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九课《词两首》中的《渔歌子》。
教学目标
1.读通读顺全词,理解大意,感受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诵读全词,背诵全词。
3.引导学生体会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经典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想象,体会词的意境。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体会词的意境之美,感受语言文字之美。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聊一聊:同学们,你叫什么名字?谁起的?有什么含义吗?
2.猜一猜:张志和是唐朝词人,你们猜一猜,他这个名字是谁起的?
3.想一想:那皇帝为什么要赐予他名字呢?(课件介绍词人张志和。)
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他写的词。
渔歌子是一个词牌名,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呢?
设计意图:要真正读懂一首词,了解词人的相关背景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张志和的名字是谁起的?让同学们猜一猜,无论猜对与否,同学们都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当知道是皇帝所赐予时,都急于了解皇帝为什么要赐予他名字,避免了直接介绍作者的空洞与枯燥,激起了同学们对词人的兴趣。
二、初读、读顺
1.自由朗读: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这首词,要求读通读顺,如果能读出节奏、读出词的味道,就更棒了,同学们至少读三遍。
2.提醒字音:这首词中有四个字音提醒同学们注意:“塞”、“鳜”、“箬”、“蓑”。
3.指导朗读:同学们,读古诗词光读通、读顺还不够,还要注意节奏。词与词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都要有一定的停顿,谁来再试一下。指名读,教师及时进行点评。
我们来合作读一下,我读前面部分,你们读后面部分,注意读出词的美感。
设计意图:初读这一环节,要求同学自由朗读至少三遍,目的是自读自悟,读通读顺读正确,在一遍遍的朗读中同学们有了读词的感觉,此时再指名读,适时点评,最后通过与教师合作读,同学们明白了应当怎样读词,从而体会词的节奏美、韵律美,也体现了朗读指导的步步深入。
三、再读、读懂
1.质疑词语:读了这首词,你有什么不懂的词语吗?重点理解“箬笠”、“蓑衣”、“鳜鱼”、“不须归”。
2.相机解答:教师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请其他同学回答,并适当加以点拨,指导。
师:“斗笠”是用什么东西做的?你怎么知道的?那你知道“蓑衣”是用什么东西做的吗?
鳜鱼是一种淡水鱼,嘴大鳞细、肉质非常鲜美。
不须:不一定要。
3.课件出示:箬笠、蓑衣、鳜鱼。
设计意图:“箬笠”、“蓑衣”“鳜鱼”这些词语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在同学们的质疑中,在其他同学们的解答中,在教师的相机引导下,同学们通过观察字形,欣赏课件,形象而又深入地理解了这些词语的意思。
四、精读,读美
1.词是一幅画。
(1)体会景物多样,色彩丰富:
师:张志和的好朋友、著名大书法家颜真卿说,张志和多才多艺,他画中有词,词中有画,大家看看,在这短短的27个字中都包含了哪些景物?画面中不仅有这些景物,还有丰富的色彩,你看到了哪些色彩呢?
(2)用心揣摩每一种景物的意境:
师:这样的美景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呢?教师配乐深情解说:连绵起伏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上下翻飞;近处,桃花盛开,河水猛涨,水中肥美的鳜鱼正在摆尾嬉戏,斜风细雨中,花瓣带着点点晶莹的露珠飘落水中。一位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的渔翁,正悠闲自得地垂钓,久久不愿回去。
师:老师从你陶醉的眼神,仿佛看到你心中的画面,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好像闻到了什么呢?
再次理解词眼: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那位垂钓者为什么认为“不须归”吗?
师:请你们带着这样的感觉再读这首词,看看谁读得比第一遍更有感觉。
设计意图: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通过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旨在让同学们把每个景物都想活、说透,此时不给学生任何画面辅助,让他们尽情地想,充分地说,老师在倾听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同学们表达中的不妥之处,并抓住这种“不妥”,作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巧妙地进行课堂生成。
2.词是一首歌。
师:同学们通过想象,把这首词读成了一幅画,其实这首词还是一首歌,想不想听一听?我们听两遍,第一遍同学们专注地听,第二遍可以一起吟唱。
设计意图:同学们一边欣赏着美丽的画面,一边聆听着配词的音乐和活泼轻快的配词诵读,旨在让同学们体会词的意境美、音律美。
3.词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师:我们通过想象,把词读成了一幅画;通过欣赏,把词读成了一首歌,其实这首词还有一个故事,了解了作者的生平,我们就能更深入地读懂这首词。让我们再次走近词人张志和:张志和因为才华出众,皇帝赐名,但当时官场险恶,遭人陷害,被贬。从此再不做官,隐居在太湖边,扁舟垂钓,寄情于山水,自称“烟波钓徒”。他喜欢这样的生活,可他的哥哥张松龄担心他隐居不回家,因此,帮他盖了一间草堂,还写了一首词来和他。(出示两首词)
师:谁来读读哥哥的这首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这里是应和,应和弟弟的那首词。那这个题目应该如何停顿呢?
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和答是应答,弟志和应该连起来,是弟弟志和的意思。
教师简单地把这首词解释一下,他的哥哥认为垂钓只是一种休闲,微风吹起水面的波纹才是真正的乐趣,走在自家门前长满松树的小路上,远远比攀登更让人流连忘返,太湖的水,洞庭的山,都是美景,但是当狂风浪起的时候,你就应该回家了。
师:哥哥劝弟弟快些回家,那我也来劝劝你们,你们就是张志和,我就是哥哥,看看你们能不能用词中的语言来回答我。
师:贤弟啊!
生:仁兄啊!
师:贤弟啊,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仁兄啊,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且须还。
生:不须归。
师:(高昂)且须还。
生:(高声)不须归。
师:为啥不归呢?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师:你们真是词人的知音,这里的美景吸引了他,这样的生活是他想拥有的。有人说张志和钓鱼,他的鱼钩是没有鱼饵的,没有鱼饵是钓不到鱼的。张志和却说,他钓着了很多很多。请问,他钓到了什么呢?
是啊,他钓到了美景、自由和那一份悠闲自得的心境。老师指着板书,这首词有景有情,情景交融。张志和就是这样天天在溪流边垂钓,这溪流成了他的一面镜子,每天透过镜子,想着仿佛自己和一位神仙对话。后来写成了《玄真子》。我们终于明白,张志和垂钓钓来的是清闲、飘逸,他就是用这样的一份清闲飘逸的心,写出了这样一首千古绝唱《渔歌子》。
同学们,这首词如果是一首诗,你看,第三行应该是几个字?而现在破成了两个三字句,所以,词又有另外一个名字——长短句。
这首词是由唐诗演变成宋词的一个创举,这个首创者就是——张志和。让我们带着对张志和的敬仰,带着对美景的欣赏,在优雅的古琴伴奏下,一齐吟诵这首千古绝唱——《渔歌子》。
设计意图:词人张志和的介绍是这首词学习的一条线索,介绍这个故事有利于学生理解词眼“不须归”的真正原因。“不须归”的理解也经历了三个层面:从字面的意思到想象画面的美景,到这里不想回到官场,享受这份自由与闲适,层层深入,从而理解了这首词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唐诗宋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多地读一读,品一品,赏一赏。
【责任编辑:陈国庆】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九课《词两首》中的《渔歌子》。
教学目标
1.读通读顺全词,理解大意,感受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诵读全词,背诵全词。
3.引导学生体会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经典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想象,体会词的意境。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体会词的意境之美,感受语言文字之美。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聊一聊:同学们,你叫什么名字?谁起的?有什么含义吗?
2.猜一猜:张志和是唐朝词人,你们猜一猜,他这个名字是谁起的?
3.想一想:那皇帝为什么要赐予他名字呢?(课件介绍词人张志和。)
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他写的词。
渔歌子是一个词牌名,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呢?
设计意图:要真正读懂一首词,了解词人的相关背景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张志和的名字是谁起的?让同学们猜一猜,无论猜对与否,同学们都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当知道是皇帝所赐予时,都急于了解皇帝为什么要赐予他名字,避免了直接介绍作者的空洞与枯燥,激起了同学们对词人的兴趣。
二、初读、读顺
1.自由朗读: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这首词,要求读通读顺,如果能读出节奏、读出词的味道,就更棒了,同学们至少读三遍。
2.提醒字音:这首词中有四个字音提醒同学们注意:“塞”、“鳜”、“箬”、“蓑”。
3.指导朗读:同学们,读古诗词光读通、读顺还不够,还要注意节奏。词与词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都要有一定的停顿,谁来再试一下。指名读,教师及时进行点评。
我们来合作读一下,我读前面部分,你们读后面部分,注意读出词的美感。
设计意图:初读这一环节,要求同学自由朗读至少三遍,目的是自读自悟,读通读顺读正确,在一遍遍的朗读中同学们有了读词的感觉,此时再指名读,适时点评,最后通过与教师合作读,同学们明白了应当怎样读词,从而体会词的节奏美、韵律美,也体现了朗读指导的步步深入。
三、再读、读懂
1.质疑词语:读了这首词,你有什么不懂的词语吗?重点理解“箬笠”、“蓑衣”、“鳜鱼”、“不须归”。
2.相机解答:教师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请其他同学回答,并适当加以点拨,指导。
师:“斗笠”是用什么东西做的?你怎么知道的?那你知道“蓑衣”是用什么东西做的吗?
鳜鱼是一种淡水鱼,嘴大鳞细、肉质非常鲜美。
不须:不一定要。
3.课件出示:箬笠、蓑衣、鳜鱼。
设计意图:“箬笠”、“蓑衣”“鳜鱼”这些词语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在同学们的质疑中,在其他同学们的解答中,在教师的相机引导下,同学们通过观察字形,欣赏课件,形象而又深入地理解了这些词语的意思。
四、精读,读美
1.词是一幅画。
(1)体会景物多样,色彩丰富:
师:张志和的好朋友、著名大书法家颜真卿说,张志和多才多艺,他画中有词,词中有画,大家看看,在这短短的27个字中都包含了哪些景物?画面中不仅有这些景物,还有丰富的色彩,你看到了哪些色彩呢?
(2)用心揣摩每一种景物的意境:
师:这样的美景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呢?教师配乐深情解说:连绵起伏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上下翻飞;近处,桃花盛开,河水猛涨,水中肥美的鳜鱼正在摆尾嬉戏,斜风细雨中,花瓣带着点点晶莹的露珠飘落水中。一位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的渔翁,正悠闲自得地垂钓,久久不愿回去。
师:老师从你陶醉的眼神,仿佛看到你心中的画面,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好像闻到了什么呢?
再次理解词眼: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那位垂钓者为什么认为“不须归”吗?
师:请你们带着这样的感觉再读这首词,看看谁读得比第一遍更有感觉。
设计意图: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通过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旨在让同学们把每个景物都想活、说透,此时不给学生任何画面辅助,让他们尽情地想,充分地说,老师在倾听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同学们表达中的不妥之处,并抓住这种“不妥”,作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巧妙地进行课堂生成。
2.词是一首歌。
师:同学们通过想象,把这首词读成了一幅画,其实这首词还是一首歌,想不想听一听?我们听两遍,第一遍同学们专注地听,第二遍可以一起吟唱。
设计意图:同学们一边欣赏着美丽的画面,一边聆听着配词的音乐和活泼轻快的配词诵读,旨在让同学们体会词的意境美、音律美。
3.词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师:我们通过想象,把词读成了一幅画;通过欣赏,把词读成了一首歌,其实这首词还有一个故事,了解了作者的生平,我们就能更深入地读懂这首词。让我们再次走近词人张志和:张志和因为才华出众,皇帝赐名,但当时官场险恶,遭人陷害,被贬。从此再不做官,隐居在太湖边,扁舟垂钓,寄情于山水,自称“烟波钓徒”。他喜欢这样的生活,可他的哥哥张松龄担心他隐居不回家,因此,帮他盖了一间草堂,还写了一首词来和他。(出示两首词)
师:谁来读读哥哥的这首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这里是应和,应和弟弟的那首词。那这个题目应该如何停顿呢?
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和答是应答,弟志和应该连起来,是弟弟志和的意思。
教师简单地把这首词解释一下,他的哥哥认为垂钓只是一种休闲,微风吹起水面的波纹才是真正的乐趣,走在自家门前长满松树的小路上,远远比攀登更让人流连忘返,太湖的水,洞庭的山,都是美景,但是当狂风浪起的时候,你就应该回家了。
师:哥哥劝弟弟快些回家,那我也来劝劝你们,你们就是张志和,我就是哥哥,看看你们能不能用词中的语言来回答我。
师:贤弟啊!
生:仁兄啊!
师:贤弟啊,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仁兄啊,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且须还。
生:不须归。
师:(高昂)且须还。
生:(高声)不须归。
师:为啥不归呢?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师:你们真是词人的知音,这里的美景吸引了他,这样的生活是他想拥有的。有人说张志和钓鱼,他的鱼钩是没有鱼饵的,没有鱼饵是钓不到鱼的。张志和却说,他钓着了很多很多。请问,他钓到了什么呢?
是啊,他钓到了美景、自由和那一份悠闲自得的心境。老师指着板书,这首词有景有情,情景交融。张志和就是这样天天在溪流边垂钓,这溪流成了他的一面镜子,每天透过镜子,想着仿佛自己和一位神仙对话。后来写成了《玄真子》。我们终于明白,张志和垂钓钓来的是清闲、飘逸,他就是用这样的一份清闲飘逸的心,写出了这样一首千古绝唱《渔歌子》。
同学们,这首词如果是一首诗,你看,第三行应该是几个字?而现在破成了两个三字句,所以,词又有另外一个名字——长短句。
这首词是由唐诗演变成宋词的一个创举,这个首创者就是——张志和。让我们带着对张志和的敬仰,带着对美景的欣赏,在优雅的古琴伴奏下,一齐吟诵这首千古绝唱——《渔歌子》。
设计意图:词人张志和的介绍是这首词学习的一条线索,介绍这个故事有利于学生理解词眼“不须归”的真正原因。“不须归”的理解也经历了三个层面:从字面的意思到想象画面的美景,到这里不想回到官场,享受这份自由与闲适,层层深入,从而理解了这首词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唐诗宋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多地读一读,品一品,赏一赏。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