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千翻滚的浪花中,有你一朵
无限春光裏,你在绽放
与民族舞结下的一生情缘
在岁月中蹁跹
舞台虽小,似乎只能载动一个舞蹈梦
心卻很大,大到能装下传承文化的愿
你奔走四处,只为让它——
让它在朴素的土地裏
生根发芽,开出最美的花
在辽阔的天际中
星光闪闪,散发最亮的辉
梦想在新疆的土地发芽了!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新疆。在那片辽阔的土地上,少数民族风情洋溢,传统服饰缤纷艳丽。新疆还有深入人心的特点,那就是作为著名的歌舞之乡,各民族的歌曲在这里交织荟萃,美丽的新疆姑娘婀娜的舞姿令人流连。
曾几何时,帕霞·吾曼尔,一个年轻美丽的公主,就站在那青青河畔,望着水流方向,唱起了《半个月亮爬上来》,这一唱,就唱到了如今,在“严父慈母”的教导中,这个公主在长大,梦想的种子在发芽。
帕霞生於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机关单位职员,从小严格教育子女,对六姐妹中排行最小的帕霞更是如此。父亲要求她一定要学汉语。“女孩子不能眼里只有钱,不要总是照镜子……”父亲这样的教导至今让帕霞印象深刻,也教会了她,人一定要有梦想,並且要不满足於美丽的外表,不懈地为梦想而努力。
喜爱歌舞的天性使然,正值青春年华的帕霞进入了新疆艺术学院,在那里接受着艺术的熏陶。学院的操场上,排练室里,不知留下了她多少记忆。那时候,她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离舞蹈最近,小小的心总是飞出宿舍的窗子,到达那灯光璀璨的舞台。
1981年,她如期从学校毕业,毕业後来到了新疆歌舞团,走上了梦寐以求的舞台。
刚开始的日子,一切卻不如想象中的样子。在歌舞团的所有演出中,帕霞几乎都扮演群众演员的角色,与她幻想中那个穿着薄纱连衣裙,作为唯一的女主角在台上起舞的场景相去甚远。“为什麽别人能站在舞台前面,能做独立演员,而我不能?”这样的呼唤,一次又一次地在帕霞心中响起。她的心里,也许有倔强,也有一點儿的不甘。
第一次与镜头结缘,是在那样一个巧合的机缘下。1986年,新疆全疆体育运动会如约到来,帕霞被主办方选中担纲大会双语主持。再後来,她参与拍摄纪录片《新疆美》,作为司仪向观众介绍美丽的家乡,从此後,她深深地喜欢上了镜头。那时候,在整个新疆歌舞团,能跳独舞的演员是很少的,一颗不甘的心慢慢将她推向了舞台前方,而这背後,便是她每日每日的比别人更加刻苦的练功。她能唱能跳,喜欢上镜,哪怕别人休息时自己在练功,也从未流过淚。因为她深知,实现梦想需要太多的铺垫,艺术梦从来不是十年八年就能实现的。
她决定走出新疆,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走出新疆?这是个多麽天真的想法!对於这个保守的民族来说,女孩子有梦想本身就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要到外面出人头地更会被人另眼看待。而在与世俗的眼光如此逼近的梦想前面,帕霞从来没有犹豫,因为她觉得,女孩子不能随波逐流,而要敢於去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
天外的世界由她绽放
像笼中之鸟,渴望高飞,又如一条不断蜿蜒的藤,再多阻隔也拦不住她。蠢蠢欲动的心,终於盼来了机遇。
有段时间,香港著名导演徐小明要到新疆选拔舞蹈演员,知道消息後的帕霞欢喜不已,想把握住机会证明自己。当时,新疆歌舞团足足有400多名演员,大多才貌出众,要在这麽多演员中脱颖而出不是易事。怀揣着忐忑的心参加了考试,结果预料之中又让她感到如此失望:落选了!儘管如此,她仍是不甘心,硬是通过爭取和徐小明老师结下了缘分。
徐小明老师决定带她去北京。在那个人才到处抢着要的年代,要从新疆歌舞团挖走优秀演员是件非常难的事,可帕霞最终还是得偿所愿。她跟着队伍来到北京参加电影拍摄。分明一个天外的世界,让这个从未踏出新疆半步的女孩,第一次有了放逐自己,到另一方领地驰骋的快意。
1987年,出於电影宣传需要,帕霞又跟着来到了香港。那是她第一次到了香港这个只在父亲口中听到过的地方,在这里的一切陌生又好奇,带给她的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她得幸与成龙、白韻琴等80年代风靡於香港艺坛的明星同台,眼前的一切让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尤其是当看到香港街道的银幕上四处张贴着自己的宣传海报时,一种难割难捨的情愫莫名湧上她的心头。自此,她与香港有了不解之缘。
回忆起这段时光,帕霞总是开心的。初来时才19岁,从小吃羊肉长大的帕霞从未见过豬肉。然而,在香港生活的那段日子,每场饭局上的第一道菜都是卤豬肉,帕霞看到後总四处躲闪,不敢嚐上半口。“想来也是极有意思的。豬肉端上来我就失了魂似的到处跑,旁边的同事看见了,眼睛瞪得大大的,再後来他们也就习惯了。”她爽朗地笑上了几声。
她被香港十大电影公司中的唯一国企——银都机构选中,成了该机构的签约演员。在合作的两年内,对她来说,一方面这是个难得的机遇,但另一方面她因演戏而出名,不断有电影机构找她合作,而这份合约无異於将她锁住了。 两年後,回到新疆歌舞团的帕霞,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机遇。东方歌舞团发来电报,招收少数民族舞蹈演员。帕霞既欢喜又为之感到忧虑:即使考上了,仍面临着团里不放人的难题。怎麽办?她还是决定试一试,只要有心,哪里怕没有自己的天地!
那是1989年,她成为了东方歌舞团的一名演员。
当年走过新疆那个碧草青青的河畔,她也许从没想过自己会踏出新疆;而当她踏出新疆时,她也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东方歌舞团的一员。
连续几年,帕霞待在北京,期间拍摄了《国际大营救》《猎豹》等电影,演艺生涯又上一个台阶。而在她中意的舞蹈领域,她从来没有停止过在不同舞蹈领域的研究和学习。深受古丝绸之路文化影响的她,被埃及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吸引,她开始专注於学习东方舞。为了提升自己的舞艺,她去过埃及、摩洛哥、土耳其、俄罗斯、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国家,每一位见过她的传统舞蹈表演的艺术家们都对她讚不绝口,其独特的魅力与东方舞韻备受欢迎。
万千翻滚的浪花中,有她一朵
到了1993年,帕霞了解到香港一个演艺学院在招收新疆舞老师,先生又因工作关係被调去香港,她决定放棄在东方歌舞团的荣耀,来香港发展。她走上了教学的道路。
一段时间後,她感到不适应。对比那麽多年在内地感受着的浓厚的艺术氛围,对比那些接触到的专业的演员、宏大的演出场馆及规模,小小的教学圈子让她的心不知何处安放。加之那时,港英政府对少数民族舞蹈演员扶持较少,帕霞只好参与一些小型的社区表演,並深入部分学校教课。“拿着舞鞋,不知道该去哪里练功,天天坐电车往学校方向跑,再看不见梦想的模样。”她曾这样对自己说。漂泊不定的境遇,让她一下子如从天上掉到了地上,心里失望极了!
她唯有寻求改变。
两年之後,帕霞又读了一年的演艺专业,了解了更多中国传统的各民族民间舞蹈。修习期间,她认识了许多私立学校和舞团的负责人,慢慢开始加入、渗透文化圈。对於演艺学院来说,民族舞是极其重要的一个专业,因此她成了很受欢迎的老师。後来她转向了编舞,所编排创作的舞蹈,每年都被学生带去美国、法国等国家参加國际比赛。“这几年我又不断地回新疆拍电视剧。因为在演艺学院,我不仅要从肢体上教会他们舞蹈,也要让他们了解到更多有关舞蹈文化的理论、背景等知识,所以我需要不断地採集素材,拿到第一手资料。”帕霞说。
可终究只是一些零散的成绩,没有一个成型的代表性作品,不足以让艺术界真正的认可自己,帕霞不止一次这样想。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之际,她於7月1日在红磡与王菲、成龙等明星同台演出,推出了以“漂泊不定的大海回归母亲的怀抱”为题材的节目,讲述了56个民族融合的故事,取得了震撼的效果。帕霞得到了演艺界知名人士的赏识,於是有了机会。7月8日,她在香港庆回归组委会办公室的支持下,於香港文化中心举办了属於自己的第一个大型独舞晚会——“丝路飘霞”。那时的她,一心想将中国文化推出去,让香港主流社会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没想到,这一演,就出了名。
受此启发,帕霞於1998年创办丝路文化舞蹈协会,着手做文化推广。她带着协会承接政府各种大型演出,向大众推广丝路文化。在社区一些政府举办的惠民演出中,也常常可见协会舞蹈团演员的身影。她开始开办讲座,向更多人诉说着舞蹈的艺术魅力。2017年,因为她在推广民族舞蹈的贡献,被委任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中心考官”。
忆及香港回归前後的状况,帕霞感叹今非昔比。随着香港与内地的交流越来越多,她与这里的人们沟通起来更加容易,教学也愈加轻鬆。尤其是舞蹈氛围逐渐变得浓厚,单是香港一个校际舞蹈比赛,报送民族舞的学校就从以往的一两千所增加到如今的上万所,这是最让帕霞感到欣慰的地方。
“很多人说香港是文化沙漠,我认为不是。人们往往只看到香港民族民间舞发展的表象,实际上它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帕霞说。正因为如此,她多年来一直倾力推广民族民间舞,希望更多人了解民族文化,让民间舞蹈飞入寻常百姓家。如她在2003年与香港一家餐饮企业合作开办的餐馆里,将文化和艺术融入了其中,她对传统新疆菜进行改良,宣传从粗吃到精吃的饮食理念,每家餐厅配备的民族舞蹈演出成为特色。重要的是,她利用开斋节、古尔邦节等节日推出的一些特别的餐饮活动,常常吸引许多市民参与进来。文化推广的脚步从来不曾停步,甚至不曾放缓。
既然待在了这里,就应该为祖国做一点事情,帕霞一直都是这麽想的。文化传承最依靠年轻一代,因此对她来说,最有价值的事就是为艺术培养更多的学生。她的儿子是名优秀的帆船运动员,常常走出国门,代表中国参加各类国际比赛。“希望儿子多为祖国爭取荣誉,为祖国增光。”寥寥数语,卻道出了一位慈母对国家的一份深情,一份爱恋。
言之不足,歌之;歌之不足,舞之蹈之。为帕霞写下这一句,惟愿艺术圈万千翻滚的浪花中,有你一朵:有你牵动人心的舞姿,有你跳动不已的旋律。
无限春光裏,你在绽放
与民族舞结下的一生情缘
在岁月中蹁跹
舞台虽小,似乎只能载动一个舞蹈梦
心卻很大,大到能装下传承文化的愿
你奔走四处,只为让它——
让它在朴素的土地裏
生根发芽,开出最美的花
在辽阔的天际中
星光闪闪,散发最亮的辉
梦想在新疆的土地发芽了!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新疆。在那片辽阔的土地上,少数民族风情洋溢,传统服饰缤纷艳丽。新疆还有深入人心的特点,那就是作为著名的歌舞之乡,各民族的歌曲在这里交织荟萃,美丽的新疆姑娘婀娜的舞姿令人流连。
曾几何时,帕霞·吾曼尔,一个年轻美丽的公主,就站在那青青河畔,望着水流方向,唱起了《半个月亮爬上来》,这一唱,就唱到了如今,在“严父慈母”的教导中,这个公主在长大,梦想的种子在发芽。
帕霞生於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机关单位职员,从小严格教育子女,对六姐妹中排行最小的帕霞更是如此。父亲要求她一定要学汉语。“女孩子不能眼里只有钱,不要总是照镜子……”父亲这样的教导至今让帕霞印象深刻,也教会了她,人一定要有梦想,並且要不满足於美丽的外表,不懈地为梦想而努力。
喜爱歌舞的天性使然,正值青春年华的帕霞进入了新疆艺术学院,在那里接受着艺术的熏陶。学院的操场上,排练室里,不知留下了她多少记忆。那时候,她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离舞蹈最近,小小的心总是飞出宿舍的窗子,到达那灯光璀璨的舞台。
1981年,她如期从学校毕业,毕业後来到了新疆歌舞团,走上了梦寐以求的舞台。
刚开始的日子,一切卻不如想象中的样子。在歌舞团的所有演出中,帕霞几乎都扮演群众演员的角色,与她幻想中那个穿着薄纱连衣裙,作为唯一的女主角在台上起舞的场景相去甚远。“为什麽别人能站在舞台前面,能做独立演员,而我不能?”这样的呼唤,一次又一次地在帕霞心中响起。她的心里,也许有倔强,也有一點儿的不甘。
第一次与镜头结缘,是在那样一个巧合的机缘下。1986年,新疆全疆体育运动会如约到来,帕霞被主办方选中担纲大会双语主持。再後来,她参与拍摄纪录片《新疆美》,作为司仪向观众介绍美丽的家乡,从此後,她深深地喜欢上了镜头。那时候,在整个新疆歌舞团,能跳独舞的演员是很少的,一颗不甘的心慢慢将她推向了舞台前方,而这背後,便是她每日每日的比别人更加刻苦的练功。她能唱能跳,喜欢上镜,哪怕别人休息时自己在练功,也从未流过淚。因为她深知,实现梦想需要太多的铺垫,艺术梦从来不是十年八年就能实现的。
她决定走出新疆,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走出新疆?这是个多麽天真的想法!对於这个保守的民族来说,女孩子有梦想本身就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要到外面出人头地更会被人另眼看待。而在与世俗的眼光如此逼近的梦想前面,帕霞从来没有犹豫,因为她觉得,女孩子不能随波逐流,而要敢於去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
天外的世界由她绽放
像笼中之鸟,渴望高飞,又如一条不断蜿蜒的藤,再多阻隔也拦不住她。蠢蠢欲动的心,终於盼来了机遇。
有段时间,香港著名导演徐小明要到新疆选拔舞蹈演员,知道消息後的帕霞欢喜不已,想把握住机会证明自己。当时,新疆歌舞团足足有400多名演员,大多才貌出众,要在这麽多演员中脱颖而出不是易事。怀揣着忐忑的心参加了考试,结果预料之中又让她感到如此失望:落选了!儘管如此,她仍是不甘心,硬是通过爭取和徐小明老师结下了缘分。
徐小明老师决定带她去北京。在那个人才到处抢着要的年代,要从新疆歌舞团挖走优秀演员是件非常难的事,可帕霞最终还是得偿所愿。她跟着队伍来到北京参加电影拍摄。分明一个天外的世界,让这个从未踏出新疆半步的女孩,第一次有了放逐自己,到另一方领地驰骋的快意。
1987年,出於电影宣传需要,帕霞又跟着来到了香港。那是她第一次到了香港这个只在父亲口中听到过的地方,在这里的一切陌生又好奇,带给她的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她得幸与成龙、白韻琴等80年代风靡於香港艺坛的明星同台,眼前的一切让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尤其是当看到香港街道的银幕上四处张贴着自己的宣传海报时,一种难割难捨的情愫莫名湧上她的心头。自此,她与香港有了不解之缘。
回忆起这段时光,帕霞总是开心的。初来时才19岁,从小吃羊肉长大的帕霞从未见过豬肉。然而,在香港生活的那段日子,每场饭局上的第一道菜都是卤豬肉,帕霞看到後总四处躲闪,不敢嚐上半口。“想来也是极有意思的。豬肉端上来我就失了魂似的到处跑,旁边的同事看见了,眼睛瞪得大大的,再後来他们也就习惯了。”她爽朗地笑上了几声。
她被香港十大电影公司中的唯一国企——银都机构选中,成了该机构的签约演员。在合作的两年内,对她来说,一方面这是个难得的机遇,但另一方面她因演戏而出名,不断有电影机构找她合作,而这份合约无異於将她锁住了。 两年後,回到新疆歌舞团的帕霞,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机遇。东方歌舞团发来电报,招收少数民族舞蹈演员。帕霞既欢喜又为之感到忧虑:即使考上了,仍面临着团里不放人的难题。怎麽办?她还是决定试一试,只要有心,哪里怕没有自己的天地!
那是1989年,她成为了东方歌舞团的一名演员。
当年走过新疆那个碧草青青的河畔,她也许从没想过自己会踏出新疆;而当她踏出新疆时,她也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东方歌舞团的一员。
连续几年,帕霞待在北京,期间拍摄了《国际大营救》《猎豹》等电影,演艺生涯又上一个台阶。而在她中意的舞蹈领域,她从来没有停止过在不同舞蹈领域的研究和学习。深受古丝绸之路文化影响的她,被埃及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吸引,她开始专注於学习东方舞。为了提升自己的舞艺,她去过埃及、摩洛哥、土耳其、俄罗斯、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国家,每一位见过她的传统舞蹈表演的艺术家们都对她讚不绝口,其独特的魅力与东方舞韻备受欢迎。
万千翻滚的浪花中,有她一朵
到了1993年,帕霞了解到香港一个演艺学院在招收新疆舞老师,先生又因工作关係被调去香港,她决定放棄在东方歌舞团的荣耀,来香港发展。她走上了教学的道路。
一段时间後,她感到不适应。对比那麽多年在内地感受着的浓厚的艺术氛围,对比那些接触到的专业的演员、宏大的演出场馆及规模,小小的教学圈子让她的心不知何处安放。加之那时,港英政府对少数民族舞蹈演员扶持较少,帕霞只好参与一些小型的社区表演,並深入部分学校教课。“拿着舞鞋,不知道该去哪里练功,天天坐电车往学校方向跑,再看不见梦想的模样。”她曾这样对自己说。漂泊不定的境遇,让她一下子如从天上掉到了地上,心里失望极了!
她唯有寻求改变。
两年之後,帕霞又读了一年的演艺专业,了解了更多中国传统的各民族民间舞蹈。修习期间,她认识了许多私立学校和舞团的负责人,慢慢开始加入、渗透文化圈。对於演艺学院来说,民族舞是极其重要的一个专业,因此她成了很受欢迎的老师。後来她转向了编舞,所编排创作的舞蹈,每年都被学生带去美国、法国等国家参加國际比赛。“这几年我又不断地回新疆拍电视剧。因为在演艺学院,我不仅要从肢体上教会他们舞蹈,也要让他们了解到更多有关舞蹈文化的理论、背景等知识,所以我需要不断地採集素材,拿到第一手资料。”帕霞说。
可终究只是一些零散的成绩,没有一个成型的代表性作品,不足以让艺术界真正的认可自己,帕霞不止一次这样想。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之际,她於7月1日在红磡与王菲、成龙等明星同台演出,推出了以“漂泊不定的大海回归母亲的怀抱”为题材的节目,讲述了56个民族融合的故事,取得了震撼的效果。帕霞得到了演艺界知名人士的赏识,於是有了机会。7月8日,她在香港庆回归组委会办公室的支持下,於香港文化中心举办了属於自己的第一个大型独舞晚会——“丝路飘霞”。那时的她,一心想将中国文化推出去,让香港主流社会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没想到,这一演,就出了名。
受此启发,帕霞於1998年创办丝路文化舞蹈协会,着手做文化推广。她带着协会承接政府各种大型演出,向大众推广丝路文化。在社区一些政府举办的惠民演出中,也常常可见协会舞蹈团演员的身影。她开始开办讲座,向更多人诉说着舞蹈的艺术魅力。2017年,因为她在推广民族舞蹈的贡献,被委任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中心考官”。
忆及香港回归前後的状况,帕霞感叹今非昔比。随着香港与内地的交流越来越多,她与这里的人们沟通起来更加容易,教学也愈加轻鬆。尤其是舞蹈氛围逐渐变得浓厚,单是香港一个校际舞蹈比赛,报送民族舞的学校就从以往的一两千所增加到如今的上万所,这是最让帕霞感到欣慰的地方。
“很多人说香港是文化沙漠,我认为不是。人们往往只看到香港民族民间舞发展的表象,实际上它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帕霞说。正因为如此,她多年来一直倾力推广民族民间舞,希望更多人了解民族文化,让民间舞蹈飞入寻常百姓家。如她在2003年与香港一家餐饮企业合作开办的餐馆里,将文化和艺术融入了其中,她对传统新疆菜进行改良,宣传从粗吃到精吃的饮食理念,每家餐厅配备的民族舞蹈演出成为特色。重要的是,她利用开斋节、古尔邦节等节日推出的一些特别的餐饮活动,常常吸引许多市民参与进来。文化推广的脚步从来不曾停步,甚至不曾放缓。
既然待在了这里,就应该为祖国做一点事情,帕霞一直都是这麽想的。文化传承最依靠年轻一代,因此对她来说,最有价值的事就是为艺术培养更多的学生。她的儿子是名优秀的帆船运动员,常常走出国门,代表中国参加各类国际比赛。“希望儿子多为祖国爭取荣誉,为祖国增光。”寥寥数语,卻道出了一位慈母对国家的一份深情,一份爱恋。
言之不足,歌之;歌之不足,舞之蹈之。为帕霞写下这一句,惟愿艺术圈万千翻滚的浪花中,有你一朵:有你牵动人心的舞姿,有你跳动不已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