长的物品和服务看作目的,并将其作为通向个人幸福、社会地位和国家发展的有效途径,甚至把这种生活方式作为对经济繁荣的重要贡献和对公民社会的道德责任。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人们习惯了用物质的占有来衡量生命的价值,导致人的全面异化。科学发展观把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作为基础,同时关注人们精神世界的丰富,倡导了一种更人道、更美好、更丰富的生活理念。
(作者单位:苏州高博软件学院)
一、人类历史上丰富的人本思想
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尊重人的需要、权利、价值和人的解放
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人文主义是“作为神本主义思想的对立面出现的”。为了批判在欧洲中世纪的神对人的统治,人的地位被神所淹没的现象,近代人文主义者提出:“我不想成为上帝,我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人们开始关注此岸世界的幸福,不再相信宗教和来世的许诺。人文主义赞美人的理性、肯定人的价值,反对禁欲主义,要求享受现世的欢乐,满足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需要;反对宗教思想和封建等级观念,认为人天生自由、天然平等,提倡个性解放。人文主义者将人的本来面目还给了人自身,是一次伟大的“人的发现”,它将人的现实性、主体性价值和作用、个性等挖掘出来,从而使人类的主体地位在社会生活的层面上得到了确立。
2、法国启蒙运动的人道主义——反对封建专制,提倡自由、平等、博爱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天赋人权”为旗帜、以自然主义的人性论为基础,把人的学说与唯物主义自然观结合起来,进一步弘扬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其代表人物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进一步论述了人性和人道主义,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直接从政治观点上抨击封建制度的不合理性,弘扬人的社会主体性,逐步确立人类理性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权威,由此开拓出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人本主义哲学。
3、德国古典哲学——资产阶级的抽象人道主义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常常被当作是西方人本主義在近代发展成就的主要标志,他认为真正哲学的唯一的、普遍的、最高对象应当是“人”以及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界,人的本性是追求幸福、自爱和利己主义;对人的爱是真正的宗教,性爱、友谊、同情、舍己精神等是人具有的绝对的价值;他提出道德的基本准则:合理的自我节制、对人的爱,而这两条归根到底还是要满足个人的幸福。不过,费尔巴哈所讲的人只是生物学上所讲的自然人、抽象的人,其人本主义思想不可避免地陷入空想和唯心主义,属于资产阶级的人性论。
4、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反理性主义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认为来自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主义不但没能给人带来幸福,相反却走向了它的反面——专制、压迫、异化。人类生活在严重异化的状态,科学技术作为一种工具理性,它无法对人类生存的终极状态予以关怀,对工具理性的无限吹捧导致价值理性的失落,以至出现“人的危机”。自康德在认识论上给人的理性划界之后,人的意志、情感、欲望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非理性主义全面反对启蒙的理性精神,认为构成人的本质是人的意志、欲望等非理性因素,认识和真理都是非理性的产物,强调内在体验是价值判断的唯一尺度,从而走上了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道路。
应该承认,人本主义思想主要发端于西方。“以人为本”作为一种哲学精神却以片段化形式存在于中国哲学之中,其理论表述为“民本”思想。孔子的“仁”学是最早的民本思想,提出了“施德政”、“法天道”、“顺人心”的主张。孟子进一步提出了“民贵君轻”的理论。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民本思想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政治行为准则。
但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本思想有其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性,其“重民”思想以君主为主体,是要通过重民来巩固君主的地位。以民为本并不意味着“以君为末”,“民”不过是在君的所有对象和支配对象中处于基础地位。这种重民观念是政治思想家们在认识到民众巨大力量后产生的一种畏民、惧民心理。因此,民本思想中有对民众的重视,却没有对民众的尊敬,认为民众的幸福只能来自于君主的给予。而且,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民本思想总体上仍属于早期人本主义思想的萌芽阶段,同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近现代人本主义在坚持“以人为本”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第一,中国民本思想未能彻底划清天人之间、人神之间的界限,以民为本的同时,以神的代言人(君)为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的知性主体的完善,产生以善伤真、以仁代法的偏向;而西方人本主义在文艺复兴以后就明确批判神本主义,高扬人的地位和尊严,肯定人的价值,从而确立人的理性在认识和改造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中国民本思想在理想人格的设计上,重义而轻利,重道而轻器,重理而排欲,造成了人生目标的空疏性,影响了社会发展的务实性;而西方人本主义在其近代发展中强调人的理性和物质利益,客观上促进了科学和生产的发展,又在其现代发展中强调人的非理性欲望,给人以切实的生活指引。
第三,中国民本思想本质上是为维护封建统治和宗法等级制度而设制和提出的,目的是要使君民关系处于一种暂时合宜状态,以便利于君主的治理,而不是让民众成为主人。而西方人本主义在近代以来主要坚持的是对人和人性的解放,与封建专制思想相抗衡,为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精神呼吁呐喊,从而有利于民众的思想解放。
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观点。唯物史观认为,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历史发展的目的。社会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人们从事的各种实践活动,无论是占有和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还是建立和改变经济政治制度,都不过是手段和中介,唯有人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解放才是最根本的目的。科学发展观把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作为根本目的,对发展的目的有了更清醒的把握,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结合上全面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什么样的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西方传统思维方式、文明模式和生活理念的积极扬弃。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相对于西方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而言,它是以人为本的价值思维方式。否定以神为本、以官为本、以物为本的思维方式,就是尊重人权,珍视生命,肯定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这种思维方式相对于人作为手段而言,它把人看作目的,把人的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
科学发展观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模式,相对于西方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目的的文明模式而言,它是以人为本的文明模式。科学发展观倡导文明的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走出了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又把经济增长局限于GDP增长,致使资源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发展误区。
科学发展观倡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相对于曾盛行西方也蔓延到我国的消费主义生活观念而言,它是一种绿色健康、节约资源、注重精神世界的生活理念。消费主义生活观念把消费数量和种类日益增长的物品和服务看作目的,并将其作为通向个人幸福、社会地位和国家发展的有效途径,甚至把这种生活方式作为对经济繁荣的重要贡献和对公民社会的道德责任。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人们习惯了用物质的占有来衡量生命的价值,导致人的全面异化。科学发展观把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作为基础,同时关注人们精神世界的丰富,倡导了一种更人道、更美好、更丰富的生活理念。
(作者单位:苏州高博软件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