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启动方式进行了介绍,简要对比了轻油点火与重油点火的异同。并以某台实际运行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例,分析探索其启动方式变化的可能性,详细介绍了燃用重油、纯床上油枪点火的启动方式。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启动方式;重油
引言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节能产品,以其煤种适应范围广得到广泛应用。在国内已投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大部分均采用燃用轻油、床上床下联合点火的启动方式。本文将结合特殊工程,结合实践,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启动方式进行探讨。
1 前言
针对某电厂再热器汽温偏差的现象,以通过改变烟道的烟气分布,改善再热汽温偏差,进行了相应的燃烧调整。从试验结果证实,燃尽风呈左后、右前对角开启,可以改善再热汽温偏差。现将试验过程汇报如下。
2 工作内容
2.1 设定基准工况
第一步,将AA风左右摆角均设置成反切方向。第二步,调整尾部烟道挡板,使过热器、再热器左右两侧均一致,同时降低再热器侧减温水流量,得到基准工况。第三步,调整二次风压,保证AA风刚性。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试验机组基准负荷是215MW。
2.2 AA挡板组合及调整
通过AA风挡板组合及调整,得出较佳组合方式试验工况,如表1所示。
2.3 以前一步骤为基础,进行尾部烟道挡板调整,得出最佳方式。
3 实验结果分析(和基准工况对比)
3.1 AA挡板组合及调整
基本说明:根据经验,低温再热器、高温再热器为全对流受热面,以下分析认为这两个受热面对烟气流量分配最为敏感,因此作为主要的判断对象;低温过热器、末级过热器的对流换热比例分别占各自的75%和50%,对烟气流量分配较为敏感,因此作为次主要的判断对象;分隔屏过热器为全辐射受热面,以下分析暂不对该受热面作为判断依据。以下分析均假定各级受热面左右两侧的受热面积及沿程阻力均为对称的。下文所述温升偏差均为右侧高为正、低为负,即△T(偏差)=△T(右)-△T(左)。
3.1.1 只开相邻两个AA的情况(T2、T6)
试验对应工况为:T2、T6,各级受热面左右侧温升偏差与基准工况对比如表2所示:
从尾部烟道来看,无论是T2工况还是T6工况,烟气均往右偏;但是在T2工况下,其低温再热器、低温过热器的工质温升偏差均大于基准工况T1,因此从尾部烟道上,T2工况下的烟气流向比基准工况T1偏右;在T6工况下,其低温再热器、低温过热器的工质温升偏差均小于基准工况T1,因此从尾部烟道上,T6工况下的烟气流向比基准工况T1偏左。因此,从尾部烟道看,T2工况和T6工况的调整方向是相反的。从高温过热器来看,无论是T2工况还是T6工况,烟气均往左偏;但是在T2工况下,其工质温升偏差小于基准工况T1,因此从高温过热器上,T2工况下的烟气流向比基准工况T1偏左;在T6工况下,其工质温升偏差大于基准工况T1,因此从高温过热器上,T6工况下的烟气流向比基准工况T1偏右。分隔屏过热器设计为全辐射受热面,暂认为该调整对其影响不大。
3.1.2 只开对角两个AA的情况(T4、T7)
各级受热面左右侧温升偏差与基准工况对比如表3所示:
从尾部烟道来看,无论是T4工况还是T7工况,烟气均往右偏;在T2工况下,其低温再热器、低温过热器的工质温升偏差均小于基准工况T1,因此从尾部烟道上,T4工况下的烟气流向比基准工况T1偏左,甚至从数据上看,低温过热器处的烟气已经趋于平衡;在T7工况下,其低温再热器、低温过热器的工质温升偏差均大于基准工况T1,因此从尾部烟道上,T7工况下的烟气流向比基准工况T1偏右。因此,从尾部烟道看,T4工况和T7工况的调整方向是相反的。从高温再热器来看,无论是T4工况还是T7工况,烟气均往右偏;在T7工况下,其工质温升偏差大于基准工况T1,因此从高温再热器上,T7工况下的烟气流向比基准工况T1偏右。从高温过热器来看,在T4工况下,烟气已经趋于平衡;在T7工况下,烟气往左偏;在T4工况下,其工质温升偏差小于基准工况T1,因此从高温过热器上,T2工况下的烟气流向比基准工况T1偏右;在T7工况下,其工质温升偏差大于基准工况T1,因此从高温过热器上,T7工况下的烟气流向比基准工况T1偏左。从采集数据上看,烟气在高温再热器处可能有转向。分隔屏过热器设计为全辐射受热面,暂认为该调整对其影响不大。从这两个工况上看,调整效果比较明显。
3.1.3 只开三个AA的情况(T3、T5)
各级受热面左右侧温升偏差与基准工况对比如表4所示:
从尾部烟道来看,无论是T3工况还是T5工况,烟气均往右偏;但是在T3工况下,其低温再热器、低温过热器的工质温升偏差均大于基准工况T1,因此从尾部烟道上,T3工况下的烟气流向比基准工况T1偏右。因此,从尾部烟道看,T3工况和T5工况的调整方向是相反的。从高温过热器来看,无论是T3工况还是T5工况,烟气均往左偏;而且其工质温升偏差小于基准工况T1,因此从高温过热器上,T3工况和T5工况下的烟气流向比基准工况T1偏右,且T5工况表现得更明显。分隔屏过热器设计为全辐射受热面,暂认为该调整对其影响不大。
3.2 阶段结论
(1)T4工况为调整过程中的最理想工况,该工况下的低温再热器偏差最小。(2)在假设各级受热面布置均匀的情况下,均出现水平烟道烟气流向往左偏,尾部烟道烟气流向往右偏的现象。
4 初步结论
(1)AA风门只开2#角(左后)、4#角(右前),对于降低低温再热器偏差(右侧高于左侧)比较明显;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尾部烟道挡板调整,可以将各受热面的偏差控制在10℃之内。(2)以目前的调整,尾部受热面右侧工质温升高于左侧的现实没有根本改变。希望设计部门对再热器受热面进行核算。(3)假设尾部受热面对称设计、假设施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从调整过程中发现烟气在折烟角处(大概高温再热器的位置)发生转向,相似机组很少出现该现象,建议设计部门核算高温过热器受热面,并对转向室的烟气流场进行分析。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启动方式;重油
引言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节能产品,以其煤种适应范围广得到广泛应用。在国内已投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大部分均采用燃用轻油、床上床下联合点火的启动方式。本文将结合特殊工程,结合实践,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启动方式进行探讨。
1 前言
针对某电厂再热器汽温偏差的现象,以通过改变烟道的烟气分布,改善再热汽温偏差,进行了相应的燃烧调整。从试验结果证实,燃尽风呈左后、右前对角开启,可以改善再热汽温偏差。现将试验过程汇报如下。
2 工作内容
2.1 设定基准工况
第一步,将AA风左右摆角均设置成反切方向。第二步,调整尾部烟道挡板,使过热器、再热器左右两侧均一致,同时降低再热器侧减温水流量,得到基准工况。第三步,调整二次风压,保证AA风刚性。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试验机组基准负荷是215MW。
2.2 AA挡板组合及调整
通过AA风挡板组合及调整,得出较佳组合方式试验工况,如表1所示。
2.3 以前一步骤为基础,进行尾部烟道挡板调整,得出最佳方式。
3 实验结果分析(和基准工况对比)
3.1 AA挡板组合及调整
基本说明:根据经验,低温再热器、高温再热器为全对流受热面,以下分析认为这两个受热面对烟气流量分配最为敏感,因此作为主要的判断对象;低温过热器、末级过热器的对流换热比例分别占各自的75%和50%,对烟气流量分配较为敏感,因此作为次主要的判断对象;分隔屏过热器为全辐射受热面,以下分析暂不对该受热面作为判断依据。以下分析均假定各级受热面左右两侧的受热面积及沿程阻力均为对称的。下文所述温升偏差均为右侧高为正、低为负,即△T(偏差)=△T(右)-△T(左)。
3.1.1 只开相邻两个AA的情况(T2、T6)
试验对应工况为:T2、T6,各级受热面左右侧温升偏差与基准工况对比如表2所示:
从尾部烟道来看,无论是T2工况还是T6工况,烟气均往右偏;但是在T2工况下,其低温再热器、低温过热器的工质温升偏差均大于基准工况T1,因此从尾部烟道上,T2工况下的烟气流向比基准工况T1偏右;在T6工况下,其低温再热器、低温过热器的工质温升偏差均小于基准工况T1,因此从尾部烟道上,T6工况下的烟气流向比基准工况T1偏左。因此,从尾部烟道看,T2工况和T6工况的调整方向是相反的。从高温过热器来看,无论是T2工况还是T6工况,烟气均往左偏;但是在T2工况下,其工质温升偏差小于基准工况T1,因此从高温过热器上,T2工况下的烟气流向比基准工况T1偏左;在T6工况下,其工质温升偏差大于基准工况T1,因此从高温过热器上,T6工况下的烟气流向比基准工况T1偏右。分隔屏过热器设计为全辐射受热面,暂认为该调整对其影响不大。
3.1.2 只开对角两个AA的情况(T4、T7)
各级受热面左右侧温升偏差与基准工况对比如表3所示:
从尾部烟道来看,无论是T4工况还是T7工况,烟气均往右偏;在T2工况下,其低温再热器、低温过热器的工质温升偏差均小于基准工况T1,因此从尾部烟道上,T4工况下的烟气流向比基准工况T1偏左,甚至从数据上看,低温过热器处的烟气已经趋于平衡;在T7工况下,其低温再热器、低温过热器的工质温升偏差均大于基准工况T1,因此从尾部烟道上,T7工况下的烟气流向比基准工况T1偏右。因此,从尾部烟道看,T4工况和T7工况的调整方向是相反的。从高温再热器来看,无论是T4工况还是T7工况,烟气均往右偏;在T7工况下,其工质温升偏差大于基准工况T1,因此从高温再热器上,T7工况下的烟气流向比基准工况T1偏右。从高温过热器来看,在T4工况下,烟气已经趋于平衡;在T7工况下,烟气往左偏;在T4工况下,其工质温升偏差小于基准工况T1,因此从高温过热器上,T2工况下的烟气流向比基准工况T1偏右;在T7工况下,其工质温升偏差大于基准工况T1,因此从高温过热器上,T7工况下的烟气流向比基准工况T1偏左。从采集数据上看,烟气在高温再热器处可能有转向。分隔屏过热器设计为全辐射受热面,暂认为该调整对其影响不大。从这两个工况上看,调整效果比较明显。
3.1.3 只开三个AA的情况(T3、T5)
各级受热面左右侧温升偏差与基准工况对比如表4所示:
从尾部烟道来看,无论是T3工况还是T5工况,烟气均往右偏;但是在T3工况下,其低温再热器、低温过热器的工质温升偏差均大于基准工况T1,因此从尾部烟道上,T3工况下的烟气流向比基准工况T1偏右。因此,从尾部烟道看,T3工况和T5工况的调整方向是相反的。从高温过热器来看,无论是T3工况还是T5工况,烟气均往左偏;而且其工质温升偏差小于基准工况T1,因此从高温过热器上,T3工况和T5工况下的烟气流向比基准工况T1偏右,且T5工况表现得更明显。分隔屏过热器设计为全辐射受热面,暂认为该调整对其影响不大。
3.2 阶段结论
(1)T4工况为调整过程中的最理想工况,该工况下的低温再热器偏差最小。(2)在假设各级受热面布置均匀的情况下,均出现水平烟道烟气流向往左偏,尾部烟道烟气流向往右偏的现象。
4 初步结论
(1)AA风门只开2#角(左后)、4#角(右前),对于降低低温再热器偏差(右侧高于左侧)比较明显;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尾部烟道挡板调整,可以将各受热面的偏差控制在10℃之内。(2)以目前的调整,尾部受热面右侧工质温升高于左侧的现实没有根本改变。希望设计部门对再热器受热面进行核算。(3)假设尾部受热面对称设计、假设施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从调整过程中发现烟气在折烟角处(大概高温再热器的位置)发生转向,相似机组很少出现该现象,建议设计部门核算高温过热器受热面,并对转向室的烟气流场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