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来源 :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ca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这一提法高屋建瓴地指出了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于中华民族重大意义。
  
  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由于人口的迅速增加,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工业的不断集中,人类向自然界索取越来越多,随之投向环境的废弃物也越来越多。据世界自然基金会《亚太2005年生态足迹和自然财富》的资料,2001年人类生态足迹比1961年扩大了2.5倍,人类对资源需求已经超出地球再生能力的21%。生态超载现象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不断加剧。这种超载持续下去,将会耗尽地球上的每份资源。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大问题。联合国2005年发布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综合报告》指出,过去50年,为了满足世界人口增长一倍所带来的对食物、淡水、木材、纤维和燃料的需求,人类对生态系统改变的规模和速度都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自1950年起的30年中,大量土地被开垦为农田,开垦面积超过了1700-1850年的开垦总和。20世纪后几十年,世界上20%的珊瑚礁已经消失,另有20%已经退化。自1750年以来,主要由于大量使用化学燃料和大规模的土地利用变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上升了32%,全球大约10%─30%的哺乳动物、鸟类以及两栖动物正在面临灭绝的危险。这些都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己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并努力寻求长期生存和发展的道路。
  事实证明,发展─污染─治理的路径选择,是一条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传统发展观和思维方式。
  可持续发展观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50─60年代。1962年,美国科学家卡逊发表的《寂静的春天》首次把农药污染的危害展示在人们面前,引起了大家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由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
  1980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等组织发起并制定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性的发展战略得到确认。这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付诸行动的开端。大会《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指出:“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使所有人民都享受较高的生活质量,各国应当减少和消除不能持续的生产和消费形态,并推行适当的人口政策,以满足当代需要而又不影响后代自身需要的能力。”
  中国向这次大会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发展报告》,系统回顾了我国环境与发展的过程与现状,同时阐述了中国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当代及未来的选择。
  可持续发展观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在不损害生态环境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解决当代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的协调问题;二是在不危及后代人需求的前提下,解决当代人经济发展与后代人经济发展的协调问题;三是在不危害人类整体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解决不同国家、地区以及各国内部经济发展的协调问题。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在经过人与自然之间矛盾冲突的严重教训之后的历史选择。
  ——是人与资源、环境由不协调走向协调的战略转移。
  ——是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为满足后代人需求的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一个国家来讲是极其重要的战略选择。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对中国而言,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生态环境脆弱等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只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是中国人口总量很大,现在已经超过13亿,未来30年还将净增2亿人左右,人口高峰将达到15亿左右。老龄化进程加速,现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超过1.43亿,占总人口的11%;到2020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1.64亿人,占总人口的16%以上。
  二是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关系人类生存的土地、淡水、石油等重要资源相当紧缺。人均土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和草地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6和1/3。
  三是生态环境脆弱,“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态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水土流失严重,占国土面积的38%,每年流失土壤50多亿吨;土地荒漠化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荒漠化面积达262万平方公里。生态系统退化,主要表现在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方面,并由此导致生物栖息地环境被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下降。最近媒体报道的太湖、巢湖、滇池等大面积暴发蓝藻,就是生态环境恶化的具体表现。
  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影响当代人的利益,也会影响后代人的发展能力。在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这种人口和资源环境的矛盾与冲突,几乎在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中都遇到过,其实质是当代人生活质量的改善可能会以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同时也存在一个地区的发展可能会影响到其它地区发展的情况。按照国际上通行的生态足迹方法,通过人均生态占用与人均生态空间的比较,可以发现我国已经出现大范围严重的生态赤字。导致我国生态赤字增加的主要根源在于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的粗放式增长。
  从目前情况来看,这种人口与经济的增长趋势是难以改变的,我们所能改变的事情是很有限的:
  一是通过提高人的素质,开发人力资源,改变人的行为,节能降耗,减少对资源的开发,缓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
  二是树立绿色环保观念,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一个地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其他地区的发展为代价。
  三是在发展中塑造一代新人,在代际延续中实现跨越;当代人的发展应该不以影响后代人的发展为条件。
  四是放弃“以财富论英雄”的增长至上的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绿色GDP核算体系。
  
  优先投资于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走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道路,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天地人和是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发展不是目的,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的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最终目的;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发展,也是社会、政治、文化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集大成;发展不能只考虑当代人的需要,也要考虑后代人的需要,还要遵循代际公平的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过程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彻底改变拼资源、拼环境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切实把经济增长转变到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人口素质上来。当然,技术进步也要依靠人的素质提高和能力增强。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就是发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实行优先投资于人的战略。
  优先投资于人就是说,政府要将公共资源优先安排到提高人口素质,稳定生育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和人居环境,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保护生态环境等领域,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有利于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变;有利于推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缓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增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和谐发展。
  应该说,优先投资于人的战略理念,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体现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精神,同时把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必然会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
  现在看,优先投资于人已经具备了现实基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大大增强了国家的整体实力和财政实力。人口转变为未来提供了15年左右的劳动力比较充裕,储蓄率比较高,抚养比比较低的人口红利期。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使人力资源不断积累。这些都为优先投资于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现在的关键在于加快建立优先投资于人的制度框架,形成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
其他文献
今年6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海内外舆论普遍认为,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一讲话为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
8月10日,七夕节即将到来,这个中国情人节有些特别,在大渡口万达电影院的包场里,“中甬·优米优米”楼盘的粉丝们吃着爆米花喝着可乐,享受着“相约七夕·YOU&ME”的专场电影。
随着高校后勤工作的社会化,这要求高校的党建工作必须相应地延伸到大学生的生活园区。大学生生活园区的社区化管理,使得大学生生活在相对集中的空间,容易引发集体行为。这种行为一旦发生,将严重干扰学校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影响学校的稳定。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活园区的党建工作,发挥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在园区的带头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地履行自己的义务,为建立和谐健康的园区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加强大学生生活园区
要拍出有深度的照片,除了要有扎实的基本构图、曝光等技巧外,也可以尝试透过相片来刺激读者的感官,让读者如亲临其境,切实感受到你拍照时的环境和想法,这样相片才显得有故事和生命力。  看:留意光与影 摄影便是捕捉光和影,要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当时的气氛,透过强烈的光影对比,可以突出主体,或是利用大逆光拍摄剪影,黑白相片更可以去除颜色,加强相片的光影效果,刺激读者的视觉感官。  听:拍出热闹和宁静 相片是静态
期刊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深入给建筑行业的发展带了新的契机,行业竞争也愈加激烈.建筑监督及建筑管理的迅速发展有利于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但在实际的管理中一些问题凸显出来,尤
幸福养老,一直是杭州市西湖区的重点民生事业.近年来,西湖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和“重在解决问题,重在取得实效”的指示精神,常
期刊
“Cas Vegas”源自西班牙语,意思为“肥沃的青草地”,由于拉斯维加斯是周围荒凉的石漠与戈壁地带唯一有泉水的绿洲,因此其逐渐成为来往公路的驿站和铁路的中转站.1905年,内华
期刊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若干方面重要任务,将“加强对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目标的统筹平衡”,作为今年
怎样枯燥、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有趣,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减轻孩子们的学习负担,让概念在孩子们心中得到完美内化呢?或许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概念的引入讲述宜直观形象  针对第一学段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数学语言描述的概念理解较为困难,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多用形象的描述,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打些合理的比方等,努力让孩子们理解所学概念,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式来进行教学。  夸张的手势,丰富的肢体语
教学督导是现代教育制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现代教育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各训练机构对教学督导必要性的认识总体上是明确的,但是,还有不少人对教学督导工作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疑虑和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教学督导主要是针对教员的,是“挑刺”、是“整人”等等。只有解决好认识上的偏差和错位,才能使教学督导真正深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挖掘出影响教学发展和提高训练质量的深层次问题;才能通过具体细致的评估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