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防范金融领域出现系统性风险是今年三大任务之一,因此加强金融监管,对各种可能构成风险的隐患积极进行排查摸底,并拿出针对性的举措防患于未然,很有必要也很及时。不过与此同时,金融监管也要有压力测试思维,要对加强监管所可能产生的后果做到心中有数,拿捏好监管的节奏和力度。
以前对金融机构进行的压力测试,主要是看其应对金融市场波动的能力,有着包括资本充足率在内的一系列的指标,而所谓金融监管的压力测试,主要是看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监管耐受力,避免因监管力度阶段性过大引爆金融风险,使得市场主体无法主动有序去杠杆,导致金融市场大起大落,进而影响实体经济的平稳运行。
从某种意义上讲,主动挤压泡沫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工作,难度和复杂性超乎既有经验和预期,因此金融监管的压力测试也难有具体的指标体系。不过,只要具备压力测试思维,加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既做到监管全覆盖无死角,又避免监管竞争,就能更好地在加强监管避免风险快速累积和有序去杠杆挤泡沫除风险之间觅得平衡之道。
防范金融领域系统性风险,要有系统性思维,既要看泡沫的总量堆积,又要看债务的结构性分布。同时,既要看金融周期,又要看经济周期,因为一定的经济增长是去杠杆的前提,要避免下行周期与监管严周期过度叠加。而金融周期内部,也要注意区隔短周期与长周期,一方面避免在集中兑付期引发市场恐慌情绪,一方面防止房地产等金融属性较强领域的周期性波动外溢效应对金融市场本身产生的风险渗透。
总之,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面对积重如山的金融风险和令人眼花缭乱的层层嵌套,监管者要稳住阵脚,在监管压力测试思维指引下,以系统性眼光把握风险,以结构性视角处置风险。
去杠杆的前提是稳杠杆,这一方面是说不能让加杠杆的行为继续延续,风险继续累积,一方面也意味着不能过于急速去杠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冀望在短时间内把杠杆降下来,把泡沫挤掉,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还会引发难以意料的风险。
相较于急刹车,点刹更为可取。其实即使点刹,对于那些一段时间以来已经习惯于靠高杠杆融资来腾挪的企业而言,也会造成流动性问题,从而倒逼它们收敛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如何既让它们切实感到监管之痛,能够“痛改前非”,又不至于使它们出现无法控制的资金链断裂,同时又不能被这种潜在的风险过度要挟,对于监管者的定力和手段而言,可谓考验巨大。
因此,具体到监管本身,针对市场总体的挤压可能更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针对资管、委托贷款、质押贷款等产品的监管也不宜一刀切,可以先进行排查摸底,对于可能引发兑付危机的大机构优先进行处置,避免引发羊群效应。
急于去杠杆的另一个表现是寄希望于所谓移杠杆,也不是一个好办法。居民部门杠杆率的飙升不仅不利于提振消费,还会引发不可控的风险。相较而言,不如集中精力针对更为可控更为可测的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的债务问题来有序去杠杆,让金融风险的堰塞湖得以逐步有效疏通。事实证明,很多金融机构的“问题产品”本身就是政府和企业债务的隐性表达,以及金融部门与政府不规范合作的“曲线救国”之道。
在这一过程中,财政必须发力,必须拿出真金白银处置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相关债务。上一轮四大行改制时的经验表明,尽快果断处置不良资产,及时修复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让金融机构能够轻装上阵,从而恢复市场信心,对于中国经济的除旧布新功莫大焉。在此基础上,市场化的债务化解和处置方式才有可能跟进并取得成效。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货币化进程同样也能给人们不少启示。实践证明,面对实体经济因种种原因回报率不如预期和盲目过度投资等造成的阶段性货币超发,通过种种產权改革形成各种资产进场来吸纳货币,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中国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和高杠杆、高债务风险的累积有着复杂的成因,有周期性因素,有体制性原因,风险的防范和化解不能仅靠严监管和强监管。在加强监管逆转市场氛围遏制金融脱实向虚的同时,各方协同发力,多管齐下,才可能实现金融风险软着陆的既定目标。
以前对金融机构进行的压力测试,主要是看其应对金融市场波动的能力,有着包括资本充足率在内的一系列的指标,而所谓金融监管的压力测试,主要是看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监管耐受力,避免因监管力度阶段性过大引爆金融风险,使得市场主体无法主动有序去杠杆,导致金融市场大起大落,进而影响实体经济的平稳运行。
从某种意义上讲,主动挤压泡沫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工作,难度和复杂性超乎既有经验和预期,因此金融监管的压力测试也难有具体的指标体系。不过,只要具备压力测试思维,加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既做到监管全覆盖无死角,又避免监管竞争,就能更好地在加强监管避免风险快速累积和有序去杠杆挤泡沫除风险之间觅得平衡之道。
防范金融领域系统性风险,要有系统性思维,既要看泡沫的总量堆积,又要看债务的结构性分布。同时,既要看金融周期,又要看经济周期,因为一定的经济增长是去杠杆的前提,要避免下行周期与监管严周期过度叠加。而金融周期内部,也要注意区隔短周期与长周期,一方面避免在集中兑付期引发市场恐慌情绪,一方面防止房地产等金融属性较强领域的周期性波动外溢效应对金融市场本身产生的风险渗透。
总之,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面对积重如山的金融风险和令人眼花缭乱的层层嵌套,监管者要稳住阵脚,在监管压力测试思维指引下,以系统性眼光把握风险,以结构性视角处置风险。
去杠杆的前提是稳杠杆,这一方面是说不能让加杠杆的行为继续延续,风险继续累积,一方面也意味着不能过于急速去杠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冀望在短时间内把杠杆降下来,把泡沫挤掉,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还会引发难以意料的风险。
相较于急刹车,点刹更为可取。其实即使点刹,对于那些一段时间以来已经习惯于靠高杠杆融资来腾挪的企业而言,也会造成流动性问题,从而倒逼它们收敛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如何既让它们切实感到监管之痛,能够“痛改前非”,又不至于使它们出现无法控制的资金链断裂,同时又不能被这种潜在的风险过度要挟,对于监管者的定力和手段而言,可谓考验巨大。
因此,具体到监管本身,针对市场总体的挤压可能更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针对资管、委托贷款、质押贷款等产品的监管也不宜一刀切,可以先进行排查摸底,对于可能引发兑付危机的大机构优先进行处置,避免引发羊群效应。
急于去杠杆的另一个表现是寄希望于所谓移杠杆,也不是一个好办法。居民部门杠杆率的飙升不仅不利于提振消费,还会引发不可控的风险。相较而言,不如集中精力针对更为可控更为可测的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的债务问题来有序去杠杆,让金融风险的堰塞湖得以逐步有效疏通。事实证明,很多金融机构的“问题产品”本身就是政府和企业债务的隐性表达,以及金融部门与政府不规范合作的“曲线救国”之道。
在这一过程中,财政必须发力,必须拿出真金白银处置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相关债务。上一轮四大行改制时的经验表明,尽快果断处置不良资产,及时修复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让金融机构能够轻装上阵,从而恢复市场信心,对于中国经济的除旧布新功莫大焉。在此基础上,市场化的债务化解和处置方式才有可能跟进并取得成效。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货币化进程同样也能给人们不少启示。实践证明,面对实体经济因种种原因回报率不如预期和盲目过度投资等造成的阶段性货币超发,通过种种產权改革形成各种资产进场来吸纳货币,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中国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和高杠杆、高债务风险的累积有着复杂的成因,有周期性因素,有体制性原因,风险的防范和化解不能仅靠严监管和强监管。在加强监管逆转市场氛围遏制金融脱实向虚的同时,各方协同发力,多管齐下,才可能实现金融风险软着陆的既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