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想到,当家庭“妇男”也可发现赚钱的机会。2年前,我在湖北武汉,就是众多上班族中的一员。平时没有什么爱好,我最喜欢下班后推着手推车逛超市,然后自己回家做饭,是个典型的家庭“妇男”。久而久之,我发现手推车的把手上,突然有了一些变化。原本“裸露”的一辆辆手推车上,正面、两侧都被挂上了各式各样的广告。来到重庆工作后,我发现超市手推车上光秃秃的。这个发现,让我突然意识到:完全可以把武汉的那套搬到重庆来!就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想法,让我现在不仅跳出了上班一族,每月甚至有了60万元左右的收入。
逛超市逛出个“金矿”
最开始在武汉发现超市手推车广告后,我只是感叹:现在的广告真是无孔不入,我辗转来到了重庆后,虽然工作变了,但爱好却一直没变,我还是喜欢一个人慢慢逛超市。逛了几天重庆的超市后,我发现超市手推车上面特别“干净”,居然没有广告。
当时我就想:有可能重庆的超市手推车广告市场还是空白。发现这个信息后,我走遍了重庆主城区的各大超市。一家没有,两家没有,所有的超市都没有。这时我非常激动,我意识到这是一个潜在的巨大机会。
但说起来很好笑,我虽然发现了机会,但并没有实际操作的经验。怎么办?当时我非常矛盾,一方面怕市场被别人抢了,另一方面自己确实又没有这个能力来经营。最后,我下定决心,马上到其它城市学习。
回武汉打探商机情报
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武汉市场已经成熟了,我完全可以直接去学习那边广告公司的做法,直接搬到重庆来,这也是当时我能想到最快回来抢占重庆市场的办法。
回到武汉后,经过一番打探,慢慢地搞懂了其中的道理。其实,整个操作并不复杂,单个手推车不是媒体,但几百几千部手推车所形成的网络,就是媒体了。一个超市就是一类商品的市场,产品陈列,本身就是一个传播商品信息的渠道。这里的消费群体多具有一定的购买力,消费群体以20~35岁的年轻人居多,还有部分是有一定固定收入的中老年人,而这一群体与品牌客户目标消费人群相匹配。把广告框加在大型超市手推车上,实际上就是做一个流动广告。
超市客流量大,购物车作为超市购物的辅助工具,每天都会反复与大量消费者“亲密接触”,不管是谁,都可轻易看到上面的广告。与车载广告等“途中媒体”相比,手推车广告的诉求目标更为直接,“命中率”更高。来自广告市场的一份调查显示,40%的受调查者表示关注过手推车上面的广告,表明这种方式做广告并不让人反感。
300多家超市成广告载体
重新考察市场后,2009年5月,我返回重庆注册了一家广告传媒公司。这之后的事情就非常简单了,完全照着其他城市的成熟模式来运作。
首先我跟超市签订协议,最开始我选择了离公司最近的重客隆超市永川店。走进超市大门时,我脚都在发抖,对于和超市合作,我空有理论,一点实际操作经验都没有。在门口徘徊了两步后,我鼓起了勇气,既然来了,就一定要拿下。谁知道,跟超市方衔接的过程出乎预料的顺利,超市负责人在我的引导下,看了其他城市的实施方案和成果后,马上就发现了这个根本不出力就能挣钱的机会。当时就敲定了合作计划。
在协议中,我们约定,广告公司可以利用超市手推车的正面扶手位置及车身两侧,张贴不超过车身大小的产品形象广告,给超市一定收益分成。
搞定第一家后,争取其他超市就容易得多了。在一个月之内,南坪的重百、新世纪、重客隆、好又多等相继跟我签订了协议。此后,我以南坪为主城起点,向其他区扩张。到现在,已经有300多家超市跟我签订了协议。
月入60万电影院也来了
最开始,我寻找的广告客户都是已进驻超市的产品为主。例如统一、康师傅、王老吉、五粮液等。跟我预想的一样,起初广告客户并不理解,认为消费者在超市购物,往往都直接看货架,并不关心手推车上贴着什么,真正去买广告上产品的恐怕不多。最后,我是用外地的大量事实来说服客户。比如,我引用了北京和上海地区的统计数据,在一个大型超市,按发布时间三个月计算,所投的广告不少于200万人次观看。与其它广告形式相比,要达到同样的效果,广告客户需付出 5倍以上的费用。
现在,我每个月的经营收入能达60万元左右,市场还在不断的扩大当中。目前受户外广告大面积拆除的刺激,手推车广告的业务量也大幅增长。连超市之外的客户也开始关注手推车这个广告市场。例如,万达电影院就已跟我签订了投放广告的合同。
但随着市场的逐渐扩大,竞争对手也来了,最近我就收到消息,不久之后,西安的一家广告公司也将进入重庆。从我的经验看,生活中时刻都存在着大把的赚钱机会,就看你准备好没有,即使是照搬照抄只要能赚钱就行。
专家点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懵懂的人来说,模仿是最有效的起步方式。”了解到靠模仿取得成功的案例后,重庆大学教授、重庆市中小企业孵化中心副主任金杰说,对于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创意经济、新媒体形态起步较早的地区来说,重庆的相关产业都还在起步阶段。要想在这种起步阶段发现能长久生存的商机,最简单有效的生存方式,就是对他们成功模式的模仿。但模仿也要讲究方法,并不是单纯地模仿商业模式表现方式,而是要深入地了解成就这种成功模式的精髓,再结合重庆自身市场的特点来开发,这才不至于出现东施效颦的窘态。
逛超市逛出个“金矿”
最开始在武汉发现超市手推车广告后,我只是感叹:现在的广告真是无孔不入,我辗转来到了重庆后,虽然工作变了,但爱好却一直没变,我还是喜欢一个人慢慢逛超市。逛了几天重庆的超市后,我发现超市手推车上面特别“干净”,居然没有广告。
当时我就想:有可能重庆的超市手推车广告市场还是空白。发现这个信息后,我走遍了重庆主城区的各大超市。一家没有,两家没有,所有的超市都没有。这时我非常激动,我意识到这是一个潜在的巨大机会。
但说起来很好笑,我虽然发现了机会,但并没有实际操作的经验。怎么办?当时我非常矛盾,一方面怕市场被别人抢了,另一方面自己确实又没有这个能力来经营。最后,我下定决心,马上到其它城市学习。
回武汉打探商机情报
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武汉市场已经成熟了,我完全可以直接去学习那边广告公司的做法,直接搬到重庆来,这也是当时我能想到最快回来抢占重庆市场的办法。
回到武汉后,经过一番打探,慢慢地搞懂了其中的道理。其实,整个操作并不复杂,单个手推车不是媒体,但几百几千部手推车所形成的网络,就是媒体了。一个超市就是一类商品的市场,产品陈列,本身就是一个传播商品信息的渠道。这里的消费群体多具有一定的购买力,消费群体以20~35岁的年轻人居多,还有部分是有一定固定收入的中老年人,而这一群体与品牌客户目标消费人群相匹配。把广告框加在大型超市手推车上,实际上就是做一个流动广告。
超市客流量大,购物车作为超市购物的辅助工具,每天都会反复与大量消费者“亲密接触”,不管是谁,都可轻易看到上面的广告。与车载广告等“途中媒体”相比,手推车广告的诉求目标更为直接,“命中率”更高。来自广告市场的一份调查显示,40%的受调查者表示关注过手推车上面的广告,表明这种方式做广告并不让人反感。
300多家超市成广告载体
重新考察市场后,2009年5月,我返回重庆注册了一家广告传媒公司。这之后的事情就非常简单了,完全照着其他城市的成熟模式来运作。
首先我跟超市签订协议,最开始我选择了离公司最近的重客隆超市永川店。走进超市大门时,我脚都在发抖,对于和超市合作,我空有理论,一点实际操作经验都没有。在门口徘徊了两步后,我鼓起了勇气,既然来了,就一定要拿下。谁知道,跟超市方衔接的过程出乎预料的顺利,超市负责人在我的引导下,看了其他城市的实施方案和成果后,马上就发现了这个根本不出力就能挣钱的机会。当时就敲定了合作计划。
在协议中,我们约定,广告公司可以利用超市手推车的正面扶手位置及车身两侧,张贴不超过车身大小的产品形象广告,给超市一定收益分成。
搞定第一家后,争取其他超市就容易得多了。在一个月之内,南坪的重百、新世纪、重客隆、好又多等相继跟我签订了协议。此后,我以南坪为主城起点,向其他区扩张。到现在,已经有300多家超市跟我签订了协议。
月入60万电影院也来了
最开始,我寻找的广告客户都是已进驻超市的产品为主。例如统一、康师傅、王老吉、五粮液等。跟我预想的一样,起初广告客户并不理解,认为消费者在超市购物,往往都直接看货架,并不关心手推车上贴着什么,真正去买广告上产品的恐怕不多。最后,我是用外地的大量事实来说服客户。比如,我引用了北京和上海地区的统计数据,在一个大型超市,按发布时间三个月计算,所投的广告不少于200万人次观看。与其它广告形式相比,要达到同样的效果,广告客户需付出 5倍以上的费用。
现在,我每个月的经营收入能达60万元左右,市场还在不断的扩大当中。目前受户外广告大面积拆除的刺激,手推车广告的业务量也大幅增长。连超市之外的客户也开始关注手推车这个广告市场。例如,万达电影院就已跟我签订了投放广告的合同。
但随着市场的逐渐扩大,竞争对手也来了,最近我就收到消息,不久之后,西安的一家广告公司也将进入重庆。从我的经验看,生活中时刻都存在着大把的赚钱机会,就看你准备好没有,即使是照搬照抄只要能赚钱就行。
专家点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懵懂的人来说,模仿是最有效的起步方式。”了解到靠模仿取得成功的案例后,重庆大学教授、重庆市中小企业孵化中心副主任金杰说,对于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创意经济、新媒体形态起步较早的地区来说,重庆的相关产业都还在起步阶段。要想在这种起步阶段发现能长久生存的商机,最简单有效的生存方式,就是对他们成功模式的模仿。但模仿也要讲究方法,并不是单纯地模仿商业模式表现方式,而是要深入地了解成就这种成功模式的精髓,再结合重庆自身市场的特点来开发,这才不至于出现东施效颦的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