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男,55岁.胸痛胸闷、咳嗽、咯痰5个月余,2009年6月30日来院行CT检查发现右下肺肿块,诊断为肺癌,而后患者于外院行剖胸探查术,术中见肿块紧贴大血管,纵隔、肺门有多数小淋巴结,右肺见多个结节灶,无法切除,取标本病理检查。
【机 构】
:
325000,浙江省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影像科,325000,浙江省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影像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55岁.胸痛胸闷、咳嗽、咯痰5个月余,2009年6月30日来院行CT检查发现右下肺肿块,诊断为肺癌,而后患者于外院行剖胸探查术,术中见肿块紧贴大血管,纵隔、肺门有多数小淋巴结,右肺见多个结节灶,无法切除,取标本病理检查。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小脑及小脑中脚ADC值在鉴别多系统萎缩(MSA)与帕金森病(PD)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经临床诊断为MSA的18例患者(MSA组),其中发病较早期7例(MSA早期组),诊断为PD的19例患者(PD组)和年龄匹配的18名正常人(对照组)行常规MR和DWI扫描.DWI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回波序列,测量ROI为两侧小脑半球、小脑中脚及顶叶白质,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各组3个部位的ADC值进行
患者男,5岁.2008年12月以右外耳道肿物就诊.无耳痛、溢液,自诉无听力下降.体检:右外耳道浅红色肿物,质软、无触痛,表面光滑,无出血.鼓膜不可见,乳突区无压痛.听性脑干反应(ABR):右耳反应阈60 dB.既往无中耳炎病史.CT平扫示右颞骨溶骨性骨破坏,广泛累及外耳道、乳突、鼓室、岩锥、颈内动脉管、颈静脉球(图1);MRI平扫示病变呈等T1、长T2信号,填充右外耳道、鼓室、乳突,上界紧邻右颞叶
目的 评价全身MRI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在2周内分别进行伞身MRI及核素骨显像(BS),采取临床资料同常规MRI、CT等多种影像资料结合分析,辅以必要的随访复查为"金标准",分别以30例患者和270个部位为单位进行分析.使用McNemar检验比较两者对骨转移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30例患者中,"金标准"诊断27例患者存在骨转移,全身MRI检出25例,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COP)是一类临床病理命名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病因不明[1-4].国内外文献多为个案报道,其CT影像表现多样,诊断困难.多数肺间质性疾病较难治愈,但是COP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显著[5],及时诊断并治疗,大部分患者能够治愈,故了解COP的CT影像表现非常重要.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回顾本院2005年
为提高广大作者的医学论文特别是英文医学论文的写作水平,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定于2011年6月在广州、7月在银川分别举办“全国医学论文写作研修班”。研修班邀请国内有丰富审稿、投稿和英文写作经验的专家进行授课。授课内容:(1)如何撰写易被杂志接受的中(英)文医学论文;(2)如何报告临床随机对照试验;(3)论文写作中的伦理学问题;(4)医学研究和论文写作中的统计学问题;
众所周知,基于X线成像的CT检查伴随着低剂量电离辐射.尽管这种剂量水平的电离辐射不会产生确定性生物学效应,但是低剂量辐射的随机性效应没有阈值,且发生几率与剂量成正比.这种效应的发生主要是由于X线可以导致DNA链的断裂和碱基的破坏[1]。
目的 探讨脑膜瘤亚型富于淋巴浆细胞型的MRI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富于淋巴浆细胞型脑膜瘤的影像资料及病理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例富于淋巴浆细胞型脑膜瘤均为单发病灶,6例病灶沿脑膜匍匐性生长,5例未形成具体瘤结节,2例为不规则分叶状;7例病灶均界限不清,瘤周水肿明显,邻近脑组织不同程度受累.MR平扫T1WI 7例均呈等、略低信号,T2WI 5例呈等、略高信号
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肿瘤(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 tumor,AT/RT)是一种小儿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在 WHO(2007)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AT/RT被定义为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胚胎性肿瘤(WHO Ⅳ级),占1~17岁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原发肿瘤的1.3%,占0~2岁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6.7%[1].国内关于此瘤的报道大多涉及病理学[2],有关影像学方
神经鞘瘤又称施万细胞瘤,是周围神经中常见的肿瘤之一,是源于神经鞘膜施万细胞的良性肿瘤.神经鞘瘤常发生囊变,但完全囊变,呈"纯囊肿"样改变则较少见,易误诊为其他囊性肿瘤.笔者同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0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腹膜后囊性神经鞘瘤的CT资料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