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作家张平解密

来源 :电影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ylodi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戏称为"山西省第二信访办"的作家张平,继《天网》、《抉择》、《法撼汾西》、《孤儿泪》等被拍成电影、电视剧后,《十面埋伏》又引起轰动;
  作为一个以揭示权与法的阴暗面而蜚声文坛的作家,张平本人时时面对雷区,遭遇十面埋伏。


  正如作家出版社所预料的那样,他们推出的张平最新长篇反腐力作《十面埋伏》,像张平的《法撼汾西》、《天网》、《孤儿泪》、《抉择》等作品一样,一经面市,即刻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眼下,《十面埋伏》已是第二次加印,发行量正向10万册挺进;中央电视台正紧锣密鼓地筹拍同名电视剧,担纲导演的是著名导演张绍林;同时,同名电影也已在准备中。
  《十面埋伏》讲述某监狱侦察员从一服刑犯人身上发现重大线索,继而牵扯出一起涉及狱内狱外社会各阶层的大案;公安人员经过与高官、大款以及被腐化的监狱领导的周旋,终于取得重大进展;在殊死搏斗中,数名公安干警献出了生命,黑社会犯罪团伙被铲除。
  今年45岁的张平是国家一级作家、山西省文联副主席。张平因揭示权与法的阴暗面而蜚声文坛。据说,自从《法撼汾西》引起的官司让张平闻名全国后,他便开始被戏称为"山西省第二信访办"——因为他的家门口总是拥挤着含冤叫屈的老百姓。
  在今年图书市场普遍低迷的背景下,张平的新作《十面埋伏》自6月份出版以来销量竟然能够直线上升,张平这个"反腐作家"因此而再次受到瞩目。
  
  自称"落伍作家"、"不可救药"
  
  《十面埋伏》是张平耗时最长的一部作品,从采访到完稿,整整历时5年。那天,当张平写完《十面埋伏》的最后一笔,已经是凌晨4点钟,天色黑沉沉的,住宅四周悄无声息;他一个默默地坐在自己不足4平米的书房里,眼泪突然汹涌而至。他用双手抹了一把又一把,可泪水怎么也抹不完。
  张平后来在《十面埋伏》的后记中说,他的眼泪是为自己,也是为自己书中的人物流的。
  《十面埋伏》采访时间长、构思时间长、写作时间长,对张平的身体和健康的损耗也最大最长。《十面埋伏》完成后,他才发现自己的视力已经下降到了让人震惊的地步。身体的抵抗力也大不如从前。由于成年累月地伏在电脑荧屏前,他的脖子几乎成了硬的,经常头晕脑胀,颈椎有毛病已经势在必然。为了体验真正惊心动魄的感觉,张平曾跟着特警队,连夜长途奔袭数百公里,到邻省的一个偏远乡镇去解救人质。回来后,他昏睡了两天两夜,上吐下泻,高烧不退,患急性中耳炎以至鼓膜穿孔,住院二十多天。
  张平说:"也许在有些人眼里,我这种情感方式和写作方式,实在有些太迂腐太可笑太陈旧太原始,都什么年代了,还有这样的举止和表现,除了再一次印证你这种落伍作家的不可救药外,还能说明什么?"
  就像张平自称的这种"费劲而又愚笨的写作方法"一样,他写每一部作品前,都必须进行大量的采访和调查。有人看了《十面埋伏》,对小说跌宕起伏的情节,尤其是书中表现的曲折性和残酷性不免产生疑问——这是真的吗?然而,张平说:"可能因为我的想象力有点差,我写的东西必须是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人物、细节要有原型,要不然心里不踏实。"
  为了写作《十面埋伏》,张平采访了几个模范公安局、十几个一级英雄,在公安战线摸爬滚打好几年。书中顽强不屈的侦察员、鞠躬尽瘁的老公安、穷凶极恶的犯人都有原型。"不熟悉,不了解,感动不了自己的人和事,我根本无法落笔。"其实,张平即使是在写作期间,一旦有拿不准的地方,他还是要不断地往下跑。"没办法,写现实题材,只要写的不是个人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大概就只能这样,于是越写就越觉得难。就像画画一样,画大家都没见过的东西怎么画也可以,画大家都司空见惯的东西,你再费劲还是让人看着有毛病……大家正生活在其中的日子,你若想把它像了,大家都认可了,可就绝非那么容易。这跟作家的想象力没有任何关系,再有想象力,也不可能把你没见过、没听过、一点不懂不熟悉不了解的东西写得栩栩如生。一个细节,一些常识性的东西,有时候采访好长时间还是闹不明白。"
  
  由于恐吓电话太多,拍《天网》时出动了警察
  
  对于自己的付出,张平说:"其实,累点苦点倒在其次,再累还累得过那些打工仔!再苦还苦得过那些下岗工人?你跟着去执行了一次任务,就几乎住了近一个月的医院,那些时刻在执行任务的普通干警又如何?"他深刻地体会到,写这种现实题材的作品,真正劳心劳力的是作品以外的一些东西。对于一个作家来说,选择了直面现实、直面社会,那就犹如陷入雷区,遭遇十面埋伏一样。
  据说,作家蒋子龙曾经去某地采访,人还没到,就已经接到许多电话,你是不是要写那个地方?是不是要写那个地方的某某人某某事?劝说的,提醒的,暗示的,甚至还有要挟的、恐吓的、告状的。其实,像这样的事情,张平也不知遇到过多少次。"想采访到一点儿真实的东西,实在太难太难。等你采访了,写出来了,各种对号入座的就来了。明的,暗的,让你防不胜防。"张平的小说《天网》拍摄电影时,由于恐吓电话太多,当时作为全国人大常委和谢铁骊导演,竟也不得不请太原市公安局派警察在现场进行保护。张平的另一部小说《抉择》拍电视剧时,曾拍过《孔繁森》的导演陈国星,竟然在很长时间里找不到一家愿意接受他们进行实地拍摄的工厂。
  张平认为,最要命的是,有时候不得不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危险。圈外处处有雷区,圈内时时有冷箭。圈内还有各种各样的圈子,善意的告诫,真诚的批评,也有令人不可思议的冷漠和不屑,让他不寒而栗的常常是这样一些话:急功近利;艺术性太差;这样的东西能算是文学?
  张平慨叹:"真正是身陷重围,十面埋伏!"
  其实,张平也尝试过新的写作方式。早在80年代,看了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后不久,张平便发表了一些中短篇小说,其中的一些作品还得到了好评。他看过啃过许多大部头的西方现代和后现代的文学、理论作品,而后又进行过多方面的尝试,很认真,也很投入。直到今天,张平仍然很喜欢当年看过的许多作品,包括国内一些先锋作家的作品,他也一样非常喜欢。但在自己的创作中,他还是渐渐放弃了这种尝试性的写作。
  因为觉得自己不管怎么折腾,写出来的仍然是一种表层的东西。""因为你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没有让你具备这种东西。"他感觉到,自己表现的,并不是骨子里渗出来的,不是从自己潜意识里冒出来的,不是从自己的血液里流淌出来的。
  读《陈奂生》,看一遍哭一遍,觉得写的是自己
  张平还在幼年时,他的父亲被打成了右派,全家遣返祖籍山西晋南的一个山区农村。上学后,在学校里,他一直是"狗崽子"。初中没毕业,张平便开始了回乡务农的生活,整天干的活是挑大粪、挖水井、掏猪圈、拉粪车。13岁时在万人大会上批判自己的父亲,15岁,他自己也成了万人大会的批判对象。16岁那年,张平跟大人一样到崎岖险峻每年死人无数的北山拉煤,来回一趟400多里,要整整走上5天5夜。第一次回到家,他的两条腿肿得像水桶一般。
  便这样,也只能休息一天,然后又上路。这之后,他干过民工,做过代课教师,写过材料,当过文艺宣传员。还算幸运,他后来作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被推荐到师范学校读书。在校期间,为了不挨饿和那一丁点的补助费,他两年中的3个假期,都是在山上最原始的煤窑里度过的。近1000公斤的煤车,压在瘦削的肩上,一个来回15公里,每天要往返4次;每次从煤窑里出来,就啃一相碗大的玉米面窝头,喝一瓢污浊的生水。所得的报酬,也就是每天3块人民币。
  1978年,张平考入山西师范大学。1979年,父亲右派得到改正。就在这一年,他的家里破天荒分到了5亩责任田。张平在暑假回到家,带着刚生了孩子不久的妻子,在地里昼夜奋战40多天,硬是把一个长10米,宽5米,深3米多的沟壑填平,妻子累得两次晕倒,他自己则消瘦了十几斤。这年,5亩地打了两千多斤麦子,一家人围在几十袋麦子面前,父亲哭,大伙也都跟着哭。在农村挨饿近二十年,全家人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粮食。几年后,张平读到高晓声的小说《陈奂生》,他看一遍哭一遍,觉得小说里写的就是自己。
  1982年大学毕业至今,张平考从农村到城市,一步步同样走得不容易。一家3口,住过不到8平米的地下室,一下大雨,屋里的积水就漫到床边……
  这差不多就是张平大半生的经历,这就是融入他血液中的叙事文本和思维模式,"以自己的这种人生轨迹和生命体验,用那种超前的写作方式进行创作,我觉得几近无聊和奢侈。"为人民大众而写作,也就是为自己而写作。对于张平而言,这并不只是一种选择,更多的是出自一种本能。
  《抉择》发表后,有朋友问张平,你作品中的这种激情究竟从哪来的?作家写东西应该是厚积薄发,你怎么就不住地往外喷涌?事实上,从《天网》到《孤儿泪》到《抉择》,一直到《十面埋伏》,回过头来看一看,连他自己也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在这么多年的文学创作中,一直能在作品中保持着一种经久不衰的情感冲动,这究竟是为什么?
  张平认为,这除了跟自己的人生经历有关外,更多的大概是因为自己所写的其实是一种大众化的社会小说,政治小说。
  还在大学期间,张平就听作家刘心武说过:看到社会上的不平和非正义,你能气愤得发抖吗?--这比文学更重要。近20年过去了,这句话还在张平的记忆里蠢蠢而动。
  "我觉得写作首先是一种责任,其次才能是别的什么。"也许正因为如此,他才选择了今天这种创作方式,才会在生活中找到如此之多的创作素材,他才会让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一次次的震撼,从而让自己不断地产生着强烈的创作冲动和创作欲望。张平说,他不会放弃自己的这种选择,至少眼前还不会放弃。"即使自己身陷雷区,遭遇十面埋伏,那也九死而不悔。没办法,只能认了。"
  图:电影《孤儿泪》剧照
其他文献
小心!最危险的敌人往往最接近你……  大学教授迈克的妻子原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探员,在一次执勤任务中不幸丧生。对于恐怖份子设计的死亡陷井致使妻子丧命,迈克心中始终笼罩着挥之不去的阴影。  一对活泼和善的夫妇奥力佛和雪柔与迈克成了邻居,两家人走得很近,关系热络的不疑有它。迈克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使他对奥力佛渐渐产生怀疑。迈克的女友仙鲁克认为他只是神经过敏,但迈克决心要探个究竟……  被喻为世纪末新好男
期刊
出差十多天。一回来——桌上的来信堆成小山包!利用晚上睡觉前,心姐一一拆看并将来信归类。  实在是分身乏术。近一段时间,心姐无法回复每位要求复信的朋友。但这不等于就此撂手了。待忙过最紧张的阶段,喘口气,再了此心愿。借“通心桥”一角,心姐先向每一位热心读者问好并表示诚挚的感谢!关心《电影画刊》的读者这么多,尤其七期与读者见面后,说什么的都有。心姐一一拜读了。  首先得感谢上海的杨国侯老师。作为一名《电
期刊
一直相信人生的某种直觉,不然我怎么会在8年前喜欢上她?  一直相信人生的某种直觉,不然我又怎么能够真的见到她?  1999年6月18日,是我永不会忘记的日子。当我得知赵雅芝因参加河南台的《萝卜·白菜》节目来郑州时,激动不已,在爸爸的帮助下找到了两张票。入场后,我发现贵宾室门口围了许多人,我猜想难道她在里面?于是我突破层层重围冲了进去。赵雅芝果然坐在那儿,发髻上盘,穿着白色上衣,青灰色裤子,脚蹬白皮
期刊
吴启华、蔡少芬银坛伉俪双双步入大银幕  “霹雳虎”吴奇隆再回影界带给观众新感觉  身躯不同,思想一样,当杀手换上警察心,从此,深情延续,杀出一生最爱!  警探“吴启华”即将结婚的前夕奉命捉拿职业杀手“吴奇隆”,不料却遭到原本要暗杀“吴奇隆”的Bob的误杀而身亡。医生按他生前的器官捐赠卡,将其心脏偏巧不巧地移植到受伤的“吴奇隆”身上。换了心的“吴奇隆”整个人完全改变了,他对“吴启华”的未婚妻“蔡少芬
期刊
如果说认识赵雅芝是一种缘份,那么见到她更应该是一种缘份吧!  5月8日中午,赵雅芝会来参加《幸运99》节目,费了好大的劲儿,我终于见到了她!  那是在玉楼东酒家。进门,远远地看见芝姐坐在最角落的那一桌。娇美的脸上带着浅笑,时不时与旁边的黄先生低语着什么,甜蜜、温情。我不敢过去打扰,就这样远远地望着,却好想走过去。终于我忍不住了,抱着像册和画册走到芝姐跟前:“芝姐,麻烦你帮我签了名,好吗?”“好啊!
期刊
“拼搏”的回响  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如果有人问我:想一想哪部影片对你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沙鸥》!  《沙鸥》讲述的是我国女排运动员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拼搏终于赢得了世界冠军的故事,公映于1981年,该片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具有电影语言现代技巧的“探索片”,声画对位长镜头,启用非职业演员等等,在当时是颇为“前卫”的,令人耳目清新。然而,更震憾我心灵的是片中所充溢着的百折不饶的拼搏精神。
期刊
一个美丽的金发女人和一个超能婴儿的较量  别以为呀呀学语的婴儿就天真,别以为他没思想,不信你看看——  如果我告诉你,两岁的孩子会柔道,后空翻、迪斯科跳得比大人都好……你信吗?  一名女教授从DNA研究中发现,婴儿在诞生时都是天才,他们在婴儿阶段有一套属于自己群族的语言,两岁开始使用成人语汇后才丧失这种天赋。女教授企图利用这种婴儿能量来统治全世界。不料,一个聪明过人的婴儿以兰波之姿逃出了实验室。女
期刊
常常自称“小演员”的陈宝国其实可不是“善主儿”,能三番五次在银幕和荧屏上“揪”着、“揉”着观众的心,一时间闹得万人空巷、众说纷纭,这不能不说是个人物!眼下好人难做,好人也吃香,可演了大半天好人的陈宝国却一头扎到坏人堆里,演了个被人唾骂的大特务徐鹏飞!这不是给自己较劲吗?  人的记忆就这么奇怪,每每一边看陈宝国演戏,一边为李治皇帝悲、为孝子乔家伟哭、为玻璃花叫绝,但印象中的他永远与《赤橙黄绿青蓝紫》
期刊
文学和电影所面临的困境其实是一回事,说到底,还是一个为什么人写,为什么人拍,为什么人看的问题。  小说没人看,原因很多,但我觉得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作家写小说不是为了让广大读者看,而是为了让专家学者看,让外国人看。不管国内有没有读者,只要有几个专家说好,有一两个外国人肯定,那就等于大功告成了,别的一概可以放到脑后。说写给大多数人看的东西,是媚俗。宁可媚雅,也绝不媚俗。同"文革"时期的"宁左勿右"异
期刊
林心如是一个见一面就能记住的女孩,这不仅仅是她的美丽与善解人意,更在于她有着很好的修养和宽厚待人的心。  《还珠格格》的紫微使林心如一夜成名,有无数的少男、少女、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小朋友们喜欢她,为之着迷和倾倒,而心如却把成名看得很淡,她只要认认真真的做好每一件事就可以了,每当影迷们有所求,她一一满足他们的愿望,签名、拍照不厌其烦,那份谦虚和礼貌真让人感动。  在天山电影制片厂的新片《为你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