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我校高职汽车类专业机械基础课程群建设为例,通过对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使知识体系更加合理,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递进式提高,从而达成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机械基础 课程体系 能力培养 课群
【基金项目】2014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GH14285;2015年度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2015ZCY278;2015年度吉林化工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大课题。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229-02
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市场对汽车服务行业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1]。机械基础课程是高职汽车类专业学生基本职业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承上启下,对学生学习和掌握后续专业课程及毕业从事相关工作将产生直接影响。
一、机械基础课程设置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必要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能够解决生产经营与管理中的实际技术问题的应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教学过程中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的培养都应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实际应用为重[2]。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基础课程如果达不到教学要求和知识能力的储备,人才培养目标将很难实现。因此针对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改革尤为必要。
目前高职汽车类专业机械基础课程知识内容广泛,主要有“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工程力学”、“工程材料”、“机械制造”、 “CAD技术”、“实习实训”等相关课程。传统的专业机械基础课程经常内容设置重复交叉,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好,没有专业连贯性,从而影响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常沿用本科教学模式,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与实际岗位相脱节[3]。另外,高职学生大多学习能力较差,必须结合学生特点,对课程进行合理组织,因材施教。从实际教学来看,还无法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结合我校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不断改革,从知识的难易、层次结构入手,注重课程间教学内容的优化,加强知识结构的衔接,形成知识能力培养递进式的课程体系,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打基础,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课程的优化整合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学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4]。我校根据教育部高职教育教学相关精神,基于“成果导向,顶层设计,科学合理,统筹规划,分工协作,融会贯通”的基本原则,对汽车类专业机械基础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形成了递进式能力培养的课群课程体系。
1.加强行业标准规范意识,培养绘制、识读机械标准图样的能力
以典型汽车零部件设计与测绘任务为载体,将《机械制图》、《零部件测绘》、《互换性与测量》等内容进行整合,形成《汽车机械制图》课程,课程开设在第一学期。培养学生树立贯彻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意识,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分析和表达能力,培养工作责任心等职业素质,为今后的其他专业主干学习课程打下基础。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汽车底盘、发动机等课程将有直接的帮助。
2.有效加强知识结构体系衔接,培养机械零部件设计、加工及分析综合应用能力
以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按“必需、够用”的原则,整合优化《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工程力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液压传动》、《机械制造基础》等有关内容,形成《汽车机械基础》课程,课程开设在第二学期。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分析实际机械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从整体的、系统的角度分析某一实际机械,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高技术应用能力、解决工程综合问题的能力,同时为进行后续课程结构设计、工艺分析等方面的学习奠定基础。经大幅度整合后的技术基础课程更加符合教学规律和适应工程实际要求,既突出了应用性、实用性,强化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又便于压缩课时,将更多有效的时间用在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中。
3.加强由传统技术向前沿技术转化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应用现代前沿技术的能力
以现代前沿设计技术为依托,将《三维CAD造型》、《二维CAD技术基础》课程优化整合为《机械CAD技术实践》课程,课程开设在第二学期,以实践动手操作为主,加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现代设计手段和方法的学习与认识,进一步加强《汽车机械制图》知识的理解,也有助力于《汽车机械基础》具体应用,形成相辅相成,知识互补。
4.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金工实训》课程,提高综合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课程开设在第二学期后期。通过学生从实践到理论,边干边学,再从理论到实践,并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强调职业素质的训练引导。对专业知识的不断积累,循序渐进,达到知识和能力的递进式增长和提高,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独立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理论,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使学生富于创造性精神去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三、教学方法改革
结合汽车类各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情况,通过加强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积极组织教研活动,加强教师间的有效沟通联系,注重各课程教学内容与知识层次的衔接,完善课程建设;通过改革教学手段,如项目式教学等加强各课程间的联系,通过具体问题的提出在各课程间应用联系不同知识点,加强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通过改进课程的考试、考核方式,学科竞赛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注重课程群建设过程中各课程内容的设置,合理制订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加大实践环节比重,切实提高学生职业应用能力。使知识体系结构层次合理,循序渐进,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递进式提高。
四、教学改革成效
从我校汽车类专业毕业生的反馈情况来看,新构建的递进式机械基础课程群能力培養课程体系卓有成效。
1.以“必需、够用”的原则,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各课程避免了知识的重复与交叉,有效减轻了学生负担,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践技能的提高上,增大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程度较高。
2.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比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明显提高。新体系注重职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在设计、加工、制造等各方面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3.强化了职业与责任意识,学生的职业素质显著提高。课程学习结合企事业单位实际,传授最新的行业标准规范及管理常识,加强了学生对企业工作的认识,对执行力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意识提高,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本职工作的岗位。
五、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实践表明,通过统筹兼顾合理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整合,加强教学过程中课程间的联系与传承,加强基础,强化实践,注重知识结构和内容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是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切实可行的一个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建伟.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 科技创业家,2013(14):192.
[2]南秀蓉、陈玉芳、潘淑微.高职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的优化整合[J]. 中国成人教育,2008(16):130-313.
[3]何秋梅、何良胜.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群[J]. 职业技术教育,2010(17):17-19.
[4]黄颖、仇丽梅.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 职业技术教育,2008(08):29-30.
作者简介:
甘树坤(1973-),男,吉林德惠人,吉林化工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方面的研究。
吕雪飞(1975-),女,吉林德惠人,吉林化工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机械基础 课程体系 能力培养 课群
【基金项目】2014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GH14285;2015年度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2015ZCY278;2015年度吉林化工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大课题。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229-02
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市场对汽车服务行业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1]。机械基础课程是高职汽车类专业学生基本职业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承上启下,对学生学习和掌握后续专业课程及毕业从事相关工作将产生直接影响。
一、机械基础课程设置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必要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能够解决生产经营与管理中的实际技术问题的应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教学过程中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的培养都应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实际应用为重[2]。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基础课程如果达不到教学要求和知识能力的储备,人才培养目标将很难实现。因此针对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改革尤为必要。
目前高职汽车类专业机械基础课程知识内容广泛,主要有“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工程力学”、“工程材料”、“机械制造”、 “CAD技术”、“实习实训”等相关课程。传统的专业机械基础课程经常内容设置重复交叉,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好,没有专业连贯性,从而影响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常沿用本科教学模式,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与实际岗位相脱节[3]。另外,高职学生大多学习能力较差,必须结合学生特点,对课程进行合理组织,因材施教。从实际教学来看,还无法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结合我校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不断改革,从知识的难易、层次结构入手,注重课程间教学内容的优化,加强知识结构的衔接,形成知识能力培养递进式的课程体系,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打基础,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课程的优化整合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学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4]。我校根据教育部高职教育教学相关精神,基于“成果导向,顶层设计,科学合理,统筹规划,分工协作,融会贯通”的基本原则,对汽车类专业机械基础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形成了递进式能力培养的课群课程体系。
1.加强行业标准规范意识,培养绘制、识读机械标准图样的能力
以典型汽车零部件设计与测绘任务为载体,将《机械制图》、《零部件测绘》、《互换性与测量》等内容进行整合,形成《汽车机械制图》课程,课程开设在第一学期。培养学生树立贯彻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意识,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分析和表达能力,培养工作责任心等职业素质,为今后的其他专业主干学习课程打下基础。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汽车底盘、发动机等课程将有直接的帮助。
2.有效加强知识结构体系衔接,培养机械零部件设计、加工及分析综合应用能力
以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按“必需、够用”的原则,整合优化《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工程力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液压传动》、《机械制造基础》等有关内容,形成《汽车机械基础》课程,课程开设在第二学期。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分析实际机械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从整体的、系统的角度分析某一实际机械,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高技术应用能力、解决工程综合问题的能力,同时为进行后续课程结构设计、工艺分析等方面的学习奠定基础。经大幅度整合后的技术基础课程更加符合教学规律和适应工程实际要求,既突出了应用性、实用性,强化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又便于压缩课时,将更多有效的时间用在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中。
3.加强由传统技术向前沿技术转化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应用现代前沿技术的能力
以现代前沿设计技术为依托,将《三维CAD造型》、《二维CAD技术基础》课程优化整合为《机械CAD技术实践》课程,课程开设在第二学期,以实践动手操作为主,加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现代设计手段和方法的学习与认识,进一步加强《汽车机械制图》知识的理解,也有助力于《汽车机械基础》具体应用,形成相辅相成,知识互补。
4.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金工实训》课程,提高综合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课程开设在第二学期后期。通过学生从实践到理论,边干边学,再从理论到实践,并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强调职业素质的训练引导。对专业知识的不断积累,循序渐进,达到知识和能力的递进式增长和提高,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独立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理论,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使学生富于创造性精神去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三、教学方法改革
结合汽车类各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情况,通过加强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积极组织教研活动,加强教师间的有效沟通联系,注重各课程教学内容与知识层次的衔接,完善课程建设;通过改革教学手段,如项目式教学等加强各课程间的联系,通过具体问题的提出在各课程间应用联系不同知识点,加强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通过改进课程的考试、考核方式,学科竞赛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注重课程群建设过程中各课程内容的设置,合理制订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加大实践环节比重,切实提高学生职业应用能力。使知识体系结构层次合理,循序渐进,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递进式提高。
四、教学改革成效
从我校汽车类专业毕业生的反馈情况来看,新构建的递进式机械基础课程群能力培養课程体系卓有成效。
1.以“必需、够用”的原则,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各课程避免了知识的重复与交叉,有效减轻了学生负担,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践技能的提高上,增大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程度较高。
2.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比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明显提高。新体系注重职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在设计、加工、制造等各方面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3.强化了职业与责任意识,学生的职业素质显著提高。课程学习结合企事业单位实际,传授最新的行业标准规范及管理常识,加强了学生对企业工作的认识,对执行力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意识提高,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本职工作的岗位。
五、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实践表明,通过统筹兼顾合理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整合,加强教学过程中课程间的联系与传承,加强基础,强化实践,注重知识结构和内容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是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切实可行的一个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建伟.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 科技创业家,2013(14):192.
[2]南秀蓉、陈玉芳、潘淑微.高职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的优化整合[J]. 中国成人教育,2008(16):130-313.
[3]何秋梅、何良胜.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群[J]. 职业技术教育,2010(17):17-19.
[4]黄颖、仇丽梅.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 职业技术教育,2008(08):29-30.
作者简介:
甘树坤(1973-),男,吉林德惠人,吉林化工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方面的研究。
吕雪飞(1975-),女,吉林德惠人,吉林化工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