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倾斜试验中血流动力学和神经激素的变化及晕厥触发机制.方法倾斜试验采用平卧10 min和倾斜80°直立30 min.试验阳性标准为晕厥先兆伴收缩期血压<90mm Hg(1 mmHg=0.133 kPa)和/或心率<60次/min.超声心动图于基础平卧,直立2 min和每隔3 min直至试验结束时连续记录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短轴缩短分数(SF)和心排出量(CO).同时测量儿茶酚胺血浆浓度.Ⅰ组为正常自愿者且倾斜试验阴性者8例,Ⅱ组为原因不明晕厥伴倾斜试验阴性者8例,Ⅲ组为原因不明晕厥伴倾斜试验阳性者16例.结果3组间年龄、性别以及基础状态下心率、平均动脉压、左心室内径、SF、CO和儿茶酚胺血浆浓度差别不明显.Ⅰ组和Ⅱ组完成了30 min直立试验,Ⅲ组出现阳性反应时间为(10±4)min.直立时各组发生的改变为(1)Ⅰ组和Ⅱ组虽心率明显增加,但血压稳定.Ⅲ组心率增快和血压逐渐下降,终止试验时心率由(110±22)次/min突然降至(82±16)次/min,平均动脉压由(78±14)mmHg降至(50±9)mm Hg,10例为血管抑制性晕厥,6例为混合性晕厥;(2)Ⅰ组和Ⅱ组左心室内径,CO和SF变化不显著;Ⅲ组LVEJDD由基础时(47±5)mm减至(36±6)mm,LVESD由(32±4)mm减至(22±5)mm;SF由(31±2)%增至(39±4)%,与前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3)LVEDD和LVESD降低速率Ⅲ组明显大于Ⅰ组和Ⅱ组;(4)肾上腺素浓度在Ⅲ组明显高于前两组,由基础时(18±10)pg/ml达结束时(126±80)pg/ml,去甲肾上腺素在3组均有增高但组间比较无差别.结论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倾斜试验中血流动力学和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发生明显异常改变;左心室容量降低伴肾上腺素异常分泌和SF增强而激发迷走神经反射可能是触发晕厥的主要机制.
倾斜试验中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血流动力学和神经激素的变化
【摘 要】
:
目的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倾斜试验中血流动力学和神经激素的变化及晕厥触发机制.方法倾斜试验采用平卧10 min和倾斜80°直立30 min.试验阳性标准为晕厥先兆伴收缩期血压<90mm Hg(1 mmHg=0.133 kPa)和/或心率<60次/min.超声心动图于基础平卧,直立2 min和每隔3 min直至试验结束时连续记录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短轴
【机 构】
:
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美国肯塔基大学医学中心,
【出 处】
: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01年5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报道3例具Mahaim纤维特性的房室旁路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的结果.方法 3例患者均有阵发性心悸史,发作时心电图均表现为宽 QRS波,其中1例曾发生晕厥.在进行常规电生理检查后,根据旁路电位的描记和/或心室最早激动点确定消融靶点.结果 3例除具有 Ma-haim纤维的共同特征外,心室最早激动部位均在三尖瓣环附近,标测中未能记录到确切的旁路电位,根据沿三尖瓣环标测心室最早激动点确定靶点,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