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生产布局调控方法研究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80次 | 上传用户:lijiquan_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提出了双向平衡原理的系统调控方法,同时对半干旱区的山西省临猗县的作物布局结构调整进行了实例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对建立良好的农作物生产生态体系、增强商品粮棉生产基地县内部活力、加快商品粮棉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速度都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第二次全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于1991年8月15日至19日,在吉林市召开。这次会议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委托国家环保局和建设部联合召开的。李鹏总理对这次会议非常关心,为大会发了贺信;邹家华副总理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国务委员、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宋健同志也为大会发了贺信。
期刊
本文根据在黑龙江省31个县、市进行的多年玉米农业生态联合试验,并运用双重组合设计原理进行模型挂接,建立了黑龙江省玉米区域性农业生产数学模型。初步揭示了积温、降水、土壤肥力及农肥、化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程度及相互间的变化规律,并应用模型对玉米产量形成过程进行了模拟和预测。
期刊
SSP泵(Selbst Sougende Pumpe)是西德化工系统常用的自吸循环泵,用该泵所组成一新的释压气浮系统,比常规释压气浮法可取消回流泵、射流器、溶气罐、压缩机等设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由于吸气量增加,该系统的释气水中
期刊
实验室内16—21℃的温度下,七星瓢虫雌成虫捕食行为集中在8:00—22:00。瓢虫各龄幼虫及雌成虫对麦长管蚜的功能反应均属Holling Ⅱ型。28℃时,瓢虫雌成虫的攻击率最大,处理时间最短。随温度增加,攻击率减小,处理时间增加。假设:猎物种群在无捕食者存在时,呈Logistic曲线增长;捕食者随机搜寻猎物。对猎物的功能反应为Holling Ⅱ型,捕食者个体间存在相互干扰;捕食者种群存在一个最低
期刊
本文对红豆草的干物重、青干比、生长率、叶面积系数、净同化率和光能利用率等生物量特征值作了分析研究,从其内在的变化规律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气象条件对其影响的结果中,得出盛花期为刈草最佳阶段,并提出了提高刈草量的关键措施。这对指导生产,提高产量和质量将起重要作用。
期刊
在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vàrth))卵内,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parvatae Pang et Wang)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6℃,有效积温为162.3日度,随着温度上升,发育加快;寿命(y_1,D_(10.4)~0C)、产卵量(y_2,粒/♀)、产出卵率则在适宜温度范围(23—26℃)内最大,高低温区内均呈下降趋势,其方程分别为:y_1=exp(
期刊
本文研究于1983年7—8月,1985年8—10月期间,在中国科学院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进行。应用概率分布的方法研究小哺乳动物的种群空间格局,取得了与实际观察相吻合的结果。这项工作将为定量描述哺乳动物种群数量的空间配置做出尝试。 主要结果为: 1.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以下简称鼢鼠,鼠兔)的空间格局适合负二项分布,截尾负二项分布。 2.鼢鼠在空间的聚集强度高于鼠兔。 3.鼢鼠在高寒草甸和灌丛中的聚
期刊
本文采用Iwao(1968—1977)的m~*-m回归方法测定了矢尖蚧及其主要天敌——二双斑唇瓢虫、日本方头甲和矢尖蚧蚜小蜂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矢尖蚧及其主要天敌均为聚集分布;空间结构均为疏松的个体群存在;个体群的分布是聚集的,个体群内的分布是随机的。比较了矢尖蚧及其主要天敌在柑桔树冠不同部位的聚集程度、矢尖蚧、二双斑唇瓢虫和矢尖蚧蚜小蜂均以上部—中部外层的聚集程度较大,日本方头甲以下部—中部内层
期刊
利用苦苣菜蚜-苦苣菜蚜茧蜂混合种群系统模拟模型,通过改变种群参数、初始虫量和温度条件,探讨了蚜茧蜂产卵选择寄主龄期特性对整个种群系统行为的影响,并比较了这一特性与蜂产卵量两者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蜂产卵对寄主龄期选择特性的改变可明显改变其对蚜虫种群增长影响的程度,当产卵选择特性改变,产卵量在多数情况下必须要大幅度直至成倍的增减,才能补偿其对蚜虫种群的控制作用。不过,当蜂产卵嗜好三龄、二龄、四龄若
期刊
本文根据前齿肖蛸(Tetragnatha praedonia)在20℃、23℃、26℃、29℃、32℃和35℃6种恒温条件下的发育历期、幼蛛存活率、成蛛产卵率、产卵量和孵化率组建了前齿肖蛸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实验种群增长表。结果表明前齿肖蛸在所试验的6种恒温条件下其种群数量可保持上升趋势,其中以在29℃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繁殖一代种群数量可增加74.28倍;以在20℃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最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