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个明白”:日本制造业崛起密码

来源 :旗帜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luoyu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这场袭击既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又把美军几乎整个太平洋舰队送进了海底。12月14日,罗斯福总统召集海军、财政、工业等部门开了个“造舰会议”,会议的主题正如其名:船都沉了,咱得再造啊。而这一讨论,催生了后来左右各国制造业兴衰的关键概念——“质量控制”。
  什么是质量控制呢?说白了就是控制产品生产的性价比峰值,让它既不因太好而变贵、又不因太便宜而残次,造出来的东西刚好够用就行。在“造舰会议”后,美国正是依循这种够用就行的思路,像下饺子一样批量生产了大量的军舰。据统计,在1942年至1945年年中的短短3年半的时间里,美国仅航母就生产了147艘,同期英国只生产了10艘,日本生产了5艘。
  二战结束后,不甘心的日本人想“死个明白”,提出跟美国合办一个“战史编纂室”,美国人倒也豪爽,把可公开材料传到日本,大手一挥:随便看!结果日本人就在美军资料中看到了无处不在的“QC”(Quality Control,质量控制)一词。
  这个概念让日本人无法理解,因为在日本过去的文化中,质量是不需要“控制”的,匠人精神幺,要做就做最好。尤其是军舰,那可是“天皇的赐物”,必须精益求精。结果费时费力造出一堆工艺品,开到太平洋上让美军用绝对优势兵力一通乱轰,全送去见“天照大神”了。
  于是日本人的愣劲儿又上来了,非得搞清这个“质量控制”是啥,怎么搞。听说美国有位叫爱德华兹·戴明的博士是这方面的专家,参与过美军二战期间造舰的质量控制,正准备将研究经验总结成专著,于是赶紧上门去请:请博士务必来我们日本一趟,教教俺们啥是“质量控制”。
  可那会儿二战才刚打完,为表拒绝,据说戴明开了一个要让“日本人压根无法接受的天价”,想把日本人吓退。但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日本大藏省(财务部)居然爽快地批了这笔“天价”聘金。
  不知是高薪诱惑还是真的被日方诚意感动,这位戴明博士启程赴日讲学,系统地教会了日本人啥叫“质量控制”,并延伸出了更加系统的“质量管理学”。在1950年,戴明博士為日本工业振兴提出了以较低的价格和较好的质量占领市场的战略思想,它成为日本战后制造业独步全球的撒手锏。
  想想十分有趣,在二战中,率先发明“质量控制”概念的美国人凭这一招打败了日本,但在战后,执着于“死个明白”的日本却用同一招将美国制造业打得一败涂地。
  (摘自《齐鲁晚报》)
  (本文选自:华声文萃 2020年02期)
其他文献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曾艺研究组,在实验小鼠中开展实验,成功鉴定出小鼠胰岛中的干细胞类群,并借助干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获得了有功能的小鼠“人工胰岛”(胰岛类器官),为下一步人体“人工胰岛”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3月19日的《细胞》上。  据介绍,研究人员在寻找胰岛中成体干细胞的过程中,在实验小鼠身上发现了一群新的细胞类别“Procr+细胞”。实验证明,这群
期刊
苏中战役,是全面内战爆发后,粟裕在华东战场指挥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初战,带有战略侦察的性质。本文从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起草的30份电文,解析苏中战役在新中国诞生中的战略地位。探索“内线作战”的战略方针   1946年6月22日,毛泽东致刘伯承等人电:“粟谭主力对付江北之敌,配合你们作战”。24日,毛泽东给陈毅等人的电文要求:“粟谭率主力占领蚌浦间铁路线,歼灭三、四分区之敌,策应北面作战”。26
期刊
上海虹口区的一栋老房子里,木制写字台上堆着十余只毛绒玩具,它们都有着大大小小的“伤口”,有的皮肤破损,有的断臂残肢。72岁的朱伯明打开台灯,戴上眼镜,用针线仔细地缝补着一只蓝色的小熊玩偶。  他是一位毛绒玩具修复师,为这些受伤的玩具做“微创手术”。已经有上百只毛绒玩具接受了这种“微创手术”。但修复一个玩具也不只是做一场“微创手术”那么简单,整个过程更像是一场漫长且无微不至的伤后护理。  在他手下,
期刊
做体检时,很多人看到医生拿着一大把五颜六色的采血管,还没开始抽血就已经胆战心惊,看到医生一管一管地抽血,就算不晕血,也会觉得有些头晕。那么,抽多了血会把人抽成“贫血”吗?  一般健康检查,血常规、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如果再加其他检查项目,例如癌胚抗原检查、甲状腺素测定,都需要通过血液检测来分析,而不同的检测所用的试剂、培养条件、温度都不一样。所以,抽血人员会将不同类的检查项目用的血用不同的
期刊
1940年夏秋时节,黄桥战役打响。张茜、王于畊、陆若勉、胡雪江等新四军女战士毫无畏惧地穿梭于枪林弹雨之间,用她们的机智勇敢和实际行动见证了女性之伟大!  张茜——茜草之根染红世界  张茜,原名张掌珠,湖北武汉人,陈毅元帅的夫人。  1938年2月,张掌珠偷偷离家加入了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并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张茜”。用她的话说,茜草的根可以做成红色染料,我要用自己的热血染红世界。  1940年,张茜在
期刊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建立于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之日。从父亲徐伟和已故上海“老广播”何允的口述中,我得知不少有关电台开播前后的故事。  八条“黄鱼”买发射机   1948年初冬,淮海战役打响后,中共华中九地委根据西柏坡“九月会议”精神,开始准备解放后的城市管理工作。   11月27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临近毕业的中共地下党员徐伟与进步青年郑柏年,接到地下党组织的秘密通知,要求他们与其他同志在浦东联络
期刊
我刚在街角咖啡厅找到位置坐下,她便出现了。是我先认出了她,除了她臂肘上挂着的那个老人头白色帆布包让我有点陌生以外,其余的一切我似乎都挺熟悉。发式、风衣、长裤,甚至丝巾和无跟米色皮鞋都和照片里的一模一样。这种熟悉让我对她顿生好感,也让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对于这场赴约其实一直是有些烦躁不安。于是,我平静了下来。  她是我这个月见的第 11个约会对象,成功将我的前 10个瞬间逐出了记忆。我已经完全忘掉了她们
期刊
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在中国,家谱有约3000年历史,素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然而,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却正在淡漠甚至忘记家谱,中国人血脉相承的那个最重要的家谱正在消亡。  家谱被中国人丢了  古语云:三世不修谱为不孝。家法坏,谱谍尚有遗风;谱谍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谱不可不修。  古人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中国人重孝道,最根本的是
期刊
每次出席新闻发布会,不读稿子,疫情信息了然于心;面对记者提问,数据、事实脱口而出,表达清晰流畅;调度几万名医务人员,稳而不慌,谈及外省医疗队驰援武汉,却一度哽咽……  很多网友评价她:“专业、干练、利落、温情。”她出席的每一场发布会都变成了“圈粉现场”,2月18日,她的名字更是上了微博热搜榜第一名。大家这样评论她:“最硬核局长,用数据、事实、良知说话”“有如此表现,绝对离不开台下数年如一日务实缜密
期刊
叙利亚,一个被称为“文明十字路口”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各种文化的联通融汇之处。自公元前3000年起,亚述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一个又一个文明在这片土地上兴起更迭,留下丰富璀璨的文化遗迹。  自2011年爆发战争以来,叙利亚除了遭受不可估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文化遗产也一直面临巨大威胁。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叙利亚6处世界遗产都在战乱中受到“严重影响”,其中古城巴尔米拉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