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师源性策略

来源 :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00789563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策略有很多,而教师个体的人格魅力、学识修为、教学艺术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拟对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师源性策略加以探讨。
  1.丰蕴内涵,以学识修为激趣
  要想让学生喜欢上自己任教的学科,教师必须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教师从教学设计到教学语言,从教学态度到教学方法,从课堂板书到课外辅导和作业批改,无不向学生传递着为师者对这门学科的热爱程度,而学生心中也自有衡量的尺度。就以我为例,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每次考完试,不管熬夜到几时,我都会把当天的试卷批阅好,并做好试卷的统计和分析。第二天上课,我总是在学生的惊叹声中开始讲评试卷。为了促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我常常主动借书给学生,从名著到通俗读物;有时还有意向学生借书看,并就书中的相关内容跟他们进行讨论。当学生感到语文老师很亲切,并且经常能给自己在阅读上以很大帮助时,他们能不为之感动并热爱阅读吗?俗话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语文教师必须努力丰蕴自己的内涵,以自己的学识和修为去激发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通过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情感,使所学的知识能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2.关爱学生,以教师人格激趣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霍懋征老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60多年来的座右铭。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关爱学生依然是教育的“良方”。语文教师一定要做一个有爱心的教育者,要捧着一颗心来面对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同时,还要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在平等的基础上善待每一位学生,不要因为学习成绩的优劣或家庭背景的好坏而迁就或歧视学生。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只有用真诚换取真诚,用正直构筑正直,用纯洁塑造纯洁,用高尚培养高尚。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会使学生产生信服感、敬佩感和归属感,从而激发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
  3.优化教法,以教学技艺激趣
  “寓教于乐”是学生最喜欢的教育方式。虽然我们的语文课不可能每堂课都让学生在乐中度过、在乐中学知识,但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符合孩子的天性,我们应该优化教学方法来活跃我们的课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他的《 活跃语文课堂教学气氛的方法举隅 》一文中就为我们列举了12种方法:激发兴趣法、设疑引入法、以画促读法、情感体验法、以演激趣法、先声夺人法、挑起矛盾法、背景追忆法、幽默调控法、仿写课文法、激励竞争法和分组讨论法。我们可以借鉴其法,也可以根据我们自己教学的特点,研究出新的方法。例如,在课堂上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我就采用了抽签回答问题法、小组成员互救法等。其实,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出发点都是营造课堂活跃的气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让他们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4.寻找契机,以体验成功激趣
  机会是成功的基础,语文教师要善于提供机会让学生表现出语文方面的能力。比如可以举行写字比赛、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作文竞赛等,让有不同特长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增加自信,也加深对语文的感情。另外,有条件的初中也可以成立文学社,创办自己的文学刊物,发表学生的作品。学生会因为自己的作品有机会发表而对作文学习和阅读学习更有兴趣。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自然会倾注更多的热情去关注语文、研究语文、创造语文。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激发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语文成为滋养学生一生的营养品。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新联中学,江苏 南通,226300)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对其自身的教育目的缺乏清醒的认识,对于是否存在教师主体的教育目的存在疑惑。然而教师的教育目的观或显性或隐性地存在于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出基于工
【摘 要】研究具有校本特色的创新体育教学计划,并形成操作性强的教学文本,才能便于体育教学计划的实施,才能有效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本文探讨了研究创新体育教学计划的步骤,并针对体育教学计划制订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以及实施策略,力求科学制订与实施体育教学计划,从而有效实现体育课程教学目标。  【关键词】体育教学 教学计划 实施策略    随着《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 课程标准 》)的
介绍了荒管再加热炉计算机优化控制系统的物料实时跟踪、炉温动态优化、待轧及时处理等功能.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优化控制系统的运行能够保证各种工况下出炉荒管的加热质量.
一、问题的提出体像烦恼是个体对自己的身高、体重、外貌、性别等的主观认知和评价,从而产生对自己身体不满意的情绪反应。进入青春期,随着性的发育成熟、自我意识的增强,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