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的高考语文试卷总会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和不厌其烦地解读;总会在不同人的心中激起圈圈涟漪,尤其会对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那么,一份什么样的语文试卷才算好的语文试卷?一份试卷应确立怎样的价值取向?
我们都明白,把一次语文考试作为评价学生语文学习成效、检测语文素养的手段,本来就是片面的简单化的。一份试卷如果再与当下的教学实践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不适应,就更会成为制约语文教学改革的瓶颈,遑论担当选拔人才的重任。因此,无论什么类型的语文试卷,尤其是一份万众注目的高考试卷,无疑应该有自己鲜明的价值取向;否则,这一套试卷,充其量就是一堆冰冷的文字符号,就是几道零散机械的语文测试题。
一.一份好的语文试卷,其价值取向应该指向对生命的珍视
学语文,不光是为了学习语言的运用,还要丰盈个体的精神,滋养自己的心灵;那么,一份好的语文试卷就必须有鲜明的形象,尤其是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考生通过与形象的对视和对话,感悟生命的真实和丰富。“语文教育的核心之所在是唤醒学生的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学生的人格心灵”。在近两年的高考试卷里,王安忆的《洗澡》(2010辽宁卷),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年代平凡而真实的生命,折射出主人公作为一个普通人精明、节俭而又小气吝啬的心理,看到了普通人之间微妙的关系。阿城《溜索》(2010江苏卷),让我们体验到主人公领队在伟岸的自然面前表现出的一种坚韧、勇敢、从容、自信的品质,和关爱部下珍视生命的豪气和冷峻。在《董师傅游湖》(2009安徽卷)中,作为一位普通木工的董师傅,他技艺精湛,质朴善良,怀着一颗平常心,守护自己的精神情趣,小说反映的草根人物淡定平和的情感世界,不也给步履匆匆的世俗人生以多元的启迪吗?《罗永才洗碑》(2010安徽卷)同样反映了从容淡定、质朴真诚,友爱善良、诚实守信的底层人的美好品格。我们还可以从《骆驼祥子》(2010山东卷)里看到生活苦难中个体生命的真实、真诚和无奈。2010广东卷的《面包》是西德废墟文学的先驱沃尔夫冈·博歇尔特的小说,读后让人感受到在二战以后物质极端匮乏的岁月里,人与人之间理解、宽容、尊重和无私奉献才能度过难关的生命真谛。
高考试卷中跃动的生命和淳朴的情感,是近两三年才不断彰显的。自2004年各个省市独立命题以来,命题人通常爱以写景抒情散文作为考查材料。毋庸讳言,不少试卷阅读材料存在诸多的缺憾,这些缺憾六七年来虽有较大改观,但有些试卷仍然摆脱不了普通人真实感情的缺失。首先取材上就稍嫌单一,内容上或吟风弄月,或追寻古迹,或托物言志,诸如像《吟风》(2008福建)《雨韵》(2008辽宁)《碧云寺的秋色》(2008北京),《乡村的风》(2007安徽),《阳关古道苍凉美》(2008全国I),《敦煌》(2008天津)、《泰山之思》(2007浙江)《歌德之勺》(2008山东)《饮一口汨罗江》(2010江西)《一朵午荷》(2010湖南)等等。特别是全国卷和上海卷这么多年来对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成了写景抒情散文的一统天下。其次,这些选材往往缺少对现实生活的关怀,缺少生命的真诚,多是作家们的空灵感悟,软语娇吟,怀古而不鉴今,感喟而无风骨,抒发感情也是花遮柳隐,朦胧隐晦。
当然,近两年,这种倾向有了可喜的变化,即便如一些探寻名胜古迹的散文,往往也以现代的眼光重新审视其历久弥新的传统价值,感情是真挚的,意境是鲜明的。2010年湖北卷文学作品阅读材料选择了熊召政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经济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所带来的忧思。2010年全国卷Ⅲ终于出现了一篇小说,莫泊桑的《保护人》,让试卷闪耀着生命的光辉。
我总觉得,在教学实践中,文学作品的教学,作品的题材和体裁本来是丰富多样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古今中外长篇短篇诸体齐备,思想丰富,形象典型,绝非是高考试卷中一千余字的短篇散文所能体现。如果长期坚守以写景抒情散文为试卷阅读材料的话,会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教考脱节,让语文课程改革越来越偏离既定的轨道。
二.一份好的语文试卷,应有文化坚守的价值取向
这种取向是学习民族语言的取向,是弘扬民族文化的取向,是滋养人格精神的取向。
我们的祖先留下了丰富的语言,这些语言是民族文化精神的持守者。其实,不同民族的语言都是不同民族最后的遗产,不同民族的语言都是民族交流的忠实使者。基于此,这里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些年高考试卷对文言文的考查。“考试说明”要求:学生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考点有:①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③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④筛选文中的信息,⑤归纳内容要点概况中心思想。这几点合在一起其实只集中考查了一点,这就是满足于读懂,“读懂”似乎成了文言文考查的全部。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考查文言文?文言文应重点考查什么?如果仅仅是为了熟练运用一门语言,那么与古汉语研究无缘的绝大多数学生,又何必费力地学习一种现实语境中缺少交际功能的语言标本呢?在急遽发展的今天,民族的过去越来越“湘江水逝楚云飞”了,能与一个民族过去久远的历史对上号的,无非有三样:文物、化石和语言。唯有语言是精神的产物。“精神生成语言,也就给人的精神落下了档案。它一代代往下传的时候,说话的民族的全部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也就附着在语言上了。”这样说来,“文言文的价值不仅在于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知和领略古代文化的源流,体味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魅力,从而提高文化素养和文学素养。因此,文言文的‘文’不仅指文意、文章,更重要的是文学、文化。”文言文学习“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可现实的窘境是,面对传统文化大餐,我们总是精拌细剁,咬文嚼字;面对经典阅读文本,我们总爱字斟句酌,条分缕析,到头来是满卷应试语,“谁解其中味”?首先是近几年大多数高考语文试卷的文言文阅读取材局限于史传类,且为二十四史。其次是缺少合理的价值取向,且不少试卷的文言文体现出的价值观陈旧,多为忠孝节义,宦海沉浮。在年复一年的语文试卷里,帝王将相粉墨登场,清官勇将一路张扬。再次,这些人物传记更缺少文学色彩,艺术手法单调,不过是几件事情的简单堆积而已。再加上试题机械死板,重言轻文,轻人文化。对学生来说,考文言文等于考第二门外语。如第一题是实词解释;第二题是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第三题是内容的分析概括,其实是句子翻译题的翻版,与第四题的文言翻译简单重复。
当然,近年也出现了新的气象。江苏2010年考的是《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这个选文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一是该省第一次考查了八大家散文,二是第一次融合了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尽管考试说明仍明确规定,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材料以古代诗词为主。2010年有多个省市文言文取材逐步超出了史传类文本,出现了杂记、书信、游记等。其更大的意义还在于,选文更具文学色彩和艺术价值。比如,文中的墓志铭本是放于墓中刻有死者事迹的石刻。墓志用散文叙述死者世系、岁月、爵里等,墓铭以韵文颂扬死者。请人写墓志铭,当然要请当时名望很高的人,更是与死者感情深厚的人或对死者很了解的人。欧阳修与梅圣俞关系很深,但欧公对梅先生的妻子未必就很了解,更不要谈感情。但欧阳修写此文,内容独特,打破成格,写法奇险,志详铭略。欧阳修直接把梅圣俞写谢氏的文字引进铭文中,自己几乎不加一字褒奖评论,只在结束时写了四个字“若此,余忍不铭?”这种打破成格的写法,不仅更能表现梅谢夫妇感情之至诚,也能见出欧梅关系之深厚,三则见出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惟其如此才能补对传主的不熟悉之短。
可惜的是,试卷对这个突出的艺术特点没有赏析考查。
三.一份好的语文试卷还应着眼于实用,着眼人文的关怀
不论是实用类文章的阅读还是论述类文章的阅读,都要在选文上体现科学和人文的关怀,或探究大自然的奥秘,体现人类探寻未知领域的巨大智慧;或对传统文化的追寻和守护,对优秀文化的呵护和借鉴。语言文字运用的考查应着眼于提高学生语言实用的能力,着眼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我总觉得现在的修改病句和辨析成语题,越来越刁钻古怪,让学生读起来像走迷宫,扫地雷,往往一头雾水,不辨首尾。特别是命题者在设置文本阅读问题的答案时,总是绞尽脑汁,条分缕析,让每一分对应在每一点上,如果学生的分析与所给答案不一致,便不得分,其实越是这样越是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否则,作家自己做以自己的文章设置的高考题目,15分才能得1分,该如何解释?博士生做高考试卷反倒不及高中生的分数,难道能简单地结论为博士的语文水平不及高中生?2010年江苏省的语文附加题设问:《文史通义》作者是清代的哪位学者?据说全省十几万考生只有3位写出了正确答案。真不明白,命题者出这样既偏又怪的题目有何意义。这样的考试岂不是对学生的精神折磨?
总之,命制一份好的语文试卷,实在不是一件易事,最起码要符合这样三项原则,一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二是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更多的生命关怀,能更科学更综合地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三是对平日的教学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我想,这该是一份语文试卷合理的价值取向吧!
胡云信,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南京。本文编校:舒 坦
我们都明白,把一次语文考试作为评价学生语文学习成效、检测语文素养的手段,本来就是片面的简单化的。一份试卷如果再与当下的教学实践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不适应,就更会成为制约语文教学改革的瓶颈,遑论担当选拔人才的重任。因此,无论什么类型的语文试卷,尤其是一份万众注目的高考试卷,无疑应该有自己鲜明的价值取向;否则,这一套试卷,充其量就是一堆冰冷的文字符号,就是几道零散机械的语文测试题。
一.一份好的语文试卷,其价值取向应该指向对生命的珍视
学语文,不光是为了学习语言的运用,还要丰盈个体的精神,滋养自己的心灵;那么,一份好的语文试卷就必须有鲜明的形象,尤其是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考生通过与形象的对视和对话,感悟生命的真实和丰富。“语文教育的核心之所在是唤醒学生的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学生的人格心灵”。在近两年的高考试卷里,王安忆的《洗澡》(2010辽宁卷),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年代平凡而真实的生命,折射出主人公作为一个普通人精明、节俭而又小气吝啬的心理,看到了普通人之间微妙的关系。阿城《溜索》(2010江苏卷),让我们体验到主人公领队在伟岸的自然面前表现出的一种坚韧、勇敢、从容、自信的品质,和关爱部下珍视生命的豪气和冷峻。在《董师傅游湖》(2009安徽卷)中,作为一位普通木工的董师傅,他技艺精湛,质朴善良,怀着一颗平常心,守护自己的精神情趣,小说反映的草根人物淡定平和的情感世界,不也给步履匆匆的世俗人生以多元的启迪吗?《罗永才洗碑》(2010安徽卷)同样反映了从容淡定、质朴真诚,友爱善良、诚实守信的底层人的美好品格。我们还可以从《骆驼祥子》(2010山东卷)里看到生活苦难中个体生命的真实、真诚和无奈。2010广东卷的《面包》是西德废墟文学的先驱沃尔夫冈·博歇尔特的小说,读后让人感受到在二战以后物质极端匮乏的岁月里,人与人之间理解、宽容、尊重和无私奉献才能度过难关的生命真谛。
高考试卷中跃动的生命和淳朴的情感,是近两三年才不断彰显的。自2004年各个省市独立命题以来,命题人通常爱以写景抒情散文作为考查材料。毋庸讳言,不少试卷阅读材料存在诸多的缺憾,这些缺憾六七年来虽有较大改观,但有些试卷仍然摆脱不了普通人真实感情的缺失。首先取材上就稍嫌单一,内容上或吟风弄月,或追寻古迹,或托物言志,诸如像《吟风》(2008福建)《雨韵》(2008辽宁)《碧云寺的秋色》(2008北京),《乡村的风》(2007安徽),《阳关古道苍凉美》(2008全国I),《敦煌》(2008天津)、《泰山之思》(2007浙江)《歌德之勺》(2008山东)《饮一口汨罗江》(2010江西)《一朵午荷》(2010湖南)等等。特别是全国卷和上海卷这么多年来对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成了写景抒情散文的一统天下。其次,这些选材往往缺少对现实生活的关怀,缺少生命的真诚,多是作家们的空灵感悟,软语娇吟,怀古而不鉴今,感喟而无风骨,抒发感情也是花遮柳隐,朦胧隐晦。
当然,近两年,这种倾向有了可喜的变化,即便如一些探寻名胜古迹的散文,往往也以现代的眼光重新审视其历久弥新的传统价值,感情是真挚的,意境是鲜明的。2010年湖北卷文学作品阅读材料选择了熊召政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经济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所带来的忧思。2010年全国卷Ⅲ终于出现了一篇小说,莫泊桑的《保护人》,让试卷闪耀着生命的光辉。
我总觉得,在教学实践中,文学作品的教学,作品的题材和体裁本来是丰富多样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古今中外长篇短篇诸体齐备,思想丰富,形象典型,绝非是高考试卷中一千余字的短篇散文所能体现。如果长期坚守以写景抒情散文为试卷阅读材料的话,会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教考脱节,让语文课程改革越来越偏离既定的轨道。
二.一份好的语文试卷,应有文化坚守的价值取向
这种取向是学习民族语言的取向,是弘扬民族文化的取向,是滋养人格精神的取向。
我们的祖先留下了丰富的语言,这些语言是民族文化精神的持守者。其实,不同民族的语言都是不同民族最后的遗产,不同民族的语言都是民族交流的忠实使者。基于此,这里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些年高考试卷对文言文的考查。“考试说明”要求:学生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考点有:①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③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④筛选文中的信息,⑤归纳内容要点概况中心思想。这几点合在一起其实只集中考查了一点,这就是满足于读懂,“读懂”似乎成了文言文考查的全部。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考查文言文?文言文应重点考查什么?如果仅仅是为了熟练运用一门语言,那么与古汉语研究无缘的绝大多数学生,又何必费力地学习一种现实语境中缺少交际功能的语言标本呢?在急遽发展的今天,民族的过去越来越“湘江水逝楚云飞”了,能与一个民族过去久远的历史对上号的,无非有三样:文物、化石和语言。唯有语言是精神的产物。“精神生成语言,也就给人的精神落下了档案。它一代代往下传的时候,说话的民族的全部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也就附着在语言上了。”这样说来,“文言文的价值不仅在于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知和领略古代文化的源流,体味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魅力,从而提高文化素养和文学素养。因此,文言文的‘文’不仅指文意、文章,更重要的是文学、文化。”文言文学习“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可现实的窘境是,面对传统文化大餐,我们总是精拌细剁,咬文嚼字;面对经典阅读文本,我们总爱字斟句酌,条分缕析,到头来是满卷应试语,“谁解其中味”?首先是近几年大多数高考语文试卷的文言文阅读取材局限于史传类,且为二十四史。其次是缺少合理的价值取向,且不少试卷的文言文体现出的价值观陈旧,多为忠孝节义,宦海沉浮。在年复一年的语文试卷里,帝王将相粉墨登场,清官勇将一路张扬。再次,这些人物传记更缺少文学色彩,艺术手法单调,不过是几件事情的简单堆积而已。再加上试题机械死板,重言轻文,轻人文化。对学生来说,考文言文等于考第二门外语。如第一题是实词解释;第二题是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第三题是内容的分析概括,其实是句子翻译题的翻版,与第四题的文言翻译简单重复。
当然,近年也出现了新的气象。江苏2010年考的是《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这个选文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一是该省第一次考查了八大家散文,二是第一次融合了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尽管考试说明仍明确规定,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材料以古代诗词为主。2010年有多个省市文言文取材逐步超出了史传类文本,出现了杂记、书信、游记等。其更大的意义还在于,选文更具文学色彩和艺术价值。比如,文中的墓志铭本是放于墓中刻有死者事迹的石刻。墓志用散文叙述死者世系、岁月、爵里等,墓铭以韵文颂扬死者。请人写墓志铭,当然要请当时名望很高的人,更是与死者感情深厚的人或对死者很了解的人。欧阳修与梅圣俞关系很深,但欧公对梅先生的妻子未必就很了解,更不要谈感情。但欧阳修写此文,内容独特,打破成格,写法奇险,志详铭略。欧阳修直接把梅圣俞写谢氏的文字引进铭文中,自己几乎不加一字褒奖评论,只在结束时写了四个字“若此,余忍不铭?”这种打破成格的写法,不仅更能表现梅谢夫妇感情之至诚,也能见出欧梅关系之深厚,三则见出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惟其如此才能补对传主的不熟悉之短。
可惜的是,试卷对这个突出的艺术特点没有赏析考查。
三.一份好的语文试卷还应着眼于实用,着眼人文的关怀
不论是实用类文章的阅读还是论述类文章的阅读,都要在选文上体现科学和人文的关怀,或探究大自然的奥秘,体现人类探寻未知领域的巨大智慧;或对传统文化的追寻和守护,对优秀文化的呵护和借鉴。语言文字运用的考查应着眼于提高学生语言实用的能力,着眼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我总觉得现在的修改病句和辨析成语题,越来越刁钻古怪,让学生读起来像走迷宫,扫地雷,往往一头雾水,不辨首尾。特别是命题者在设置文本阅读问题的答案时,总是绞尽脑汁,条分缕析,让每一分对应在每一点上,如果学生的分析与所给答案不一致,便不得分,其实越是这样越是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否则,作家自己做以自己的文章设置的高考题目,15分才能得1分,该如何解释?博士生做高考试卷反倒不及高中生的分数,难道能简单地结论为博士的语文水平不及高中生?2010年江苏省的语文附加题设问:《文史通义》作者是清代的哪位学者?据说全省十几万考生只有3位写出了正确答案。真不明白,命题者出这样既偏又怪的题目有何意义。这样的考试岂不是对学生的精神折磨?
总之,命制一份好的语文试卷,实在不是一件易事,最起码要符合这样三项原则,一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二是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更多的生命关怀,能更科学更综合地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三是对平日的教学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我想,这该是一份语文试卷合理的价值取向吧!
胡云信,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南京。本文编校:舒 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