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 政党在现代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着核心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民主政治就是政党政治。政党如何在现代社会的治理中扮演好其角色,有效发挥出其积极的作用,是我们党必须正视的重要问题。社会角色理论作为一种研究工具和框架,为我们思考党的领导理念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从政党角色及其与其他社会政治主体及整个社会的关系和互动的研究中,思考政党的建设问题,对于我们进一步弄清“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社会角色 中国共产党 领导理念 发展
【作者简介】 于洪生,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全国领导科学优秀中青年专家。
【中图分类号】 C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3)11-0004-05
随着政党学研究越来越深入,人们特别重视使用交叉研究方法的优势,注意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政党建设问题。社会角色理论已被许多社会科学运用于学术研究中。比如政府角色,相关的研究已很多。相比之下,政党角色的研究则相对较少。角色研究方法对于我们思考党的建设各方面的问题具有很多启示,比如,从纵向上来分析党的角色实践与建设状况,从横向上根据目前的现实提出党的角色定位和建设对策。本文试图借助于社会角色理论的视角,来思考党的政治领导发展史,其出发点在于服务于当下执政党的能力建设,为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事业提供理论支撑。
一、社会角色理论及政党角色
社会角色理论包括许多概念与范畴,如角色认知、角色认同、角色行为、角色冲突等。一个人的角色行为不仅与他的社会地位或由此决定的身份相关,而且也与他人的期待及整个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这种相关造成了角色的多重性和复杂性。角色扮演(或称角色承担)是指个人根据角色期待调节自己的行为以承担某一社会角色,角色扮演的成功程度取决于个体对所处地位和社会期望的内在解释、传递与选择,取决于行为受社会期望调节的程度和角色扮演技巧与能力,取决于角色扮演的社会环境和情景状况等等。角色的扮演过程通常经历“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三个动态的过程。米德认为,角色扮演的过程也是一个角色互动的过程。
借助于角色理论,我们来思考政党角色问题。政党角色,属于政治社会学研究的范畴,是运用社会学中的角色理论来研究政党问题。政党是人们为实现获取政权、维护政权、影响政权或争取政治职位等政治目标而结合起来的政治组织。角色理论是通过对角色期望的研究来探讨人的行为的规律性,最终达到理解和预见人的行为的目的。用角色理论研究政党问题,有利于明确政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和作用,从而规范其角色行为,指导政党自身的建设。这里,政党角色是指政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模式。政党角色的内容大致有三个层面:政党的功能、组织结构和行为模式。政党的功能是指政党在本国政治系统的运转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组织结构是指作为一种政治主体的政党与其他政治主体之间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关系,是党与政府、社团以及公民之间的关系状态。行为模式是指政党为了实现自己的功能通常采取的行为方式,是政党实现政治目标遵循的行为原则、采取的方法、手段和途径。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角色建设的历史回顾
角色有自觉与不自觉之分。自觉角色指角色承担者意识到所应有的角色行为模式,并尽力在行动中表现出与角色相一致的行为。不自觉角色指角色承担者并未意识到角色转换后所应有的角色行为模式,而只是照习惯的方式去做。处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国共产党,对自身角色的把握是有一个过程的。这里把党的角色建设历史划分为两个阶段:革命时期的革命角色(1921年建党到1949年建国)和执政时期的建设角色(1949年建国至今)。
1.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角色建设历程
建国前的28年,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社会制度。这一时期的角色是革命党,扮演的是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的革命领导者的角色。从革命的过程和结果看,党对革命党角色的扮演是成功的,角色扮演的成功也带来了革命的成功。
(1)角色定位适应社会环境的状况。中共一大通过的政治纲领明确提出“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党毫不隐晦地把自己定位为革命党。这种定位体现于以后历次党代会通过的纲领和决议中,更体现在革命斗争中。从革命党的定位出发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要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区分”。中共二大又提出了党的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当然,根据革命斗争形势的变化曾对具体革命对象和任务进行了调整,如1927年8月汉口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结束后,又调整为推翻蒋介石独裁政府,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在这些正确的政治纲领和奋斗目标的指引下,党领导革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2)根据角色需要,采取适当的行为方式。为了革命,党必须实现最大限度地壮大革命力量和孤立革命对象的策略,使之服务于革命党的角色实践,正确处理好外部关系,包括革命队伍内的党群关系、与各种可以争取和联合的政治力量的关系以及与革命对象的关系。如中共历史上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合作,联合和争取国民党共同抗日。解放战争时期,党争取和联合的政治力量主要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进步人士。统一战线被称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揭示的是党的行为方式问题,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对党的角色进行正确定位基础上作出的判断,成为取得革命最终胜利的保障。
(3)适应角色要求,进行自身组织建设。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又一法宝。革命时期党的建设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适应了革命党角色实践的要求,成为克敌制胜的法宝。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强调革命的铁的纪律,保证党的行动的统一性,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从思想上建党,保证党的纯洁性和战斗力。为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严把入党关,通过宣传教育,积极、有效地开展思想斗争。为发动和指挥群众,必须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在其中的作用。毛泽东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的建党原则,为革命事业的成功奠定了组织保证。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作风的形成是党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是保持党旺盛生命力的有力武器。 2. 改革开放前党执政角色的建设历程
建国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新中国的基本格局得以奠定。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党的工作中心转移的论断。准确说,党执政角色的起始点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党在角色建设方面,有成功的探索,也有失败的经历,反思这段历史,对今后党的角色建设有启发意义。
邓小平在八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党的状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已经是执政的党,已经在全部国家工作中居于领导地位。”这要求我们十分注意,“加强党的组织工作和对于党员的教育工作。执政党的地位,使我们党面临着新的考验”。这表明,当时很关注政党角色转变的问题,适应这种转变的需要,党对各方面工作都作了调整。适应政治地位的变化,党对自身建设也进行了调整。如八大对民主集中制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党章中作了详细的规定。在八大上党中央对党的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把县以上各级代表大会改为常任制,取消各级代表会议;根据工作需要对中央、地方、基层的组织机构提出了调整方案;对党的监督检查机关的职能、内部关系和力量配备等作出了规范。针对执政党建设的特点,党认为必须对党员提出更高的标准,八大党章对党员条件、党员义务方面作出了新规定,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对于执政党具有特殊意义,要调整执政条件下群众路线的内容和方法。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取决于他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可以说,党注意到了自身角色的转变,并以此为出发点和依据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
但是,这一良好的开端没有持续下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又有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从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看,波匈事件、赫鲁晓夫事件的发生使我们党对国内社会矛盾的判断发生了改变,把阶级矛盾突显出来。从国内政治因素看,八大之后在整风运动中出现了针对党的不正常的批评,加之党内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策略、方针、政策存在不同看法,又没有正常的、制度化的解决机制,导致党内矛盾的激化,从而影响了党对政治形势的判断,最后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导致“文革”的发生,这种政治转向一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得到纠正。
3. 改革开放以来党执政角色的建设历程
“文革”结束后,党开始反思历史,全方位总结经验和教训,并进行改革创新,在执政角色建设方面也进行了调整,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在角色定位上,执政角色意识得到恢复和增强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成为党的角色建设的转折点。此后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同时,清醒地注意到了党与其他政治主体的关系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1980年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提出,党政分开,正确处理党与政府、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关系,保证他们的独立性,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革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思想。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的思想。1982年邓小平提出了“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的历史课题,强调“要进一步明确党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十六大提出:“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表明党在角色建设方面有了前所未有的觉悟,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系统地探讨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并确立了一些积极的观点和措施。
(2)在角色行为上,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得到改善
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范处理党内关系。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十二大新党章中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一原则在“八二宪法”中得到了确认,同时也规定所有政治主体必须以宪法为活动准则。1989年12月为规范党与民主党派、党外民主人士的关系,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群众团体也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及中央文件的精神对自己的章程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十五大和十六大在“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方面做出新贡献。十五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依法执政”理念,“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这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党对自身行为方式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党的行为的制度化建设不断取得进步,一系列党内规范文件颁布实施。如《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1997年3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03年12月),《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2003年12月),《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关于党政领导干部辞职从事经营活动有关问题的意见》(2004年3月),《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2004年10月),等等。 (3)在自身角色建设上,作出许多调整并取得成效
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党撤消了计划经济时期设置的、承担直接管理责任的部门,机构重叠的状况得到改善。从执政党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思想。为了保证有关措施的落实,把这些内容写入党章,对党章进行了修正,同时制定、颁行了专门的党内规章,如1980年颁行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2004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适应中国社会阶层构成的变化,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高度,提出:“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要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这在党的建设史上是一个突破,是党从执政党角色建设需要出发,适应新形势,在组织建设方面作出的重大调整。
在角色规范建设方面,十二大新党章对党的职能、党与其他政治主体的关系作出了原则性规范,规定:“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党必须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党必须加强对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群众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为规范党与民主党派、党外民主人士之间的关系,1989年制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十六大对党章进行了修正,提出“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这被视为党在自身角色规范建设方面进行的新探索。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角色探索中的问题
党在角色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许多思考很有价值,但从实践的角度看,党的角色转变相对滞后,一些行为模式依旧停留在革命党阶段。改革开放后,随着执政意识的觉醒,明确提出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角色转变。但这并不意味着角色转变的任务已经完成,如何适应执政角色,确保长期执政,还需要不断思考,以增强自身建设的主动性。
1. 改革开放前领导角色建设中的问题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角色建设,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有益却短暂的探索,后期是出现严重失误的阶段,其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从角色理论的角度看,这段历史存在着共性的问题。
(1)从角色定位看,运动型的政党角色定位容易带来问题。革命时期形成的习惯势必影响政党的角色定位,导致党政不分、党群不分,政府、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的独立地位丧失,正常功能无法发挥。党成为社会的主宰者,国家、社会及公民成了附属物和工具。这种角色定位使得执政党的权力膨胀,无法受到社会的有效制约,容易出现决策失误。
(2)从角色行为看,权力高度集中使得党的政策主张大多通过行政命令方式实现,政策过程呈现自上而下的压力式特征。政治动员、群众运动成为实现政治目标的主要手段。如“整风运动”、“三反五反运动”、“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这种行为模式的弊端很多,如劳民伤财、不讲效益;一哄而上、缺乏秩序;易出偏差、难以控制。党不能有效地处理与政府、民主党派、社团及公民的关系,社会组织的职能错位。
(3)从党自身建设看,权力集中于党,存在政党政权化、行政化的状况。在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组织与党员关系上表现为:支配与服从关系占主导,在各级组织权力高度集中于党的“一把手”。从机构设置看,党内组建了与政府职能部门相对应的管理机构,如政法小组、财经小组、科学小组、文教小组、外事小组等部门。权力过分集中,造成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增加,出现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人浮于事,机构臃肿,扯皮现象不断,等等。
2. 改革开放后领导角色建设中的问题
(1)角色定位模糊问题。如十七大党章在总纲部分中,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必须加强对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群众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原则规定如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作保障,很容易导致实践中出现歪曲的现象,党政机关中普遍存在的冲突、扯皮、党政领导不合现象,行政机关的工作受到无端干预,司法独立无法保障,各种社会组织的正常职能无法履行等现象,都是其表现。
(2)角色行为模式上,长期以来党的政策主张主要是通过行政命令方式实现,政策过程的压力式特征明显,习惯于采取动员式模式。在角色规范建设上,政党的行为缺乏明确的界限,政党的权利、义务没有明确的界定,政党立法没有提上日程,角色监控机制无力。就党自身组织建设来说,适应革命战争和计划经济体制要求的机构设置、组织模式和思维方式依旧发挥作用,机构重叠、人浮于事、资源浪费的现象仍然存在。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
(3)党的自身建设上,从当前的情况看,党执政角色意识已经苏醒了,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环境、调整自己的政党角色却仍然是摆在党面前的迫切任务。党的十三大曾提出调整党的角色,规范党与其他政治主体关系的一系列设想和改革方案,其核心思想是党政分开,同时涉及到党群分开、党社分开,但这一设想并没有进展。任何组织都有自我维护、自我发展的本性,政府、群众组织、企事业单位均如此。党的组织与各类社会组织之间的矛盾、摩擦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必须使矛盾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内。怎样使各种社会组织分工合理、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是需要解决的难题,解决好了,才能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角色建设的努力方向
审视目前我们党执政角色建设的现状,分析导致角色定位模糊、角色转变滞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还必须思考未来发展及努力的方向。可以说,目前实现执政角色转变的主客观条件日益成熟,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加快角色建设步伐。 1. 进一步定位执政党领导角色
要放弃与革命党角色定位相一致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因为其客观依据不复存在了。权力高度集中,党具有无限的权威性,某种程度上是战争和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而今,社会发展形势变化了,不及时进行角色调整,就容易给社会造成危害。市场经济形势下,权力过分集中必然导致腐败,采取高压的运动式的动员方式,会抑制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损害党的形象,削弱党的社会凝聚力和影响力。党必须要放弃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做好分内职责,否则,干许多不属于党职责范围内的事,就无暇顾及自身建设。长期处于执政地位,并且没有来自其他政治主体的有效监督,会使党内滋生骄傲、懈怠情绪,增加党出现决策失误的机率,搞特权,形成滋生腐败的温床。要主动选择新的角色定位。应以民主为取向,弘扬法治精神;理顺党与其他社会主体的关系,使自己真正履行政党职责,切实发挥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
2. 不断调整角色行为模式
在明确政党角色定位变化的前提下,党的行为模式思路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执政角色定位要求党首先做好社情民意调查和表达工作,以便提出真正反映他们需求的政策方案,否则,无法获得民众的政治信任。为搞好党的建设,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发展党内民主。只有发展党内民主,才能在党内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才能在党内集思广益,优胜劣汰,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要通过各项制度规范政党的行为。如果党的行为随意性大,既容易损害党的利益,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灾难。要抓紧制定规范政党角色行为的法律文件,对政党的权利、义务、职能范围、行为方式等方面作出详细、明确、具体的规定。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制定《政党法》的经验,制定我国的政党法规。只有健全了党的制度法规,才有利于形成监督制约机制。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机制,是政党角色建设不可或缺的环节。
3. 加快领导角色建设的步伐
要真正执好政、当好权,必须要解决好自觉主动地加强执政角色建设的问题。目前,有关“政府角色”的研究较多,许多人注重研究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讨论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在中国特定的政治背景下,单纯从行政体制改革入手来解决政府角色定位和职能转变问题很难达到目的,需要把政府角色和政党角色两个问题结合起来,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取得实际效果。
责任编辑:周振国
【关键词】 社会角色 中国共产党 领导理念 发展
【作者简介】 于洪生,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全国领导科学优秀中青年专家。
【中图分类号】 C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3)11-0004-05
随着政党学研究越来越深入,人们特别重视使用交叉研究方法的优势,注意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政党建设问题。社会角色理论已被许多社会科学运用于学术研究中。比如政府角色,相关的研究已很多。相比之下,政党角色的研究则相对较少。角色研究方法对于我们思考党的建设各方面的问题具有很多启示,比如,从纵向上来分析党的角色实践与建设状况,从横向上根据目前的现实提出党的角色定位和建设对策。本文试图借助于社会角色理论的视角,来思考党的政治领导发展史,其出发点在于服务于当下执政党的能力建设,为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事业提供理论支撑。
一、社会角色理论及政党角色
社会角色理论包括许多概念与范畴,如角色认知、角色认同、角色行为、角色冲突等。一个人的角色行为不仅与他的社会地位或由此决定的身份相关,而且也与他人的期待及整个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这种相关造成了角色的多重性和复杂性。角色扮演(或称角色承担)是指个人根据角色期待调节自己的行为以承担某一社会角色,角色扮演的成功程度取决于个体对所处地位和社会期望的内在解释、传递与选择,取决于行为受社会期望调节的程度和角色扮演技巧与能力,取决于角色扮演的社会环境和情景状况等等。角色的扮演过程通常经历“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三个动态的过程。米德认为,角色扮演的过程也是一个角色互动的过程。
借助于角色理论,我们来思考政党角色问题。政党角色,属于政治社会学研究的范畴,是运用社会学中的角色理论来研究政党问题。政党是人们为实现获取政权、维护政权、影响政权或争取政治职位等政治目标而结合起来的政治组织。角色理论是通过对角色期望的研究来探讨人的行为的规律性,最终达到理解和预见人的行为的目的。用角色理论研究政党问题,有利于明确政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和作用,从而规范其角色行为,指导政党自身的建设。这里,政党角色是指政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模式。政党角色的内容大致有三个层面:政党的功能、组织结构和行为模式。政党的功能是指政党在本国政治系统的运转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组织结构是指作为一种政治主体的政党与其他政治主体之间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关系,是党与政府、社团以及公民之间的关系状态。行为模式是指政党为了实现自己的功能通常采取的行为方式,是政党实现政治目标遵循的行为原则、采取的方法、手段和途径。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角色建设的历史回顾
角色有自觉与不自觉之分。自觉角色指角色承担者意识到所应有的角色行为模式,并尽力在行动中表现出与角色相一致的行为。不自觉角色指角色承担者并未意识到角色转换后所应有的角色行为模式,而只是照习惯的方式去做。处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国共产党,对自身角色的把握是有一个过程的。这里把党的角色建设历史划分为两个阶段:革命时期的革命角色(1921年建党到1949年建国)和执政时期的建设角色(1949年建国至今)。
1.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角色建设历程
建国前的28年,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社会制度。这一时期的角色是革命党,扮演的是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的革命领导者的角色。从革命的过程和结果看,党对革命党角色的扮演是成功的,角色扮演的成功也带来了革命的成功。
(1)角色定位适应社会环境的状况。中共一大通过的政治纲领明确提出“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党毫不隐晦地把自己定位为革命党。这种定位体现于以后历次党代会通过的纲领和决议中,更体现在革命斗争中。从革命党的定位出发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要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区分”。中共二大又提出了党的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当然,根据革命斗争形势的变化曾对具体革命对象和任务进行了调整,如1927年8月汉口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结束后,又调整为推翻蒋介石独裁政府,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在这些正确的政治纲领和奋斗目标的指引下,党领导革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2)根据角色需要,采取适当的行为方式。为了革命,党必须实现最大限度地壮大革命力量和孤立革命对象的策略,使之服务于革命党的角色实践,正确处理好外部关系,包括革命队伍内的党群关系、与各种可以争取和联合的政治力量的关系以及与革命对象的关系。如中共历史上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合作,联合和争取国民党共同抗日。解放战争时期,党争取和联合的政治力量主要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进步人士。统一战线被称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揭示的是党的行为方式问题,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对党的角色进行正确定位基础上作出的判断,成为取得革命最终胜利的保障。
(3)适应角色要求,进行自身组织建设。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又一法宝。革命时期党的建设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适应了革命党角色实践的要求,成为克敌制胜的法宝。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强调革命的铁的纪律,保证党的行动的统一性,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从思想上建党,保证党的纯洁性和战斗力。为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严把入党关,通过宣传教育,积极、有效地开展思想斗争。为发动和指挥群众,必须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在其中的作用。毛泽东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的建党原则,为革命事业的成功奠定了组织保证。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作风的形成是党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是保持党旺盛生命力的有力武器。 2. 改革开放前党执政角色的建设历程
建国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新中国的基本格局得以奠定。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党的工作中心转移的论断。准确说,党执政角色的起始点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党在角色建设方面,有成功的探索,也有失败的经历,反思这段历史,对今后党的角色建设有启发意义。
邓小平在八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党的状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已经是执政的党,已经在全部国家工作中居于领导地位。”这要求我们十分注意,“加强党的组织工作和对于党员的教育工作。执政党的地位,使我们党面临着新的考验”。这表明,当时很关注政党角色转变的问题,适应这种转变的需要,党对各方面工作都作了调整。适应政治地位的变化,党对自身建设也进行了调整。如八大对民主集中制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党章中作了详细的规定。在八大上党中央对党的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把县以上各级代表大会改为常任制,取消各级代表会议;根据工作需要对中央、地方、基层的组织机构提出了调整方案;对党的监督检查机关的职能、内部关系和力量配备等作出了规范。针对执政党建设的特点,党认为必须对党员提出更高的标准,八大党章对党员条件、党员义务方面作出了新规定,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对于执政党具有特殊意义,要调整执政条件下群众路线的内容和方法。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取决于他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可以说,党注意到了自身角色的转变,并以此为出发点和依据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
但是,这一良好的开端没有持续下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又有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从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看,波匈事件、赫鲁晓夫事件的发生使我们党对国内社会矛盾的判断发生了改变,把阶级矛盾突显出来。从国内政治因素看,八大之后在整风运动中出现了针对党的不正常的批评,加之党内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策略、方针、政策存在不同看法,又没有正常的、制度化的解决机制,导致党内矛盾的激化,从而影响了党对政治形势的判断,最后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导致“文革”的发生,这种政治转向一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得到纠正。
3. 改革开放以来党执政角色的建设历程
“文革”结束后,党开始反思历史,全方位总结经验和教训,并进行改革创新,在执政角色建设方面也进行了调整,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在角色定位上,执政角色意识得到恢复和增强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成为党的角色建设的转折点。此后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同时,清醒地注意到了党与其他政治主体的关系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1980年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提出,党政分开,正确处理党与政府、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关系,保证他们的独立性,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革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思想。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的思想。1982年邓小平提出了“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的历史课题,强调“要进一步明确党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十六大提出:“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表明党在角色建设方面有了前所未有的觉悟,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系统地探讨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并确立了一些积极的观点和措施。
(2)在角色行为上,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得到改善
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范处理党内关系。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十二大新党章中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一原则在“八二宪法”中得到了确认,同时也规定所有政治主体必须以宪法为活动准则。1989年12月为规范党与民主党派、党外民主人士的关系,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群众团体也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及中央文件的精神对自己的章程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十五大和十六大在“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方面做出新贡献。十五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依法执政”理念,“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这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党对自身行为方式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党的行为的制度化建设不断取得进步,一系列党内规范文件颁布实施。如《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1997年3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03年12月),《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2003年12月),《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关于党政领导干部辞职从事经营活动有关问题的意见》(2004年3月),《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2004年10月),等等。 (3)在自身角色建设上,作出许多调整并取得成效
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党撤消了计划经济时期设置的、承担直接管理责任的部门,机构重叠的状况得到改善。从执政党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思想。为了保证有关措施的落实,把这些内容写入党章,对党章进行了修正,同时制定、颁行了专门的党内规章,如1980年颁行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2004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适应中国社会阶层构成的变化,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高度,提出:“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要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这在党的建设史上是一个突破,是党从执政党角色建设需要出发,适应新形势,在组织建设方面作出的重大调整。
在角色规范建设方面,十二大新党章对党的职能、党与其他政治主体的关系作出了原则性规范,规定:“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党必须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党必须加强对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群众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为规范党与民主党派、党外民主人士之间的关系,1989年制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十六大对党章进行了修正,提出“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这被视为党在自身角色规范建设方面进行的新探索。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角色探索中的问题
党在角色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许多思考很有价值,但从实践的角度看,党的角色转变相对滞后,一些行为模式依旧停留在革命党阶段。改革开放后,随着执政意识的觉醒,明确提出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角色转变。但这并不意味着角色转变的任务已经完成,如何适应执政角色,确保长期执政,还需要不断思考,以增强自身建设的主动性。
1. 改革开放前领导角色建设中的问题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角色建设,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有益却短暂的探索,后期是出现严重失误的阶段,其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从角色理论的角度看,这段历史存在着共性的问题。
(1)从角色定位看,运动型的政党角色定位容易带来问题。革命时期形成的习惯势必影响政党的角色定位,导致党政不分、党群不分,政府、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的独立地位丧失,正常功能无法发挥。党成为社会的主宰者,国家、社会及公民成了附属物和工具。这种角色定位使得执政党的权力膨胀,无法受到社会的有效制约,容易出现决策失误。
(2)从角色行为看,权力高度集中使得党的政策主张大多通过行政命令方式实现,政策过程呈现自上而下的压力式特征。政治动员、群众运动成为实现政治目标的主要手段。如“整风运动”、“三反五反运动”、“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这种行为模式的弊端很多,如劳民伤财、不讲效益;一哄而上、缺乏秩序;易出偏差、难以控制。党不能有效地处理与政府、民主党派、社团及公民的关系,社会组织的职能错位。
(3)从党自身建设看,权力集中于党,存在政党政权化、行政化的状况。在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组织与党员关系上表现为:支配与服从关系占主导,在各级组织权力高度集中于党的“一把手”。从机构设置看,党内组建了与政府职能部门相对应的管理机构,如政法小组、财经小组、科学小组、文教小组、外事小组等部门。权力过分集中,造成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增加,出现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人浮于事,机构臃肿,扯皮现象不断,等等。
2. 改革开放后领导角色建设中的问题
(1)角色定位模糊问题。如十七大党章在总纲部分中,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必须加强对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群众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原则规定如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作保障,很容易导致实践中出现歪曲的现象,党政机关中普遍存在的冲突、扯皮、党政领导不合现象,行政机关的工作受到无端干预,司法独立无法保障,各种社会组织的正常职能无法履行等现象,都是其表现。
(2)角色行为模式上,长期以来党的政策主张主要是通过行政命令方式实现,政策过程的压力式特征明显,习惯于采取动员式模式。在角色规范建设上,政党的行为缺乏明确的界限,政党的权利、义务没有明确的界定,政党立法没有提上日程,角色监控机制无力。就党自身组织建设来说,适应革命战争和计划经济体制要求的机构设置、组织模式和思维方式依旧发挥作用,机构重叠、人浮于事、资源浪费的现象仍然存在。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
(3)党的自身建设上,从当前的情况看,党执政角色意识已经苏醒了,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环境、调整自己的政党角色却仍然是摆在党面前的迫切任务。党的十三大曾提出调整党的角色,规范党与其他政治主体关系的一系列设想和改革方案,其核心思想是党政分开,同时涉及到党群分开、党社分开,但这一设想并没有进展。任何组织都有自我维护、自我发展的本性,政府、群众组织、企事业单位均如此。党的组织与各类社会组织之间的矛盾、摩擦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必须使矛盾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内。怎样使各种社会组织分工合理、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是需要解决的难题,解决好了,才能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角色建设的努力方向
审视目前我们党执政角色建设的现状,分析导致角色定位模糊、角色转变滞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还必须思考未来发展及努力的方向。可以说,目前实现执政角色转变的主客观条件日益成熟,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加快角色建设步伐。 1. 进一步定位执政党领导角色
要放弃与革命党角色定位相一致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因为其客观依据不复存在了。权力高度集中,党具有无限的权威性,某种程度上是战争和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而今,社会发展形势变化了,不及时进行角色调整,就容易给社会造成危害。市场经济形势下,权力过分集中必然导致腐败,采取高压的运动式的动员方式,会抑制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损害党的形象,削弱党的社会凝聚力和影响力。党必须要放弃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做好分内职责,否则,干许多不属于党职责范围内的事,就无暇顾及自身建设。长期处于执政地位,并且没有来自其他政治主体的有效监督,会使党内滋生骄傲、懈怠情绪,增加党出现决策失误的机率,搞特权,形成滋生腐败的温床。要主动选择新的角色定位。应以民主为取向,弘扬法治精神;理顺党与其他社会主体的关系,使自己真正履行政党职责,切实发挥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
2. 不断调整角色行为模式
在明确政党角色定位变化的前提下,党的行为模式思路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执政角色定位要求党首先做好社情民意调查和表达工作,以便提出真正反映他们需求的政策方案,否则,无法获得民众的政治信任。为搞好党的建设,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发展党内民主。只有发展党内民主,才能在党内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才能在党内集思广益,优胜劣汰,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要通过各项制度规范政党的行为。如果党的行为随意性大,既容易损害党的利益,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灾难。要抓紧制定规范政党角色行为的法律文件,对政党的权利、义务、职能范围、行为方式等方面作出详细、明确、具体的规定。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制定《政党法》的经验,制定我国的政党法规。只有健全了党的制度法规,才有利于形成监督制约机制。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机制,是政党角色建设不可或缺的环节。
3. 加快领导角色建设的步伐
要真正执好政、当好权,必须要解决好自觉主动地加强执政角色建设的问题。目前,有关“政府角色”的研究较多,许多人注重研究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讨论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在中国特定的政治背景下,单纯从行政体制改革入手来解决政府角色定位和职能转变问题很难达到目的,需要把政府角色和政党角色两个问题结合起来,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取得实际效果。
责任编辑:周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