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策略至关重要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BGODWHBG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这样的课外阅读指导有效吗
  
  随着“千万少年快乐阅读”活动的推广,课外阅读指导课终于出现在学校的课程表里了。日前,笔者参加了某校一次四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为三月谱曲》(南方分级阅读丛书《一朵花是一个家》中的首篇儿童诗)。老师是这样指导的:
  第一步,播放了《春天在哪里》的曲子,引导大家一起哼唱,激情引趣,导入文本;
  第二步,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推测、教师讲解等形式疏通了“呢喃”“闪耀”“巢”“萦绕”等生字词;
  第三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来朗读文本所表现出来的“可爱和美丽”;
  第四步,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解决三个问题:谁在为三月谱曲?曲子是由哪些内容谱成的?这是一首怎样的曲子?
  
  第五步,通读全文后点拨学生畅谈:您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六步,布置当周的课外阅读任务:阅读《初春》《春天经过的路口》《雨中的树林》。同时进行“设置悬念式”的趣味引导。
  这堂课上得很顺利,学生积极配合,在小组合作中解决了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学生的阅读自主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朗读尤其是个亮点,抑扬顿挫,富有童趣。执教老师颇为自豪:学生反应热烈,一定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再通过“设置悬念式”的巧妙引领,学生一定能顺利完成课外阅读任务。
  一周后,当笔者对本次课外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时,发现阅读效果和之前的期待大相径庭: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完成课外阅读任务!部分学生根本就没读!
  学生总体阅读情况如以下表格所示:
  课外阅读指导课就是为了让学生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某些课外阅读的任务,其目的是让学生真正读懂文本,产生共鸣,感受文本的魅力,激发再读同类文本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纵观该班43个学生,完成了量的阅读任务的有25人,占全班人数的58%;而完成了质的阅读任务(觉得文章很美,很想读)的只有4人,占全班人数的9%,这也就意味着这位老师精心打造的这堂课外阅读指导课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二、课外阅读指导的关键在于指导学生掌握理解文本的方法和策略
  
  依常理看来,《为三月谱曲》写的是春天的景色,而学生课后要阅读的《初春》《春天经过的路口》《雨中的树林》写的也是春天的景色,其文本类型相同,结构、难度相似,教师在施教时注重抓住诗歌中的意象来进行指导,应是效果颇佳,但为何结果如此“惨不忍睹”呢?当然,导致学生不能高质量地完成课外阅读任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学生的阅读障碍、家庭的阅读氛围和阅读约束、文本的诗歌体裁等,但从教学的角度来看,课外阅读指导课该指导什么,这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指导的有关规定如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对这些话我们可以解读为四点:
  第一,文本阅读教学的目标绝对不是让学生去认知文本这么简单;第二,阅读教学要让学生经历“如临其境”的体验,进行对话,产生共鸣;第三,要激发学生内在的阅读动机;第四,让学生对“如何产生共鸣”的个性化阅读经验有深刻的感受。所以,我们对照这位老师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就会发现他的偏颇之处:第一,从结果来看,学生只是对《为三月谱曲》的内容要素和作者情感有深刻的认知,老师的指导目标确立不当;第二,课上没有充分的联想和想象,学生没有经历“如临其境”的体验,不能和作者产生共鸣,也就不能产生发自内心的体验和感悟;第三,课堂上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盎然兴致”只不过是由于背景音乐、群体渲染等因素的激发,引起了学生的短暂兴趣,学生没有真正体验到文本的意境、语言的优美、表达的巧妙,因此不可能产生发自内心的持久兴趣;第四,没有教给学生如何走进文本意境的方法和策略,这也是本次课外阅读指导的最大失误。没有了方法策略这一工具,就不能形成迁移性的阅读能力,学生在阅读《初春》等三篇文本时自然就不能举一反三、体验文本的无穷魅力,也就没办法完成这次课外阅读的任务。这也就难怪为什么全班竟然有39个学生不能真正读懂课外阅读文本,不能达到“文本很美,我很想读”的目标。
  一言蔽之,从阅读教学指导的关键来看,就是要重点指导学生掌握真正读懂文本的方法和策略,只要教给了学生“方法和策略”这个杠杆,再引导学生找到内在动机这个支点,相信要撬起课外阅读这座大山也不是很难的事情。
  
  三、引导学生掌握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将事半功倍
  
  课外阅读能力的本质是学生掌握读懂文本的方法和策略。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在广州的一次培训课上有个形象的说法:“如果把小学语文进行大浪淘沙般的层层筛滤,最后剩下的就只有方法和习惯了,这才是学生最核心的语文素养。”只有让学生掌握阅读文本的方法策略,走进文本,“观文者批文以入情”“情随境生”“情动辞发”,身有所感,心有所悟,“灵魂被触动,精神被温暖,思想被升华”,这时学生就进入阅读的境界了,拥有了阅读的成就感。这也就是阅读心理学所倡导的由内在动机和自我效能感引起的持久阅读兴趣。所以小学语文大师窦桂梅说:“文本是有温度的!”要让学生体验文本的温度,就必须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和策略。
  只要教给学生真正读懂文本的方法和策略,学生再把这些方法策略经验化、个性化后熟练掌握,就能体会成功阅读所带来的愉悦和幸福,从而激发内在的阅读动机并形成持久的阅读兴趣;只要学生形成了持久的课外阅读兴趣,就必然有持久的课外阅读行为;只要加以引导和约束,何愁学生不能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呢?所以说课外阅读指导的最大误区就是对学生阅读策略和方法的忽视和回避!课外阅读指导的最大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且具有高度自我经验化的阅读方法。
  从有效教学的理论来看,学生的课外阅读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感知,即学生仅仅能获取文本的基本内容,而对文本的内涵不能推论和领悟;第二种境界是理解,即学生能理性地对文本内容进行归纳、解析和领悟,但不能达到“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状态;第三种境界是共鸣,即学生不仅能理性地理解文本还能领悟文本,能和文中人物、作者产生共鸣,深深地被文本的情节场景、思想精神、语言艺术所打动,达到所谓的“阅读的过程就是一次精神洗礼的过程”之阅读效果。
  再回过头来看《为三月谱曲》一课,学生只是达到了第二种境界。假设这位教师在指导时,能引导学生在脑海中播放“小溪潺潺”“枝头新绿”等意象中掩藏的美景特写大镜头;引导学生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去展开“欢跳”“滴落”等动词背后那一幅幅动态化的春天画卷;引导学生乘坐“感觉穿梭机”置身于三月的鸟语花香中;引导学生拨动心弦,去弹唱对“三月的歌曲”的一咏三叹调;尤其引导学生在情到深处时去思考总结个性化的“共鸣”方法和策略,那么让学生迈向阅读的第三种境界将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即使教师不做“设置悬念式”的趣味引导,相信全班学生中能产生“文章很美,我很想读”的体验的远远不只4个。
  总之,只有从教学的本质论和认识论上对课外阅读指导过程进行梳理,着眼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持久,立足于方法策略的形成,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也才能让学生“有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提出的目标,还能确保“千万少年快乐阅读”活动扎实有效地推进,而不流于形式。
其他文献
屋面防水工程是房屋建筑工程的一项重要的分项工程,应以防为主,以排为辅,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房屋建筑质量的好坏。本文对建筑屋面防水工程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建
夜,黑黑的,起风了,远处有一盏昏黄的灯在风中摇曳。那是一盏给予我生命,陪我走过大半人生之路的生命之灯。无论是在漆黑的夜晚还是茫茫的荒野,那盏灯一直闪耀在我的心里,给我温暖和力量,给我信心和勇气。  这不是一盏普通的灯,他是一个走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老人——我的父亲。他今年已经93岁高龄了。自从母亲去世以后,父亲像一盏孤灯在风中摇曳。没有母亲的日子,父亲显得那么孤单,那么无奈。所有一切美好的东西,好像
本文介绍了逆电器的主电路和控制技术,就当前逆变电源的并联控制技术和谐波处理的几种方法加以分析讨论,并指出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PWM或SPWM技术能做到变流装置的输出接近正弦波,本文介绍大容量逆变器采用多重化技术改善谐波输出波型的几种分析方法.
介绍了直流输电技术的两个主要发展方向:基于串联电容换相的换流器技术和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轻型直流输电系统.讨论了两者的工作机理、技术特点、应用前景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提升其施工效果的一个关键点所在,本文就重点针对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首先介绍了管理的主要内容,然后又探讨了如何做好这些施工管理内容的控制。
本文通过对传统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通过和新型施工技术的对比,阐明新型施工技术在工民建中的应用.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工作和理论研究实际,主要就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裂缝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简要探讨,仅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Meckel’s diverticulum is a very common congenital anomaly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but many cases remain asymptomatic and are diagnosed incidentally durin
分析了各种PWM控制方案及优缺点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保证从PWM到方波之间的连续过程,提出了HVSOPWM的方法.最后对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