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造假,笔者认为有两种情况,一是不采而写,通篇捏造;二是作风浮躁,渲染夸大。防范新闻造假,应该从自律和他律两方面着手。
【关键词】新闻 真实 自律 他律
央视《焦点访谈》,开篇第一句话:“用事实说话!”,道出了新闻报道的一项基本原则。
这个原则就是,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属性,时效性、思想性、趣味性等均居其后。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的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以及描述的细节、引用的资料,都要真实。
想到“假新闻”,皖南花鼓戏传统小戏《假报喜》的剧情,便浮现眼前:
年关将至,姚妻给姚大金三百文钱,去买些年货回来准备过年。好吃懒做的姚大金,把老婆给的钱拿去赌博输光了。为了能骗得年货回家,他竟跑到丈母娘家去“报喜”,说老婆刚生了娃娃。丈母娘信以为真,高兴地将一担鸡鸭鱼肉蛋和不少钱币给他带回去庆贺。当几天后丈母娘和幺妹来姚家看娃娃时,骗局才被戳穿……
我眼中的一些假新闻的始作俑者,和上面的“姚大金”,可谓一丘之貉。他们制造的假新闻,毒瘤般侵蚀着新闻行业的信誉。他们或是别有用心,或是工作不扎实,有意无意地造了假,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侵害他人利益和触犯法律。
回顾我所遇见的一些假新闻,其产生的原因,无外乎以下两种。
不采而写,通篇捏造
例如,2007年8月30 日,我浏览即将付印的《宣城日报·皖南晨刊》的版样时,看到一篇“现场新闻”。它讲的是头天晚上,一家企业在城区彩螺广场举办 “舞狮子晚会”的事。稿子现场感强,生动描述了舞狮队的演员们是如何两人一组,披着“狮子”道具,跳上高高的木桩,表演令人咋舌的“高空走梅花桩”;观众如何喝彩,如何赞扬等等。
我看了后,当即告诉该版编辑,这是一篇假新闻,建议撤掉,并讲了 “假”之所在:原定的这场演出,是某公司成立庆典活动的一部分。当天,这家公司请来了南方一个大型舞狮表演队助兴演出。中午,在公司大院内表演了一场后,海报预告晚上在彩螺广场再演一场。晚上7时许,我也随着拥挤的人流,走到彩螺广场。广场人山人海,挤满了观众。等了一个多小时,也不见开演。之后不久,我看到演员们挤出人堆,往广场外撤退,我挤到他们跟前问“不演了?”,他们回答“这么挤,再演的话,会出危险的!不演了!”
演出因故被取消了,而那位作者事后却能把 “演出”写得惟妙惟肖。他肯定没到过现场,而是靠想象炮制出这篇“生动新闻”。
作风浮躁,渲染夸大
有的记者,采访时,工作作风不扎实。或是走马观花,被表象、假象遮住视线;或是在写稿时,发现情节不生动,就想象、发挥,添油加醋。这样一来,不失实才怪。
例如,2008年9月26日,我在编稿时,看到一位通讯员的来稿,讲的是头天晚上,市民在宣州城区的府山广场,在大型电子屏幕下,观看神舟七号成功发射直播新闻的事。稿件中讲,偌大的广场,人山人海,观看的市民近5000人。我当即删除了这段描述人多的句子。因为,当晚我在现场。当时广场上观众大约二三百人,与“5000多人”相去甚远。市民在广场观看新闻直播,这是事实,但作者画蛇添足,过分夸大观看人数,让主体属实的新闻,失实于细节。
还说一个事例,2012年8月底,我送儿子到北京某大学报名入学。回到家,我在网上偶然看到一篇北京某报记者采访我儿子报名的失实新闻。
这篇题为《北京××大学新生入校即签就业协议》的新闻说道:
“‘刚来报到就能签订就业协议?’对于北京××大学文化艺术学院新生翟××来说,入学的同时就能签订就业协议的消息让他不敢相信。
来自安徽的翟××表示,父母对他最大的期望是上一所好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令翟××和他父母意外的是,开学报到第一天这个愿望就实现了。‘这不仅免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孩子在学校也可以更踏实地学习本领。’翟××的父母说。根据与北京××大学的就业服务协议,大三期间,翟××将可以到北京××人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带薪实习……”。
看后,我哑然失笑:这名记者可真能信口雌黄。尽管我儿子在报名时,确实签了上述协议,但,一是他母亲没去,怎么能说“他父母……”,二是当时并没有记者采访我,怎么会有我的一番感言?
编辑工作中,我还核实修正过一些因为作者粗心,而在细节上失实的新闻稿件。诸如把新闻主人公的职务弄错了、把时间搞错了、新闻标题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概括得不准确而让人产生歧义等等。
如果说,上述失实新闻写作者的初衷可能不是为了牟利,只是因工作不扎实造成的,下面的例子展示的就是恶意造假者的下场。他们或因钓名沽誉,或因造谣敲诈:
事例一:1980年9月28 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刊登女记者珍尼特·库克写的一个博人眼泪的故事《吉米的遭遇》:华盛顿贫民区内8岁男孩吉米,成长于毒瘾、暴力和绝望之中,小小年纪就在其母亲的同居男友教唆下染上毒瘾。该文章获得普利策新闻奖。后发现此稿是杜撰的,“男孩吉米”,是她虚构的。结果她被报社开除,奖品被勒令退回。
事例二: (央广新闻报道)知名网络爆料人周禄宝因涉嫌敲诈勒索于(2013年)8月9日在苏州昆山被批准逮捕。警方透露,自2011年以来,周禄宝涉嫌先后在桂、浙、苏等地以“爆料炒作”手段获取“封口费”,敲诈金额达上百万元。
这是继北京警方抓捕“秦火火”、“立二拆四”等网络大谣后,全国公安机关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造谣传谣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又一案件。
如何防范新闻造假
新闻真实性如此重要,所以《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防范新闻造假呢? 我认为,还是应该从自律和它律两方面着手。
在“自律”方面,我们新闻工作者,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高对新闻失实危害性的认识,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力求做到《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说的那样:认真核实新聞信息来源,确保新闻要素及情节准确;不夸大不缩小不歪曲事实,不摆布采访报道对象,禁止虚构或制造新闻。采访中,要扎实细致,努力寻求和反映新闻事件的真实面目。
为了能获取真实的材料,必要时,还可以运用隐性采访的形式。我在新闻实践中,就成功采用了两次隐性采访手段,写出《冰裂声起——宣州“把子会”危机浅访》和《敬亭山:南麓装扮正忙,北脚挖山不止》等新闻稿。它们分别发表在1995年12月2 日的《皖东南报》(《宣城日报》前身)二版和2001年3月24日的《宣城日报·双休刊》头版。
《冰裂声起》稿,讲的是那年宣州市出现的千余人参与的民间非法集资——“把子会”出现危机、濒临“崩盘”的事。为了了解实情,我乔装成一名参与集资的“把子会”会员,冒着被识破后会遭到人身伤害的危险,混在10多名集资人员之中,卧底于一个打算外逃的“把子会”小会头家里两天两夜,收集了大量真实素材,用在新闻稿中。稿件发表后,一些市民找到报社,要求买这期报纸来了解实情。此稿对阻止更多人上当受骗,起到了舆论引导作用。
《敬亭山》稿的采写,缘由一封读者来信。那封来信举报有关团伙,在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内的北面(属于后山,一般很少有人进去),爆破挖山,采石牟利的事。为了不引起采石者的怀疑而阻止我采访,我请一位女同事陪同,带着相机,佯装春游,迂回接近采石场,拍摄了人车采、运的场景。之后,再找多名知情人采访了解,写出这篇揭露不法者破坏敬亭山景区的批评稿件,受到时任市长的关注,“炸山采石”也随即被叫停。
防范新闻造假,从“它律”角度来说,我认为不仅行业要制定诸如“职业道德准则”这样的“行规”、各媒体单位自身要有一套能切实防范新闻失实的规章制度,国家还须尽早制定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关法规,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用法律形式给予保证,用法治的“防火墙”来有效堵塞新闻失实的漏洞。
(作者单位:宣城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新闻 真实 自律 他律
央视《焦点访谈》,开篇第一句话:“用事实说话!”,道出了新闻报道的一项基本原则。
这个原则就是,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属性,时效性、思想性、趣味性等均居其后。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的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以及描述的细节、引用的资料,都要真实。
想到“假新闻”,皖南花鼓戏传统小戏《假报喜》的剧情,便浮现眼前:
年关将至,姚妻给姚大金三百文钱,去买些年货回来准备过年。好吃懒做的姚大金,把老婆给的钱拿去赌博输光了。为了能骗得年货回家,他竟跑到丈母娘家去“报喜”,说老婆刚生了娃娃。丈母娘信以为真,高兴地将一担鸡鸭鱼肉蛋和不少钱币给他带回去庆贺。当几天后丈母娘和幺妹来姚家看娃娃时,骗局才被戳穿……
我眼中的一些假新闻的始作俑者,和上面的“姚大金”,可谓一丘之貉。他们制造的假新闻,毒瘤般侵蚀着新闻行业的信誉。他们或是别有用心,或是工作不扎实,有意无意地造了假,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侵害他人利益和触犯法律。
回顾我所遇见的一些假新闻,其产生的原因,无外乎以下两种。
不采而写,通篇捏造
例如,2007年8月30 日,我浏览即将付印的《宣城日报·皖南晨刊》的版样时,看到一篇“现场新闻”。它讲的是头天晚上,一家企业在城区彩螺广场举办 “舞狮子晚会”的事。稿子现场感强,生动描述了舞狮队的演员们是如何两人一组,披着“狮子”道具,跳上高高的木桩,表演令人咋舌的“高空走梅花桩”;观众如何喝彩,如何赞扬等等。
我看了后,当即告诉该版编辑,这是一篇假新闻,建议撤掉,并讲了 “假”之所在:原定的这场演出,是某公司成立庆典活动的一部分。当天,这家公司请来了南方一个大型舞狮表演队助兴演出。中午,在公司大院内表演了一场后,海报预告晚上在彩螺广场再演一场。晚上7时许,我也随着拥挤的人流,走到彩螺广场。广场人山人海,挤满了观众。等了一个多小时,也不见开演。之后不久,我看到演员们挤出人堆,往广场外撤退,我挤到他们跟前问“不演了?”,他们回答“这么挤,再演的话,会出危险的!不演了!”
演出因故被取消了,而那位作者事后却能把 “演出”写得惟妙惟肖。他肯定没到过现场,而是靠想象炮制出这篇“生动新闻”。
作风浮躁,渲染夸大
有的记者,采访时,工作作风不扎实。或是走马观花,被表象、假象遮住视线;或是在写稿时,发现情节不生动,就想象、发挥,添油加醋。这样一来,不失实才怪。
例如,2008年9月26日,我在编稿时,看到一位通讯员的来稿,讲的是头天晚上,市民在宣州城区的府山广场,在大型电子屏幕下,观看神舟七号成功发射直播新闻的事。稿件中讲,偌大的广场,人山人海,观看的市民近5000人。我当即删除了这段描述人多的句子。因为,当晚我在现场。当时广场上观众大约二三百人,与“5000多人”相去甚远。市民在广场观看新闻直播,这是事实,但作者画蛇添足,过分夸大观看人数,让主体属实的新闻,失实于细节。
还说一个事例,2012年8月底,我送儿子到北京某大学报名入学。回到家,我在网上偶然看到一篇北京某报记者采访我儿子报名的失实新闻。
这篇题为《北京××大学新生入校即签就业协议》的新闻说道:
“‘刚来报到就能签订就业协议?’对于北京××大学文化艺术学院新生翟××来说,入学的同时就能签订就业协议的消息让他不敢相信。
来自安徽的翟××表示,父母对他最大的期望是上一所好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令翟××和他父母意外的是,开学报到第一天这个愿望就实现了。‘这不仅免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孩子在学校也可以更踏实地学习本领。’翟××的父母说。根据与北京××大学的就业服务协议,大三期间,翟××将可以到北京××人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带薪实习……”。
看后,我哑然失笑:这名记者可真能信口雌黄。尽管我儿子在报名时,确实签了上述协议,但,一是他母亲没去,怎么能说“他父母……”,二是当时并没有记者采访我,怎么会有我的一番感言?
编辑工作中,我还核实修正过一些因为作者粗心,而在细节上失实的新闻稿件。诸如把新闻主人公的职务弄错了、把时间搞错了、新闻标题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概括得不准确而让人产生歧义等等。
如果说,上述失实新闻写作者的初衷可能不是为了牟利,只是因工作不扎实造成的,下面的例子展示的就是恶意造假者的下场。他们或因钓名沽誉,或因造谣敲诈:
事例一:1980年9月28 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刊登女记者珍尼特·库克写的一个博人眼泪的故事《吉米的遭遇》:华盛顿贫民区内8岁男孩吉米,成长于毒瘾、暴力和绝望之中,小小年纪就在其母亲的同居男友教唆下染上毒瘾。该文章获得普利策新闻奖。后发现此稿是杜撰的,“男孩吉米”,是她虚构的。结果她被报社开除,奖品被勒令退回。
事例二: (央广新闻报道)知名网络爆料人周禄宝因涉嫌敲诈勒索于(2013年)8月9日在苏州昆山被批准逮捕。警方透露,自2011年以来,周禄宝涉嫌先后在桂、浙、苏等地以“爆料炒作”手段获取“封口费”,敲诈金额达上百万元。
这是继北京警方抓捕“秦火火”、“立二拆四”等网络大谣后,全国公安机关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造谣传谣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又一案件。
如何防范新闻造假
新闻真实性如此重要,所以《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防范新闻造假呢? 我认为,还是应该从自律和它律两方面着手。
在“自律”方面,我们新闻工作者,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高对新闻失实危害性的认识,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力求做到《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说的那样:认真核实新聞信息来源,确保新闻要素及情节准确;不夸大不缩小不歪曲事实,不摆布采访报道对象,禁止虚构或制造新闻。采访中,要扎实细致,努力寻求和反映新闻事件的真实面目。
为了能获取真实的材料,必要时,还可以运用隐性采访的形式。我在新闻实践中,就成功采用了两次隐性采访手段,写出《冰裂声起——宣州“把子会”危机浅访》和《敬亭山:南麓装扮正忙,北脚挖山不止》等新闻稿。它们分别发表在1995年12月2 日的《皖东南报》(《宣城日报》前身)二版和2001年3月24日的《宣城日报·双休刊》头版。
《冰裂声起》稿,讲的是那年宣州市出现的千余人参与的民间非法集资——“把子会”出现危机、濒临“崩盘”的事。为了了解实情,我乔装成一名参与集资的“把子会”会员,冒着被识破后会遭到人身伤害的危险,混在10多名集资人员之中,卧底于一个打算外逃的“把子会”小会头家里两天两夜,收集了大量真实素材,用在新闻稿中。稿件发表后,一些市民找到报社,要求买这期报纸来了解实情。此稿对阻止更多人上当受骗,起到了舆论引导作用。
《敬亭山》稿的采写,缘由一封读者来信。那封来信举报有关团伙,在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内的北面(属于后山,一般很少有人进去),爆破挖山,采石牟利的事。为了不引起采石者的怀疑而阻止我采访,我请一位女同事陪同,带着相机,佯装春游,迂回接近采石场,拍摄了人车采、运的场景。之后,再找多名知情人采访了解,写出这篇揭露不法者破坏敬亭山景区的批评稿件,受到时任市长的关注,“炸山采石”也随即被叫停。
防范新闻造假,从“它律”角度来说,我认为不仅行业要制定诸如“职业道德准则”这样的“行规”、各媒体单位自身要有一套能切实防范新闻失实的规章制度,国家还须尽早制定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关法规,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用法律形式给予保证,用法治的“防火墙”来有效堵塞新闻失实的漏洞。
(作者单位:宣城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