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哲学智慧于专业教学为素质教育增砖添瓦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着眼于受教育者和社会的长远发展,面向全体同学,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注重态度和能力培养,激发受教育者的内在动力,使之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等。素质的培养提高、知识的日积月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特点:一般是由易到难,由慢到快,由书本到实践,由量变到质变。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素质培养的侧重点不同,刚步入学校的时候是老师手把手地教学生读书识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慢慢可以阅读文章、获取信息具有了自学能力;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课的开设,无论是课堂教育,还是课后训练都是在培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即吸收前人知识和智慧的能力;进入大学之后由于以往知识的积累,阅历的丰富,见知的增长,知识累积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无论是获取知识的门类,还是吸收知识的速度都大大提高,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各门知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大学生随之而来的是要永久地离开教师走向社会开始独立地工作、生活——即独立地观察世界从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哲学是专门研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然而仅仅依靠哲学课教学要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远远不够的,世界观的形成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大学教育中融哲学智慧于专业教学——用哲学理论指导专业教学,又用专业知识验证、丰富哲学,有利于真正读懂哲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在学校教授的课程是土壤肥料学,教学活动中我首先融哲学于育人之中,结合自身经历向同学形象比喻:人生犹如自行车的马拉松,路途会有沟和坡,还会遇到刮风和下雨,没有闸大坡下来平路上骑慢点,没有瓦子雨天要行泥水路多有不便,然而没有车头、车轮那就不成其为自行车,为了奔向遥远的目的地,还是部件其全的车子最后获得胜利。引导学生树立全面平衡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待德、智、体的关系和知识“渊”和与“博”的关系,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德育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为谁服务的问题也是学生学习的长久动力,希望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做对国家、民族有作为的人;智育是生存能力、工作本领,没有知识再好的思想也是空洞的;体育是一切的基础,无体则无德、智矣。“渊”和“博”分别代表知识的纵向和横向发展,“博”是吸收他人的知识,更是为形成自己的知识打基础;“渊”是知识的深入更是形成自己的知识,因而“博”是“渊”的条件,“渊”是“博”的目的,学习上要兼而顾之。其次专业课教学设计、组织上,通过深入钻研教材,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运用“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唯物辨证法思想,对各章节内容进行抽象概括,一方面从差异中寻求共性:全部土壤肥料学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就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使农林植物吃饱、喝好、住得舒服,兼顾两个确保——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实现农林植物的持久优质、高产。用这一共性去指导教学既有利于老师的教学展开,又利于学生的有序学习.。另一方面又用共性統领个性深入研究个性:一切高等植物都离不开水、肥、气、光,但不同的物种间却有较大的差异,植物有的耐旱、有的喜水;有的耐阴、有的喜光;有的好热、有的喜凉;环境条件不同地区也千差万别,土壤中水、肥、气、热各自都有自己的运动规律,只有深入研究土壤中水、肥、气、热每个因素的特性,掌握调控方法,才能学会因环境安排作物,因作物、环境采取相应生产措施,实现因地制宜、活学活用。最后,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因为“读书是吸收知识,实践孕育创新,读书重要实践比读书更重要”[1]。过去正是李比希的矿质营养学说,才产生了一大批的化学肥料工业,然而当今社会面临着资源紧张,能源短缺的问题。未来靠什么营养植物是每位有识之士不得不思考的课题,深入实践调查研究就会发现同一地块栽种梨树时缺铁,而改种小麦却一点也不缺铁;种植小麦已经严重缺磷的田块,改种油菜却生长健壮,说明不同植物吸收土壤磷、铁能力不同,磷和铁在土壤内的含量很高,只是因为他们以植物难以利用的形式存在,植物才表现缺乏,其他营养元素也有类似情况。这一现象促使我们去思考:若能提高各种植物的吸收能力就可以实现不施肥或少施肥,从根本上解决肥料资源危机,正当我们思考之时,真是英雄略见所同,一门新兴的学科也诞生了,它就是《植物营养遗传学》,该学科主要就是运用转基因技术,将某一植物吸收某种养分能力强的基因转移到其它植物上,使其它植物也具有强的养分吸收能力。这一技术将是土壤农化专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正如毛泽东同志说的:“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2]专业永远不可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融哲学智慧于专业教学,不但有利于教书育人,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消化吸收书本知识,同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王满平等.中外哲理名言[M].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8.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P237.
其他文献
[摘要]和谐校园是学校办学质量、效益、规模和发展速度等要素的和谐发展。是以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尤其以人际关系和校园环境建设为重点,促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育人氛围。  [关键词]和谐校园、育人、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实现育人使命的需要,是建设文明校园的需要,也是完善人格的需要。要实现人际和谐化。个人对组织,要多讲一点服从,多看一点大局,多做一
对覆盖一层均匀各向同性材料的功能梯度半空间中的Love波频散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Love波频散方程的一般形式.对功能梯度半空间的反平面剪切波的运动控制方程进行了求解,给出了
全面剖析了变型运输机发展的过程,阐明了变型运输机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建设的需求,客观公证地评价了变型运输机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鲜明地指出了当前变型
通过滚筒栅条式脱壳装置的花生脱壳试验,找出影响其脱壳性能的主要因素,提出确定最佳滚筒转速、最佳滚筒直径、最佳栅条间隙的方法,为花生脱壳机的改进设计以及脱壳生产提供理论
为了提高VB的程序设计水平,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在VB程序设计中可能会出现的错误类型和程序的调试方法以及错误的捕捉及处理方法:希望本文对提高用户的程序设计水平能
[摘要]本文介绍了给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的本科生进行专业实践教学的过程,主要体现了学生运用所学过的书本知识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专业实践 数学建模 电信业务    课题的背景    专业实践是本科生在修完本专业的课程全部完成之后进行的一门实践性质的课程。本文所介绍的专业实践的教学对象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由于该专业的同学有较好的数学建模的功底,因此本次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数
英语学习处于启蒙和入门阶段,教材内容的生活化和交际性、教学手段的活动性、学生年龄的可塑性,都有利于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思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以“面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