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当前时代中人的生活方式,城市“园”的功能,现代建筑教育基础三方面变化,通过路径的具体设计手法的变迁,来阐述中国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活方式、城市公园、构成设计、德国景观风格
作为一个设计者,不经意间发现一有趣的城市现象,(图1),此方案为上世纪80年代作品,虽后经修修补补,但大的设计框架没变,专业角度推其设计理念师出于中国传统造园之法。其路径设计方案,人们常有好好的路不走,却走旁边或直接穿越而过,其地面的草坪、植物,或小品等,皆人为损毁。思之有年,悟非人为之祸,吾等设计者理念之误。
于是联想起风景园林教育的停办,与景观学教育的兴起与设立,从另方面说明了我国园林景观教育的困惑与思考。今天我国景观学教育迫切地需要包容并举的理顺与建立新的景观设计理论,特别是城市景观“路径”的设计原理、设计手法是问题的核心之一,驱使我们在设计与教学把这些疑惑能说清,讲明。从而在城市景观设计时,从更高的角度思考其定位与不同情况的方法尺度的把握。
1 ‘蹓跶’的消失—-包括老人,城市的老人为了孩子们的幸福,也被打包拉上了“城市快速干道”
英国一项研究称,世界都在进入“快生活”,全球城市人走路速度比10年前平均加快了10%。排名前几名的大多是经济迅猛发展的亚洲城市,而中国居民步伐最快的城市是广州,世界排名第四。对中国人的“快生活”方式,BBC曾略带调侃地说,请人吃饭,中国人爱说“您慢用”;吃完饭送客,会说“您慢走”。现在,这些话成了单纯的客套。
从“漠视时间的民族”到“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深圳速度,曾经的‘蹓跶’已成为奢望,这个词似乎代表一种悠闲的生活。国人学会了日本人生活中的“三快”:吃饭快、大小便快、走路快。一环套一环的“快”成为中国人现代生活标志。
紧张的“快”生活是中国这代人避免不了的命运,就像正在快速成长的青少年,“中国人现在成了世界上最急躁、最没有耐性的地球人。随着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现代城市人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有压力就有期望,不光物质上的,精神上的心理需求改变也被强烈的提出。快餐式的工作与生活带来快餐式的精神消费,不玩高深与记忆,只求痛快淋漓的宣泄(如同网络中的闪文化)。
城市人直接快速的精神消费方式的变化,使景观设计理应顺应时代的变化成为自然;同时“快”这一生活理念也融入了现代景观设计理念中,直白的景观相对于含蓄的传统中国园林,最终成为一种城市景观的新设计模式。
2 惯性思维误区——用“私园”的设计手法造“公园”
,
此处私园相对公园而言,指中国古代在城市中,为享受田园与野趣所创造的东方园林,其理论与所创造的园林实例都存在于中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下,及处于较封闭的状态下,为极少部分人服务,既不对大众服务(阶层),又不能面向大量人群(数量);另外,除皇家园林外,小的苏州园林面积都不大,设计者常为在不大面积里,为创造出移步移景的新意与惊喜,最重要的手法之一就是路径的设计,常常是不大的范围中九转十八弯,七上八下,绝不“直接”、“一目了然”。
城市公园(apublicpark):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经营,供公众的休息游玩的公共区域。可以说,公园相对私园是公开的,人流数量大,不限阶层的公开区域,同时公众意识、集会、广场的概念的加入从而使公园的设计理论上,特别是路径的处理方式上(图2),城市路径的导向性与流畅性受人流量的影响,公开而直接,从而使景观设计有了根本的不同。达到现代城市景观的设计目的:直白的视觉表达,休闲自己疲惫的身心。
3 理念的转变——现代建筑教育的基础:构成设计
笔者认为,80年代之前因意识形态的原因,形式主义或造型方式一直在国内被当时社会意识主体所刻意的忽略,只有简单的“社会主义形式”(如建国十大建筑人民大会堂等)和中国传统建筑的复兴形式(如中山陵等)。
80年代后十年,如吴良镛,彭一刚等老一辈大师还奋战于建筑教育的第一线,从今天看来,这些执牛耳的大师,其受教于梁思成等大师,身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国学功底深厚,参与并制定了传统建筑资料的整理与古建筑设计思想体系的建立。其对传统建筑理念的思考深度与广度,对我国传统建筑教育起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如吴良镛《广义建筑学》、彭一刚《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与《中国古典园林分析》等书常作为教材必读使用,是其弟子膜拜之导师。从而使中国建筑界由于受其时代局限的影响,园林设计以传统文化的中国古典园林为准绳。形成一种“慢”的生活模式。
在改革开放后,随着国门渐开,国人眼界大开。特别是90年代以后,建筑设计理念经过十年的变化与更新,因70年代末中国的构成基础教育的引入,构成教育作为众多与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中不可缺的一环的地位,逐渐得到国内的设计体系的认可(图3)。设计理念的多元化,建筑构成手法的多样化,这种设计思维的反复认识促进了我国整体建筑设计能力的提高,现今已完全与国际接轨。
但也出现了一丝不可避免的不协调之处,因历史原因和中西方文化基因的差异与缺失,构成设计基础是外来户,对于我国的本土文化意识来说是入侵,使国人在接受上有天然的心理抗拒。大建筑体系中的现代建筑设计与规划设计还好说,设计师们没有多少传统的负担。传统民居与园林设计思维与方法在我国的知识界、设计界中依然在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抗与交融直到今天还在继续。
90年代中后期,我国改革开放已取得一定成就,经济具有了一定的实力;80年代后培养起来的新一代建筑师已经成长起来,更加理性的看待东西方思想的碰撞,兼容并取,从人、社会、建筑理论着手建立了新的城市景观设计理论。
4 现代城市景观路径的趋势之一——德国式的景观设计为例
景观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工程应用性科学。它包括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等三个重要元素。视觉景观形象是大家所最熟悉的,它主要是从人类视觉形象感受要求出发,以艺术设计方法为基础,根据美学规则,利用空间实体景物,应急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的环境形象。
作为多年建筑基础教育者,本人偏好德国式城市景观风格。德国之所以在当代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景观设计理念和方式,是从包豪斯就开始确立的一整套构成基础教育体系分不开的。刚改革开放,国民了解德国是从德国制造的工业用品开始的,如西门子。人们的视觉印象是现代,带着一种冷峻的、精密的几何化图案化,如“大巧若拙”的容克贵族。
今天的德国景观设计师从本源构成学角度来阐述一种超凡脱俗的现代德国城市景观风格,把构成设计原理发展到极致。(图4)不用多么复杂而高深的理念,在设计空间上,通过一系列由点、线、面叠加的构筑物、道路、场所创造了一个与传统公园截然不同的公共开放空间,充分尊重当前时代中人的精神需求,用材料精密的加工创造出简洁丰富的作品,让人充分感觉到德国文化理念中钢性中不失柔和与弹性的一面。
在路径设计上,简洁而直接,能用直线绝不曲线,提供一种现代人所需求的直白而快捷的现代休闲模式。从而形成一种“大巧不工”德国城市景观风格;情感热烈深沉而不矫饰喧嚣,智慧隽永明快而不邀宠于形。
21世纪,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景观设计已经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对此,我们设计师要紧跟时代中人的精神需求,思考与创造以人为本的城市景观设计,同时学习国外经验,与我国传统园林手法形成互补,促进东方园林与近现代构成设计原理的有效融合,建立一套我国特色的新城市景观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李季.论现代景观设计中视觉艺术的发展趋势[J].科教文汇,2011,(7)
[2]王向荣、林箐.西方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德)维勒格编,苏柳梅、邓哲译.德国景观设计[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注:本文图片部分来源于《德国景观设计》
关键词:生活方式、城市公园、构成设计、德国景观风格
作为一个设计者,不经意间发现一有趣的城市现象,(图1),此方案为上世纪80年代作品,虽后经修修补补,但大的设计框架没变,专业角度推其设计理念师出于中国传统造园之法。其路径设计方案,人们常有好好的路不走,却走旁边或直接穿越而过,其地面的草坪、植物,或小品等,皆人为损毁。思之有年,悟非人为之祸,吾等设计者理念之误。
于是联想起风景园林教育的停办,与景观学教育的兴起与设立,从另方面说明了我国园林景观教育的困惑与思考。今天我国景观学教育迫切地需要包容并举的理顺与建立新的景观设计理论,特别是城市景观“路径”的设计原理、设计手法是问题的核心之一,驱使我们在设计与教学把这些疑惑能说清,讲明。从而在城市景观设计时,从更高的角度思考其定位与不同情况的方法尺度的把握。
1 ‘蹓跶’的消失—-包括老人,城市的老人为了孩子们的幸福,也被打包拉上了“城市快速干道”
英国一项研究称,世界都在进入“快生活”,全球城市人走路速度比10年前平均加快了10%。排名前几名的大多是经济迅猛发展的亚洲城市,而中国居民步伐最快的城市是广州,世界排名第四。对中国人的“快生活”方式,BBC曾略带调侃地说,请人吃饭,中国人爱说“您慢用”;吃完饭送客,会说“您慢走”。现在,这些话成了单纯的客套。
从“漠视时间的民族”到“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深圳速度,曾经的‘蹓跶’已成为奢望,这个词似乎代表一种悠闲的生活。国人学会了日本人生活中的“三快”:吃饭快、大小便快、走路快。一环套一环的“快”成为中国人现代生活标志。
紧张的“快”生活是中国这代人避免不了的命运,就像正在快速成长的青少年,“中国人现在成了世界上最急躁、最没有耐性的地球人。随着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现代城市人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有压力就有期望,不光物质上的,精神上的心理需求改变也被强烈的提出。快餐式的工作与生活带来快餐式的精神消费,不玩高深与记忆,只求痛快淋漓的宣泄(如同网络中的闪文化)。
城市人直接快速的精神消费方式的变化,使景观设计理应顺应时代的变化成为自然;同时“快”这一生活理念也融入了现代景观设计理念中,直白的景观相对于含蓄的传统中国园林,最终成为一种城市景观的新设计模式。
2 惯性思维误区——用“私园”的设计手法造“公园”
,
此处私园相对公园而言,指中国古代在城市中,为享受田园与野趣所创造的东方园林,其理论与所创造的园林实例都存在于中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下,及处于较封闭的状态下,为极少部分人服务,既不对大众服务(阶层),又不能面向大量人群(数量);另外,除皇家园林外,小的苏州园林面积都不大,设计者常为在不大面积里,为创造出移步移景的新意与惊喜,最重要的手法之一就是路径的设计,常常是不大的范围中九转十八弯,七上八下,绝不“直接”、“一目了然”。
城市公园(apublicpark):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经营,供公众的休息游玩的公共区域。可以说,公园相对私园是公开的,人流数量大,不限阶层的公开区域,同时公众意识、集会、广场的概念的加入从而使公园的设计理论上,特别是路径的处理方式上(图2),城市路径的导向性与流畅性受人流量的影响,公开而直接,从而使景观设计有了根本的不同。达到现代城市景观的设计目的:直白的视觉表达,休闲自己疲惫的身心。
3 理念的转变——现代建筑教育的基础:构成设计
笔者认为,80年代之前因意识形态的原因,形式主义或造型方式一直在国内被当时社会意识主体所刻意的忽略,只有简单的“社会主义形式”(如建国十大建筑人民大会堂等)和中国传统建筑的复兴形式(如中山陵等)。
80年代后十年,如吴良镛,彭一刚等老一辈大师还奋战于建筑教育的第一线,从今天看来,这些执牛耳的大师,其受教于梁思成等大师,身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国学功底深厚,参与并制定了传统建筑资料的整理与古建筑设计思想体系的建立。其对传统建筑理念的思考深度与广度,对我国传统建筑教育起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如吴良镛《广义建筑学》、彭一刚《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与《中国古典园林分析》等书常作为教材必读使用,是其弟子膜拜之导师。从而使中国建筑界由于受其时代局限的影响,园林设计以传统文化的中国古典园林为准绳。形成一种“慢”的生活模式。
在改革开放后,随着国门渐开,国人眼界大开。特别是90年代以后,建筑设计理念经过十年的变化与更新,因70年代末中国的构成基础教育的引入,构成教育作为众多与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中不可缺的一环的地位,逐渐得到国内的设计体系的认可(图3)。设计理念的多元化,建筑构成手法的多样化,这种设计思维的反复认识促进了我国整体建筑设计能力的提高,现今已完全与国际接轨。
但也出现了一丝不可避免的不协调之处,因历史原因和中西方文化基因的差异与缺失,构成设计基础是外来户,对于我国的本土文化意识来说是入侵,使国人在接受上有天然的心理抗拒。大建筑体系中的现代建筑设计与规划设计还好说,设计师们没有多少传统的负担。传统民居与园林设计思维与方法在我国的知识界、设计界中依然在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抗与交融直到今天还在继续。
90年代中后期,我国改革开放已取得一定成就,经济具有了一定的实力;80年代后培养起来的新一代建筑师已经成长起来,更加理性的看待东西方思想的碰撞,兼容并取,从人、社会、建筑理论着手建立了新的城市景观设计理论。
4 现代城市景观路径的趋势之一——德国式的景观设计为例
景观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工程应用性科学。它包括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等三个重要元素。视觉景观形象是大家所最熟悉的,它主要是从人类视觉形象感受要求出发,以艺术设计方法为基础,根据美学规则,利用空间实体景物,应急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的环境形象。
作为多年建筑基础教育者,本人偏好德国式城市景观风格。德国之所以在当代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景观设计理念和方式,是从包豪斯就开始确立的一整套构成基础教育体系分不开的。刚改革开放,国民了解德国是从德国制造的工业用品开始的,如西门子。人们的视觉印象是现代,带着一种冷峻的、精密的几何化图案化,如“大巧若拙”的容克贵族。
今天的德国景观设计师从本源构成学角度来阐述一种超凡脱俗的现代德国城市景观风格,把构成设计原理发展到极致。(图4)不用多么复杂而高深的理念,在设计空间上,通过一系列由点、线、面叠加的构筑物、道路、场所创造了一个与传统公园截然不同的公共开放空间,充分尊重当前时代中人的精神需求,用材料精密的加工创造出简洁丰富的作品,让人充分感觉到德国文化理念中钢性中不失柔和与弹性的一面。
在路径设计上,简洁而直接,能用直线绝不曲线,提供一种现代人所需求的直白而快捷的现代休闲模式。从而形成一种“大巧不工”德国城市景观风格;情感热烈深沉而不矫饰喧嚣,智慧隽永明快而不邀宠于形。
21世纪,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景观设计已经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对此,我们设计师要紧跟时代中人的精神需求,思考与创造以人为本的城市景观设计,同时学习国外经验,与我国传统园林手法形成互补,促进东方园林与近现代构成设计原理的有效融合,建立一套我国特色的新城市景观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李季.论现代景观设计中视觉艺术的发展趋势[J].科教文汇,2011,(7)
[2]王向荣、林箐.西方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德)维勒格编,苏柳梅、邓哲译.德国景观设计[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注:本文图片部分来源于《德国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