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是当前诗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审美的过程就是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诗歌之美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因此,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真正感受到诗歌之美,才能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诗歌创作热情。
【关键词】诗歌教学;美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德国诗人、剧作家席勒说:“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人们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用诗来比拟,足见诗是一切美的事物中最美的,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之美,是每个语文教师常常思考的问题。
诗歌教学“三美”的实现方法
詩歌的美,是整体的美,很难把各种来源割裂开来。但具体分析,诗歌之美是由意象、意境、语言、形式等表现出来的。因此教学中可从以下方面做起:
首先,解读诗歌的意象之美。以意象达情、表义是诗歌的常用手法。意象就是诗歌中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和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它是作者寄情山水、抒怀言志的凭借和依托。古往今来,众多的优秀诗篇在我们眼前展现了纷繁复杂、无穷无尽的意象。有雄壮的,“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有深沉开阔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有以动感取胜的,“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有以静取胜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有意象纷呈的,“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有朦胧深致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有阴涩晦暗的,“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有凄惨激越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以怪为美的,“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拿虎螭”;有主体鲜明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有幽怨悲苦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有纤细柔弱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意象多种多样,很难进行无所不包的统计。
其次,把握诗歌的意境之美。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共七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招摇的水草,余阴下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都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再让我们看看杜甫的《登高》,诗人登上高处,感受“风急天高”听着“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哀转久绝”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图画。柳永的《雨霖铃》也选取了一系列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如“杨柳”“风”“月”等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画面使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再次团聚,言外之意无穷。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酒醒之后,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更何况在酒醒之后。柳永,此时不过是他离开情人的第二天早晨,“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地留在心上,种种情境构成的凄美画面,怎能不让人寸断肝肠!
再次,探究诗歌的语言美。诗歌是语言艺术,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都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表现出来。诗歌的语言美,是通过一些关键性的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等表现出来的。例如“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破”“弄”,月本是相对静止的,但因为有了云的飘动,将月也写得动起来了。这一个“破”字,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花本也是相对静止的,用一个“弄”字,便将它写得摇曳多姿起来。“弄”字意在点明:从云缝中探出头来的月亮,把月光洒在娇花上,像给娇花蒙上了一层轻柔的白纱,晚风轻轻撩拨着含羞带娇的花,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摆弄着娇羞柔美的倩影。“破”“弄”两动词,将云、月、花三种景物都人格化了,富有生命感。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等方面点出事物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和“圆”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另外,副词、数词的巧妙使用,也能使诗歌的内容变得深刻,收到出人意料的美学效果。
最后,注重诗歌的形式之美。诗歌的形式美就是诗歌的对仗、平仄、韵律及赋、比、兴等,因为有了这一特殊的形式美,才有了诗歌这一独特的文学体裁和靓丽的外表。笔者认为古代诗歌也好,现代诗歌也好,形式绝对和组成诗歌的元素一样重要。
结语
总之,哪里有美,哪里就有爱。审美的过程就是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诗歌之美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因此,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真正感受到诗歌之美,才能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责任编辑:龙大为)
【关键词】诗歌教学;美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德国诗人、剧作家席勒说:“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人们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用诗来比拟,足见诗是一切美的事物中最美的,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之美,是每个语文教师常常思考的问题。
诗歌教学“三美”的实现方法
詩歌的美,是整体的美,很难把各种来源割裂开来。但具体分析,诗歌之美是由意象、意境、语言、形式等表现出来的。因此教学中可从以下方面做起:
首先,解读诗歌的意象之美。以意象达情、表义是诗歌的常用手法。意象就是诗歌中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和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它是作者寄情山水、抒怀言志的凭借和依托。古往今来,众多的优秀诗篇在我们眼前展现了纷繁复杂、无穷无尽的意象。有雄壮的,“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有深沉开阔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有以动感取胜的,“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有以静取胜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有意象纷呈的,“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有朦胧深致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有阴涩晦暗的,“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有凄惨激越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以怪为美的,“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拿虎螭”;有主体鲜明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有幽怨悲苦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有纤细柔弱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意象多种多样,很难进行无所不包的统计。
其次,把握诗歌的意境之美。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共七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招摇的水草,余阴下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都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再让我们看看杜甫的《登高》,诗人登上高处,感受“风急天高”听着“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哀转久绝”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图画。柳永的《雨霖铃》也选取了一系列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如“杨柳”“风”“月”等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画面使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再次团聚,言外之意无穷。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酒醒之后,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更何况在酒醒之后。柳永,此时不过是他离开情人的第二天早晨,“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地留在心上,种种情境构成的凄美画面,怎能不让人寸断肝肠!
再次,探究诗歌的语言美。诗歌是语言艺术,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都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表现出来。诗歌的语言美,是通过一些关键性的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等表现出来的。例如“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破”“弄”,月本是相对静止的,但因为有了云的飘动,将月也写得动起来了。这一个“破”字,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花本也是相对静止的,用一个“弄”字,便将它写得摇曳多姿起来。“弄”字意在点明:从云缝中探出头来的月亮,把月光洒在娇花上,像给娇花蒙上了一层轻柔的白纱,晚风轻轻撩拨着含羞带娇的花,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摆弄着娇羞柔美的倩影。“破”“弄”两动词,将云、月、花三种景物都人格化了,富有生命感。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等方面点出事物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和“圆”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另外,副词、数词的巧妙使用,也能使诗歌的内容变得深刻,收到出人意料的美学效果。
最后,注重诗歌的形式之美。诗歌的形式美就是诗歌的对仗、平仄、韵律及赋、比、兴等,因为有了这一特殊的形式美,才有了诗歌这一独特的文学体裁和靓丽的外表。笔者认为古代诗歌也好,现代诗歌也好,形式绝对和组成诗歌的元素一样重要。
结语
总之,哪里有美,哪里就有爱。审美的过程就是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诗歌之美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因此,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真正感受到诗歌之美,才能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责任编辑:龙大为)