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话,是由教师就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提出话题,然后由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看法的一种教学模式。对话式教学,昭示着民主、平等,凸现着创造、生成,张扬着个性、人性。在小学品德教学中,合理处理好“我你”、“扶放”等关系,让教学变得更加符合實际,能够切实地达到提升学生品德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对话教学;关系
对话教学是在师生双方民主、平等的前题下,以人的主动发展为目标追求积极互动的、不断创造和不断生成的新的教学形态。目前的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力求通过对话教学变革传统德育教育模式,来提高学生品德素质。为此,笔者认为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是上好品德课对话教学的关键。
一、处理好“我”与“你”的关系
在教学对话中,“我你”关系,它要求打破教师权威,要求教师以平和的心态和包容的度量接纳学生各种不同意见,保护学生创造的灵性,学会欣赏学生的优点,要善于“换位思考”,给学生以理解和尊重。树立教学对话中的“我你”关系,有利于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气氛的产生。这样的氛围,才有可能给学生一个自由、轻松、开放的心态和大胆探索的空间,也只有在这样的自由轻松的状态下,学生的思想才会更活跃,创造的火花才会充分闪现。
在品德学科中营造“你我”的对话关系,显得尤为必要。因为品德课程关注的不仅是学问性知识,更多的是学生生活中的“话题”,因此,师生之间“先知”与“后知”的差距被淡化,独特的内心世界和独立的情感表达方式被强化,这些课程特征给教学对话中“你我”关系的确立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摒弃一切有形和无形的影响师生平等交融的障碍,要求师生双方都以坦诚、真实的状态去接近甚至融入对方的世界,在对话展开的过程中互相汲取营养,不但使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教师的心灵世界日益丰富,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二、处理好“扶”与“放”的关系
怎样正确处理“扶放”关系呢?教师首先要对自主性有准确的把握和理解。自主性学习并不排斥教师讲,学生听。因为说理教学本身就是品德教学中一种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明理途径。只要教师的说理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的思维能跟着教师的语言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演绎,这同样是自主性学习。所以教师完全不必因为新课程强调活动体验而“想说不敢说”或“欲说还休”,将说理教学盲目摒弃。只要我们正确树立教师的“主导”地位,就能保证“空对话”现象的不产生。如果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能经常做到当学生的思想出现混乱的时候朝着目标“扶”着走一步,长此以往,学生就能慢慢养成围绕主题目标进行对话的意识和习惯,这也是培养对话素养的重要内容;其次,教师要明确“扶”是为了“放”,因此,每一次引导过程教师都要切忌将对话引向已有的结论,因为在明确价值取向的前题下,围绕同一主题,学生的对话应该是开放的、生成的、无结论的。教师要将引导的重点落实在指导学生借鉴已有的方法经验,少走弯路上;落在学生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帮助分析原因,积极鼓励上;落在学生出现创意而热心肯定,并帮助总结,反思提高上;落在随着对话深入,随时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上;落在引导质疑探究并将对话纵深延伸拓展上;落在引导学生对对话内容进行冷静思考、客观评价上……总之,正确处理“扶放”关系,不但能有效发挥教师在对话过程中的“引领”作用,杜绝“空对话”现象的产生,同时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围绕目标有效对话的素养。
三、处理“深”与“浅”的关系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担负着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任务,而认知能力的提高,是通过积极的思维才得以实现的。所以,教学对话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发挥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但是,目前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普遍存在着学生思维状态低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学生在课堂教学上思维不够活跃;在课堂上思考的问题,绝大多数来源于教师提问,只有极少数来源于学生自己;课堂上的发言质疑状态不够积极,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堂教学上不积极思考问题,人云亦云,也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些现象说明学生的思维处于消极和被动之中,思维的不深入,是导致“浅对话”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改变品德课“浅对话”现象,提高对话质量,加强思维的深刻性?首先,教师要关注教材背后的意义世界。小学品德课教材的内容呈现固然是简单的,几张图、几句话,就呈现了一个教学主题,但在简约的教材背后是海洋、是天空、是孩子整个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教材的表现形式可能很“浅”,但设计意图却大有“深”意,深刻领会教材的这一特点,能避免将教学对话停留于“看图说话”泛泛而谈的水平。可以这样说,教师能把教材背后这个意义世界看得多远,学生就能跟着走多远。因此,每一位担任品德课教学的教师,都应该充分关注教材背后的意义世界,充分调动自己的人生经历、体验和感悟,带领学生从图文并茂的“浅教材”进入,慢慢融入到教材背后的“深意义”中去。
其次,要使教学对话由浅入深,慢慢展开,逐渐深入,教师引导的技巧也很重要。在课前设计教学预案时,教师要将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进行整合分层,把抽象的教学目标分解成不同层次又互相联系的问题情境,从而引出“分话题”,分层推进,同时又在各个阶段留有一定的个性思维空间。而且这些预设的问题要在最关键的内容上切入,对教学内容而言,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减少课堂上因烦琐提问而产生干扰,对学生而言,有开启心智,激活思维之妙,能引发学生进行深层的多向的思考与探析;在课中进行对话教学时,教师要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话题,组织学生展开思维的碰撞,引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完成意义的建构。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而交往的关键是沟通。随着教学研究的深入,对话教学一定能走出误区,进入一种理想状态。它将不仅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学关系和教学认知方式,而将作为一种教学精神存在。它将引领师生双方在精神和思想上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从而不断地走出原有的狭隘的视野,获得对知识世界、课程意义、人生情感等多方面、多层次和创造性的理解,从而使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真正成为每个孩子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对话教学;关系
对话教学是在师生双方民主、平等的前题下,以人的主动发展为目标追求积极互动的、不断创造和不断生成的新的教学形态。目前的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力求通过对话教学变革传统德育教育模式,来提高学生品德素质。为此,笔者认为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是上好品德课对话教学的关键。
一、处理好“我”与“你”的关系
在教学对话中,“我你”关系,它要求打破教师权威,要求教师以平和的心态和包容的度量接纳学生各种不同意见,保护学生创造的灵性,学会欣赏学生的优点,要善于“换位思考”,给学生以理解和尊重。树立教学对话中的“我你”关系,有利于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气氛的产生。这样的氛围,才有可能给学生一个自由、轻松、开放的心态和大胆探索的空间,也只有在这样的自由轻松的状态下,学生的思想才会更活跃,创造的火花才会充分闪现。
在品德学科中营造“你我”的对话关系,显得尤为必要。因为品德课程关注的不仅是学问性知识,更多的是学生生活中的“话题”,因此,师生之间“先知”与“后知”的差距被淡化,独特的内心世界和独立的情感表达方式被强化,这些课程特征给教学对话中“你我”关系的确立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摒弃一切有形和无形的影响师生平等交融的障碍,要求师生双方都以坦诚、真实的状态去接近甚至融入对方的世界,在对话展开的过程中互相汲取营养,不但使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教师的心灵世界日益丰富,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二、处理好“扶”与“放”的关系
怎样正确处理“扶放”关系呢?教师首先要对自主性有准确的把握和理解。自主性学习并不排斥教师讲,学生听。因为说理教学本身就是品德教学中一种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明理途径。只要教师的说理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的思维能跟着教师的语言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演绎,这同样是自主性学习。所以教师完全不必因为新课程强调活动体验而“想说不敢说”或“欲说还休”,将说理教学盲目摒弃。只要我们正确树立教师的“主导”地位,就能保证“空对话”现象的不产生。如果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能经常做到当学生的思想出现混乱的时候朝着目标“扶”着走一步,长此以往,学生就能慢慢养成围绕主题目标进行对话的意识和习惯,这也是培养对话素养的重要内容;其次,教师要明确“扶”是为了“放”,因此,每一次引导过程教师都要切忌将对话引向已有的结论,因为在明确价值取向的前题下,围绕同一主题,学生的对话应该是开放的、生成的、无结论的。教师要将引导的重点落实在指导学生借鉴已有的方法经验,少走弯路上;落在学生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帮助分析原因,积极鼓励上;落在学生出现创意而热心肯定,并帮助总结,反思提高上;落在随着对话深入,随时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上;落在引导质疑探究并将对话纵深延伸拓展上;落在引导学生对对话内容进行冷静思考、客观评价上……总之,正确处理“扶放”关系,不但能有效发挥教师在对话过程中的“引领”作用,杜绝“空对话”现象的产生,同时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围绕目标有效对话的素养。
三、处理“深”与“浅”的关系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担负着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任务,而认知能力的提高,是通过积极的思维才得以实现的。所以,教学对话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发挥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但是,目前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普遍存在着学生思维状态低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学生在课堂教学上思维不够活跃;在课堂上思考的问题,绝大多数来源于教师提问,只有极少数来源于学生自己;课堂上的发言质疑状态不够积极,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堂教学上不积极思考问题,人云亦云,也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些现象说明学生的思维处于消极和被动之中,思维的不深入,是导致“浅对话”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改变品德课“浅对话”现象,提高对话质量,加强思维的深刻性?首先,教师要关注教材背后的意义世界。小学品德课教材的内容呈现固然是简单的,几张图、几句话,就呈现了一个教学主题,但在简约的教材背后是海洋、是天空、是孩子整个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教材的表现形式可能很“浅”,但设计意图却大有“深”意,深刻领会教材的这一特点,能避免将教学对话停留于“看图说话”泛泛而谈的水平。可以这样说,教师能把教材背后这个意义世界看得多远,学生就能跟着走多远。因此,每一位担任品德课教学的教师,都应该充分关注教材背后的意义世界,充分调动自己的人生经历、体验和感悟,带领学生从图文并茂的“浅教材”进入,慢慢融入到教材背后的“深意义”中去。
其次,要使教学对话由浅入深,慢慢展开,逐渐深入,教师引导的技巧也很重要。在课前设计教学预案时,教师要将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进行整合分层,把抽象的教学目标分解成不同层次又互相联系的问题情境,从而引出“分话题”,分层推进,同时又在各个阶段留有一定的个性思维空间。而且这些预设的问题要在最关键的内容上切入,对教学内容而言,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减少课堂上因烦琐提问而产生干扰,对学生而言,有开启心智,激活思维之妙,能引发学生进行深层的多向的思考与探析;在课中进行对话教学时,教师要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话题,组织学生展开思维的碰撞,引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完成意义的建构。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而交往的关键是沟通。随着教学研究的深入,对话教学一定能走出误区,进入一种理想状态。它将不仅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学关系和教学认知方式,而将作为一种教学精神存在。它将引领师生双方在精神和思想上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从而不断地走出原有的狭隘的视野,获得对知识世界、课程意义、人生情感等多方面、多层次和创造性的理解,从而使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真正成为每个孩子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