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拴马桩雕刻艺术(一)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cat_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名思义拴马桩是拴牲口的柱子,它的出现与人们饲养牲口有关,早在汉代画像石中,就生动雕刻有马拴在拴马桩的图像,例如,1911年4月,四川永川西北乡冰糟村崖墓出土石棺上刻有一马栓在柱上;1994年,四川新津鄧双乡石广湾岩墓出土石棺上刻一马拴在柱上,柱顶还刻一猴。唐代韩干画《照夜白图》绘一桩拴一马,元代任仁发《饲马图》也是此类内容,所以说栓马桩源远流长。在陕西关中一带至今遗存大量石质拴马桩,对此我们进行了全面了解,并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带有纪年款识的拴马桩,主要从桩首与桩颈的雕刻变化特征入手,对其造型特征、雕刻艺术风格进行再探讨。
  ◆胡人骑狮拴马桩
  通高198厘米,桩截面21.5×22厘米。桩首为骑狮人,头戴缠头帽,脸庞圆而丰满,串脸卷胡,浓眉大眼,圆目前视,高鼻。着圆领窄袖长袍,腰系衣带,项系巾,脚穿长靴,臂上系绳,骑于狮背上,右手抓狮耳,左手置于左腿上。狮子粗眉凸起,巨目,宽鼻,咧嘴,前两腿直立,后腿曲蹲。狮子似被压得难以承受,而骑狮人则呈怒相与驱狮欲行神情。人物面相为胡人,帽与衣着属胡人装,其睁目咧嘴,带着威武勇猛的形象,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也十分成功,虽然狮子驯服,可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原狮子不服,狂奔跳跃,骑狮人经过努力制服猛狮,奋力搏斗停止了,而思想情绪仍未平静,表情犹存,手还紧抓其耳,是艺术匠人对生活的细微关注,以艺术手法表现出来。圆形台座侧绕长绶带,桩颈正面雕刻行鹿,左右两侧刻奔鹿,后侧为折枝花纹饰,四角下各有一垂柱。
  ◆胡人驯狮拴马桩
  通高229厘米,桩截面27×27厘米。桩首胡人头戴缠头帽,侧头瞪目竖眉下视,宽鼻,嘴紧闭,留短胡,身着交领长袍,脚蹬长靴,俯身骑于狮背上,一手抓狮耳,另一手抓狮口咬的彩带。狮子宽眉凸目,瞪眼,口咬彩带转头,前退撑立,后腿曲卧,不受驯教,而驯狮者紧抓不放,狮子的那种凶野气势没有了,将被收服,呈现驯狮场面。驯狮人为胡人相,匠人突出刻画头、两手与须眉之间的特征,将人物性格典型性表现得真切。桩颈四面刻花卉,颈下四周各刻一垂柱。
  ◆骑狮拴马桩
  通高159厘米,桩截面25×25厘米。桩首骑狮人头戴小圆帽,帽顶带有一长穗,左侧下垂,帽有绣花,浓眉,大鼻,头微侧,嘴角带笑,身着交领宽袖长袍,脚穿靴,骑在狮背上,肩背上爬两只幼狮,右手抓狮嘴角,左手半举扶一幼狮。狮子粗眉巨目,宽鼻,大嘴长咧,颈戴项圈,下挂响铃,右前足踩球,左前腿直立,后两腿曲蹲,摇身头右转。狮子被驯服,那种凶猛威武的形态没有了,肩上的幼狮顽皮爬行,骑狮人左手挡着肩上的幼狮,防止其掉下来。从人物微笑的面孔看,头微前探,腰略弯,在狮身上戏耍。狮子的被驯服与其脸带笑容相互呼应,给人以喜庆感,整体雕刻随意,人物面相独具特点,五官的表情真实,两眼微睁,面上的皱纹雕刻一丝不苟,嘴角上翘,露出一排牙齿。微笑面像看似汉人,衣着也是汉装,追求真实感,刻画出内心。下设一台座,座侧绕长彩带,桩颈四面分别浮雕各类花草,四角下各有一垂柱。
  ◆胡人骑狮拴马桩
  通高167厘米,桩截面21×21厘米。桩首骑狮,头戴缠头帽,浓眉大眼,高鼻,张口呐喊,身着圆领窄袖长袍,骑在狮背上,背爬幼狮,两手分别抓一狮耳。狮子粗眉凸起,巨目,宽鼻,大嘴长咧,前腿撑立,后两腿曲卧。狮子体小,表现骑在狮背的胡人形象高大,狮被压得支持不住,又无法反抗,艺术匠人突出胡人骑狮为强者,凶猛的狮子无可奈何地被驯服。在人物刻画中,缠头帽向前,巨目大吼,若在空旷田野间召唤远处的人们,表现狮子被驯服后激动地大喊,显示豪放的性格。匠人抓着这瞬间意态神色,以写实的手法生动准确地呈现出来,雕刻娴熟而凝重,气势飞动而劲健,细致周到,突出主题,简洁生动。下设台座,座侧绕长彩带,桩颈四面分别浮雕花卉,四角下各有一垂柱。
  ◆骑狮拴马桩
  通高175厘米,桩截面36×36厘米。桩首骑狮,头戴瓜皮圆顶帽,宽眉,大眼,闭嘴,身首交领长袖袍,单跪在狮背上,一脚踏狮腿上,左手抚下巴,右手抓狮嘴,腰系带,背爬三只幼狮。肩部两只幼狮,虽残缺仍妙趣横生。狮子粗眉凸起,圆眼、宽鼻、大嘴吐舌,衔长彩带,颈戴项圈,下挂响铃,双前腿撑立,后两腿曲卧,露尾,头右侧,斜视等候。充分表达了骑者凝神静听。构思与气氛,使人领略到周围是幽静的旷野,只有清凉的冷风,将动态的场景表现出静态,它是通过精巧与熟练的技法得以表现的。人物的比例恰当,形态自然,没有呆滞感,衣着与其他桩人物相同,特别是狮子造型是一般驯狮桩之形,从整体看展现出民间艺术的技艺与传统性。下设台座与桩颈混为一体。
  ◆胡人骑狮拴马桩
  通高195厘米,桩截面22×22厘米。骑狮人头戴缠头帽,身穿圆领窄袖袍,粗眉大眼,宽鼻,咧嘴而笑,左手抓狮耳,右手抓肩后幼兽,身体微前屈,骑在狮背。狮子圆睁怒目,口含彩带,扭身侧首,挣扎欲行。整个雕刻形象质朴,艺术匠人的构思带有浓郁的感情,把驯狮改为要出外戏耍,造型准确,脸部表情十分传神,眼鼻与咧嘴笑的刻画,是围绕特定的个性,其憨厚、诚朴,表现出生活乐趣,这种性格与内涵,在雕刻艺术中都得到惟妙惟肖的表现。桩颈四面刻纹饰,四角下各雕一垂柱。
  ◆驯狮拴马桩
  通高185厘米,桩截面23×21厘米。骑狮桩首,头戴圆顶帽,帽穗垂至脸右侧,脑后留长辫,身着交领窄袖长袍,腰系带,浓眉大眼,抿嘴,右手抓狮耳,左手抓狮嘴,脚穿长靴,右肩落一鹰,神情平和,凝神前视。狮子粗眉卷曲,巨目,宽鼻,平嘴长咧,下巴有长须,颈戴项圈,下挂响铃,右前足踩球,左前腿撑立,后腿曲卧,转头右视。其雕刻时代明确,面部特征突出,与胡人栓马桩上的人物面相不同,可是身上衣着与脚穿靴与胡人相同,所骑的狮子类似,雕刻的艺术工艺手法与风格相同。桩颈束腰式,四周下各有一垂柱。
  ◆人物驯狮拴马桩
  通高192厘米,桩截面21.5×21厘米。骑狮人戴圆毡帽,左侧垂一流苏,浓眉大眼,宽鼻,高额骨,微笑。身着圆领窄袖长袍,两臂袖外缠绕细绳,怕天寒而为之,使风不能入衣内。骑狮人,两手分别抓一狮耳,右肩伏一幼猴,目视前方。狮子圆眼外凸,宽鼻,大嘴,颈戴项圈,下挂响铃,前腿撑立,后腿屈蹲,欲挣扎起身,其神态似抗拒重负,却又显得温驯。人物为汉人特征,狮被驯服,安然在狮背上,背上的幼猴端卧其上。驯狮人面相丰腴,雍容自在,表情庄重,刻画尤为出色,眼大深凹,眉宇宽松,嘴唇微闭,给人若无其事的神情,体魄魁伟,略带胡人形象。狮子形态与其他狮子拴马桩一样。雕刻技巧熟练、自然、朴实。下设鼓座,侧绕长彩带,桩颈四面分别浮雕折枝梅花、喜鹊祥云、莲叶、鱼纹,四角设垂柱。   ◆骑狮吸烟拴马桩
  通高176厘米,桩截面20×20厘米。骑狮人戴高花冠,长眼宽鼻,身着圆领窄袖长袍,脚穿高靴,坐在狮背上,右手持长烟袋,悠闲地吸烟,左手抓狮耳。狮子粗眉大眼,巨目宽鼻(嘴残),一前腿撑立,另一前腿踏球,颈挂响铃,后腿曲卧,蹲状,摇首斜视,骑狮人吸烟,略带微笔,现实中没有骑狮吸烟者,是雕刻艺人的理想美化骑狮。其造型与狮子和其他的人物骑狮桩首基本一致,特别是狮子程式化了。下设台座,桩颈四面分别为折枝花纹饰。
  ◆骑狮吸烟拴马桩
  通高177厘米,桩截面21×21厘米。骑狮桩首,驯狮人头戴缠头帽,浓眉大眼,高鼻,八字胡须,身着圆领窄袖长袍,腰系带,脚穿长靴,骑在狮背上,身前倾,头微歪斜,右手持烟袋吸烟,左手置狮腿上。狮子竖双耳,粗眉凸起,大眼圆睁,宽平嘴,口含长带,头右转,前腿直立,后腿屈卧,摇头晃身。雕刻的人物吸烟骑狮暂休息,神态自然,表情随意,不拘形迹,整体气氛和谐,人物雕刻通过动作、表情、姿态,着重突出骑狮人的性格。由于桩首的空间有限,仅容一人一狮,周围无对比衬托,艺术匠人捕捉到骑狮人劳累时吸烟休息的形象,有意识地进行艺术加工,丰富了故事内容。这件实用件雕刻特点是艺术匠人的高超技艺与丰富想象,现实中没有骑狮吸烟事例。如此单纯的石件,是在原有胡人驯狮的基础上大胆创造,增加了趣味与美感。下设圆形台座,座侧围绕长彩带,桩颈四面浮雕,正面奔马,后面灵芝,左右两侧折枝花。
  ◆人物驯狮拴马桩
  通高181厘米,桩截面22×22厘米。驯狮桩首,驯狮人头戴尖顶缠头帽,浓眉大眼,高颧骨,高鼻,咧嘴上翘。身着交领窄袖长袍,两袖外缠绳,脚穿靴子,骑在狮背上,双手各抓一狮耳,左肩上有一幼狮舔咬其左耳。狮子似不堪重负,发怒摇首,而幼狮咬耳痛疼难忍,手顾不上幼狮,时而皱眉闭眼,时而咧嘴呲牙,其现状无法控制,极尽嬉笑欲怒之态,脸上的表情被刻画得惟妙惟肖。顽皮的幼狮、欲发狂反抗的大狮,使驯狮人无可奈何。艺术匠人注意生活,用高超的雕刻艺术抓住这一刹那的情景,雕刻用刀严谨,一丝不苟,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下设圆形台座,座侧围绕长带。桩颈正面雕刻双喜临门,左、后两面花卉纹,右侧为雕刻折枝花,四角下各有一垂柱。
  ◆文人骑狮拴马桩
  通高204.5厘米,桩戴面25.5×26厘米。骑狮人戴幞头帽,细眉,眼睛似闭非闭,长须飘然。着交领长袖袍,袖口挽起,脚蹬长靴,骑在狮背,右手托腮,左手持书卷搭于肩上,安详休息。狮子挣扎欲怒状,口含绶带,下巴一撮长须,人与狮形象形成鲜明对比。文人虽然休息,仍能看出表情肃穆,眉宇间带有英气,雕刻精确、明快。面部外形是汉代形象,须眉细致生动,整个形态坐式,头上的帽子与手持的画卷更突出文人的特点,生动有神。细看其构思与其他骑狮拴马桩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穿着与被骑的狮子,在雕刻风格中与其他人物拴马桩是一致的,仅仅是面部有别。下设台座,四侧有长带围绕,桩颈四面各有浮雕。四角垂柱较一般习见之作较长。
  ◆骑狮奏乐拴马桩
  通高206厘米,桩截面21×20厘米。骑狮演奏桩首,驯狮人头带缠头帽,高鼻,嘴角微翘。身着圆领窄袖长袍,骑在狮背上,两手持琴演奏。狮子前腿撑立,后腿屈蹲,摇身侧首。虽然风化严重,仍能看出被驯服的狮子静蹲那里,似随着美妙的乐曲微摇动着。下设台座,座侧绕长彩带。桩颈四面分别浮雕杂宝书册、花卉几何纹、祥云、折枝花,四角下各有一垂柱。
  ◆胡人带鹰骑狮拴马桩
  通高181厘米,桩截面22×22厘米。骑狮人头戴缠头帽,浓眉大眼,高鼻,留络腮胡须,张嘴而笑。身着圆领窄袖长袍,脚穿高靴,左肩落一鹰,右手置右腿上,左手抓狮耳。狮子略低,颈戴项圈,下挂响铃,前腿撑立,后腿屈卧,人、狮、鹰三者和谐自然。狮子被驯服,并带鹰,对于整体的造型与其他胡人驯狮一样,雕刻艺术特别注意面部的刻画,面相丰腴,五官雕刻突出,形态生动,没有呆板感,通过对人物面部神情的刻画,成功地展现出其内心活动,提高整体艺术效果。下设台座,座侧绕长带,桩颈为束腰,正面和左侧浮雕花卉,右侧为喜鹊,后面是祥云。四角下各有一垂柱。
  ◆胡人牵狮拴马桩
  通高155厘米,桩截面30×31.5厘米。驯狮桩首,驯狮人头戴圆毡帽,浓眉大眼睁目,高鼻,留串脸胡须。身着圆领窄袖长袍,腰系宽带,脚穿方口鞋,肩背袋,腰佩弯刀、直剑与囊壶,脚穿长靴,坐于台座上,腿压一狮。狮尾下垂于桩颈下,左手置左腿上,握拴狮子铁链,右手上举,抓头旁幼狮。幼狮口咬耳,背后还有幼狮回首上爬。驯狮人的形象明显是胡人,伸头,注视前方。人物的雕刻注重造型与传神,从整体看身着胡人服装,肩背袋上的绣花雕凿耀眼,腰上挂的弯刀与剑囊壶,是西域特色,此可能是胡人到内地做生意,暂坐休息,来到内地周围的一切吸引着他,肩上的幼狮咬耳却顾不上,只是用手推开,而目光仍在注视新到的“世界”。匠人集中刻画人物之神态,对其他细节处理也做了精心安排,雕凿认真。就是身下的狮子,前腿撑立,使身侧翻,昂首注视肩上的幼狮,后腿蹬人,欲立,照顾幼狮,把动物的母爱也表现出来。身上的披挂物,同样造型准确,具有质感,把新到之处的神情展现出来。同时可以看到雕刻艺人对生活观察是非常认真的。桩颈四面分别浮雕“亚”字形图案,桩颈四角下各雕花果纹饰。从雕刻形象与特征看,比其他人物拴马桩时间略早。
  ◆驯象拴马桩
  通高176厘米,桩截面23×23厘米。骑象人头戴平顶毡帽,身穿圆领窄袖长袍,头略低,弯眉大眼,宽鼻抿嘴,目视前方,双手抓象耳,骑在象背上,脚穿高靴,双足蹬地。象长眼,大耳下垂,长鼻弯曲着地,目视前方,温顺可爱。在雕刻艺术中,工匠利用夸张手法,骑象人衣着与高靴与其他驯狮人一样,身材硕壮,目光紧盯前下方,表情肃穆,紧闭的双唇,微翘下颌,表达其气质和性格。象本身形体高大,但其雕刻的比较小,除了受空间限制外,更主要是突出人物驯象的能力。座与桩颈为一体,四面雕刻简单花卉纹饰,四角下各有一垂柱,下刻包袱角,角内正面及后面刻有花朵,左侧灵芝,右侧喜上眉梢,纹饰精美。
  ◆驯狮拴马桩
  通高169厘米,桩截面32×32厘米。驯狮人戴小圆毡帽,面相丰满,大眼睁目,高鼻,咧嘴呲牙,跪骑在驯狮背上,右手护耳,左手抓狮耳。狮子不堪重负,无可奈何地爬在地上,不能反抗。整体造型夸大人体而缩小狮子,使人联想狮子被驯服,却又看到什么让人物惊怕,可能是看到同伴驯狮中遭到意外,虽然是单体,却让人感到周围空间有变化。其手法突出人的面部与狮子的头部,表现驯狮的场景,在有限桩首空间雕刻,严谨,狮子压制被动,却很自然,从另一侧面感到驯狮不易,让观者从有限的艺术雕刻中产生无限的想象。
  ◆驯狮拴马桩
  通高199厘米,桩截面19×19厘米。驯狮人戴缠头帽,脸面阔硕,大眼,高鼻,咧嘴,头前伸,腰略弯,身前倾,骑在狮背上,双手紧抓狮颈。狮子圆目,大鼻,长嘴,
  不堪重负,却无力起身。整体雕工粗犷、真切、生动,仅为轮廓失比例,有的省略,突出主要部分,特别是狮子仅雕头,其体简单概括,分不出体与腿,没有呆滞与生硬感。由于石质坚硬粗糙,精雕细凿难度大,故仅雕主要部分,可使人联想到胡人驯狮,同时表现出胡人体格雄健,性格刚直桩颈内束,中间斜纹。四角雕垂柱。柱体两面刻“太”、“平”二字。
  ◆骑狮拴马桩
  通高188.5厘米,桩截面21×20厘米。骑狮桩首,骑狮人头戴圆毡帽,面部丰满,表情丰富,嘴角上扬,喜眉笑眼。身穿窄袖长袍,脚蹬长靴,颈上系巾,俯身跨于狮背上,右手抓一狮耳,左胳膊肘支撑左膝上,左手弯曲向上扶帽,呈骑狮欲跑之势。狮子双耳斜竖,粗眉凸起,圆眼巨目,大嘴高翘,宽鼻,口紧闭,含彩带,左前足踩球,右前腿蹬地撑立,目视前方。从骑狮人穿着看,应是北方冬季,可能遇到起风天气,低胸伸首手捂帽子,防止吹掉,而狮子的野性没有了。雕刻手法较为精致,人物形象准确,各部位清楚真实,狮子也同样,显示出艺术匠人的高超水平,与其他拴马桩有很多相同之处。下设鼓形台座,四周雕彩带纹饰,桩颈四周雕奔马、花卉、杂宝等纹饰,四角各有一垂柱。(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去山东沂水的泉庄,我总觉得是去寻找往日的旧梦,山泉、群崮等,仿佛与我有个前世的约定,只不过是选择了今日的相逢。在绿色的山峦中穿行,看到的山是绿色的,水是绿色的,风也仿佛是绿色的了。当我听说泉庄的泉与泰山的泉一脉相承之时,更为惊叹不已,特意从数百里之遥的岱岳山区来到泉庄,只为走进一个又一个目标,把泉庄的景色收入眼眸。  泉庄的泉有响泉、康家泉、碗泉等,能够常年不涸的泉有千眼之多,泉是这片土地繁衍生息
描述基于.NET的引领式在线学习系统的框架结构及各模块的主要功能,并阐述系统实现的一些关键技术,使用多层逻辑结构、系统安全性和系统错误处理.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8例左半结肠急性梗阻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性总结并随访,随访率为65%.结果 38例中左半结肠肿瘤32例,乙状结肠扭转并肠
僵尸网络(Botnet)是一种从传统的恶意代码进化而来的新型的攻击方式。为攻击者提供了隐匿、灵活、且高效的一对多的命令与控制机制。可控制僵尸主机实施DDoS攻击、垃圾邮件发送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预估芬太尼麻醉对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3-02—2015-02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麻醉药物将其分为舒芬太尼组
世纪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高速发展,微电子学、计算机信息处理及实时成像技术、三维结构重建技术等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微创外科将与传统外科并驾齐驱.较之传统外科,微创外科并不
目的探讨偏头痛伴焦虑/抑郁及功能残疾的相关功能残疾及影响因素。方法临床纳入94例确诊为偏头痛患者,并纳入7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目的 观察和分析帕金森病(PD)合并脑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120例PD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脑血管病将其分为合并脑血管病组(57例)和未合并脑血管病组(63例),观察和比较2组的病
目的研究术中采用综合措施在预防直肠癌术后复发与转移中的疗效.方法对在1990~1995年间术中采用综合措施,术后随访满5年的72例手术患者和1990年前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切除的60例
白瓷是华夏各民族文化融合的枢纽,其生命力之强、古人对其创新之执著,是其他颜色釉瓷品种难以相比的。从南北朝到明、清,老树新花的白瓷以及白瓷的审美文化交织着千丝万缕的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