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刚刚大学毕业的侯长亮纠结良久,最终决定听从内心的声音,前往山村支教两年。谁想,两年期限无限延长,他在山里坚守了一年又一年。2017年,他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雷宇丹。这个秀外慧中的姑娘,在上海有一份待遇优渥的工作,过着朝九晚五、平淡闲适的生活,却为了心中念念已久的支教,奔赴千里之外的云南昭通,守护着一群大山里的“快乐精灵”。两个人教育理想和价值观念相合,在大山中一路扶持,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携手走过三年多的风雨,侯长亮和雷宇丹迎来送往了一批批学生、一任任支教教师,见证了山村教育一天天的变化。他们坚守着,却也更清醒地认识到,山村教育最应关注的,是山里人。
山里行:山中过客成大山守望者
侯长亮生于湖南的一个小县城,自小家庭困难,儿时的生活艰难与感动并存,对他影响深远——大哥初中没毕业便辍学打工养家;父亲打工被骗,大年三十身无分文地回了家;为了省钱,他放弃县里最好的高中,选择就近入读;为了孩子的学费,父亲几次四处借钱;没交够学费,学校也让他们先上课,再慢慢还学费……艰辛的成长经历,让他更能理解农村孩子求学的不易;一路收获的善意,令他始终心怀感恩。
2011年,侯长亮大学毕业,面临两难选择——家人希望他在城市过安稳的日子,他也觉得应该为了家人和自己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了解到偏远乡村教师紧缺的状况后,他更想为那些和曾经的自己一样、在贫困的生活间隙艰难求学的孩子们做些事。纠结之下,他寻求父亲的建议。这位为了家人半生奔波的父亲没有替他做决定,只是嘱咐他山区条件艰苦,让他考虑清楚、做好准备。“我的父母很伟大,只要不做坏事,他们并不会过多干预我们的选择。”侯长亮对父母的开明感激不已,最终决定先支教两年,再计划未来。
随后,侯长亮和两名同学一起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前往广西大石山区支教。支教第一个学期,他走遍了全校近300个学生的家,去了解他们的情况。那时,山里几乎没有可落脚的路,一个学期下来,他找不出一双完好的鞋子。“那时候没有经验,只能靠一股拼劲带动教学。”
两年后,侯长亮已经舍不得离开。无奈微薄的支教补助无法支撑他的生活,他便在深圳找了份专业对口的计算机工作。离开的那天,学生们送他上车,隔着车窗看着一张张不舍的小脸,他哭得稀里哗啦。“我当时就后悔了,觉得自己做了个错误的决定。”在深圳工作时正值暑假,学生们经常在电话里向他诉说不舍,他的心思完全无法放在工作上。眼看暑假将尽,他忍不住向公司辞职,带着攒下的3000元钱,回到了大石山区。
2015年,侯长亮的支教经历被报道,获得广西“十大新闻人物奖”。这项荣誉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烦恼——他希望大家关注山村教育,但过多的媒体曝光和外人来访影响了孩子们正常的学习。加之学校分配了几名在编教师,师资不再那么紧缺,他便考虑去其他地方支教。这时,一位贵州毕节苗族小学的教师联系他,告诉他这所小学招收了近700名学生,却只有13名教师,邀请他前去支教。考察后发现情况属实,侯长亮便在网上招募了十几位志同道合的支教教师,一同赶赴贵州毕节,开启第二段支教之旅。
也是在这一年,同为湖南人的雷宇丹联系上他,表达了长期支教的想法。“我参加过短期支教,更想进行长期支教。”考虑到雷宇丹还是在读研究生,侯长亮便劝她先完成学业,再考虑事业。此后,两人没再联系。
2017年,已在上海工作一年半的雷宇丹再次联系侯长亮。这一次,她做好了全职支教的准备。侯长亮担心小姑娘将来会因为艰苦的环境而后悔,恰逢自己在寻找新的支教点,便邀请她和自己一同前往云南昭通一所小学考察。雷宇丹并没有被偏远的校址、陡峭的山路和连不上的信號吓到,反而觉得新建成的校园还不错——尽管那时班级连桌椅都没有;会苦中作乐地调侃拎着几十斤行李爬山路的经历是“锻炼身体”;能够在繁忙的支教之余,坚持画画、阅读、弹古琴、练书法,还为了学生自学舞蹈……“我做了决定就会很坚持,也会做大量的前期准备。”雷宇丹说。
从湖南家乡到云南学校,雷宇丹需要乘坐一天一夜的火车、十几个小时的汽车,再爬两个小时的山路。每次乘汽车,她都会晕车、呕吐。妈妈曾心疼地责怪她:“这么难受,何苦跑那么远去教书?”她当时说不出原因,现在也不认为自己有多么高尚或伟大,这只是她身处偏远山村、感受到大山对教育的需要,而做出的下意识选择。她曾在公众号中这样写道:“偏远的山村真的太需要老师了,太需要优秀的老师了。我明明看到了,为什么不去做呢?”就这样,她在云南大山里待了三年多,远超曾经承诺家人的两年支教期限。
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大山里,侯长亮陪伴着这个温柔单纯的姑娘成长为认真负责的支教教师,也“被她的才情、坚韧和执着吸引”。2017年国庆,两人结伴去广西看望侯长亮教过的孩子。在那里,侯长亮向雷宇丹表白:“以后我们一起走过祖国的山山水水,好吗?”就这样,两人在一起了,一同从大山的客人变为山里娃娃的守护者。
山里娃:精神援助比物质捐助更重要
和大多数人一样,两人在支教前认为山里孩子渴望知识、渴望上学,但现实出人意料——孩子们淘气爱玩,上课也嘻嘻哈哈、到处乱窜,有些还会受长辈的影响,认为学习不如打工。
侯长亮在广西教的第一届学生,有十多个早早便辍学了。一次寒假结束,他在返校的路上,听说班上一名五年级女孩借了大人的身份证,要和哥哥一起去广东打工。侯长亮一路追到村客运站,为了不影响正常发车,他买了车票,坐在女孩身边劝她,从村子到县城的几个小时里,他都没能让女孩打消辍学的念头,只能眼睁睁看着女孩离开。“她太小了,根本不知道外出打工会遇到什么。”侯长亮提起这桩8年前的旧事,仍然很无奈。
雷宇丹更惊讶于山村女孩早婚的陋俗。十五六岁的女孩,什么都不懂,便甘愿辍学后嫁人生子了。“这对女孩的生理危害自不必说,还会造成一系列的后续影响。”她发现山村有一类留守儿童——父亲外出打工或生病,母亲“跑”了。这些母亲很多是那些早婚早育后外出打工的女孩子,她们被外面的广阔天地吸引,不再回来,剩下一个个留守山村的孩子。一代代山村人重复着这样的事情。 类似的事情见多了,侯长亮和雷宇丹不再纠结、郁闷,而是从精神层面引导孩子们,慢慢改变他们的错误观念。从第二届开始,侯长亮教的孩子几乎没有中途辍学的,还有孩子为了上学和家人据理力争。一次期末考试后,一名四年级的瑶族孩子向他求助:父亲让他去打工,他不愿意却无力反抗。侯长亮立刻拿上手电筒,拉上一个在当地调研的瑶族大学生做翻译。那时大山还没有通路、通电,三个人翻了好几个山头,到了学生家里,在煤油灯下磕磕绊绊地和家长聊了很久,终于劝服他们,同意孩子读完初中。初中毕业后,孩子又争取到了读幼师的机会。现在,他从教于一所山村幼儿园,立志成为像侯长亮一样的老师。
精神援助和引导远比物质捐助重要得多,在扶贫方面尤其如此。侯长亮和雷宇丹一直不鼓励人们直接向山里孩子捐赠物资,甚至会阻止有意向的人,“因为没有必要”。侯长亮亲历了山村10余年来的变化——在扶贫政策的帮扶下,山区修了路、建了房、通了电、连了信号;农村家庭说不上富足,但基本温饱没有问题;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不断更新;基础教育阶段学费全免,孩子们只要想上学,至少可以毫无顾虑地读到初中毕业,还可在校吃免费午餐。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过多地捐赠物资,很可能让山里人养成不劳而获的惰性思维。”他们无数次见过这类事情——山村學校的来访者经常随手捐赠,本来礼貌腼腆的学生接礼物越来越随意,甚至不再向来访者问好;苗寨的孩子大都勤快又懂事,但太多的物资捐助让他们逐渐麻木,很多孩子对教师的关心无动于衷,甚至享受贫穷带来的不劳而获;家访中,有些家长会问他们:为什么你们不像其他人一样送我们一些东西……“孩子们很可能在接受捐赠中丧失学习和努力的动力,总想走快速获利的捷径。救急不救穷,紧急情况当然要施以援手,但不能无底线、无限制。”侯长亮补充道。
为此,两人非常注重在这方面引导孩子们——借励志小故事,告诉他们要感恩别人的馈赠,但只有靠自己才能获得更多财富、变得更优秀;陪孩子们一起上山挖蒲公英、挖笋补贴家用,夸奖、鼓励他们……“农村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教师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让孩子们在精神和志向上‘脱贫’。”长时间潜移默化的引导给孩子们带来了改变。前几年,侯长亮教过的一名孩子联系他——孩子已经读高一了,但由于家庭变故,拿不出学费。侯长亮便联系了爱心人士资助他。第二年,这名孩子告诉他,自己暑假打工挣够了高二的学费,已经不需要资助了:“您一直教导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寻求帮助,但也要自己努力解决困难。”这让侯长亮感慨不已。他始终相信,虽然这个有志气的孩子成绩不是很好,但将来必定前途无量。
山里师:亟须关注的“弱势群体”
对山里孩子的精神引导和援助,需要大量的优秀教师。“山村教育最需要的已不是物质帮助,而是一个个鲜活的师长灵魂。他们足以唤醒山村一群沉睡的懵懂灵魂。”雷宇丹曾在自己的文章中感慨道。
“山里缺老师,也很难留住老师。”侯长亮见过很多山村学校,几百个学生,只靠几个代课老师撑着,教学负担极重。代课老师没有编制、工资低,生活没有保障。在云南昭通的这所小学,代课30年的教师龙德贵龙每个月的工资只有800元,为补贴家用,只能在节假日背着近70斤的豆腐担子四处叫卖。有时,支教教师来到学校,能够帮代课教师分担教学压力。但支教教师补助有限,有组织的支教每月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个人支教很可能毫无收入,这让很多有支教想法的人望而却步。和他们一起支教的教师万洋曾说过:“如果能解决收入问题,我愿意一直在这里教孩子。可是一个月只有800元的补贴,我不可能一直支教。”在侯长亮看来,这是很多支教教师无法长期支教的主要原因,也更需要社会的关注。
近几年,乡村教师短缺的问题逐渐缓解。在政策的支持下,山村在编教师规模扩大、教师收入提升、城乡教师轮岗为山村教育带来专业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此外,一批批心怀理想的年轻人踏上支教之路。但侯长亮认为,很多支教教师不是师范专业毕业,教育技巧和质量仍需提升。
雷宇丹支教三年,仍对自己的教育和管理能力不满意,有时孩子们太调皮,她还是会无所适从。在侯长亮看来,支教教师要从知识和精神层面教好孩子们,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从教第一届学生时仅凭一身拼劲和孤勇,到后来的宽严结合、游刃有余,他走了很多弯路,也尝试了很多新方法:他会在农忙时节和山里人一起上山下地干农活,获得他们的信任,便于进行教育和沟通;会在课下花大量时间和学生沟通感情、为他们辅导功课、劝他们听话;会尽量开设一些趣味性强的特色课程,吸引学生对学校和课堂的兴趣。遇到雷老师后,特色课程逐渐丰富起来——每星期,音乐课、美术课、书法课、体育课各两节,教孩子们唱歌、跳舞、弹琴、吹陶笛、画水彩画、写毛笔字;还会在放学后,指导他们玩魔方、摄影、跳竹竿舞。“我们不是专业的艺体教师,也不能为他们准备专业的课程用具,只能为他们提供体验机会,让他们了解未知、看到美好。至于未来如何,还要看他们自己。”雷宇丹说。
“老师,你下学期还来不来?”每次放假,孩子们都会问他们这个问题。山里的孩子缺乏安全感,他们见过很多支教教师——有的待几天、有的待几个月、有的待几年。侯长亮和雷宇丹不知道自己还会坚持多久,只是坚定地表示:“只要还在支教教师的岗位上,我们就会尽心尽力教育孩子。未来即使不做教师,我们也会从事山村教育援助行业。”
携手走过三年多的风雨,侯长亮和雷宇丹迎来送往了一批批学生、一任任支教教师,见证了山村教育一天天的变化。他们坚守着,却也更清醒地认识到,山村教育最应关注的,是山里人。
山里行:山中过客成大山守望者
侯长亮生于湖南的一个小县城,自小家庭困难,儿时的生活艰难与感动并存,对他影响深远——大哥初中没毕业便辍学打工养家;父亲打工被骗,大年三十身无分文地回了家;为了省钱,他放弃县里最好的高中,选择就近入读;为了孩子的学费,父亲几次四处借钱;没交够学费,学校也让他们先上课,再慢慢还学费……艰辛的成长经历,让他更能理解农村孩子求学的不易;一路收获的善意,令他始终心怀感恩。
2011年,侯长亮大学毕业,面临两难选择——家人希望他在城市过安稳的日子,他也觉得应该为了家人和自己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了解到偏远乡村教师紧缺的状况后,他更想为那些和曾经的自己一样、在贫困的生活间隙艰难求学的孩子们做些事。纠结之下,他寻求父亲的建议。这位为了家人半生奔波的父亲没有替他做决定,只是嘱咐他山区条件艰苦,让他考虑清楚、做好准备。“我的父母很伟大,只要不做坏事,他们并不会过多干预我们的选择。”侯长亮对父母的开明感激不已,最终决定先支教两年,再计划未来。
随后,侯长亮和两名同学一起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前往广西大石山区支教。支教第一个学期,他走遍了全校近300个学生的家,去了解他们的情况。那时,山里几乎没有可落脚的路,一个学期下来,他找不出一双完好的鞋子。“那时候没有经验,只能靠一股拼劲带动教学。”
两年后,侯长亮已经舍不得离开。无奈微薄的支教补助无法支撑他的生活,他便在深圳找了份专业对口的计算机工作。离开的那天,学生们送他上车,隔着车窗看着一张张不舍的小脸,他哭得稀里哗啦。“我当时就后悔了,觉得自己做了个错误的决定。”在深圳工作时正值暑假,学生们经常在电话里向他诉说不舍,他的心思完全无法放在工作上。眼看暑假将尽,他忍不住向公司辞职,带着攒下的3000元钱,回到了大石山区。
2015年,侯长亮的支教经历被报道,获得广西“十大新闻人物奖”。这项荣誉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烦恼——他希望大家关注山村教育,但过多的媒体曝光和外人来访影响了孩子们正常的学习。加之学校分配了几名在编教师,师资不再那么紧缺,他便考虑去其他地方支教。这时,一位贵州毕节苗族小学的教师联系他,告诉他这所小学招收了近700名学生,却只有13名教师,邀请他前去支教。考察后发现情况属实,侯长亮便在网上招募了十几位志同道合的支教教师,一同赶赴贵州毕节,开启第二段支教之旅。
也是在这一年,同为湖南人的雷宇丹联系上他,表达了长期支教的想法。“我参加过短期支教,更想进行长期支教。”考虑到雷宇丹还是在读研究生,侯长亮便劝她先完成学业,再考虑事业。此后,两人没再联系。
2017年,已在上海工作一年半的雷宇丹再次联系侯长亮。这一次,她做好了全职支教的准备。侯长亮担心小姑娘将来会因为艰苦的环境而后悔,恰逢自己在寻找新的支教点,便邀请她和自己一同前往云南昭通一所小学考察。雷宇丹并没有被偏远的校址、陡峭的山路和连不上的信號吓到,反而觉得新建成的校园还不错——尽管那时班级连桌椅都没有;会苦中作乐地调侃拎着几十斤行李爬山路的经历是“锻炼身体”;能够在繁忙的支教之余,坚持画画、阅读、弹古琴、练书法,还为了学生自学舞蹈……“我做了决定就会很坚持,也会做大量的前期准备。”雷宇丹说。
从湖南家乡到云南学校,雷宇丹需要乘坐一天一夜的火车、十几个小时的汽车,再爬两个小时的山路。每次乘汽车,她都会晕车、呕吐。妈妈曾心疼地责怪她:“这么难受,何苦跑那么远去教书?”她当时说不出原因,现在也不认为自己有多么高尚或伟大,这只是她身处偏远山村、感受到大山对教育的需要,而做出的下意识选择。她曾在公众号中这样写道:“偏远的山村真的太需要老师了,太需要优秀的老师了。我明明看到了,为什么不去做呢?”就这样,她在云南大山里待了三年多,远超曾经承诺家人的两年支教期限。
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大山里,侯长亮陪伴着这个温柔单纯的姑娘成长为认真负责的支教教师,也“被她的才情、坚韧和执着吸引”。2017年国庆,两人结伴去广西看望侯长亮教过的孩子。在那里,侯长亮向雷宇丹表白:“以后我们一起走过祖国的山山水水,好吗?”就这样,两人在一起了,一同从大山的客人变为山里娃娃的守护者。
山里娃:精神援助比物质捐助更重要
和大多数人一样,两人在支教前认为山里孩子渴望知识、渴望上学,但现实出人意料——孩子们淘气爱玩,上课也嘻嘻哈哈、到处乱窜,有些还会受长辈的影响,认为学习不如打工。
侯长亮在广西教的第一届学生,有十多个早早便辍学了。一次寒假结束,他在返校的路上,听说班上一名五年级女孩借了大人的身份证,要和哥哥一起去广东打工。侯长亮一路追到村客运站,为了不影响正常发车,他买了车票,坐在女孩身边劝她,从村子到县城的几个小时里,他都没能让女孩打消辍学的念头,只能眼睁睁看着女孩离开。“她太小了,根本不知道外出打工会遇到什么。”侯长亮提起这桩8年前的旧事,仍然很无奈。
雷宇丹更惊讶于山村女孩早婚的陋俗。十五六岁的女孩,什么都不懂,便甘愿辍学后嫁人生子了。“这对女孩的生理危害自不必说,还会造成一系列的后续影响。”她发现山村有一类留守儿童——父亲外出打工或生病,母亲“跑”了。这些母亲很多是那些早婚早育后外出打工的女孩子,她们被外面的广阔天地吸引,不再回来,剩下一个个留守山村的孩子。一代代山村人重复着这样的事情。 类似的事情见多了,侯长亮和雷宇丹不再纠结、郁闷,而是从精神层面引导孩子们,慢慢改变他们的错误观念。从第二届开始,侯长亮教的孩子几乎没有中途辍学的,还有孩子为了上学和家人据理力争。一次期末考试后,一名四年级的瑶族孩子向他求助:父亲让他去打工,他不愿意却无力反抗。侯长亮立刻拿上手电筒,拉上一个在当地调研的瑶族大学生做翻译。那时大山还没有通路、通电,三个人翻了好几个山头,到了学生家里,在煤油灯下磕磕绊绊地和家长聊了很久,终于劝服他们,同意孩子读完初中。初中毕业后,孩子又争取到了读幼师的机会。现在,他从教于一所山村幼儿园,立志成为像侯长亮一样的老师。
精神援助和引导远比物质捐助重要得多,在扶贫方面尤其如此。侯长亮和雷宇丹一直不鼓励人们直接向山里孩子捐赠物资,甚至会阻止有意向的人,“因为没有必要”。侯长亮亲历了山村10余年来的变化——在扶贫政策的帮扶下,山区修了路、建了房、通了电、连了信号;农村家庭说不上富足,但基本温饱没有问题;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不断更新;基础教育阶段学费全免,孩子们只要想上学,至少可以毫无顾虑地读到初中毕业,还可在校吃免费午餐。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过多地捐赠物资,很可能让山里人养成不劳而获的惰性思维。”他们无数次见过这类事情——山村學校的来访者经常随手捐赠,本来礼貌腼腆的学生接礼物越来越随意,甚至不再向来访者问好;苗寨的孩子大都勤快又懂事,但太多的物资捐助让他们逐渐麻木,很多孩子对教师的关心无动于衷,甚至享受贫穷带来的不劳而获;家访中,有些家长会问他们:为什么你们不像其他人一样送我们一些东西……“孩子们很可能在接受捐赠中丧失学习和努力的动力,总想走快速获利的捷径。救急不救穷,紧急情况当然要施以援手,但不能无底线、无限制。”侯长亮补充道。
为此,两人非常注重在这方面引导孩子们——借励志小故事,告诉他们要感恩别人的馈赠,但只有靠自己才能获得更多财富、变得更优秀;陪孩子们一起上山挖蒲公英、挖笋补贴家用,夸奖、鼓励他们……“农村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教师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让孩子们在精神和志向上‘脱贫’。”长时间潜移默化的引导给孩子们带来了改变。前几年,侯长亮教过的一名孩子联系他——孩子已经读高一了,但由于家庭变故,拿不出学费。侯长亮便联系了爱心人士资助他。第二年,这名孩子告诉他,自己暑假打工挣够了高二的学费,已经不需要资助了:“您一直教导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寻求帮助,但也要自己努力解决困难。”这让侯长亮感慨不已。他始终相信,虽然这个有志气的孩子成绩不是很好,但将来必定前途无量。
山里师:亟须关注的“弱势群体”
对山里孩子的精神引导和援助,需要大量的优秀教师。“山村教育最需要的已不是物质帮助,而是一个个鲜活的师长灵魂。他们足以唤醒山村一群沉睡的懵懂灵魂。”雷宇丹曾在自己的文章中感慨道。
“山里缺老师,也很难留住老师。”侯长亮见过很多山村学校,几百个学生,只靠几个代课老师撑着,教学负担极重。代课老师没有编制、工资低,生活没有保障。在云南昭通的这所小学,代课30年的教师龙德贵龙每个月的工资只有800元,为补贴家用,只能在节假日背着近70斤的豆腐担子四处叫卖。有时,支教教师来到学校,能够帮代课教师分担教学压力。但支教教师补助有限,有组织的支教每月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个人支教很可能毫无收入,这让很多有支教想法的人望而却步。和他们一起支教的教师万洋曾说过:“如果能解决收入问题,我愿意一直在这里教孩子。可是一个月只有800元的补贴,我不可能一直支教。”在侯长亮看来,这是很多支教教师无法长期支教的主要原因,也更需要社会的关注。
近几年,乡村教师短缺的问题逐渐缓解。在政策的支持下,山村在编教师规模扩大、教师收入提升、城乡教师轮岗为山村教育带来专业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此外,一批批心怀理想的年轻人踏上支教之路。但侯长亮认为,很多支教教师不是师范专业毕业,教育技巧和质量仍需提升。
雷宇丹支教三年,仍对自己的教育和管理能力不满意,有时孩子们太调皮,她还是会无所适从。在侯长亮看来,支教教师要从知识和精神层面教好孩子们,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从教第一届学生时仅凭一身拼劲和孤勇,到后来的宽严结合、游刃有余,他走了很多弯路,也尝试了很多新方法:他会在农忙时节和山里人一起上山下地干农活,获得他们的信任,便于进行教育和沟通;会在课下花大量时间和学生沟通感情、为他们辅导功课、劝他们听话;会尽量开设一些趣味性强的特色课程,吸引学生对学校和课堂的兴趣。遇到雷老师后,特色课程逐渐丰富起来——每星期,音乐课、美术课、书法课、体育课各两节,教孩子们唱歌、跳舞、弹琴、吹陶笛、画水彩画、写毛笔字;还会在放学后,指导他们玩魔方、摄影、跳竹竿舞。“我们不是专业的艺体教师,也不能为他们准备专业的课程用具,只能为他们提供体验机会,让他们了解未知、看到美好。至于未来如何,还要看他们自己。”雷宇丹说。
“老师,你下学期还来不来?”每次放假,孩子们都会问他们这个问题。山里的孩子缺乏安全感,他们见过很多支教教师——有的待几天、有的待几个月、有的待几年。侯长亮和雷宇丹不知道自己还会坚持多久,只是坚定地表示:“只要还在支教教师的岗位上,我们就会尽心尽力教育孩子。未来即使不做教师,我们也会从事山村教育援助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