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逆反心理指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时产生的一种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体验。由于个体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内在需要与其实际能力等方面存在矛盾,青少年时期的个体都要经受较为激烈的内心冲突和外部冲突的磨练,易出现逆反心理。本文对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表现、成因及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教师和家长深入了解中学生并引导其健康成长提供参考。
关键词:逆反心理;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068-02
1逆反心理的表现
1.1认知的偏差。
认知是态度的基础。逆反认知主要表现在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对学校、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不认同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个别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宣传。这是由于他们的认知水平的偏差较大,认识容易片面性,看问题容易偏激和极端。
1.2情绪的抵触。
情绪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对认知信息的一种内心体验,即喜悦、反感等。具体说就是青少年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当理解掌握了某一信息或观念时,一般会感到满足、充实和愉悦;而对不理解的信息和观点,一般会感到疑惑、焦虑和烦忧。逆反情绪主要表现为不理不睬,反驳,强词夺理,这是逆反心理表现最明显的一个方面。
1.3行为的逆反。
中学生的逆反行为一般指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采取抵触甚至是对抗的行为。逆反行为分为显性逆反行为和隐性逆反行为。显性逆反行为表现为故意破坏纪律,直面顶撞长辈甚至离家出走。这种行为影响较大,也易于被教育者发现,能及时教育疏导。隐性的逆反行为是指没有明显的违规的外部表现,而是一种心理上的逆反。如孤僻离群、集体观念差、对师长不够尊敬等。一般难以发现,不易疏导教育[1]。
2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2.1主观因素。
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青少年时期生理上的早熟与心理和社会认知发展的滞后必然导致心理过程发展的不平衡。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他们希望自由、独立,不喜欢别人的干涉、控制,开始怀疑一切,自己探索[2]。
2.2客观因素。
2.2.1学校教育的因素。
(1)老师处理问题不公正造成学生的对立。有的老师偏爱成绩好的学生,当他们犯了错误就会很容易得到原谅;而当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犯错误时,老师的表现则是疾言厉色、大声训斥。
(2)老师的要求脱离了中学生原有的个人需要。老师不顾学生个体的差异,往往以优秀学生作为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
(3)老师自身言行不一。老师向学生传播社会道德行为准则一是口头讲解,二是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学生。如果老师说一套做一套,就很难发挥教育作用,也会使学生反感[3]。
2.2.2家庭的因素。
(1)家长教育观念对中学生的影响。
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二是将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希望子女能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因此,父母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灌输给孩子,企图让孩子按自己的设想去生活,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2)家长教养方式对中学生的影响。
有的家长过度溺爱或放纵学生,使青少年养成过度自尊的心理;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是命令式的,甚至用暴力使孩子屈服;有的家长过多地担心和不厌其烦地说教使学生日趋成熟的独立意识受到干扰。这些不当的教养方式导致他们一遇到相应的时机就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
(3)家庭心理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
父母长期的争吵、紧张冲突,会使子女的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家庭的破裂也会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产生严重的焦虑,甚至导致心理变态以及反社会行为[4]。
3逆反心理的对策探讨
3.1中学生主观上的努力。
要提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自我意识的水平是心理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要降低和防止逆反心理,首先要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学会辩证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次要正确对待家长、教师的教育和帮助,家长、教师的有些方法可能不恰当,但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中学生应当理解他们的用心。
3.2客观保障。
3.2.1学校方面。
(1)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教师可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教育情境,以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可以组织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使班级体成为良好的交往环境,使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对交往产生兴趣,从而对活动、对集体感兴趣,逐渐改变原先的态度和看法。
(2)老师要对中学生逆反心理有正确的认识。
老师要对逆反心理有科学的认识。逆反心理是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产生的一种表现。逆反心理存在明显缺陷:不分是非,一味地排斥、反对。但是逆反心理也有它积极的一面:有时家长和教师的做法可能是错误的,反抗这一做法则是正确的行为。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一味顺从的人,这也不利于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可以提高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言”。
3.2.2家庭方面。
(1)采用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
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家长会给予孩子更多自由发展空间,时常和孩子交流对各种事情的看法,对孩子所取得的成功给以及时的鼓励。在这样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自信心较高,参加集体活动或独立完成某项任务的效率也比较高,出现逆反心理的机会也很小。
(2)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期望应适中。
大部分家长对子女报着过高的期望,他们想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让孩子去实现。这样脱离子女实际水平的期望容易引起子女的抵触情绪,作为家长应面对现实,合理调整自己对子女的期望,这样才有利于子女的成长。
(3)创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
首先,应给孩子创设一个独立自由的空间,这样会使孩子产生平等感。
其次,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即使父母之间发生矛盾双方也要心平气和地妥善处理。
另外,还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善于站在孩子的位置上去体察孩子的需要,要有一颗孩子似的心去进行亲子间的交往[5]。
3.3社会方面。社会对中学生逆反行为的认识只关注他们年龄的特点和生理上的不成熟,只重视对他们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强调社会规范﹑社会义务的教育而忽视了他们所拥有的社会权利。让青少年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让他们学会并且有能力承担部分的社会责任。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产生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侯云燕.中学生逆反行为的表现、成因及其对策.[EB/OL]
[2]张国蓉.学生的逆反心理及其引导[J].教学与管理,2010,(21):45-47
[3]赵正铭,周丽萍.论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问题教育的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4):208-211
[4]孔劲松.谈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调适[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156-157
[5]贺兵兵.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硕士论文
关键词:逆反心理;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068-02
1逆反心理的表现
1.1认知的偏差。
认知是态度的基础。逆反认知主要表现在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对学校、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不认同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个别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宣传。这是由于他们的认知水平的偏差较大,认识容易片面性,看问题容易偏激和极端。
1.2情绪的抵触。
情绪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对认知信息的一种内心体验,即喜悦、反感等。具体说就是青少年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当理解掌握了某一信息或观念时,一般会感到满足、充实和愉悦;而对不理解的信息和观点,一般会感到疑惑、焦虑和烦忧。逆反情绪主要表现为不理不睬,反驳,强词夺理,这是逆反心理表现最明显的一个方面。
1.3行为的逆反。
中学生的逆反行为一般指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采取抵触甚至是对抗的行为。逆反行为分为显性逆反行为和隐性逆反行为。显性逆反行为表现为故意破坏纪律,直面顶撞长辈甚至离家出走。这种行为影响较大,也易于被教育者发现,能及时教育疏导。隐性的逆反行为是指没有明显的违规的外部表现,而是一种心理上的逆反。如孤僻离群、集体观念差、对师长不够尊敬等。一般难以发现,不易疏导教育[1]。
2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2.1主观因素。
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青少年时期生理上的早熟与心理和社会认知发展的滞后必然导致心理过程发展的不平衡。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他们希望自由、独立,不喜欢别人的干涉、控制,开始怀疑一切,自己探索[2]。
2.2客观因素。
2.2.1学校教育的因素。
(1)老师处理问题不公正造成学生的对立。有的老师偏爱成绩好的学生,当他们犯了错误就会很容易得到原谅;而当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犯错误时,老师的表现则是疾言厉色、大声训斥。
(2)老师的要求脱离了中学生原有的个人需要。老师不顾学生个体的差异,往往以优秀学生作为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
(3)老师自身言行不一。老师向学生传播社会道德行为准则一是口头讲解,二是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学生。如果老师说一套做一套,就很难发挥教育作用,也会使学生反感[3]。
2.2.2家庭的因素。
(1)家长教育观念对中学生的影响。
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二是将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希望子女能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因此,父母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灌输给孩子,企图让孩子按自己的设想去生活,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2)家长教养方式对中学生的影响。
有的家长过度溺爱或放纵学生,使青少年养成过度自尊的心理;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是命令式的,甚至用暴力使孩子屈服;有的家长过多地担心和不厌其烦地说教使学生日趋成熟的独立意识受到干扰。这些不当的教养方式导致他们一遇到相应的时机就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
(3)家庭心理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
父母长期的争吵、紧张冲突,会使子女的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家庭的破裂也会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产生严重的焦虑,甚至导致心理变态以及反社会行为[4]。
3逆反心理的对策探讨
3.1中学生主观上的努力。
要提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自我意识的水平是心理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要降低和防止逆反心理,首先要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学会辩证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次要正确对待家长、教师的教育和帮助,家长、教师的有些方法可能不恰当,但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中学生应当理解他们的用心。
3.2客观保障。
3.2.1学校方面。
(1)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教师可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教育情境,以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可以组织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使班级体成为良好的交往环境,使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对交往产生兴趣,从而对活动、对集体感兴趣,逐渐改变原先的态度和看法。
(2)老师要对中学生逆反心理有正确的认识。
老师要对逆反心理有科学的认识。逆反心理是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产生的一种表现。逆反心理存在明显缺陷:不分是非,一味地排斥、反对。但是逆反心理也有它积极的一面:有时家长和教师的做法可能是错误的,反抗这一做法则是正确的行为。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一味顺从的人,这也不利于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可以提高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言”。
3.2.2家庭方面。
(1)采用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
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家长会给予孩子更多自由发展空间,时常和孩子交流对各种事情的看法,对孩子所取得的成功给以及时的鼓励。在这样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自信心较高,参加集体活动或独立完成某项任务的效率也比较高,出现逆反心理的机会也很小。
(2)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期望应适中。
大部分家长对子女报着过高的期望,他们想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让孩子去实现。这样脱离子女实际水平的期望容易引起子女的抵触情绪,作为家长应面对现实,合理调整自己对子女的期望,这样才有利于子女的成长。
(3)创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
首先,应给孩子创设一个独立自由的空间,这样会使孩子产生平等感。
其次,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即使父母之间发生矛盾双方也要心平气和地妥善处理。
另外,还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善于站在孩子的位置上去体察孩子的需要,要有一颗孩子似的心去进行亲子间的交往[5]。
3.3社会方面。社会对中学生逆反行为的认识只关注他们年龄的特点和生理上的不成熟,只重视对他们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强调社会规范﹑社会义务的教育而忽视了他们所拥有的社会权利。让青少年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让他们学会并且有能力承担部分的社会责任。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产生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侯云燕.中学生逆反行为的表现、成因及其对策.[EB/OL]
[2]张国蓉.学生的逆反心理及其引导[J].教学与管理,2010,(21):45-47
[3]赵正铭,周丽萍.论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问题教育的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4):208-211
[4]孔劲松.谈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调适[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156-157
[5]贺兵兵.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