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转移癌姑息性放射治疗两种剂量与分割方案比较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03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肿瘤发生骨转移约占远处转移的30% ~ 85%,骨转移通常为多发.因此,骨转移癌的治疗属于姑息性治疗,其主要目的是消除或缓解肿瘤所致的疼痛症状,改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或对少数单发的肿瘤达到治愈的目的.放射治疗的局部骨转移的镇痛作用非常有效,另外还可以预防病理性骨折和脊髓压迫的发生.尽管对于骨转移癌的放疗技术和剂量与分割已进行了大量临床研究[1-2],但最佳的技术和剂量与分割仍在探讨中.本研究进行了8 Gy单次与30 Gy分10次两种剂量分割的随机分组研究,以评估不同放疗剂量分割方案对骨转移患者生存率、缓解疼痛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槲皮素(ON)对6 Gy X射线照射后大鼠免疫功能及肝脏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第1组连续7 d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0.5 ml/150 g体重)作为对照组,第2组(QN组)连续7 d用槲皮素(40 mg/kg体重)腹腔注射,第3组用单次6 Gy X射线照射,第4组(6 Gy+QN组)连续7 d腹腔注射槲皮素(40 mg/kg体重),在最后一次注射后
将治疗基因克隆于可被辐射诱导激活的Egr-1启动子下游,利用Egr-1基因的调控序列可被辐射刺激的特点,形成基因和射线对肿瘤的双重杀伤作用,是近年来放射治疗研究的热点[1-2].下游目的基因的选择,对提高肿瘤基因放射治疗疗效至关重要.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C端血色素结合蛋白样片段PEX可阻断血管生成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3-5].本研究根据Egr-1基因启动的
氡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环境宅气中的天然放射性气体,是一类不可忽视的呼吸系统放射性污染物[1].目前,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氡及其子体划为Ⅰ类致癌因素,WHO也把氡作为19种已知的人类重要致癌因子之一。
目的 观察电离辐射对耳蜗毛细胞的损伤情况,探讨山莨菪碱对耳蜗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将健康豚鼠50只随机分成3组,健康对照组10只,单纯照射组和药物防护组各20只,每组观察20耳.各组豚鼠行听觉脑干反应(ABR)阈值测定后,对药物防护组和单纯照射组豚鼠的耳颞部用直线加速器所产生的6 MeV电子线予以分次放射(2 Gy/d),每次照射前30 min于药物防护组豚鼠的股部肌肉注射山莨菪碱,单纯照射组
为了更好地了解急性放射病(acute radiation sickness,ARS)损伤中肝脏功能的变化,笔者观察了"10.21"山东济宁辐射事故中2例急性放射病病例肝功能指标的动态变化,现分析讨论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