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运用“关键词” 提高品德课堂实效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n816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每个单元和每课中都编排有“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一般言简意赅,都是经过编者精心提炼,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的方向和重点,明确将要学到的“品德与社会”的核心概念。因此,加强对关键词的研究,有效运用关键词,有助于教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设计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与特点的活动方式,切实提高品德课堂实效。
  一、立体解读关键词,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何谓立体解读?即教师在把握整套教材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处理好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关系,明确单元或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一)梳理单元关键词,明确单元目标
  “关键词”虽然出现在每一课中,但它不是孤立的。品德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每一个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同一主题内容在不同年级(或年段)重复、循环出现,但各有侧重,逐步提高。对于同一主题的内容,关键词是最能体现螺旋上升的要求的,一课教学的展开,就是关键词的有机连接。以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我的家庭生活”主题为例:
  通过纵向比较,同一主题在不同年段的内容层层递进,关键词所揭示的学生要学习的方向和重点也一目了然。这样,从整体到局部、由面到点,目标定位就较准确。
  (二)把握每课关键词,确定课时目标
  品德教材以单元组块形式呈现,一般一个单元有三四篇课文,这几篇课文之间各有不同却又密切相关。抓住每一课出现的关键词,可以帮助教师区别单元内课文的侧重,目标定位就会比较合理,避免出现面面俱到或反复、交叉教学的情况。以三年级下第二单元“生我养我的地方”为例。
  如上所示,单元中每一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都通过关键词进行了明确的表述,简洁、清晰、具体,突出了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而该单元中“家乡一日游”路线图的设计,就是建立在了解家乡位置、做个小导游、介绍宣传家乡特产、采访家乡人这些活动的基础上的。使学生对家乡的诸多方面进行综合了解,并在此过程中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三)分解课时关键词,把握课堂环节目标
  品德教学中,有的学习内容高于学生原有起点,会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如五年级上册《退一步海阔天空》一课,通过学习,要让学生知道宽容是一种美德,和人相处要懂得换位思考,学会宽容待人。然而生活中,同学之间为一点点小事斤斤计较甚至大动干戈的事时有发生,学生普遍在人际交往中不懂得宽容对待他人。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就需要教师分梯度解决问题,逐步达到教学目标。有位教师在教学《伤害只能写在沙子上》这个故事时,是这样处理的:
  当然,课堂是活的,往往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教师心中有目标,才能灵活应对课堂生成的问题,敏锐地捕捉信息,及时作出判断,采取合适的应对策略。与目标有关的可以放大处理;与目标关系不大的,教师要因势而导;而与目标毫无关系的,则要淡化排除。
  二、锁定关键词,精心实施课堂教学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锁定关键词,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加以选择,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一种教学活动的效用。
  (一)围绕关键词,精心选择材料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教师要根据实际条件,就地取材,创造性地发掘和利用学校、家庭、社区、媒体已有的资源……通过学生熟悉的材料拉近学生与学习对象的距离。”然而,面对丰富的资源,教师却时常难以取舍。因此,一名优秀的品德教师一定是挖掘资源、整合资源、运用资源的高手,面对层出不穷的资源,教师一定要围绕关键词妙用巧用,才能掌握提高课堂实效的法宝。
  比如,教学四年级下册《节日大观》时,教师根据课文关键词“传统节日、现代节日”将课文划分为两课时。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教材只呈现了三个现代节日。此时,教师并不一定要局限于这几个节日,而是要依据学生认知情况、教学时的月份及学生的兴趣点,将本月的现代节日、学生感兴趣的现代主题节日作为教学内容,以点带面,引导学生领悟现代节日的意义所在。
  教师围绕关键词精心选择材料,不仅不会偏离目标,而且能够结合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亲身体验而有所感悟,进而改变自身的行为。
  (二)锁定关键词,有效组织活动
  活动是品德课教师引领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和手段。课文中的关键词,有的指向教学目标,有的涵盖课文内容,有的揭示学习重点。这些关键词都能够帮助教师甄别和选择教材中的内容,抓住中心,设计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让每一种活动都围绕目标展开,发挥其价值,使活动更具针对性,提高教学实效性。
  比如,在《天生我材必有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围绕关键词“自信”,创设了“猜一猜”“读一读”“找一找”“秀一秀”四个活动。其中,“猜一猜”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有优点,也让学生感受到在同学眼中的自己有多棒;“读一读”活动事先请有关教师、同学以及家长对某学生的优点进行描述,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有多棒;“找一找”活动是提供优点菜单,请学生找一找、填一填自己有哪些优点,目的是进行自我评价,认识自己有多棒;“秀一秀”活动是让学生展示才艺特长,亮出自己。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从各个角度、途径发现和了解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心。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始终以树立学生“自信”为导向,精心设计活动,每个活动的目的明确,且层层推进,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三)聚焦关键词,适时展开评价
  在课堂评价中,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教学目标,眼中有全体学生,尊重个性,有的放矢,促使每个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获得积极的体验,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关键词简洁明了,能够帮助教师明确评价要点,在评价时不偏离方向,提高教师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如在执教四年级上册《诚实是金》一课时,有位学生提出:“说实话要倒霉的。”这不是与这节课的目标和重点“诚实”相悖吗?此时,执教教师没有立即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而是让他说说原因。原来,这位学生因为承认自己进学校的花坛玩,破坏了绿化,先是被教师批评扣分,回家后还被父母批评,而还有几个一同进去玩的同学没有承认错误,因为教师不知情反而没有受到任何惩罚。面对学生这种错误的道德体验,教师没有强行说教,也没有要他当堂检举,而是因势利导,来到他身边,摸着他的头说:“你勇敢地承认错误,说出自己的想法,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也许,有时诚实会让你吃一点眼前亏,但诚实让人心里踏实安稳,让别人信任和喜欢。做一个诚实的人最终会受到大家的赞赏,会有属于自己的成功,你愿意做诚实守信、受人欢迎的人吗?”教师的尊重和理解,让学生释怀。
  相信这样的聚焦关键词进行的即时评价,学生一定会对“诚实”有更正确、深刻的认识。
  三、拓展关键词,有效组织课外实践
  品德课的教学时空不仅仅在课堂和学校,学生只有通过生活中的亲身实践和感悟,才能获得经验和知识,增强能力,此时对关键词的准确把握,将增加品德教学课外实践的有效性。
  (一)借助关键词,收集课前资料
  课前资料的准备对学生来说存在着两大困难:一是学生不明确收集资料的目的,往往无法判断需要收集哪些资料;二是面对众多的信息来源,对收集到的资料无法进行取舍。这些都导致了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搜集的资料,却得不到有效利用。笔者曾经任教的一个班级中,一位学生就一篇课文的课前资料就打印了48页A4纸,但其中真正有效的又有几何呢?关键词的提示,对学生课前资料收集和课后的知识整理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避免学生进行盲目而低效的探究活动。比如:课前资料准备表中,教师将各课的关键词和学生课前要准备的内容同时呈现出来,帮助学生进行信息处理、分析和归纳。以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课前准备为例:
  有了关键词的帮助,学生在搜集和筛选资料的时候就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了。而且,通俗易懂的关键词更符合学生的思维和记忆特点,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复习、运用知识的效率和效果都有很大帮助。
  (二)拓展关键词,组织课后活动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课后实践活动是延伸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有益补充,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感悟,逐步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达到知行统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如四年级上册《网络世界》一课,通过课堂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网络的功能,懂得了上网要遵守网络文明公约,教师设计了一份课外实践作业,就是利用网络制作一张电子贺卡或发Email给在异地的亲人或朋友;六年级上册《民风、民俗与我们的生活》一课,教师结合传统节日——端午节,组织学生开展课后拓展活动;四年级上册《孝心献老人》一课,教师设计以了解长辈的生日、心愿、为长辈做一件事为主题的课后实践活动,将“爱老敬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学生通过直接体验,获得技能,获得真实的感受,这种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的原动力。
  《孝心献老人》学生实践活动——给爷爷奶奶过生日
  总之,品德教师要善于从关键词中挖掘素材,细细解读,放大作用,让它成为教师上好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抓手,助力教师打造简约而高效的品德课堂。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到关键词并非“万能”,不是所有的关键词都能指向教学目标,也不一定全都会提示教学重难点,甚至有些关键词的提炼也还值得推敲,所以在利用关键词进行教学的同时,亦不能被关键词框死,完全依赖关键词,一定要灵活处理,根据课程目标,依托学生原有生活经验,有效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
  (浙江省杭州市大禹路小学 310000)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德育工作变得非常重要。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对学生品德的发展与进步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样对学生逐渐成长为社会所需人才提供巨大帮助。本文简要分析了
用水量预测研究和给水管网数学模型研究是优化调度的基础,用水量预测模型是在分析城市用水量序列数据模式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统计回归的方法建立的数学表达式;给水管网数学模型是
论述了建设期货款利息计算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了准确计算贷款利息思路及有关参数的确定,给出了确定货款本金比例的计算式。
清华大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院组织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教授,加强研究、加强配合、形成合力,打造“勘察设计管理总裁高级研修班”,以顺应市场的发展趋势,解决勘察
小学英语对于学生而言是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能够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度和未来交际能力,甚至对于我国和外国的文化有一个基础的认知。随着教育资源
大清河河务管理处是省水利厅派出的河系管理机构,对河系内的水事水务进行全面管理.这些年来,加强了对河道范围内工程的管理,依据<水法>、<防洪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对水
通过对云潭水电站隧洞设计的介绍,以期抛砖引玉,为小型水电站引水系统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教学逐渐崭露头角,尤其对于小学数学这种抽象性比较强的学科而言,微课更有其独特的优势。那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微课资源是怎样应用的呢?本文笔者
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对以往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知识讲授的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改变,并且在教学期间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开展课程教学,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