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认知理论要求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儿童的年龄特点,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其中将儿童认知理论应用到少儿外语教学实践中,能够发挥出积极作用,优化教学效果。基于此,文章分别对全身反应理论、多元智力理论以及母语迁移等认知学理论在少儿外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旨在通过这一途径,凸显认知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价值,同时为少儿外语教学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儿童认知理论;少儿外语教学;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对儿童教育问题日益重视,如何提升对儿童的教学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关注热点,但由于年龄特征所限,少儿的外语教学实践有一定难度。基于这一情况,应当以儿童认知理论作为依据,对儿童的性格、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在充分了解儿童的基础之上,增强少儿外语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幼儿对语言的掌握能力,促进儿童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全身反应理论在少儿外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儿童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其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很难形成长时间记忆,从而给外语单词、句子的记忆造成难度。全身反应理论认为,儿童所接收到的声音信息和动作信息之间如果能够保持紧密的联系,则其记忆能保持的时间相对较长,并且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运用。这也意味着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应当利用多种感官来呈现外语,将儿童的听觉、视觉、触觉全部调动后,能够加深儿童对外语的印象[1]。以英语教学为例,在教材的选择上,应当以配图为主,通过丰富的色彩,在视觉感官上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当前大部分学校和教育机构已基本配備了多媒体教室,教师可以通过制作教学课件的方式,播放英语相关视频、音乐以及图片内容,给儿童多感官的整体性学习。此外,教学中还可以开发幼儿运动能力,如播放英文儿歌,让儿童伴随音乐节拍跳舞,调动儿童全身的反应。
二、多元智力理论在少儿外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不能被量化的,也不是单一的,无法经由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是同样重要的多种能力结合,并且呈现出复杂的组合形式。在多元智力理论下,包括语言、数理逻辑、音乐、空间、自我认知以及人际交往的多方面能力。实际上,在我国教育理念中,学校、教师乃至家长时常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判断幼儿是否“聪明”,而多元智力理论则坚持智力不仅是能够后天开发的,同时也通过音乐、绘画以及舞蹈等各个层面来表现。因此,将多元智力理论应用到少儿外语教学中,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2]。教学中,以短语、词汇的发音和听力作为基础,开发儿童在不同领域内的潜能,在英语教学的同时,挖掘并且培养儿童各个方面的能力。在多元智力理论支持下,少儿外语教学不仅仅局限在单纯的语言学习和模仿中,而是将外语的学习视为培养少儿全面发展的过程,通过创造性的教学,培养少儿智力的后天发展。
三、母语迁移理论在少儿外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母语迁移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母语即第一语言的惯性思维会对第二语言的学习造成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所接触的大多为母语,即第一语言,累积的词汇和思维习惯均是在母语环境中所形成的,如果在母语和英语有共同点的情况下,则会表现出正迁移效果,如“他是我的老师”与“He is my teacher”这一类型。但实际上,母语和外语之间所存有的共同点并不多,在这一情况下,由于受母语影响,则表现出负迁移效果,干扰少儿的外语学习。因此,母语迁移理论要求少儿在外语教学中需充分发挥母语正迁移作用,规避负迁移。
综上所述,儿童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由于其年龄特点,会给教学造成一定难度,对此应当充分发挥出认知理论在教学中的价值,以母语迁移、多元智力、全身反应等认知理论作为基础,结合幼儿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应用,才能够提升外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文 旭.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应用认知语言学探索之二[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3):16-22.
[2]廖顺萍,张淑燕.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探析小学英语教学模式[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74-76.
关键词:儿童认知理论;少儿外语教学;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对儿童教育问题日益重视,如何提升对儿童的教学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关注热点,但由于年龄特征所限,少儿的外语教学实践有一定难度。基于这一情况,应当以儿童认知理论作为依据,对儿童的性格、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在充分了解儿童的基础之上,增强少儿外语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幼儿对语言的掌握能力,促进儿童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全身反应理论在少儿外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儿童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其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很难形成长时间记忆,从而给外语单词、句子的记忆造成难度。全身反应理论认为,儿童所接收到的声音信息和动作信息之间如果能够保持紧密的联系,则其记忆能保持的时间相对较长,并且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运用。这也意味着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应当利用多种感官来呈现外语,将儿童的听觉、视觉、触觉全部调动后,能够加深儿童对外语的印象[1]。以英语教学为例,在教材的选择上,应当以配图为主,通过丰富的色彩,在视觉感官上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当前大部分学校和教育机构已基本配備了多媒体教室,教师可以通过制作教学课件的方式,播放英语相关视频、音乐以及图片内容,给儿童多感官的整体性学习。此外,教学中还可以开发幼儿运动能力,如播放英文儿歌,让儿童伴随音乐节拍跳舞,调动儿童全身的反应。
二、多元智力理论在少儿外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不能被量化的,也不是单一的,无法经由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是同样重要的多种能力结合,并且呈现出复杂的组合形式。在多元智力理论下,包括语言、数理逻辑、音乐、空间、自我认知以及人际交往的多方面能力。实际上,在我国教育理念中,学校、教师乃至家长时常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判断幼儿是否“聪明”,而多元智力理论则坚持智力不仅是能够后天开发的,同时也通过音乐、绘画以及舞蹈等各个层面来表现。因此,将多元智力理论应用到少儿外语教学中,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2]。教学中,以短语、词汇的发音和听力作为基础,开发儿童在不同领域内的潜能,在英语教学的同时,挖掘并且培养儿童各个方面的能力。在多元智力理论支持下,少儿外语教学不仅仅局限在单纯的语言学习和模仿中,而是将外语的学习视为培养少儿全面发展的过程,通过创造性的教学,培养少儿智力的后天发展。
三、母语迁移理论在少儿外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母语迁移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母语即第一语言的惯性思维会对第二语言的学习造成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所接触的大多为母语,即第一语言,累积的词汇和思维习惯均是在母语环境中所形成的,如果在母语和英语有共同点的情况下,则会表现出正迁移效果,如“他是我的老师”与“He is my teacher”这一类型。但实际上,母语和外语之间所存有的共同点并不多,在这一情况下,由于受母语影响,则表现出负迁移效果,干扰少儿的外语学习。因此,母语迁移理论要求少儿在外语教学中需充分发挥母语正迁移作用,规避负迁移。
综上所述,儿童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由于其年龄特点,会给教学造成一定难度,对此应当充分发挥出认知理论在教学中的价值,以母语迁移、多元智力、全身反应等认知理论作为基础,结合幼儿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应用,才能够提升外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文 旭.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应用认知语言学探索之二[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3):16-22.
[2]廖顺萍,张淑燕.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探析小学英语教学模式[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