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弯患儿初诊时胸椎矢状面形态对支具治疗期间侧弯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70例接受规范化支具治疗的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弯患儿资料.测量初诊和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初诊胸椎后凸角,并记录初诊时的年龄、Risser征、月经状态等参数.分析末次随访时的侧弯变化情况,末次随访Cobb角大于初诊5°以上或治疗期间接受矫形手术者定义为支具治疗失败,其余为治疗成功.运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支具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 患儿初诊时年龄平均为(12.6±1.2)岁,主弯Cobb角平均为30.2°±5.5°,随访时间平均为(2.7±1.1)年,末次随访主弯Cobb角平均为29.6°±8.0°.支具治疗失败患儿19例(27.1%),成功51例(72.9%).卡方检验发现支具治疗失败组以月经初潮未至、低Risser 征(0~1级)以及低初诊年龄(10~13岁)居多.Logistic同归分析表明月经初潮未至(OR=21.162,P=0.007)是支具治疗后侧弯进展的独立预测因素,而胸椎后凸形态与侧弯进展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通过早期规范化支具治疗,大部分脊柱侧弯进展可得到控制.患儿的生长发育状态是影响支具疗效的重要因素,而初诊时胸椎矢状面形态与支具治疗期间侧弯的进展无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