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部好的电影精彩别致的开头,能让人产生往下看的强烈欲望。然而,一部好的电影不可能没有耐人寻味的结局。课堂教学也同样如此,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非常关键,引人入胜的导课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为整堂课的和谐自然发展定下基调。但是,作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与导入相对应的收尾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它同样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一堂课的导入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然而,目前很多教师对课堂的导入很重视,却对课堂的收尾工作很少关注。那么,怎样才能给学生留下“铜钟一击,余音袅袅”之感,使课堂的结尾意味深长呢?在此浅谈几种信息技术课中对收尾环节处理的想法。
一、梳理归纳,画龙点睛
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常常不善于对所学的知识点和方法进行整理归纳,这不利于他们对所学知识和方法巩固,很容易忘记和产生学后思绪凌乱的现象。所以,一堂课讲完后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梳理,使其井然有序、系统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取教师口述的方式进行总结、还可以利用提纲和直观形象的结构图的方式进行整理,当然还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归纳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一节课结束后会有豁然开朗、学有所获之感。
在实践中这种方法我一般运用在理论课的结尾,留几分钟时间对本节课进行简明扼要有条理的小结,回忆操作,归纳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等。例如,通过提纲、口述和图示的方式来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电子邮件的知识以及多媒体基础知识的讲解等。当然这样的结尾如果设计得生动、有趣,也能在操作性较强的课堂上取得极佳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口述总结时,语言一定要少而精,不是对课堂内容的机械重复和原样照搬,而是画龙点睛和提炼精华,要紧扣当堂课的教学中心,字字千金、干净利索地结束全课。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回忆效果,让其产生既清晰完整又主题鲜明的印象。
二、首尾呼应,完善结构
一堂课前后呼应式的结局,这样的收尾往往能回应课堂导入部分或课中埋下的伏笔,使整堂课完整和谐,既解决了疑问,又巧妙的突破了难点和关键点,使学生能对知识形成一种系统的概念。用这种处理方式评价一堂课时,要关注到课堂的连贯性,首尾连接怎样,有无前后呼应,是否有因有果,是否产生了浑为一体之感。例如,在讲授“文本的对象插入”这一节课内容时,在导入部分我展示了一份没有插入任何图片对象的文本,待本节课结束时我又展示了学生完成的对象插入作品与之前的文本进行对比总结,此时学生会有顿开茅塞之感。这样处理方式可以巧妙地回应前面提出的问题和任务,使课堂更完整,目的性更强。
三、承上启下,设疑铺叙
这类结尾是信息技术课比较常见的结课方式之一。这种结尾方式是通过合理设置悬念问题,巧妙地将本节课和下节课的知识点衔接起来,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能激励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来对下节课的任务作进一步的钻研和继续探究。
例如,在讲授完“图像的简单合成”这节内容后,老师总结到今天我们学的图像的简单合成是有缺陷的,很多同学也发现了图像中的人物是通过选框工具选定的区域,不能单独选取人物本身,即沿着其轮廓选取图像,影响了图像的融合性和和谐自然感。那么,有没有其他工具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呢?这个就是我将在下节课给同学介绍的“PhotoShop的抠像技术”,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去尝试一下其操作。
通过这样的质疑收尾处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想马上实践探究的迫切需要,为下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四、作品赏析,以评促学
信息技术课大多数为动手操作课,多为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很多情况下需要学生当堂完成任务作品。在结课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选取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对学生总体较好的作品给以赞许,指出闪光点和可借鉴点在何处,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被认同感,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对挑选出的课堂上暂时不佳的作品也要有针对性的点评,对不足之处或共同存在的现象进行评价,但是也要善于挖掘作品其中的可取之处,进一步鼓励学生。
例如,在讲授完“电子板报的初步设计和制作”这节课时,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作品,有意选取了2-3份作品作赏析,学生会毫不犹豫的评价出其中有的作品是美观的,但有的作品却不能吸引我们的眼球,之后大家出谋划策帮助他下节课进一步完善,如改进排版样式、色彩搭配等。当然老师也要求同学们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指出值得学习的地方,如素材选取得当、有自己的设计风格等,鼓励学生学会学习,共同进步。
这样的收尾处理,会将整堂课的气氛推向高潮,使学生的创想和智慧得到充分展现,在老师和同学们和谐的评价声中成长。
五、话题讨论,发表观点
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还需要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智能,其中言语智能和非智力因素不可在信息课堂上被忽略掉。在以主题讨论的方式进行一节课的结束时,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表达想法和见解的机会,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激活他们的想法和思考,引导他们正确辨证的看待问题。
例如:在讲完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后,引出网络时代的礼仪问题。我在课堂上大概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学校的“贴吧”和网络流行语等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利用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贴吧”上发表观点和想法。
这样的收尾处理能顺其自然的把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内化成学生自己的思想,更好的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这样的方式比老师枯燥的说教和讲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道理更有效。
结课环节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提炼和升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结课环节必不可少。但是,无论是怎样的结课处理,我们都要把握住是否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实施、有利于教学效益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来解决。这样的收尾才是成功的、可取的。
参考文献:
[1]韩玉珍,《课近尾声师不怠,铃声虽响意犹存》[J],信息技术教育,2006(9)
[2]周星,《唱好课堂的压轴戏》[J],2007(11)
(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龙门所中学 )
然而,目前很多教师对课堂的导入很重视,却对课堂的收尾工作很少关注。那么,怎样才能给学生留下“铜钟一击,余音袅袅”之感,使课堂的结尾意味深长呢?在此浅谈几种信息技术课中对收尾环节处理的想法。
一、梳理归纳,画龙点睛
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常常不善于对所学的知识点和方法进行整理归纳,这不利于他们对所学知识和方法巩固,很容易忘记和产生学后思绪凌乱的现象。所以,一堂课讲完后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梳理,使其井然有序、系统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取教师口述的方式进行总结、还可以利用提纲和直观形象的结构图的方式进行整理,当然还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归纳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一节课结束后会有豁然开朗、学有所获之感。
在实践中这种方法我一般运用在理论课的结尾,留几分钟时间对本节课进行简明扼要有条理的小结,回忆操作,归纳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等。例如,通过提纲、口述和图示的方式来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电子邮件的知识以及多媒体基础知识的讲解等。当然这样的结尾如果设计得生动、有趣,也能在操作性较强的课堂上取得极佳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口述总结时,语言一定要少而精,不是对课堂内容的机械重复和原样照搬,而是画龙点睛和提炼精华,要紧扣当堂课的教学中心,字字千金、干净利索地结束全课。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回忆效果,让其产生既清晰完整又主题鲜明的印象。
二、首尾呼应,完善结构
一堂课前后呼应式的结局,这样的收尾往往能回应课堂导入部分或课中埋下的伏笔,使整堂课完整和谐,既解决了疑问,又巧妙的突破了难点和关键点,使学生能对知识形成一种系统的概念。用这种处理方式评价一堂课时,要关注到课堂的连贯性,首尾连接怎样,有无前后呼应,是否有因有果,是否产生了浑为一体之感。例如,在讲授“文本的对象插入”这一节课内容时,在导入部分我展示了一份没有插入任何图片对象的文本,待本节课结束时我又展示了学生完成的对象插入作品与之前的文本进行对比总结,此时学生会有顿开茅塞之感。这样处理方式可以巧妙地回应前面提出的问题和任务,使课堂更完整,目的性更强。
三、承上启下,设疑铺叙
这类结尾是信息技术课比较常见的结课方式之一。这种结尾方式是通过合理设置悬念问题,巧妙地将本节课和下节课的知识点衔接起来,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能激励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来对下节课的任务作进一步的钻研和继续探究。
例如,在讲授完“图像的简单合成”这节内容后,老师总结到今天我们学的图像的简单合成是有缺陷的,很多同学也发现了图像中的人物是通过选框工具选定的区域,不能单独选取人物本身,即沿着其轮廓选取图像,影响了图像的融合性和和谐自然感。那么,有没有其他工具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呢?这个就是我将在下节课给同学介绍的“PhotoShop的抠像技术”,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去尝试一下其操作。
通过这样的质疑收尾处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想马上实践探究的迫切需要,为下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四、作品赏析,以评促学
信息技术课大多数为动手操作课,多为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很多情况下需要学生当堂完成任务作品。在结课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选取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对学生总体较好的作品给以赞许,指出闪光点和可借鉴点在何处,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被认同感,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对挑选出的课堂上暂时不佳的作品也要有针对性的点评,对不足之处或共同存在的现象进行评价,但是也要善于挖掘作品其中的可取之处,进一步鼓励学生。
例如,在讲授完“电子板报的初步设计和制作”这节课时,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作品,有意选取了2-3份作品作赏析,学生会毫不犹豫的评价出其中有的作品是美观的,但有的作品却不能吸引我们的眼球,之后大家出谋划策帮助他下节课进一步完善,如改进排版样式、色彩搭配等。当然老师也要求同学们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指出值得学习的地方,如素材选取得当、有自己的设计风格等,鼓励学生学会学习,共同进步。
这样的收尾处理,会将整堂课的气氛推向高潮,使学生的创想和智慧得到充分展现,在老师和同学们和谐的评价声中成长。
五、话题讨论,发表观点
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还需要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智能,其中言语智能和非智力因素不可在信息课堂上被忽略掉。在以主题讨论的方式进行一节课的结束时,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表达想法和见解的机会,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激活他们的想法和思考,引导他们正确辨证的看待问题。
例如:在讲完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后,引出网络时代的礼仪问题。我在课堂上大概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学校的“贴吧”和网络流行语等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利用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贴吧”上发表观点和想法。
这样的收尾处理能顺其自然的把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内化成学生自己的思想,更好的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这样的方式比老师枯燥的说教和讲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道理更有效。
结课环节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提炼和升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结课环节必不可少。但是,无论是怎样的结课处理,我们都要把握住是否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实施、有利于教学效益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来解决。这样的收尾才是成功的、可取的。
参考文献:
[1]韩玉珍,《课近尾声师不怠,铃声虽响意犹存》[J],信息技术教育,2006(9)
[2]周星,《唱好课堂的压轴戏》[J],2007(11)
(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龙门所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