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还记得电影《天地大冲撞》(Deep Impact)和《世界末日》(Armageddom)吗?肯定有不少读者还能对影片中彗星撞地球、人类在彗星上装炸弹炸彗星的场面记忆犹新吧。你们或许会认为:这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一两部影片吗?又不是真正的天体大战,看把你美的。嘿嘿,你们先别着急嘛。人类在太空中自编自导了真实版的“天地大冲撞”(Deep Impact),7月4日,宇宙上空燃起了熊熊烈火——“深度撞击”彗星探测器“炮轰” 坦普尔一号彗星。
重拳出击
在美国犹他洲的一所小学里,天文老师非律普先生正在结合电脑模拟图,向孩子们讲述了这一场“天体大战”。汤姆首先向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坦普尔1号彗星是宇宙的一部分,我们有什么权利去摧毁它?”
汤姆怎么了,好家伙,他这个问题问的真是太棒了。其实坦普尔一号彗星于1867年被人类发现,现在该彗星正处于中年期,有代表性。另外,它所处的位置相对合适,“深度撞击”号所发射的“炮弹”能在较短时间内“打中”它。科学界认为,小行星对我们有潜在的威胁,将在几百年后撞击我们的家园――地球。小行星与地球近距离接触每1至2年就会发生一次,只是人类没有观测到。2004年3月19日一颗直径30米的小行星在南大西洋上空约4.3万公里处“疾驰而过”,这是迄今为止人类观测到的距离最近的一次“地星接触”。
菲律普老师扶了一下高度近视眼镜,讲道:“‘炮轰’彗星太空实验是在1994年‘彗木相撞’之后的又一次天文热点事件,所不同的是,上次人类在被动地观测木星挨撞的‘悲壮里程’后,这次则是人类转守为攻,主动去撞击彗星。完全是我们人类的自保措施。”
非律普老师说的很在理,不久的将来,地球很可能遭遇小天体撞击的危险,为了尽可能积累一些研究数据,“深度撞击”号才担负起了这一神圣的角色。而且,大家别忘了,彗星是由冰和少量岩石组成的小天体。科学家们认为,形成地球生命的原始物质很可能是在彗星撞击地球时带到地球上来的。所以,我们通过“深度撞击”彗星探测器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能分析并掌握地球生命形成的原因,以便能更好地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接着,菲律普老师打开了一段来自美国国家宇航局新闻记者的录音:“科学家说,他们并不确知届时当重量为372公斤的‘铜头飞弹’和彗星以每小时3.7万公里的速度相撞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根据推算,撞击能产生相当于4.5吨炸药造成的巨大爆炸,并在彗星表面撞击出一个约有足球场那么大,14层楼那么深的凹洞。”乖乖,这样大的威力,我还是头一次听说。
【深度撞击】大盘点
“深度撞击”号探测器的总重量为372公斤,分为飞越舱和撞击舱(见图三)两部分,撞击舱重113公斤,主要是一块铜合金锥体。探测器以每秒10.2公里(将近每小时3.7万公里)的速度与“坦普尔一号”相遇之时,它就把撞击舱发射出去。
“两个怪物”一决雌雄
哦。MyGod !这个时候,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则报道,恰到好处地揭开了汤姆心中的疑惑: 据悉,“深度撞击”探测器将从佛罗里达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的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如果一切顺利,重达约372公斤的铜质撞击器“铜头飞弹”将提前24小时与“深度撞击”探测器分离,并在7月4日穿越“坦普尔1号”的彗尾、彗发,以每小时3.7万公里的速度直接命中直径6公里的“坦普尔1号”彗星彗核。
孩子们围着电视机旁,看得出神。汤姆不停地抓着后脑勺,提出了他的发现:“您能不能谈谈这场撞击彗星的时间顺序?”
菲律普老师:“汤姆,你这个问题提的很好,我先给你们看几组数据:‘深度撞击’探测器于 2004 年十二月 30 日已经抵达佛罗里达州并开始做准备;接着,在2005 年七月 4 日释放出一个撞击器进入坦普尔1号彗星的表面,在慧星距地球1.32亿公里处相撞。”
为保家园,献身火海
大家伙且看:“深度撞击”彗星探测器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将标志着人类开始由防御空间战争化被动为主动的第一个里程碑。由于彗星是太阳系中最古老的原始天体,科学家们希望从坑中溅出的冰、尘埃和气体中发现太阳系生命起源的线索。本次撞击将会经过宇宙网络天线把数据送回到地球,在地球上的天文学家将会观察慧星被撞后形成的火山口图像变化,再将“深度撞击”彗星探测器和其他望远镜收集的图像加以整合。然后,安装高增益天线与“深度撞击”彗星探测器实行沟通。接着“深度撞击”彗星探测器将会为激发做好准备。“深度撞击”彗星探测器在慧星的表面,将收集的数据反映出太阳系形成的基本疑问并且提供这些天“流浪”的情况,如果天气允许,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区有望看到这次撞击引发的“太空焰火”,也就是尘埃喷射流。美国西部人们尤为幸运,他们不需要借助任何光学仪器,用裸眼就能看到这一撞击奇观。
一群华裔小孩垂头丧气,出现了一些不满的情绪,“那中国小孩呢?”
菲律普老师故意提高声调:“撞击后6个半小时,彗星将开始进入中国夜空视野。中国公众对‘炮轰’后喷射出的大量‘暴风雪’和尘埃气体云团能够比较清晰的进行观测。”
一群小孩兴高采烈,手舞足蹈道:“好耶。”
知识卡片
为尽可能节省开支,科学家决定再次启用“深度撞击”号与其兄弟号“星尘”探测器执行任务,让它们充分发挥余热。
“深度撞击”号的任务将分为两部分。首先,它将负责收集太阳系以外行星的相关数据,以测定这些行星是否具有卫星和光环,并探测其他特征。“深度撞击”号还将作为观测站,对距离遥远的已知恒星进行观测,这些恒星都拥有大型行星环绕其运转。此后,“深度撞击”号将于2008年12月飞掠名为“波星”的彗星。
重拳出击
在美国犹他洲的一所小学里,天文老师非律普先生正在结合电脑模拟图,向孩子们讲述了这一场“天体大战”。汤姆首先向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坦普尔1号彗星是宇宙的一部分,我们有什么权利去摧毁它?”
汤姆怎么了,好家伙,他这个问题问的真是太棒了。其实坦普尔一号彗星于1867年被人类发现,现在该彗星正处于中年期,有代表性。另外,它所处的位置相对合适,“深度撞击”号所发射的“炮弹”能在较短时间内“打中”它。科学界认为,小行星对我们有潜在的威胁,将在几百年后撞击我们的家园――地球。小行星与地球近距离接触每1至2年就会发生一次,只是人类没有观测到。2004年3月19日一颗直径30米的小行星在南大西洋上空约4.3万公里处“疾驰而过”,这是迄今为止人类观测到的距离最近的一次“地星接触”。
菲律普老师扶了一下高度近视眼镜,讲道:“‘炮轰’彗星太空实验是在1994年‘彗木相撞’之后的又一次天文热点事件,所不同的是,上次人类在被动地观测木星挨撞的‘悲壮里程’后,这次则是人类转守为攻,主动去撞击彗星。完全是我们人类的自保措施。”
非律普老师说的很在理,不久的将来,地球很可能遭遇小天体撞击的危险,为了尽可能积累一些研究数据,“深度撞击”号才担负起了这一神圣的角色。而且,大家别忘了,彗星是由冰和少量岩石组成的小天体。科学家们认为,形成地球生命的原始物质很可能是在彗星撞击地球时带到地球上来的。所以,我们通过“深度撞击”彗星探测器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能分析并掌握地球生命形成的原因,以便能更好地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接着,菲律普老师打开了一段来自美国国家宇航局新闻记者的录音:“科学家说,他们并不确知届时当重量为372公斤的‘铜头飞弹’和彗星以每小时3.7万公里的速度相撞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根据推算,撞击能产生相当于4.5吨炸药造成的巨大爆炸,并在彗星表面撞击出一个约有足球场那么大,14层楼那么深的凹洞。”乖乖,这样大的威力,我还是头一次听说。
【深度撞击】大盘点
“深度撞击”号探测器的总重量为372公斤,分为飞越舱和撞击舱(见图三)两部分,撞击舱重113公斤,主要是一块铜合金锥体。探测器以每秒10.2公里(将近每小时3.7万公里)的速度与“坦普尔一号”相遇之时,它就把撞击舱发射出去。
“两个怪物”一决雌雄
哦。MyGod !这个时候,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则报道,恰到好处地揭开了汤姆心中的疑惑: 据悉,“深度撞击”探测器将从佛罗里达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的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如果一切顺利,重达约372公斤的铜质撞击器“铜头飞弹”将提前24小时与“深度撞击”探测器分离,并在7月4日穿越“坦普尔1号”的彗尾、彗发,以每小时3.7万公里的速度直接命中直径6公里的“坦普尔1号”彗星彗核。
孩子们围着电视机旁,看得出神。汤姆不停地抓着后脑勺,提出了他的发现:“您能不能谈谈这场撞击彗星的时间顺序?”
菲律普老师:“汤姆,你这个问题提的很好,我先给你们看几组数据:‘深度撞击’探测器于 2004 年十二月 30 日已经抵达佛罗里达州并开始做准备;接着,在2005 年七月 4 日释放出一个撞击器进入坦普尔1号彗星的表面,在慧星距地球1.32亿公里处相撞。”
为保家园,献身火海
大家伙且看:“深度撞击”彗星探测器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将标志着人类开始由防御空间战争化被动为主动的第一个里程碑。由于彗星是太阳系中最古老的原始天体,科学家们希望从坑中溅出的冰、尘埃和气体中发现太阳系生命起源的线索。本次撞击将会经过宇宙网络天线把数据送回到地球,在地球上的天文学家将会观察慧星被撞后形成的火山口图像变化,再将“深度撞击”彗星探测器和其他望远镜收集的图像加以整合。然后,安装高增益天线与“深度撞击”彗星探测器实行沟通。接着“深度撞击”彗星探测器将会为激发做好准备。“深度撞击”彗星探测器在慧星的表面,将收集的数据反映出太阳系形成的基本疑问并且提供这些天“流浪”的情况,如果天气允许,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区有望看到这次撞击引发的“太空焰火”,也就是尘埃喷射流。美国西部人们尤为幸运,他们不需要借助任何光学仪器,用裸眼就能看到这一撞击奇观。
一群华裔小孩垂头丧气,出现了一些不满的情绪,“那中国小孩呢?”
菲律普老师故意提高声调:“撞击后6个半小时,彗星将开始进入中国夜空视野。中国公众对‘炮轰’后喷射出的大量‘暴风雪’和尘埃气体云团能够比较清晰的进行观测。”
一群小孩兴高采烈,手舞足蹈道:“好耶。”
知识卡片
为尽可能节省开支,科学家决定再次启用“深度撞击”号与其兄弟号“星尘”探测器执行任务,让它们充分发挥余热。
“深度撞击”号的任务将分为两部分。首先,它将负责收集太阳系以外行星的相关数据,以测定这些行星是否具有卫星和光环,并探测其他特征。“深度撞击”号还将作为观测站,对距离遥远的已知恒星进行观测,这些恒星都拥有大型行星环绕其运转。此后,“深度撞击”号将于2008年12月飞掠名为“波星”的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