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心脏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 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an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居家心脏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20年3月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奇数为对照组,进行一般家庭护理模式,偶数为实验组,实施居家心脏康复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康复时间。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康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居家心脏康复在降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方面效果十分理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介入;心血管疾病;居家心脏康复
  现阶段,介入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活率[1]。值得注意的是,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术后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休养,在以往的工作中,护理人员多是在患者出院时对患者进行简单的知识宣讲和健康教育,导致患者并不能进行科学的运动康复,对患者康复进程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本研究旨在观察居家心脏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20年3月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奇数为对照组,进行一般家庭护理模式,偶数为实验组,实施居家心脏康复模式。对照组年龄63~77岁、平均(68.4±1.8)岁,男17例、11例。实验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63~79岁、平均(68.6±1.9)岁。两组基础资料方面的差异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均为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能够配合实验开展。排除标准:中途失访或退出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一般家庭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居家心脏康复模式:在居家心脏康复模式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出院时对患者身体状态进行细致评估,科学合理地制定居家护理方案,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居家护理方案的作用及详细步骤,指导进行太极拳、五禽戏、步行等有氧锻炼,严格控制运动时间,在保证患者得到适当训练的同时避免过度劳累,指导患者生活中应注意规范自身饮食,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摄入过多脂肪,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此外,护理人员应要求患者亲属在居家心脏康复过程中观察患者心理状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沟通,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负面情绪,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促使患者积极参与到居家心脏康复中来[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康复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況比较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康复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康复时间为(21.6±1.6)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0.8±2.4) d,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相比一般家庭护理模式,居家心脏康复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优势较为突出,从心理康复、运动康复及饮食康复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康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综上,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康复过程中应用居家心脏康复干预,能够规避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参考文献:
  [1]赵冬婧,汤玮,曹树军,等.院内+居家续贯式心脏康复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6):73-78.
  [2]邱孝丰.心肌梗死Ⅱ期心脏康复现状调查及护理内容构建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干预对外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6月~2020年8月随机抽取本院外科4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抽样法分为甲组和丙组,分别给予常规干预(甲组)、综合干预(丙组),对比两组干预结局。结果:丙组手卫生依从性评分(侵入性操作前后、接触病人前后、一般性操作前后、与易污染物品接触前后、手套戴换前后)明显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合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急診护理流程管理对急诊患者急救效果、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48例急诊急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流程、急诊护理流程管理。比较两组急救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静脉采血时间、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期刊
【摘要】本文总结王德敬教授三十余年中西医结合单元疗法治疗尿失禁的临床诊疗经验,王教授擅于综合运用毫针刺法、灸法、推拿、中药治疗、盆底肌肌力训练(运动处方)、营养、心理、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尿失禁。倡导借鉴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临床疗效评价,以功能解剖为基础中西医结合,多学科思维互相融合,其论治思路与方法指导临床尿失禁的治疗常常效如桴鼓。  【关键词】尿失禁;中西医结合;单元疗法;盆底肌;康复  尿失禁(U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其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8月~2020年8月间展开本次研究,随机选择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不同护理模式分成参考组和实验组,参考组采取传统护理,实验组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DBP、SBP等血压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诊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本院接诊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介入治疗,且治疗过程中并发心律失常,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10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八段锦运动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临床运用效果,并探析该种方式对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按随机双盲法,将我院于2019年7月~2020年6月所接诊的66例晚期肺癌患者分成甲、乙组,甲组予以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之上对乙组予以耳穴压豆与八段锦运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改善情况。结果:乙组重度疲乏所占比重(15.2%)显著低于甲组患者(3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期刊
【关键词】颈动脉蹼;短暂性脑缺血;临床分析  [Key words]Carotid artery web;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颈动脉蹼是临床一种少见的疾病,是隱匿性卒中的可能病因,病理基础是内膜肌纤维发育不良。我院收治1例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就诊的男性患者,结合MRA及CTA等检查、临床治疗和随访确诊为颈动脉蹼,分析其诊疗经过,为临床提供经验借鉴。现报道如下: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走動式管理在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门诊自2019年3月~11月接诊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实验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增加走动式管理,对比两组护理管理质量。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走动式管理可提高门诊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可将走动式管理推广至门诊护
期刊
【摘要】为了给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提供高度科学、高度实用性心理护理,临床医务人员应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的研究,建立科学理论的指导体系,统一标准评价体系,制定出科学评估和综合性心理干预流程和规范,改善患者心理症状,达到身心健康。  【关键词】心理护理;功能性消化不良;情志;发病关系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非器质性病变,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等范畴,患者就诊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