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小学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字、词、语、篇章等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等,而其中教师的语言风格、语言表达方式等等不仅仅是决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氛围与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会在潜移默化间调动与激发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小学语文教学知识,更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语言方式与行为方式,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凸显小学语文教学价值与现实作用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语言特点
教师在教学语言上的灵活运用,对语文教学效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把握住小学语文的特性,对教学语言的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对于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立足学生实际情况,包括知识储备、接受能力、学习习惯等的基础上,根据语文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以及课堂教学范围,主动去调整语言组织方式,设计语调等等,从而强化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的重要作用与价值,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促使小学语文迈入素质化、科学化、全面化的良性轨道。
一、生动性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既要注意语言选择的精确性与准确性,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力量,影响与决定学生的语言习惯与语言表达方式,同时更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生理特点,有目的性地组织与选用语言,突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生动性,从而营造一种轻松欢乐、愉悦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比如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一些歇后语、谜语、俗语等等穿插其中,凸显教学语言的多样性,还可以在进行课文阅读时,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背景音乐,教师根据音乐的起伏与变化调整语言、语调等等,带领学生进入语文作品的意境之中,更为真切地体会到文学作品的魅力,这对于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与作品分析能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情感性
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形式,小学语文无论是在内容上,教学目标上,还是教学方式上都带有一种情感与情绪,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中的情感与情绪可能会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情感,为此,为了突出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作用力,教师要有效利用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情感性,使小学语文教学语言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有所调整,有所改革,并呈现出或是激昂、激进,或是低沉、无奈,或是欢快、向上的情感取向,既给予学生更为新鲜、独特的情感体验,同时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发学生的心灵感悟。比如在进行《最后一课》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体会作者对于祖国的依恋,对于侵略者无声的抗议,对于人民的同情,对于现状无力改变的无奈等等复杂的情绪与情感,教师首先必须酝酿情绪,并通过减慢与加快语速、加重语句的读音,调整声音的音量等等方式,全面、真实、立体地传达自己的情感与情绪,用心与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使学生能够真正获得一种心灵上的震动。
三、科学性
科学性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规范化、准确化的重要标准。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掌握语言表达技巧,了解世界与认识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身观与价值观,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树立高尚道德情操的重要平台,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要特别注意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尤其是在语音、语调、语调等等方面,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挨紧 (āi ),挨饿受冻(ái),白皑皑(ái)),投奔(bèn),蓓蕾(bèi lěi),当(本)年(dàng),逮老鼠(dǎi )等等极易读错声调,教师首先要规范自己的教学用语,遇到拿不定读音的字词,要在查阅地点之后再进行相关教学,从而既有效避免教学语言出现差错,同时也有效纠正了学生的印度问题,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这对于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以及长远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四、针对性
与其它高年级语文教学不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必须具有针对性,也就是说语言的选择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具体来说,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知识储备情况选择教学语言,切不可一味使用艰涩难懂、复杂深奥的词语,一方面加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另一方面也会大大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
另外,教师要选择小学生能够听懂、理解的词汇并不是说绝对不能使用相对较有难度的词语,在完成某些词语、成语的教学后,教师要有意识地有这些词语造句,为学生创设语境,使学生更为直观地“看到”这些生词、成语的使用方式与真实意义,让学生在不断理解与消化这些词语时增强语言理解能力与语言感悟能力,使学生在同样有限的课时里获取更多的知识。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语言的运用十分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与地域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适当的教学语言,以典范性、科学性、可接纳性和生动性指导教学语言的选取,以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為出发点,确定、筛选、调整教学语言,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学习主动性,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小学语文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并以此为契机加速推进小学语文素质化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李艳.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的分析[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1:205.
[2]孔宪梅.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A]. 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2016年1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2016:1.
[3]孙晓忠.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的探讨[A]. 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4]石绍金,唐艾玲.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探究[J]. 新课程(小学),2015,10:188-189.
[5]蓝长秀. 探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J]. 新课程(下),2014,03:14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语言特点
教师在教学语言上的灵活运用,对语文教学效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把握住小学语文的特性,对教学语言的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对于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立足学生实际情况,包括知识储备、接受能力、学习习惯等的基础上,根据语文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以及课堂教学范围,主动去调整语言组织方式,设计语调等等,从而强化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的重要作用与价值,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促使小学语文迈入素质化、科学化、全面化的良性轨道。
一、生动性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既要注意语言选择的精确性与准确性,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力量,影响与决定学生的语言习惯与语言表达方式,同时更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生理特点,有目的性地组织与选用语言,突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生动性,从而营造一种轻松欢乐、愉悦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比如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一些歇后语、谜语、俗语等等穿插其中,凸显教学语言的多样性,还可以在进行课文阅读时,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背景音乐,教师根据音乐的起伏与变化调整语言、语调等等,带领学生进入语文作品的意境之中,更为真切地体会到文学作品的魅力,这对于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与作品分析能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情感性
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形式,小学语文无论是在内容上,教学目标上,还是教学方式上都带有一种情感与情绪,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中的情感与情绪可能会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情感,为此,为了突出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作用力,教师要有效利用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情感性,使小学语文教学语言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有所调整,有所改革,并呈现出或是激昂、激进,或是低沉、无奈,或是欢快、向上的情感取向,既给予学生更为新鲜、独特的情感体验,同时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发学生的心灵感悟。比如在进行《最后一课》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体会作者对于祖国的依恋,对于侵略者无声的抗议,对于人民的同情,对于现状无力改变的无奈等等复杂的情绪与情感,教师首先必须酝酿情绪,并通过减慢与加快语速、加重语句的读音,调整声音的音量等等方式,全面、真实、立体地传达自己的情感与情绪,用心与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使学生能够真正获得一种心灵上的震动。
三、科学性
科学性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规范化、准确化的重要标准。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掌握语言表达技巧,了解世界与认识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身观与价值观,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树立高尚道德情操的重要平台,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要特别注意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尤其是在语音、语调、语调等等方面,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挨紧 (āi ),挨饿受冻(ái),白皑皑(ái)),投奔(bèn),蓓蕾(bèi lěi),当(本)年(dàng),逮老鼠(dǎi )等等极易读错声调,教师首先要规范自己的教学用语,遇到拿不定读音的字词,要在查阅地点之后再进行相关教学,从而既有效避免教学语言出现差错,同时也有效纠正了学生的印度问题,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这对于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以及长远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四、针对性
与其它高年级语文教学不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必须具有针对性,也就是说语言的选择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具体来说,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知识储备情况选择教学语言,切不可一味使用艰涩难懂、复杂深奥的词语,一方面加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另一方面也会大大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
另外,教师要选择小学生能够听懂、理解的词汇并不是说绝对不能使用相对较有难度的词语,在完成某些词语、成语的教学后,教师要有意识地有这些词语造句,为学生创设语境,使学生更为直观地“看到”这些生词、成语的使用方式与真实意义,让学生在不断理解与消化这些词语时增强语言理解能力与语言感悟能力,使学生在同样有限的课时里获取更多的知识。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语言的运用十分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与地域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适当的教学语言,以典范性、科学性、可接纳性和生动性指导教学语言的选取,以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為出发点,确定、筛选、调整教学语言,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学习主动性,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小学语文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并以此为契机加速推进小学语文素质化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李艳.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的分析[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1:205.
[2]孔宪梅.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A]. 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2016年1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2016:1.
[3]孙晓忠.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的探讨[A]. 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4]石绍金,唐艾玲.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探究[J]. 新课程(小学),2015,10:188-189.
[5]蓝长秀. 探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J]. 新课程(下),2014,0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