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权引入刑事诉讼的理论证成与体系化建构

来源 :河北法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tc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人信息权已成为大数据时代的一项基本权利.我国刑事诉讼法忽视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难以应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给正当法律程序和司法管理带来的挑战,引入个人信息权具有紧迫性.个人信息权可以嵌入刑事诉讼权利体系,法律层面也存在适用空间与规范基础.刑事诉讼中的个人信息保护,以平衡犯罪控制与权利保障为价值立场.具体而言,应当赋予诉讼参与人相应的信息权利,对权力机关科以信息安全保护义务,完善个人信息的保障措施和救济路径,从而构建起相对完整的刑事诉讼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体系.
其他文献
我国智能投顾在运行实践中呈现出投资顾问色彩趋弱、投资者信息画像同质化严重、信息披露全面性缺失等问题.针对上述实践中的弊病,亟需从制度上寻求破解之道.传统信义义务法律制度框架无法有效的解决实践问题中所内蕴的利益冲突和智能投顾运营平台未勤勉尽职的制度难点.我国可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维度进行智能投顾信义义务的制度重塑.事前的资质获取、算法合规性测试、算法代码和测试结果的报备指向于信义义务的谨慎性要求;事中的信息披露和信息收集指向于信义义务的忠实性要求;事后的算法稳健性维护、异常警示系统的运行、信息更新和回访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为了遏制疫情的蔓延,城市基层社区不仅要严格管控服务于疫情防治的需要,更要保障社会秩序和普通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由此催生了社区工作人员与社区居民的权利分歧、定居者与“外来者”的身份区隔、社区工作人员与城市服务业从业者的空间纠葛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冲突等矛盾纠纷.大多数涉疫矛盾纠纷因刚性管理与柔性治理的失衡、责任与资源的错位、个体权利与公共意识的张力及隔离与社会性的悖论而生,只有通过提升社区治理的专业性、统筹社区治理资源、激发社区共同体意识和构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等机制才能得到有效的
我国刑事立案制度的发展以刑事诉讼法、法律解释和政策性文件的颁布和修订为结点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初创与确立阶段(1949-1979)、适应与发展阶段(1980-1996)、反思与完善阶段(1997-2013)和变革与创新阶段(2014至今).其实现了刑事案件的有序分流和诉讼效率的有效提高,在保障人权、控制权力、评估治安和预防犯罪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下发展,我国刑事立案制度在法律解释、立案标准、立案程序、刑事初查和立案监督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未来创新,在宏观层面,应当以实践为基准,以理论为
在后疫情时代,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格局增加了全球和平安全的不稳定因素,欧美国家将中国崛起视为国家战略布局中最大威胁,国际法和国际协议成为欧美国家压制中国发展的政治工具.回顾国际法史,国际法的“欧洲中心主义”逐渐成为国际法学者所批判的对象,近现代国际法的发展历程依然表明单一性和排他性的国际法话语权体系无助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国国际法话语权体系的作用路径应当建立在国家战略总体布局之上,在安全与合作的国际社会新秩序框架下,积极参与到全球国际法话语权体系的建构进程中,推动国际法话语权体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