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战略中基本卫生保健的治理创新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lesl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是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之一。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中国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基本卫生保健体系,但在高度行政化的医疗卫生健康供给侧,面向城乡社区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提供者(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于庞大等级体系的最底端,始终处于积弱不振的境况。在健康中国建设进入新时代之际,基本卫生保健的治理亟待创新,其要旨是降低行政机制的主导性并调整行政机制运行的方式,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和社群机制,并促使行政、市场和社群治理形成互补嵌入性的新制度格局。这一新制度格局的落地、生根,不仅与全球性基本卫生保健的改革大趋势相吻合,而且将有可能成为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在医疗卫生健康领域的重要体现。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绩.县域内的块状产业集群作为我国工业化的重要形态,丰富了我国现代化道路的具体内涵.家庭经营作为块状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本土社会现象.在工业生产中,家庭始终是一个独立、理性的经营决策单位,将积累的财富持续投入产业发展中.家庭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呈现的"拿命在拼"的精神状态,是我国工业化能够在基础薄弱的农村迅速发展、不断升级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中国奇迹的重要精神因素.中国式的代际关系和家庭伦理是家庭经营的内在精神动力,也是理解中国现代化道路和生发本土
科学研究总是从问题开始的,科学地提出问题是科学地解决问题的根本前提.马克思说:"一个时代所提出的问题,和任何在内容上是正当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有着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世界史本身,除了通过提出新问题来解答和处理老问题之外,没有别的方法.……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全国性综合哲学社会科学刊物,热诚欢迎海内外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投寄稿件或推荐优秀作品.一、本刊主要发表哲学社会科学前沿研究成果,涵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国际关系学、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学、教育学、语言学、民族学等各学科以及跨学科研究的论文、调查报告、学术综述等.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度好文章评选经读者初选、专家终选,在全年刊发的115篇文章中,最终有7篇文章被评选为2020年度好文章.现将《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度好文章评选结果及专家评审委员会名单予以公布.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包括探讨符合历史实际的人类文明特别是中华文明的认定标准,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中国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一百年来,中国考古学取得一系列举世瞩目的丰硕成果.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考古工作体系不断健全,国际学术话语权明显提升.经过几代考古人的不懈努力,最初作为西方"舶来品"的考古学逐步适应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
期刊
编者按: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考察,实地察看了莫高窟,察看了珍藏文物和学术成果展示,听取了敦煌研究院在石窟文物保护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介绍.在敦煌研究院,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敦煌文化延续近两千年,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的珍贵史料."
期刊
期刊
物理学尤其是基础物理学的研究,构成了人们认识物质世界深层本质的主要来源,是我们了解和把握整个科学发展的基础。20世纪以来,随着基础物理学理论的不断革命和突破,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代表,构成了整个物理学的支柱,其应用被延伸到了几乎所有物理学的分支领域,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物理世界的理解;第二阶段以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和宇宙学的标准宇宙模型为代表,在物理学的统一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展;第三阶段以超弦与圈量子引力为代表,虽然目前它们还只是数学结构,而非成熟的物理理论,但正因
自我升级智能体的建立使人们对自我意识的研究有了一个程序化的标准,借助这种形式化的方法有可能弥合学界关于机器意识的分歧,破解机器意识研究面临的困局。但它也有逻辑上的局限。生成主义为自我升级智能体的提出奠定了认知基础。自我升级智能体的成功为生成主义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例证。尽管自我升级智能体向机器真正具有自我意识前进了一大步,但是人们只能说它具有了“功能意识”。造成机器意识困局的症结源自分析哲学传统与现象学传统的分歧和偏颇。解决的出路在于:从对立到相容,从互斥到互补,进而达到融通的新境界。
中国是一个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的小农生产历史特别漫长的国家,大国小农是基本国情。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如何认识和对待小农,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往观点强调小农的“脆弱性”,主张其最终要被其他经营主体所取代。这种主张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无法解释,正是传统小农创造了世界历史上最为灿烂的农业文明;正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小农户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体,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重新审视小农的历史地位与生命活力可以发现,中国小农虽然脆弱,但能够在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中,特别是在各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