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有这样的吉日,午后的阳光撩起心中的火苗,我知道,该出去走走了。朋友圈很多人都在晒太浮山樱花,疏影弄枝,让人生出些许艳羡。嗯——应该是个不错的去处。才在一个群里发了“樱花谷,谁同行?”六个字,便引来一连串回应。
巍巍的武陵山脉,饱蘸万古的苍翠,育奇峰,孕秀水,借着云贵高原的余威,向多情的洞庭湖逶迤而来。当他不羁的狂野,遇到洞庭的温柔,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已不可避免。于是,太浮山,历史性成为这场惊天动地爱情的结晶。往西,是苍苍莽莽的湘西大山;朝东,是浩浩荡荡的洞庭湖平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构成了太浮山“洞庭一点万山东”的磅礴气势。
太浮山,自古既为江南名山,现为湖南省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地处湖南省临澧、桃源、石门、鼎城四县交界,可谓鸡鸣四县,古为“洞庭四十八福地”。太浮山有文字记载的人文活动始于汉代中叶,以道立山,因佛鼎盛,文化薪火延绵两千多年,历史名人黄帝、宋玉、朱元璋、陈友谅、李自成、林伯渠、丁玲等都在这里留下过足迹。除却悠久的历史文化,太浮山旖旎的自然风光亦是闻名遐迩,古二十四景在清代闻名江南,特别是野生樱花,早已是太浮山一张名片。千百年来,每到樱花时节,前来赏樱者车水马龙。明嘉靖《常德府志》和清道光《安福县志》就录有关于太浮山野生樱花的诗作,如“春风淡淡花生管,皓月溶溶雪满笺。”“樱花照月影娟娟,香飘十里花为国。”等。长沙汉王陵公园受到无数游人追捧的早春樱花,有一部分就是十多年前从太浮山移植的原生樱花品种。
太浮山赏樱,必是樱花谷。樱花谷位处太浮山南麓,车路可至。敞开着车窗,任早春的气息溢满车的每个角落,也溢满人的每一个细胞。太浮镇为桃李产区,全国生态文明镇,每到春季,一路桃红李白,满目艳丽,诗意盎然。
停车坪满是车,慕名赏樱的游人不少。下车先走到停车坪上方不远的一个高处远眺樱花谷,但见山底的一个小型水库,像一块镶嵌在山间的蓝宝石,而巨大的樱花谷山麓,化身为一只正在俯身汲水的水牛,神韵兼备。午后2点多,太阳已翻过了牛背,对面樱花谷的山身就全然映落在了阳光的阴影里,偌大的山谷,深邃而沉稳。满山盛开的野生樱花林散若星云,不似公园的樱花林那种人为的齐整之美,而是自然、错落有致地铺满了数百米高的坡面,歪歪斜斜,卧立不定,或聚或散,或曲或横,千姿百态,个性十足,野性毕现。太浮山的野生樱花多为早樱品种,蔓延起伏的樱花与相杂其间的白檵木、白玉兰及一些不知名的花木组成的花海,这里一片,那里一块,或大或小,有形无形,不雕不饰,虽不整山成林,片块之间却有着欲说还休的缠绵,天然灵秀。那一团团看上相互独立,却又有打断骨头连着筯感觉的花簇,就像一些山里的村落人家,这里住着几户,那里住着几家,彼此虽有些间距路程,却都是一呼可至的乡坊亲邻。
山势过于陡峭,这片野生樱花林对于一般游人来说,只可远观,难以近赏,只见其形,难近其身。这也是太浮山最原汁原味的野生樱花林,任由风雨、虫鸟播撒花种,汲日月精华,享天地灵气,自然繁育,千年于此。太浮山野生樱花林面积近666.67公顷,约10万余株,是目前亚洲发现的最大的原生樱花林。虽然太浮山樱花吸引了很多游人,但大部分来此赏樱的游客,都没有认识到对面山坡这片野生樱花林的真正价值,总是下了车就直扑樱花谷底人工移植栽培的樱花林,而忽略了眼前这处欣赏和科学价值俱备的美景。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赏花者,容易被虚假的繁荣迷惑,而真正体现人之价值的大目标大追求,因为遥远,因为苦累,而被大多数人放弃,或者直接忽略。
沿着樱花小道下往樱花谷底,路有些陡峭。谷底的平缓处,才是一场真正的人花大戏。错落有致梯田层状的樱花林里,人影攒动,人声如沸,各种地方语言间杂花间。时至下午,我们都不知道是今天的第几波造访者了,山谷里仍然没有一角清静之处,扎满了如我一样寻美散心之人。特别那些满面喜悦的女人们,到底比男人更具春心,更重感官,不管年龄大小,如一只只欲要开屏示美的孔雀,穿着时尚,或披或系一条色彩鲜艳的纱巾,摆着各种撩人姿态拍照留影,聘聘袅袅在花间穿梭嬉闹。更有一队旗袍美女,各撑一把别致的油纸伞,着各色或长或短、或端庄或妩媚的旗袍服饰,在树间花下大方而不失娇羞地走秀。几个摄影师如蜜蜂赶花般选择各种角度摄影。风过花落,人影花影,一时居然难以分清哪里是花,哪里是人了。不过是一个早春,不过是几树早花,就如此轻易地撬开了人们心里那枚关着天性的瓶塞,放飞了压抑一冬的自由与快乐。
我到底也还是有些文艺情怀的人,抵挡不住这般花景人景的万般撩拨。徜徉在这片花的海洋,吮吸清淡的花香,看这些触手可及的樱花,内心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愉悦。我不是一个真正的赏花者,过于艳丽的鲜花,我反不太欢喜,而温室培育出的花品,过于雍容华贵,受不得风霜的惊吓,一般我也不以为然。就像赏画,我喜欢水墨或素描,素雅干净,不媚不骄,樱花恰好切合了我的这种欢喜。这里的樱花多为素白之色,少有粉艳,虽多为人工移栽,但也是山上野生樱花的同根之生,历风雨,经寒霜,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那种美感,可意会难言传。正是花盛之时,一阵轻风,满树樱花随风摇曳,如层层花浪,激荡着阵阵涟漪。置身于花的世界,眼晴是幸福的,一些平日里的苦恼和沉重不觉地就消散了。
新媒体时代,太浮山樱花着实火了一把,上了央视,还一度出现了赏花车流十余公里的盛况。当地老百姓也认识到了这些野生精灵的价值,对樱花进行了自觉的保护和开发,清除了樱花溪里的杂草杂木,平整了沿溪小径,为游客赏花提供了便捷。樱花季里,远近游人如织,除却观景,自然也得就地吃住,购买土特产,带动了周边产业发展,景区管理部门因势利导,太浮山也便成为了实现当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沿溪而行,听流水潺潺,鸟语啾啾,看山影重重,花田层层,一时以为世外桃源了。
很多人以为樱花产自日本,其实不然,日本樱花是在唐宋时期,由日本在中国游历的僧人带回的,我国远在秦汉时期就将樱花应用于宫廷皇苑。樱花的生命很短暂,1朵樱花从开放到凋谢约5至7天。也许正是花期的短暂,才使樱花具有了入诗入画的魅力。《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都说葬的是桃花,我却认为是樱花。我想,多愁善感的黛玉,正是由樱花花期之短而思及自己青春易逝,从而触景悲吟。不过,太浮山的野生樱花因品种较多,开花时间各有不同,就像民间的草台戏,你方唱罢我登场,花期能从农历2月上旬至3月下旬,前后延續可达1个多月。林黛玉当年如不居大观园,而是结庐于太浮山脚下,她就可以看到1个月以上的樱花次第开,也便不至于如此伤感,甚至丢了卿卿性命。
不知不觉时过5点,同伴吆喝返程。回首伫息,似有不舍,意犹未尽。不过想想,一场再热闹的花事,终也要有落幕的时候。生命盛开,亦如一场花事,我们在匆匆的时光里,寻觅的足迹或散落在曲径通幽处,或湮灭在过往的风景里。花盛之时转身,塞在心里的是勃勃春意。若过于贪念眼前之景,久了时日,看到是落花为泥,随风而去,心里徒添伤感纠结,反倒得不偿失。
(“青山碧水新湖南”征文选登)
巍巍的武陵山脉,饱蘸万古的苍翠,育奇峰,孕秀水,借着云贵高原的余威,向多情的洞庭湖逶迤而来。当他不羁的狂野,遇到洞庭的温柔,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已不可避免。于是,太浮山,历史性成为这场惊天动地爱情的结晶。往西,是苍苍莽莽的湘西大山;朝东,是浩浩荡荡的洞庭湖平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构成了太浮山“洞庭一点万山东”的磅礴气势。
太浮山,自古既为江南名山,现为湖南省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地处湖南省临澧、桃源、石门、鼎城四县交界,可谓鸡鸣四县,古为“洞庭四十八福地”。太浮山有文字记载的人文活动始于汉代中叶,以道立山,因佛鼎盛,文化薪火延绵两千多年,历史名人黄帝、宋玉、朱元璋、陈友谅、李自成、林伯渠、丁玲等都在这里留下过足迹。除却悠久的历史文化,太浮山旖旎的自然风光亦是闻名遐迩,古二十四景在清代闻名江南,特别是野生樱花,早已是太浮山一张名片。千百年来,每到樱花时节,前来赏樱者车水马龙。明嘉靖《常德府志》和清道光《安福县志》就录有关于太浮山野生樱花的诗作,如“春风淡淡花生管,皓月溶溶雪满笺。”“樱花照月影娟娟,香飘十里花为国。”等。长沙汉王陵公园受到无数游人追捧的早春樱花,有一部分就是十多年前从太浮山移植的原生樱花品种。
太浮山赏樱,必是樱花谷。樱花谷位处太浮山南麓,车路可至。敞开着车窗,任早春的气息溢满车的每个角落,也溢满人的每一个细胞。太浮镇为桃李产区,全国生态文明镇,每到春季,一路桃红李白,满目艳丽,诗意盎然。
停车坪满是车,慕名赏樱的游人不少。下车先走到停车坪上方不远的一个高处远眺樱花谷,但见山底的一个小型水库,像一块镶嵌在山间的蓝宝石,而巨大的樱花谷山麓,化身为一只正在俯身汲水的水牛,神韵兼备。午后2点多,太阳已翻过了牛背,对面樱花谷的山身就全然映落在了阳光的阴影里,偌大的山谷,深邃而沉稳。满山盛开的野生樱花林散若星云,不似公园的樱花林那种人为的齐整之美,而是自然、错落有致地铺满了数百米高的坡面,歪歪斜斜,卧立不定,或聚或散,或曲或横,千姿百态,个性十足,野性毕现。太浮山的野生樱花多为早樱品种,蔓延起伏的樱花与相杂其间的白檵木、白玉兰及一些不知名的花木组成的花海,这里一片,那里一块,或大或小,有形无形,不雕不饰,虽不整山成林,片块之间却有着欲说还休的缠绵,天然灵秀。那一团团看上相互独立,却又有打断骨头连着筯感觉的花簇,就像一些山里的村落人家,这里住着几户,那里住着几家,彼此虽有些间距路程,却都是一呼可至的乡坊亲邻。
山势过于陡峭,这片野生樱花林对于一般游人来说,只可远观,难以近赏,只见其形,难近其身。这也是太浮山最原汁原味的野生樱花林,任由风雨、虫鸟播撒花种,汲日月精华,享天地灵气,自然繁育,千年于此。太浮山野生樱花林面积近666.67公顷,约10万余株,是目前亚洲发现的最大的原生樱花林。虽然太浮山樱花吸引了很多游人,但大部分来此赏樱的游客,都没有认识到对面山坡这片野生樱花林的真正价值,总是下了车就直扑樱花谷底人工移植栽培的樱花林,而忽略了眼前这处欣赏和科学价值俱备的美景。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赏花者,容易被虚假的繁荣迷惑,而真正体现人之价值的大目标大追求,因为遥远,因为苦累,而被大多数人放弃,或者直接忽略。
沿着樱花小道下往樱花谷底,路有些陡峭。谷底的平缓处,才是一场真正的人花大戏。错落有致梯田层状的樱花林里,人影攒动,人声如沸,各种地方语言间杂花间。时至下午,我们都不知道是今天的第几波造访者了,山谷里仍然没有一角清静之处,扎满了如我一样寻美散心之人。特别那些满面喜悦的女人们,到底比男人更具春心,更重感官,不管年龄大小,如一只只欲要开屏示美的孔雀,穿着时尚,或披或系一条色彩鲜艳的纱巾,摆着各种撩人姿态拍照留影,聘聘袅袅在花间穿梭嬉闹。更有一队旗袍美女,各撑一把别致的油纸伞,着各色或长或短、或端庄或妩媚的旗袍服饰,在树间花下大方而不失娇羞地走秀。几个摄影师如蜜蜂赶花般选择各种角度摄影。风过花落,人影花影,一时居然难以分清哪里是花,哪里是人了。不过是一个早春,不过是几树早花,就如此轻易地撬开了人们心里那枚关着天性的瓶塞,放飞了压抑一冬的自由与快乐。
我到底也还是有些文艺情怀的人,抵挡不住这般花景人景的万般撩拨。徜徉在这片花的海洋,吮吸清淡的花香,看这些触手可及的樱花,内心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愉悦。我不是一个真正的赏花者,过于艳丽的鲜花,我反不太欢喜,而温室培育出的花品,过于雍容华贵,受不得风霜的惊吓,一般我也不以为然。就像赏画,我喜欢水墨或素描,素雅干净,不媚不骄,樱花恰好切合了我的这种欢喜。这里的樱花多为素白之色,少有粉艳,虽多为人工移栽,但也是山上野生樱花的同根之生,历风雨,经寒霜,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那种美感,可意会难言传。正是花盛之时,一阵轻风,满树樱花随风摇曳,如层层花浪,激荡着阵阵涟漪。置身于花的世界,眼晴是幸福的,一些平日里的苦恼和沉重不觉地就消散了。
新媒体时代,太浮山樱花着实火了一把,上了央视,还一度出现了赏花车流十余公里的盛况。当地老百姓也认识到了这些野生精灵的价值,对樱花进行了自觉的保护和开发,清除了樱花溪里的杂草杂木,平整了沿溪小径,为游客赏花提供了便捷。樱花季里,远近游人如织,除却观景,自然也得就地吃住,购买土特产,带动了周边产业发展,景区管理部门因势利导,太浮山也便成为了实现当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沿溪而行,听流水潺潺,鸟语啾啾,看山影重重,花田层层,一时以为世外桃源了。
很多人以为樱花产自日本,其实不然,日本樱花是在唐宋时期,由日本在中国游历的僧人带回的,我国远在秦汉时期就将樱花应用于宫廷皇苑。樱花的生命很短暂,1朵樱花从开放到凋谢约5至7天。也许正是花期的短暂,才使樱花具有了入诗入画的魅力。《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都说葬的是桃花,我却认为是樱花。我想,多愁善感的黛玉,正是由樱花花期之短而思及自己青春易逝,从而触景悲吟。不过,太浮山的野生樱花因品种较多,开花时间各有不同,就像民间的草台戏,你方唱罢我登场,花期能从农历2月上旬至3月下旬,前后延續可达1个多月。林黛玉当年如不居大观园,而是结庐于太浮山脚下,她就可以看到1个月以上的樱花次第开,也便不至于如此伤感,甚至丢了卿卿性命。
不知不觉时过5点,同伴吆喝返程。回首伫息,似有不舍,意犹未尽。不过想想,一场再热闹的花事,终也要有落幕的时候。生命盛开,亦如一场花事,我们在匆匆的时光里,寻觅的足迹或散落在曲径通幽处,或湮灭在过往的风景里。花盛之时转身,塞在心里的是勃勃春意。若过于贪念眼前之景,久了时日,看到是落花为泥,随风而去,心里徒添伤感纠结,反倒得不偿失。
(“青山碧水新湖南”征文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