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文化的丰富性、多元性和开放性,使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但是,迄今为止对芜杂的网络文化尚未有足够的技术手段加以筛选过滤,因为缺少控制的有效手段和运行机制,也增加了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辨识难度,因此也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4—169—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被广泛使用,网络成为继报纸、电台、电视之后最富有活力的、开放度最高的第四媒体。网络作为一种改变人类历史和生存方式的新生事物,它既给人们带来快捷便利的网上生活,给人们带来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信息滚滚而来,永不枯竭而又丰富多彩。利用网络人们可以及时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丰富资源,开阔视野,可以快捷、准确地了解热点问题,进行相互沟通。但网络的隐匿性及网上良莠混杂的信息,增加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辨别真伪的难度。大学是上网人群最为密集的地方,大学生们还没有较为成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完全自由化的“唯我的世界”里,心灵完全释放,道德得以放纵,专注色情、暴力、灰色信息,通宵与网友聊天、玩游戏,给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带来极大危害,甚至因此荒废学业。因此,网络环境下如何改进道德教育方法,重塑道德教育目标,更新道德教育理念已迫在眉睫。
一、传统道德教育工作的弊端
传统的道德教育多采用道德理论灌输的方式,具有内容上的高度一致性、价值观念的纯粹一元性、教育方法的始终一贯性的特点,这在相对封闭的德育环境中颇有成效。但网络文化呈现的是社会现实的丰富性、价值观念的多元性、文化信息的开放性,加之迄今为止对芜杂的网络文化尚未有足够的技术手段加以筛选过滤,缺少有效控制的手段和运行机制,从而增加了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辨识难度。网上的反社会、反人道、反科学、反文化的文化糟粕就可能侵蚀大学生好奇心强、鉴别力弱的单纯的心灵,可能造成大学生思想的波动、价值观念的无所适从、道德理念的混淆。显然,网络文化的良莠并存使大学生辨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得以凸现,但是,辨识能力的培养是传统的道德灌输方法所无法企及的。
二、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方法的改变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网络社会对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多种机会与选择,具备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对社会群体中知识层次最高、求知欲望最强、辨识能力相对较弱的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采取适度的灌输是必要的。因为他们长于道德书本知识,短于社会道德实践,不可能自发地生成和自然地巩固已知的道德观念以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当然,大学的道德观念的灌输不同于中小学的道德灌输,应当从道德观念是什么的认知上升为道德理念与道德行为何以成为可能及如何践履的理解和反思。但是仅仅凭借道德灌输还不能到收道德教化之功效,因为大学生的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尚不稳固,既可能接受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也容易轻信西方政治、文化、经济、道德诸多思潮的“新颖”和“真理性”,况且身处网络文化之中,面对民族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矛盾、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排斥、道德和非道德的相互否定,常常令大学生无所适从而左右摇摆。所以,道德理念的灌输有助于大学生接受道德观念,从而为道德辨识奠定科学而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传统的、灌输式的道德教育使大学生缺乏道德鉴别力、选择力和判断力,在面对包罗万象且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和观念时,像墙头草一样左右摇摆,无所适从。因此,在实施道德灌输教育的同时,还需要把大学生道德辨识能力的培养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来抓。
道德辨识与道德灌输相比,前者显得更为重要。大学生不可能实现道德教育的完成后再进入社会,教师也不可能时时在其身边做道德指点,加之大学道德灌输的时间、范围及内容的有限,大学道德教育也限于道德经验与道德原理之中,因此,仅仅接受道德观念教育还不能驾驭走向社会生活的个体道德实践。面对丰富多彩、常变常新的社会生活,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必须独立进行道德实践,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破解道德难题与伦理困惑,因此,要求大学生具有独立的道德辨识能力,能够在相互排斥的道德理念中选择并确定正确的道德价值,践履科学的道德理念,实现规范而高尚的道德生活。所以,在大学道德教育中以道德律条的灌输为基础,讨论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两难问题,无疑有助于大学生克服感性冲动和道德理念的矛盾冲突,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辨识能力及其自律和自主能力。
三、创建以自律为主的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的道德监督机制
现今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高校后勤社会化的逐步推行,扩大了大学生的活动空间,学分制式的弹性管理也增加了大学生的自由度,特别是网络文化的出现,使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从传统媒体拓宽到网络媒体,大学生可能接触到截然不同甚至完全对立的文化道德,由此将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及行为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以往颇有成效的、封闭的、他律式的道德监督机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他律式”管理,就高校学生管理而言,是指借助于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惯所产生的力量,促使大学生遵从社会道德规范,并通过各种规章制度规定大学生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及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实现道德监督和行为控制。这对于维护大学稳定的教学秩序,塑造大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質,培养国家需要的、合格的“四有”人才,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纯粹运用外部的制约因素,虽然可以在某种范围内控制大学生的感性冲动和思想波动程度,防止大学生的非理智行为,但并不能有效培养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和恒久的道德理性以及自主的道德行为。一旦生活环境发生变化,他律式监督一有松动,过去被压抑的、隐含的思想倾向和尚未解决的潜在问题将接踵而来,使以往的德育教化前功尽弃。
开放的网络文化改变了大学生的生存环境和道德环境,同时,也开辟了“非熟人”之间的交往机会,呈现的是少有人干预过问与管理控制的道德监督机制,因此在他律条件下被动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大学生可能放松对自身的道德约束,并和既有的道德发生激烈冲突。所以,网络文化呼唤着人的道德自律,需要主体自觉地内化道德规范而形成道德自律,即使是在个人独处,没有任何的外在监督和控制时,还能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当然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要达到完全的自律是脱离实际的,适度的他律是必要的。然而在大学德育中,不应满足于他律的成效,更应着力追求和推进两个转化:一是推进他律向自律的转化,二是推进浅层次的道德自律向深层次的道德自律的进化。由能够自觉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有自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追求、自觉限制自我冲动与任性的道德自律,有效进化为自己的心灵与道德规范相融合,排除道德的外在性和强制性,使道德不是外在于自我的戒律,而是自觉生命所奉准的信条,成为自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的道德自律。具备深层次的道德自律才能在个体与网络文化的接触中抵御庞杂的网络文化的非道德与反道德的侵蚀,保持道德自律的稳定性、恒久性和有效性。
四、开展封闭式道德教育和开放式网络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新型道德教育模式
传统的德育一般把学生封闭在校内,在教室里讲道德,在黑板上写道德,教育方式相对单一,学生所掌握的道德都是一些死知识,难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来。而丰富的网络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趋之若鹜,加之大学特有的文化氛围和技术条件,使大学德育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封闭的大学围墙已抵挡不住网络文化的渗透和冲击。因此,只是沿用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单纯施行可控制的道德教化已无多大效果,因此,利用开放的网络空间对大学生实施开放的网络道德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对大学生实施道德教育,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必须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我们不能一味地将网络本身视作洪水猛兽,而应该针对不文明、不道德的网上行为进行规范的网络道德教育,教会他们如何选择对身心发展及个人成长有利的信息,剔除不良信息;如何正确地使用网上信息拓宽视野,激发学习热情,在求知中创新。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趣味性、预见性、能动性等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即利用网络来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高校德育要抓住大学生追求时尚、热衷网络的特点,依托校园网,把德育进网络纳入到校园网络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加大德育软件开发的力度,制作一些集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多媒体软件,提高德育在网上信息的流量,保持信息的生机与活力,扩大其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将德育由平面引向立体,由单向引向多向,使德育更有吸引力、更富感染力。同时将网络文化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建立一些优秀的德育网站,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富有实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及党团网站,积极开展网上党团组织活动。努力构建网站内容,使之成为大学生的网上俱乐部,并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如知识问答、各类专题的动画制作比赛、网页制作大赛等,把大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健康的轨道上来。可以开展网上心理咨询活动,及时解决大学生求助者的各种问题。教师可以以普通网民的身份上网与学生聊天,了解他们的心理困惑,进行教育和疏导。通过这一系列的网上活动,寓教于乐,在无形中增强了师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从而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自觉构筑起抵制不良冲击的“防火墙”。当然,要使这些活动充分开展起来,建立和培养一支熟悉网络、擅长德育工作、懂得学生心理、具有奉献精神的网络德育队伍是当务之急。因此,要抓紧对教师的网络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网络信息技术素养,增强教师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德育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网络条件下大学生健康成才理论和规律的德育队伍,使之适应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的新局面。要鼓励教师提高自身的网络信息素养,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网络上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引导,变单向式说教为双向式交流,在互动交流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總之,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已显得越来越迫切和必要,而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自律意识和良好道德修养的提高也决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这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高等学校,应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并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加强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的培养,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更高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张群耀.基于网络的高校德育[J].教育发展研究. 2004,(6): 91-92.
[2]张琼.网络与大学生和谐人格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05,(8):
22-24.
[3]王照华.试论网络社会中大学生自律精神的培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6):50-52.
(责任编辑/刘惠音)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4—169—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被广泛使用,网络成为继报纸、电台、电视之后最富有活力的、开放度最高的第四媒体。网络作为一种改变人类历史和生存方式的新生事物,它既给人们带来快捷便利的网上生活,给人们带来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信息滚滚而来,永不枯竭而又丰富多彩。利用网络人们可以及时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丰富资源,开阔视野,可以快捷、准确地了解热点问题,进行相互沟通。但网络的隐匿性及网上良莠混杂的信息,增加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辨别真伪的难度。大学是上网人群最为密集的地方,大学生们还没有较为成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完全自由化的“唯我的世界”里,心灵完全释放,道德得以放纵,专注色情、暴力、灰色信息,通宵与网友聊天、玩游戏,给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带来极大危害,甚至因此荒废学业。因此,网络环境下如何改进道德教育方法,重塑道德教育目标,更新道德教育理念已迫在眉睫。
一、传统道德教育工作的弊端
传统的道德教育多采用道德理论灌输的方式,具有内容上的高度一致性、价值观念的纯粹一元性、教育方法的始终一贯性的特点,这在相对封闭的德育环境中颇有成效。但网络文化呈现的是社会现实的丰富性、价值观念的多元性、文化信息的开放性,加之迄今为止对芜杂的网络文化尚未有足够的技术手段加以筛选过滤,缺少有效控制的手段和运行机制,从而增加了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辨识难度。网上的反社会、反人道、反科学、反文化的文化糟粕就可能侵蚀大学生好奇心强、鉴别力弱的单纯的心灵,可能造成大学生思想的波动、价值观念的无所适从、道德理念的混淆。显然,网络文化的良莠并存使大学生辨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得以凸现,但是,辨识能力的培养是传统的道德灌输方法所无法企及的。
二、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方法的改变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网络社会对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多种机会与选择,具备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对社会群体中知识层次最高、求知欲望最强、辨识能力相对较弱的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采取适度的灌输是必要的。因为他们长于道德书本知识,短于社会道德实践,不可能自发地生成和自然地巩固已知的道德观念以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当然,大学的道德观念的灌输不同于中小学的道德灌输,应当从道德观念是什么的认知上升为道德理念与道德行为何以成为可能及如何践履的理解和反思。但是仅仅凭借道德灌输还不能到收道德教化之功效,因为大学生的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尚不稳固,既可能接受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也容易轻信西方政治、文化、经济、道德诸多思潮的“新颖”和“真理性”,况且身处网络文化之中,面对民族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矛盾、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排斥、道德和非道德的相互否定,常常令大学生无所适从而左右摇摆。所以,道德理念的灌输有助于大学生接受道德观念,从而为道德辨识奠定科学而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传统的、灌输式的道德教育使大学生缺乏道德鉴别力、选择力和判断力,在面对包罗万象且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和观念时,像墙头草一样左右摇摆,无所适从。因此,在实施道德灌输教育的同时,还需要把大学生道德辨识能力的培养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来抓。
道德辨识与道德灌输相比,前者显得更为重要。大学生不可能实现道德教育的完成后再进入社会,教师也不可能时时在其身边做道德指点,加之大学道德灌输的时间、范围及内容的有限,大学道德教育也限于道德经验与道德原理之中,因此,仅仅接受道德观念教育还不能驾驭走向社会生活的个体道德实践。面对丰富多彩、常变常新的社会生活,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必须独立进行道德实践,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破解道德难题与伦理困惑,因此,要求大学生具有独立的道德辨识能力,能够在相互排斥的道德理念中选择并确定正确的道德价值,践履科学的道德理念,实现规范而高尚的道德生活。所以,在大学道德教育中以道德律条的灌输为基础,讨论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两难问题,无疑有助于大学生克服感性冲动和道德理念的矛盾冲突,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辨识能力及其自律和自主能力。
三、创建以自律为主的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的道德监督机制
现今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高校后勤社会化的逐步推行,扩大了大学生的活动空间,学分制式的弹性管理也增加了大学生的自由度,特别是网络文化的出现,使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从传统媒体拓宽到网络媒体,大学生可能接触到截然不同甚至完全对立的文化道德,由此将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及行为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以往颇有成效的、封闭的、他律式的道德监督机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他律式”管理,就高校学生管理而言,是指借助于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惯所产生的力量,促使大学生遵从社会道德规范,并通过各种规章制度规定大学生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及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实现道德监督和行为控制。这对于维护大学稳定的教学秩序,塑造大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質,培养国家需要的、合格的“四有”人才,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纯粹运用外部的制约因素,虽然可以在某种范围内控制大学生的感性冲动和思想波动程度,防止大学生的非理智行为,但并不能有效培养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和恒久的道德理性以及自主的道德行为。一旦生活环境发生变化,他律式监督一有松动,过去被压抑的、隐含的思想倾向和尚未解决的潜在问题将接踵而来,使以往的德育教化前功尽弃。
开放的网络文化改变了大学生的生存环境和道德环境,同时,也开辟了“非熟人”之间的交往机会,呈现的是少有人干预过问与管理控制的道德监督机制,因此在他律条件下被动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大学生可能放松对自身的道德约束,并和既有的道德发生激烈冲突。所以,网络文化呼唤着人的道德自律,需要主体自觉地内化道德规范而形成道德自律,即使是在个人独处,没有任何的外在监督和控制时,还能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当然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要达到完全的自律是脱离实际的,适度的他律是必要的。然而在大学德育中,不应满足于他律的成效,更应着力追求和推进两个转化:一是推进他律向自律的转化,二是推进浅层次的道德自律向深层次的道德自律的进化。由能够自觉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有自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追求、自觉限制自我冲动与任性的道德自律,有效进化为自己的心灵与道德规范相融合,排除道德的外在性和强制性,使道德不是外在于自我的戒律,而是自觉生命所奉准的信条,成为自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的道德自律。具备深层次的道德自律才能在个体与网络文化的接触中抵御庞杂的网络文化的非道德与反道德的侵蚀,保持道德自律的稳定性、恒久性和有效性。
四、开展封闭式道德教育和开放式网络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新型道德教育模式
传统的德育一般把学生封闭在校内,在教室里讲道德,在黑板上写道德,教育方式相对单一,学生所掌握的道德都是一些死知识,难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来。而丰富的网络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趋之若鹜,加之大学特有的文化氛围和技术条件,使大学德育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封闭的大学围墙已抵挡不住网络文化的渗透和冲击。因此,只是沿用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单纯施行可控制的道德教化已无多大效果,因此,利用开放的网络空间对大学生实施开放的网络道德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对大学生实施道德教育,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必须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我们不能一味地将网络本身视作洪水猛兽,而应该针对不文明、不道德的网上行为进行规范的网络道德教育,教会他们如何选择对身心发展及个人成长有利的信息,剔除不良信息;如何正确地使用网上信息拓宽视野,激发学习热情,在求知中创新。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趣味性、预见性、能动性等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即利用网络来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高校德育要抓住大学生追求时尚、热衷网络的特点,依托校园网,把德育进网络纳入到校园网络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加大德育软件开发的力度,制作一些集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多媒体软件,提高德育在网上信息的流量,保持信息的生机与活力,扩大其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将德育由平面引向立体,由单向引向多向,使德育更有吸引力、更富感染力。同时将网络文化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建立一些优秀的德育网站,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富有实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及党团网站,积极开展网上党团组织活动。努力构建网站内容,使之成为大学生的网上俱乐部,并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如知识问答、各类专题的动画制作比赛、网页制作大赛等,把大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健康的轨道上来。可以开展网上心理咨询活动,及时解决大学生求助者的各种问题。教师可以以普通网民的身份上网与学生聊天,了解他们的心理困惑,进行教育和疏导。通过这一系列的网上活动,寓教于乐,在无形中增强了师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从而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自觉构筑起抵制不良冲击的“防火墙”。当然,要使这些活动充分开展起来,建立和培养一支熟悉网络、擅长德育工作、懂得学生心理、具有奉献精神的网络德育队伍是当务之急。因此,要抓紧对教师的网络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网络信息技术素养,增强教师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德育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网络条件下大学生健康成才理论和规律的德育队伍,使之适应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的新局面。要鼓励教师提高自身的网络信息素养,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网络上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引导,变单向式说教为双向式交流,在互动交流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總之,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已显得越来越迫切和必要,而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自律意识和良好道德修养的提高也决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这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高等学校,应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并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加强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的培养,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更高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张群耀.基于网络的高校德育[J].教育发展研究. 2004,(6): 91-92.
[2]张琼.网络与大学生和谐人格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05,(8):
22-24.
[3]王照华.试论网络社会中大学生自律精神的培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6):50-52.
(责任编辑/刘惠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