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赏识教育是赏识孩子的优点和进步,与他们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沟通,让每位孩子充分受到尊重和欣赏,努力开发他们的潜能并促使他们不断进步的一种教育方法。
[关键词]赏识教育 教育方法 培养自信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同时又是一位母亲的我经常听到家长背着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对其进行评价,孩子身上的缺点被家长无限放大……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孩子最怕什么?研究结果表明:孩子不是怕累,也不怕生活条件差,而是怕丢面子。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我。那么怎样的教育才能促使孩子乐意接受并提供前进的动力呢?——那就是赏识教育。
一、巧用语言,引导激发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物品,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之处:有的性情温和、善解人意,但缺乏勇气;有的调皮睿智、富于创造,但却缺乏耐心;有的小心细致,遵守规则,却不够勇敢……孩子的每一个想法、每一件作品,在我们看来显得很幼稚,但却是他们努力创造的结果。如果我们习惯地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简单地给予否定或加以嘲讽,那就使其自信心受损,甚至产生自卑、一蹶不振。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被爱及被肯定的需要。老师家长的一句积极鼓励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眼神,就能使孩子心里充满阳光,更加努力表现自我。我们要接受孩子的差异,在孩子的角度用他们的思维解读其言行,体验其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我们班的凡凡,动作发展不是很好,在前一阶段学拍球的时候,我们心里也有担心。因为她的先天条件会影响学拍球的进度和学习的勇气,为此每当她能拍一个或两个时,就会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他,鼓励她:“你真行,你每天都在进步哦”。她妈妈在宝宝成长册上写道:“老师的鼓励、赞赏给了她很大的力量,宝贝回到家天天吃晚饭前练习拍球。”出乎我们的意料,凡凡很快学会推球,而且名列前茅。“行”这个字为何作用这么大?因为这个“行”字满足了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满足了所有孩子无形生命的需要。
二、了解孩子。承认差异
当今儿童生活优越,在物质需求达到满足后,他们更渴望精神需求的满足,渴望得到周围的成人,特别是老师、父母的认可,这样能激发自我价值感增强,信心更足。比如:我有一个邻居,家庭条件非常好,在生活上对孩子照顾无微不至,可是这个小男孩总是不肯亲近父母,有什么话也不愿意跟父母说。反倒经常有什么事都跟我说,跟我玩得很开心。因为他妈妈常常大声嚷嚷:“瞧,人家××孩子多乖多好,瞧你怎么那么差!”“人家孩子怎么那么聪明,瞧你多笨!”这孩子总是闷闷不乐,经常出现攻击性行为,不是在阳台上用玩具水枪往行人身上射水,就是躲在楼上用石子打人。在学校也是经常攻击同伴,总是挨投诉,他妈妈流着眼泪向我诉说:“我们就这么一个儿子,对他好,挣钱全为了他,可他却不领情,整天闯祸,你说我该怎么办?”我对她说,“您爱孩子,可是您的孩子不理解,因为您没有表现出对他的爱和赏识。您老看他的缺点,您赞赏的是别人孩子。因为您的盲目比较您的孩子失去了自信,他的攻击性行为只是想引起别人对他的注意和关心罢了。”我还跟她说:“孩子最怕就是用别人的长处去比较他的短处,您应该一看到孩子有一点点进步,就要鼓励他。引导他向好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对孩子的赏识,肯定和鼓励,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受人关爱,得到了尊重,自信心就会建立和曾强起来。”其父母通过尝试效果很好,现在他已经能跟父母相处得很融恰、性格也开朗了、成绩比以前进步了。
三、挖掘优点,树立自信
我们应该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哪怕是细微的长处和闪光点,以其积极的一面去克服消极的一面,扬长避短,才能使孩子不断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记得担任美工兴趣班期间,有两位孩子让我记忆犹新:军军和明明是从农村转来的,美术功底能力较差。一次美术活动。军军和明明的作品效果都很不理想:军军的构图差,蚂蚁画的比人高;明明的涂色不均匀,色彩搭配差,且不合理。家长们来接孩子了,军军的妈妈一看就指着生气地说:“画的什么鬼,乱七八糟的!”连画也不带,拉着军军就走。我注意到。当时孩子的脸上原本兴奋的表情变得沮丧,不高兴地跟妈妈走了。后来一段时间里。他对画画不再像以前那样感兴趣了。而明明妈妈接过作品,仔细看了看,问明明都画了些什么?听完孩子的介绍,妈妈对作品大加赞赏,明明又得意又开心,小脸一刹那好像发出了耀眼的光,妈妈又说:如果你能……那就更好了!明明认真地直点头。从那以后,他更喜欢画画了,他的水平进步很快,并连连在省、市获奖。
明明原本的绘画水平并不高,之所以能有这么快这么大的进步,很大一部分功劳是源于他妈妈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在那么多“沙粒”里,慧眼识出潜藏其中的“金子”,并菩用赏识的语言加以赞扬鼓励,使孩子获得满足和成就感,大踏步向前。而不像军军家长那样不屑一顾泼冷水,让他失望和伤心。可见,我们该寻找幼儿的闪光点,仔细观察其每一点进步。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内因,不断提出符合其最近发展区的目标和希望,帮孩子树立起信心。相信自己能行。
四、赏识批评,遵循原则
赏识孩子是赏识孩子的优点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糊的。在实际的操作中,把赏识仅仅理解为表扬加鼓励,于是走进了误区——为赏识而赏识,结果是得不偿失。那么赏识教育到底还能不能批评孩子呢?我认为批评可以,但批评要遵循一个原则:对事不对人,不能因为孩子在某件事上做错了,就一棍子打倒,将整个人都否定掉了。家长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提醒过你多少次了,你真笨。”考试考糟了,“考这么点,将来捡垃圾……”这样的批评。就像针戳向汽球,整个泄气。赏识的批评要给孩子这样的感觉:孩子你仍然是最好的孩子,犯了错不要紧,我相信你能改正。
孩子的成长道路如同跑道和战场,父母、老师应该为他们多喊“加油”高呼“冲啊”,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要坚信他们能一千零一次站起来。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理解孩子”。而相信孩子、理解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尊重孩子,欣赏孩子,不仅是因为他们年龄小,需要关心和爱护,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志和个性。
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赏识教育是充满生命力;充满人情味的教育,赏识教育是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生命的教育,经常得到老师和父母赏识的孩子,他们往往对自己充满自信和自尊,而且能以更高的热情去接受新的事物。为了让孩子距离成功更近一步,让我们都来赏识孩子们吧。
[关键词]赏识教育 教育方法 培养自信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同时又是一位母亲的我经常听到家长背着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对其进行评价,孩子身上的缺点被家长无限放大……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孩子最怕什么?研究结果表明:孩子不是怕累,也不怕生活条件差,而是怕丢面子。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我。那么怎样的教育才能促使孩子乐意接受并提供前进的动力呢?——那就是赏识教育。
一、巧用语言,引导激发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物品,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之处:有的性情温和、善解人意,但缺乏勇气;有的调皮睿智、富于创造,但却缺乏耐心;有的小心细致,遵守规则,却不够勇敢……孩子的每一个想法、每一件作品,在我们看来显得很幼稚,但却是他们努力创造的结果。如果我们习惯地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简单地给予否定或加以嘲讽,那就使其自信心受损,甚至产生自卑、一蹶不振。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被爱及被肯定的需要。老师家长的一句积极鼓励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眼神,就能使孩子心里充满阳光,更加努力表现自我。我们要接受孩子的差异,在孩子的角度用他们的思维解读其言行,体验其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我们班的凡凡,动作发展不是很好,在前一阶段学拍球的时候,我们心里也有担心。因为她的先天条件会影响学拍球的进度和学习的勇气,为此每当她能拍一个或两个时,就会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他,鼓励她:“你真行,你每天都在进步哦”。她妈妈在宝宝成长册上写道:“老师的鼓励、赞赏给了她很大的力量,宝贝回到家天天吃晚饭前练习拍球。”出乎我们的意料,凡凡很快学会推球,而且名列前茅。“行”这个字为何作用这么大?因为这个“行”字满足了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满足了所有孩子无形生命的需要。
二、了解孩子。承认差异
当今儿童生活优越,在物质需求达到满足后,他们更渴望精神需求的满足,渴望得到周围的成人,特别是老师、父母的认可,这样能激发自我价值感增强,信心更足。比如:我有一个邻居,家庭条件非常好,在生活上对孩子照顾无微不至,可是这个小男孩总是不肯亲近父母,有什么话也不愿意跟父母说。反倒经常有什么事都跟我说,跟我玩得很开心。因为他妈妈常常大声嚷嚷:“瞧,人家××孩子多乖多好,瞧你怎么那么差!”“人家孩子怎么那么聪明,瞧你多笨!”这孩子总是闷闷不乐,经常出现攻击性行为,不是在阳台上用玩具水枪往行人身上射水,就是躲在楼上用石子打人。在学校也是经常攻击同伴,总是挨投诉,他妈妈流着眼泪向我诉说:“我们就这么一个儿子,对他好,挣钱全为了他,可他却不领情,整天闯祸,你说我该怎么办?”我对她说,“您爱孩子,可是您的孩子不理解,因为您没有表现出对他的爱和赏识。您老看他的缺点,您赞赏的是别人孩子。因为您的盲目比较您的孩子失去了自信,他的攻击性行为只是想引起别人对他的注意和关心罢了。”我还跟她说:“孩子最怕就是用别人的长处去比较他的短处,您应该一看到孩子有一点点进步,就要鼓励他。引导他向好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对孩子的赏识,肯定和鼓励,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受人关爱,得到了尊重,自信心就会建立和曾强起来。”其父母通过尝试效果很好,现在他已经能跟父母相处得很融恰、性格也开朗了、成绩比以前进步了。
三、挖掘优点,树立自信
我们应该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哪怕是细微的长处和闪光点,以其积极的一面去克服消极的一面,扬长避短,才能使孩子不断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记得担任美工兴趣班期间,有两位孩子让我记忆犹新:军军和明明是从农村转来的,美术功底能力较差。一次美术活动。军军和明明的作品效果都很不理想:军军的构图差,蚂蚁画的比人高;明明的涂色不均匀,色彩搭配差,且不合理。家长们来接孩子了,军军的妈妈一看就指着生气地说:“画的什么鬼,乱七八糟的!”连画也不带,拉着军军就走。我注意到。当时孩子的脸上原本兴奋的表情变得沮丧,不高兴地跟妈妈走了。后来一段时间里。他对画画不再像以前那样感兴趣了。而明明妈妈接过作品,仔细看了看,问明明都画了些什么?听完孩子的介绍,妈妈对作品大加赞赏,明明又得意又开心,小脸一刹那好像发出了耀眼的光,妈妈又说:如果你能……那就更好了!明明认真地直点头。从那以后,他更喜欢画画了,他的水平进步很快,并连连在省、市获奖。
明明原本的绘画水平并不高,之所以能有这么快这么大的进步,很大一部分功劳是源于他妈妈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在那么多“沙粒”里,慧眼识出潜藏其中的“金子”,并菩用赏识的语言加以赞扬鼓励,使孩子获得满足和成就感,大踏步向前。而不像军军家长那样不屑一顾泼冷水,让他失望和伤心。可见,我们该寻找幼儿的闪光点,仔细观察其每一点进步。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内因,不断提出符合其最近发展区的目标和希望,帮孩子树立起信心。相信自己能行。
四、赏识批评,遵循原则
赏识孩子是赏识孩子的优点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糊的。在实际的操作中,把赏识仅仅理解为表扬加鼓励,于是走进了误区——为赏识而赏识,结果是得不偿失。那么赏识教育到底还能不能批评孩子呢?我认为批评可以,但批评要遵循一个原则:对事不对人,不能因为孩子在某件事上做错了,就一棍子打倒,将整个人都否定掉了。家长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提醒过你多少次了,你真笨。”考试考糟了,“考这么点,将来捡垃圾……”这样的批评。就像针戳向汽球,整个泄气。赏识的批评要给孩子这样的感觉:孩子你仍然是最好的孩子,犯了错不要紧,我相信你能改正。
孩子的成长道路如同跑道和战场,父母、老师应该为他们多喊“加油”高呼“冲啊”,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要坚信他们能一千零一次站起来。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理解孩子”。而相信孩子、理解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尊重孩子,欣赏孩子,不仅是因为他们年龄小,需要关心和爱护,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志和个性。
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赏识教育是充满生命力;充满人情味的教育,赏识教育是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生命的教育,经常得到老师和父母赏识的孩子,他们往往对自己充满自信和自尊,而且能以更高的热情去接受新的事物。为了让孩子距离成功更近一步,让我们都来赏识孩子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