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四方区萍乡路12—5号的天海源在青岛的夜幕下有着别样的妩媚。2004年8月份开业至今,天海源一直秉承让你“吃出健康,吃出均衡”的宗旨。真诚奉献绿色食品,一切物品都出自酒店精心烹制,让顾客吃的放心。厨师是一个店的灵魂
中国人有句古语“货象人行”“事在人为”,两个词的意思是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任何的情况都是人做出来的。好的厨师是一个酒楼、饭店生存发展的关键。餐饮围着客人转,厨师围着菜肴变。一店看质量,一城看品种。餐饮市场的竞争,主要是菜品质量品种的竞争,菜点出品质量是餐饮经营的核心,是餐饮效益的基础,厨师是菜点的创造者和加工者。厨师素质从根本上决定着菜肴的质量,餐饮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主要还是厨师素质的竞争。
饭菜的质量好坏和色香味是否俱全,取决于厨师,好厨师可以说是任何一家餐厅最宝贵的财富,是餐厅得以成功的保证。“没有金钢钻,就别揽瓷器活。”没有好厨师,你就别奢望你的餐厅生意能够红火。
合格的厨师,具有技术权威性,又组织管理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并能充分调动、发挥、挖掘每个员工的最大潜力。用其所长,使人人做到人闲手不闲、手闲脑不闲,想技术求质量,力求达到完美。
天海源的老板、厨师出身的李国芙,1992年进入鲁菜名店青岛饭店学厨,至今已经在这个行业里工作了22年。1996年,经过四年锻炼的李国芙参加青岛技师大比晋升特二级烹调师。后来,通过几年师傅及同行的帮助下荣获中国烹饪大师、中国鲁菜烹饪大师、国家高级技师等称号。
从厨师专科学校毕业,到进入鲁菜老字号青岛饭店,再到自己出来做老板,鲁菜的魂如坚石般印刻在李国芙的心里。当初李国芙开店也是因为自己一个简单的想法,让自己的手艺能够有更多更自由的用武之地。一做起来,李国芙发现只要努力发挥,就会有回报。“给徒弟们留下足够的空间发挥,再把奖金福利照顾到,这样大家才有尽头干好。”
李国芙喜欢自己买店铺开餐馆。“我不给别人挣房租,我宁愿自己投资失败也不愿意给人交房租。”李国芙在开店之初其实内心也很忐忑,自己做厨师十几年的积蓄都压在了买房上,还贷了70万的贷款,但顶住压力干到现在,李国芙觉得自己的思路是正确的。“家常菜馆就是一点一点省下的,每年递增的房租是家常菜馆不能承受的。”当然李国芙也有投资失败的时候,黄岛的大热曾经让李国芙动心投资,而假期之后,黄岛的顾客萧条让李国芙最终打了退堂鼓。“虽然黄岛店并没有赔钱,但是我也有了一个教训,现在社会赔钱太容易,投资要谨慎。”
师从李东深大师之后,李国芙越来越感觉到人品和菜品的重要性,这也是师傅教给他的最宝贵的财富。“师傅一直教育我们要付出,不求回报,要低调,再低调。”
除了坚持鲁菜的传统做法,李国芙还喜欢琢磨创新,比如天海源的名菜家乡鱼,李国芙知道青岛人不爱吃淡水鱼,于是加入了四川的麻辣口味,麻辣配鲜香,让这道菜成了老百姓每次必点的菜品。“鲁菜要传统也要创新,青岛的快速发展让青岛地区的菜品吸收了很多其他地方的特色,有很多的融合。”
做一个快乐的“地头蛇”
“我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在这里结婚生子。我的家就在店的对面,每天步行10分钟就可以过来店里。可以说我是这里的地头蛇。”
开店的第一天,李国芙就把自己的店定位在了低端。“我们这个地区和消费水平决定了我的店的定位,而且我希望能够更多地回馈给我的街坊邻居们,没有他们捧场,我的小店也不会有这样红火的生意。其实,就是一个脸熟。”
现在,很多客人来到天海源,都会习惯地叫:“老李,做个菜啊。”这时李国芙就会笑眯眯地应答:“好啊,做个菜。”然后走进厨房。即使邻居们不点名找李国芙做饭,他也会每天有一个饭点的时段呆在厨房里。“这是吃饭的手艺,不能丢。”说罢,李国芙又露出了他单纯而质朴的笑容。
天海源刚刚开业的时候,曾经有一次,附近一家老人过来吃饭,吃饭期间下起了大雨,当时的天海源门前还在修路,李国芙二话不说,撑起伞将老人送了回去,这一路走回去老人的衣服是干的,而李国芙的衣服却全部湿透了。“当时我只是想的邻居老人就像自己的父母,然而这个举动却让这一家老小成为了我们饭店忠实的顾客。做饭店不只是要在菜品上,还有的时候要在人品上。”
“要厚道,一定要厚道。”李国芙在采访中不断强调着这样一句话。
开业9年来,李国芙从来不忘回馈那些街坊邻居们。“我们这里属于生活区,周围全是小区,有商场但是没有旅游的地方。我这里原来还有几块钱的菜,现在因为物价的上涨而淘汰了,但是我会定期做一些促销活动。老百姓最喜欢实惠的东西,所以在天海源消费满十次,我会送饮料或者调味品。过年的时候,我会选择赠送鸡蛋或者油。”活动不会花太多钱,但是却带来了很好的口碑。“只要别人问起天海源,老百姓说好,那就行了。”
30岁之前,李国芙最大的心愿是做到厨师长,26岁那年,他成功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如今即将40岁的李国芙又有了新的心愿,再开第二家店。而他也在为自己新的梦想而努力着。
编辑 刘金金
中国人有句古语“货象人行”“事在人为”,两个词的意思是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任何的情况都是人做出来的。好的厨师是一个酒楼、饭店生存发展的关键。餐饮围着客人转,厨师围着菜肴变。一店看质量,一城看品种。餐饮市场的竞争,主要是菜品质量品种的竞争,菜点出品质量是餐饮经营的核心,是餐饮效益的基础,厨师是菜点的创造者和加工者。厨师素质从根本上决定着菜肴的质量,餐饮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主要还是厨师素质的竞争。
饭菜的质量好坏和色香味是否俱全,取决于厨师,好厨师可以说是任何一家餐厅最宝贵的财富,是餐厅得以成功的保证。“没有金钢钻,就别揽瓷器活。”没有好厨师,你就别奢望你的餐厅生意能够红火。
合格的厨师,具有技术权威性,又组织管理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并能充分调动、发挥、挖掘每个员工的最大潜力。用其所长,使人人做到人闲手不闲、手闲脑不闲,想技术求质量,力求达到完美。
天海源的老板、厨师出身的李国芙,1992年进入鲁菜名店青岛饭店学厨,至今已经在这个行业里工作了22年。1996年,经过四年锻炼的李国芙参加青岛技师大比晋升特二级烹调师。后来,通过几年师傅及同行的帮助下荣获中国烹饪大师、中国鲁菜烹饪大师、国家高级技师等称号。
从厨师专科学校毕业,到进入鲁菜老字号青岛饭店,再到自己出来做老板,鲁菜的魂如坚石般印刻在李国芙的心里。当初李国芙开店也是因为自己一个简单的想法,让自己的手艺能够有更多更自由的用武之地。一做起来,李国芙发现只要努力发挥,就会有回报。“给徒弟们留下足够的空间发挥,再把奖金福利照顾到,这样大家才有尽头干好。”
李国芙喜欢自己买店铺开餐馆。“我不给别人挣房租,我宁愿自己投资失败也不愿意给人交房租。”李国芙在开店之初其实内心也很忐忑,自己做厨师十几年的积蓄都压在了买房上,还贷了70万的贷款,但顶住压力干到现在,李国芙觉得自己的思路是正确的。“家常菜馆就是一点一点省下的,每年递增的房租是家常菜馆不能承受的。”当然李国芙也有投资失败的时候,黄岛的大热曾经让李国芙动心投资,而假期之后,黄岛的顾客萧条让李国芙最终打了退堂鼓。“虽然黄岛店并没有赔钱,但是我也有了一个教训,现在社会赔钱太容易,投资要谨慎。”
师从李东深大师之后,李国芙越来越感觉到人品和菜品的重要性,这也是师傅教给他的最宝贵的财富。“师傅一直教育我们要付出,不求回报,要低调,再低调。”
除了坚持鲁菜的传统做法,李国芙还喜欢琢磨创新,比如天海源的名菜家乡鱼,李国芙知道青岛人不爱吃淡水鱼,于是加入了四川的麻辣口味,麻辣配鲜香,让这道菜成了老百姓每次必点的菜品。“鲁菜要传统也要创新,青岛的快速发展让青岛地区的菜品吸收了很多其他地方的特色,有很多的融合。”
做一个快乐的“地头蛇”
“我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在这里结婚生子。我的家就在店的对面,每天步行10分钟就可以过来店里。可以说我是这里的地头蛇。”
开店的第一天,李国芙就把自己的店定位在了低端。“我们这个地区和消费水平决定了我的店的定位,而且我希望能够更多地回馈给我的街坊邻居们,没有他们捧场,我的小店也不会有这样红火的生意。其实,就是一个脸熟。”
现在,很多客人来到天海源,都会习惯地叫:“老李,做个菜啊。”这时李国芙就会笑眯眯地应答:“好啊,做个菜。”然后走进厨房。即使邻居们不点名找李国芙做饭,他也会每天有一个饭点的时段呆在厨房里。“这是吃饭的手艺,不能丢。”说罢,李国芙又露出了他单纯而质朴的笑容。
天海源刚刚开业的时候,曾经有一次,附近一家老人过来吃饭,吃饭期间下起了大雨,当时的天海源门前还在修路,李国芙二话不说,撑起伞将老人送了回去,这一路走回去老人的衣服是干的,而李国芙的衣服却全部湿透了。“当时我只是想的邻居老人就像自己的父母,然而这个举动却让这一家老小成为了我们饭店忠实的顾客。做饭店不只是要在菜品上,还有的时候要在人品上。”
“要厚道,一定要厚道。”李国芙在采访中不断强调着这样一句话。
开业9年来,李国芙从来不忘回馈那些街坊邻居们。“我们这里属于生活区,周围全是小区,有商场但是没有旅游的地方。我这里原来还有几块钱的菜,现在因为物价的上涨而淘汰了,但是我会定期做一些促销活动。老百姓最喜欢实惠的东西,所以在天海源消费满十次,我会送饮料或者调味品。过年的时候,我会选择赠送鸡蛋或者油。”活动不会花太多钱,但是却带来了很好的口碑。“只要别人问起天海源,老百姓说好,那就行了。”
30岁之前,李国芙最大的心愿是做到厨师长,26岁那年,他成功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如今即将40岁的李国芙又有了新的心愿,再开第二家店。而他也在为自己新的梦想而努力着。
编辑 刘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